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自駕游攻略
羅浮山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是休閑度假、養生健體、消災納福、商務洽談、賞景會友的絕佳勝地。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惠州羅浮山自駕游攻略,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朱明洞
朱明洞位于羅浮山南麓,為羅浮最佳景區之一,其全稱為“朱明耀真洞天”。何謂“朱明耀真”?有二種說法,一說根據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爾雅》而詮釋的《廣雅》謂:日曰朱明,亦曰耀真,故兼名朱明耀真。另一說稱:洞向南,南屬陽明,