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
賀蘭縣地處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的銀川平原腹地,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轄區縣。東臨滔滔黃河水與陶樂縣相望,西依巍巍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南以銀川郊區為鄰,北接平羅縣。以下是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歡迎閱讀。
華夏西部影視城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是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著名影視城。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故被譽為“中國一絕”。華夏西部影視城已逐步將單純參觀型的旅游點發展成既有觀光價值,又有為游客制作影視片及餐飲、購物、陶藝、騎射等多樣化服務的娛樂型旅游區。它最突出的服務是讓游客充當明星自由表演,錄制成碟,在個人的家庭影院中欣賞。這在世界各地影視城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誰會想到一座被遺棄于西部荒漠的明代古堡,雖沒有秦都唐宮,那樣氣派壯觀的廢墟遺址,卻會在數百年后的今天閃爍出那么耀眼的火花。
在這里,朱時茂和叢珊脫穎而出,姜文穿著大襠褲伸手摘走“百花獎”的桂冠,鞏俐坐著“我奶奶”的轎子顛進了世界的行列,喜劇明星葛優也首先從這里亮相,陳道明、周里京、謝添、劉曉慶、斯琴高娃、林青霞、王馥荔、周星馳、張世、王玉梅、趙雅芝等影視明星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在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華夏西部影視城,現已拍攝了包括《紅高梁》、《大話西游》、《新龍門客!返 50多部影視劇,而且至今片約不斷,如果你有幸趕上拍片,你就有機會瀟灑做一次群眾演員 中國影視外景地可謂數不勝數,但像鎮北堡這樣一個彈丸之地一時間能夠誕生這么多的影視片和影視明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華夏西部影視城公司所屬鎮北堡西部影城,自1993年成立以來,已接待國內外攝制組近五十家,主要影片有《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虎兄豹弟》《老人與狗》《五魁》《賀蘭雪》《大話西游》《雙旗鎮刀客》《紅河谷》《新龍門客!贰饵S河絕戀》《絕地蒼狼》《大漠豪情》,F在,鎮北堡已成為中 國西部題材和古代題材的電影電視最佳外景拍攝基地。今天,聞名遐邇的張藝謀,姜文、鞏俐、葛優等人就是從這里升為國際明星的;而更多影視界的巨擘,如謝晉、陳凱歌、騰文驥、馮小寧、陳家林、劉鎮偉、謝添、斯琴高娃、陳紅、朱時茂、劉曉慶、馬景濤、周里京、王馥荔、王玉梅、寧靜、周星馳、蘭潔英、朱茵、莫文蔚、吳孟達、張世、趙雅芝、任達華、成奎安、何家勁等也曾在這兩座廢墟中書寫過夢想。
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 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故被譽為“中國一絕”。
蘇峪口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西北50千米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9300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八百余種,是寧夏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山體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近萬公頃的范圍內,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櫻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尤其是當您踏入國家森林公園的深處,登上青松嶺的峰頂,人處在蒼茫林海之中,低頭看百丈懸崖,放眼望郁郁蔥蔥。古松立于峭壁之間,殘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濤陣陣,云霧蒙蒙,宏偉險峻的景觀給您一種回歸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
櫻桃谷景區全長2千米,因其遍布了櫻桃等名貴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時分,桃花盛開,姹紫嫣紅;盛夏季節,碩果累累,芳香迷人。櫻桃谷是由造山運動產生,谷地景色與山脊風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線天”、“雙獅峰”、“飛來石”等景點,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無窮魅力。從這兒拾級而上,那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甘甜爽口的櫻桃山杏、曲徑通幽的林間小道,都會使你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是那么的親近、和諧。
賀蘭山陽光索道,是建設在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寧夏第一條高山旅游觀光索道。它全長1200米,高差近百米,往返運行約20分鐘。乘坐索道,從山腳直達風景秀麗的“青松嶺”,輕松悠閑的觀山岳、聽松濤、看飛瀑,盡情領略賀蘭山的自然風光。
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著名詞句,使賀蘭山的名字廣為天下人所知。登上青松嶺放眼望去,林木蔥蘢、云騰霧漫、氣象萬千。在蒼茫林海之中,還能看到奔跑的馬鹿、跳躍的巖羊、嬉戲的藍馬雞。
滾鐘口
俗稱小口子,位于銀川市西北方向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歷史上曾是李元昊的行宮和民國期間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避暑山莊,現為賀蘭山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滾鐘口風景秀麗,林木蔥籠,共有70多種常綠樹和落葉林,尤以初春時節景色最美,山花爭艷,泉水淙淙,山腰綠蔭蔥蔥,山巔白雪皚皚,這就是名聞遐邇的“賀蘭晴雪”。景區內古禹王臺、興隆寺、晚翠閣等清代所建的寺廟,布局巧妙,錯落有致。賀蘭山前有筆架峰,峰上有望海亭,站在亭中遠眺,銀川市的平原景色一覽無余。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蔥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于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F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筑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
明清時,這里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斗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這些建筑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峰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致的白色-式塔。
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茸建設,已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春夏之際,景區內滿谷高杉,一片蔥綠。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里一縷清泉涓涓流淌!肮P架山”、“望海亭”、“獅吼”、“臥虎”、“仙人指路”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綠草如茵,絢麗多彩,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西夏王陵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 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陜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后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九座帝陵布列有序, 253 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為了讓海內外人士了解西夏歷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奧秘,在不斷加強陵區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著力開發了以三號陵為中心的游覽區,相繼建設了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能夠展現西夏深厚歷史文化的景點 神秘的西夏陵是銀川西部賀蘭山下的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是人們領略西夏文化、尋古探幽的旅游勝地,它以誘人的魅力和與中原地區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古跡而具有無限的吸引力。
裕陵 <1號陵>考古調查稱1號陵。位于西夏陵區最南端,俗稱“雙陵”之東側。陵主李繼遷,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于宋乾德元年(963年),卒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黨項族平夏部落首領,西夏王朝奠基者。自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起,抗宋自立,逐漸強大。宋雍熙二年(985年),誘殺宋將曹光實,襲據銀州(今陜西榆林南),自稱定難軍留后。宋至道二年(996年),邀擊宋軍于浦洛河,進圍靈州(今寧夏靈武市西南)。宋師以五路出擊,無功而返。次年,遣使求和,授定難軍節度夏州、銀州、綏州、宥州、靜州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使。宋咸平五年(1002年),攻陷靈州,改稱西平府,定為都。次年,攻西涼府(今甘肅武威),早吐蕃大首領潘羅支襲擊,中流矢,次年死。子德明繼位,尊為光孝皇帝。孫元昊建國后追謚神威,廟號太祖,墓號裕陵。
嘉陵 <2號陵>考古調查稱2號陵。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約30米處。陵主李德明,李繼遷之長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宋景德元年(1004年)嗣位。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遼封為夏國王,遂建宮闕于鏊子山(今陜西省延川縣西)。宋天禧四年(1020年),遷都懷遠鎮(今寧夏銀川),改稱興州。次年,遼封為大夏國王。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封為夏王,同年卒。李德明與宋、遼和好,集中力量開拓河西,戰勝回鶻,取得甘州、瓜州、涼州,奠定了西夏版圖。子元昊追謚光圣皇帝,廟號太宗,墓號嘉陵。
泰陵<3號陵>考古調查稱3號陵。位于西夏博物館西南,俗稱“昊王墳”,是旅游者經常參觀的一座王陵。塋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雖遭破壞,但仍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陵主李元昊,小字嵬理,后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自稱“兀卒”(意天子)。性雄毅,多大略,曉“浮圖佛學,通蕃漢文”。宋天圣六年(1028年),率兵襲破回鶻夜洛隔可汗,奪取甘州(今甘肅張掖 ——)。24歲被立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襲位,去唐、宋朝廷所賜“李”、“趙”姓,號“嵬名氏”。稱帝,立年號,更衣冠,立官制,制禮儀,建蕃學,置十二監軍司,又命大臣野利任榮創制文字(西夏文)。宋寶元元年(1038年),筑壇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年號天授禮法延祚。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慶利元年(1041年)及二年,大舉攻宋,與宋軍分別戰于三川口(今陜西延安西)、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西)和定川寨(今寧夏固原中和鄉),皆獲勝。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與宋議和,并稱臣于宋。宋冊封其為夏國王。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 年),因奪子寧令哥妻,在沒藏訛龐唆使下,被寧令哥刺死。在位17年。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墓號泰陵。
泰陵布局
泰陵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歷經千年,地面建筑雖遭嚴重破壞,但陵園的闕臺、陵臺基本完好,陵城神墻、門闕、角臺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園從南到北的遺存有:
闕臺
闕臺:位于陵園南端,于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東西相距離20米,由黃土筑成。闕臺正方形,邊長8米,高7米,上部內收,頂部有一小臺基,其上散有殘磚瓦,推測為原有建筑。闕臺是低齡區別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
碑亭:位于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闕臺北34米,東西兩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發掘東碑亭,臺基呈圓角方形,四壁呈三級臺階式。臺基地邊長21.5米,頂邊長15.5米,高2.35米。四壁臺階以繩紋磚包砌,石灰勾縫,局部磚尚存。有三個人像碑座出土(應為四座,存三毀一);還出土有西夏文殘碑360塊,殘片文字最多的僅5字;還有瓷、銅、鐵碎片及泥塑殘塊等。
月城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東西長方形,東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墻基寬約2米,高0.7米,占地約10畝,北與陵城南墻相貼。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墻正中有門,石道兩側有石像生基址。
陵城:四面城墻(俗稱神墻)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向距180米,東西相距160米。城墻墻基寬3米,用黃土分段夯筑,各段基如須彌座狀,故又稱須彌座式神墻。陵城四周城墻正中辟門為門闕,門址寬約12米,每個門闕由三個圓錐形夯土基座組成,從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飾殘件推測,曾建有門樓。城墻四角各有角臺,角臺有磚瓦殘存。在南神門內約25米偏西處,有一用黃土墊實的臺基,直徑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無存,周圍地面殘存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構件,此為獻殿。
陵臺
陵臺:陵園北高矗立約20米的一個塔狀凌錐形夯土臺,用黃土密實夯筑而成,八面七級,夯土臺有椽洞。陵臺周圍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當、滴水等建筑物殘塊。獻殿與陵臺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形似魚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長50米,北端為一盜坑,直徑20米,深約5米。
安陵
安陵 <4號陵>考古調查稱4號陵。位于泰陵西約2公里的賀蘭山山腳下,陵園東、西、北三面環山,面積約10萬平方米,坐北朝南。陵臺八面五級,高15米。陵園布局與泰陵相同,由闕臺、碑亭、月城、獻殿、陵臺、墓道等部分組成。嫌遺存碑亭一座。安陵墓主涼祚(1047年 ~1068年),元昊妃沒藏氏之子。1048年國相沒藏式兄沒藏訛龐唆使元昊長子、皇太子寧令哥殺死其父,復誅寧令哥,立涼祚為帝。周歲即帝位,改元延嗣寧國。沒藏氏立為太后,因帝年幼,母與舅沒藏訛龐執政6年。其間與北宋、契丹時戰時和。性好佛,西夏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役使兵民數萬建承天寺。實行親宋政策,仿宋朝官制,增設職官,起用漢人,調整州軍,與宋互市。1068年12月病卒,在位20年。謚昭英皇帝,廟號毅宗,墓號安陵。
獻陵
獻陵 <5號陵>考古調查稱5號陵。位于泰陵(3號陵)北2.3公里,面積10萬平方米,破壞嚴重。陵城方形,邊長183 米,陵臺夯土已被后人取做他用。該陵有碑亭3座,西邊一座,東邊南北兩座,南小北大。西碑亭出土西夏文殘碑63塊,東碑亭出土漢文殘碑26塊。陵園主李秉常(1061年~1086年),為毅宗涼祚之長子。1068年宋冊封為夏國主。
西夏大安二年(1075年)15歲時,始親國政,實行聯遼政策。西夏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七月,李秉常憂憤而卒,年26歲,在位20年。謚康靖皇帝,廟號墓宗,墓號獻陵。
顯陵
顯陵 <6號陵>考古調查稱6號陵。位于獻陵西650米處,陵園緊依荷蘭山腳,西北兩面環山。獨特之處有馬蹄形外城,南面開口,東西墻前端至月城終止,陵園的闕臺、碑亭、月城、獻殿、陵臺、墓道等布局與其他黃帝陵園相同。陵園主李乾順(1083年-1139年)為惠宗李秉常之長子。西夏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即位,年僅3歲。國政由其母梁太后和其舅梁乙浦操縱。1087年被宋朝冊封為夏國主,1088年被遼冊封為夏國王。西夏永安二年(1099年)親理國政,實行結遼抗宋抗金。后來金以土地相誘又背遼附金。推行“尚文重法”的治國方針,貞觀年間刻印的《貞觀玉鏡桶》是一部依法治軍的軍事法典。加強了軍事力量,擴展了領土。西夏大德五年(1139年)卒,年57歲。在位54年。謚圣文皇帝,廟號崇宗,墓號顯陵。
1972年~1975年,寧夏文物工作者正式發掘顯陵,墓室為多室土洞式,由墓道、甬道、中室、東側室、西側室組成。墓道全長49米,墓道甬道兩壁有武士像壁畫。墓室內出土有甲片、銅泡飾、銅鈴、瓷片、鐵釘、珍珠。發掘前此墓多次被盜,出土遺物不多。
壽陵
壽陵 <7號陵>考古調查稱7號陵。位于獻陵北3公里。陵園面積8萬平方米。陵園已被現代建筑破壞,僅剩闕臺、碑亭、月城、陵城部分神墻、陵臺。壽陵墓主李仁孝(1124年~1193年),為崇宗乾順長子,16歲即帝位,改元大慶。李仁孝統治時期,放糧賑饑,減免阻水,同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西夏人慶元年(1144年),令州縣各立學校,并立大漢太學,親釋典。人慶三年(1146年)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發展科舉制度,購買儒家典籍,組織人力翻譯出版西夏文儒家經典著作,于翰林學士院內設有翰林學士、翰林待制和翰林直學士。封西夏文字創制者野利任榮為廣惠王。天盛年間,修成法律《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這是我國第一部以少數民族文字制定、頒布的法律。大興文治,整傷吏治,進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統治機構,加強了封建統治,使夏國“典章文物,燦然成一代宏規”。西夏乾祐十四年(1193年)仁孝卒,年70歲。謚圣祖皇帝,廟號任宗,墓號壽陵。
莊陵
莊陵 <8號陵>考古調查稱8號陵。位于7號陵西北,相距500米,緊靠山腳。莊陵墓主李純祐(1177年~1206年)為任宗仁孝張子。西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即位,時年17歲。西夏天慶元年(1194年)初金冊封為夏國王。李純祐是西夏歷史上“能循舊章”的“善守”之君,竭力奉行對內安國養民,對外附金和宋的方針。但此時蒙古突起于漠北,嚴重威脅西夏國的安全。西夏國內上層同志矛盾重重,1206年,其侄李安全在純祐母羅太后的支持下,自立為帝,純祐“死于廢所”,年30歲,在位14年。謚昭簡皇帝,廟號桓宗,墓號莊陵。
康陵
康陵 <9號陵>考古調查稱9號陵。位于7號陵東北。地上建筑除陵臺外其余建筑無存,陵臺已坍塌過半?盗昴怪骼畎踩,為仁宗仁孝弟越王仁友之子,崇宗乾順之孫。西夏桓宗天慶十二年(1205年),與桓宗母羅氏合謀廢桓宗自立,改元應天。六月,羅氏為子請封冊于金,金冊封為夏國王。蒙古多次用兵西夏,并破克夷門,進圍中興府。李安全親自登城激勵將士守御。蒙古兵引黃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極多。李安全遣使乞援于金,金拒絕出兵。李安全只得向蒙古納女請和,夏金關系趨于破裂。西夏光定元年(1211年)夏齊王遵環廢安全自立。同年8月安全死,年42歲,謚靜穆皇帝,廟號襄宗,墓號康陵。
賀蘭山巖畫
分布于賀蘭山東麓山前、溝內巖壁上的鑿刻圖畫。賀蘭山巖畫自1965年以來就陸續有人發現。1983年文物部門正式組織調查,此后經近十年的工作,在賀蘭山東麓至衛寧北山一線共發現巖畫地點20多處,巖畫近萬幅,收集記錄巖畫資料3000余幅。依據巖畫分布狀況,賀蘭山巖畫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山前草原巖畫,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北段的石嘴山區、惠農縣境內;②、山地巖畫,主要分布賀蘭山中北段,多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③、沙漠丘陵巖畫,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南段衛寧北山。賀蘭山巖畫的內容,主要有:動物巖畫,種類有羊、馬、牛、鹿、狗以及少數禽類和爬行動物。這類巖畫占了賀蘭山巖畫的絕大部分;人物巖畫,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體、器官等圖像;天體巖畫,有太陽、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巖畫,有弓箭、盾牌、車輛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為數不多的建筑、植物、符號巖畫以及時代較晚的文字題刻等。賀蘭山巖畫的題材,以狩獵、畜牧為主要內容,另外舞蹈、交媾、爭戰、械斗等也是巖畫中常見的題材。賀蘭山巖畫的鑿刻方法主要為敲鑿法、磨刻法和劃刻法。在賀蘭山腹地,平羅縣白芨溝上田村一處巖洞中,還發現了用赭石顏料繪制的巖畫,約31組。關于賀蘭山巖畫的年代問題,一種意見認為可分三期,第一期,春秋戰國前;第二期,秦漢至南北朝;第三期,隋唐至西夏、元。也有人認為,巖畫是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在許多重要問題上,如巖畫的時代、巖畫內容的理解等,仍處在探討階段,尚難定論。
拜寺口雙塔
位于賀蘭縣金山鄉賀蘭山拜寺口北坡臺地上一處西夏寺院遺址內,東南距銀川市約50余公里。兩塔東西對峙,相距80米左右,均為八角形密檐式磚塔,由塔身、塔剎兩部分組成,塔身表面均裝飾影塑彩繪。
東塔通高39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以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塔身之上為塔剎,由剎座、相輪和剎頂組成。塔身一層壁面平素無飾,二層至十三層及轉角處皆有影塑彩繪裝飾。
西塔通高40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往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一層塔身面南辟一券門,從券門可進入塔心室,塔心室平面呈圓形;二至十三層塔身每層八面各開一長方形佛龕,龕內各塑一尊彩繪造像,或坐或立,千姿百態。塔身之上為塔剎,由剎座、相輪和剎頂組成。剎座為八角形須彌座。
拜寺口雙塔經考證,始建于西夏,1988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相關文章:
寧夏旅游景點大全10-19
寧夏著名旅游景點12-18
寧夏旅游景點導游詞09-17
寧夏賀蘭縣扎實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02-20
延邊旅游景點介紹10-27
韶關旅游景點介紹10-23
甘肅旅游景點介紹03-18
蘭州旅游景點介紹03-17
上饒旅游景點介紹03-17
長城旅游景點介紹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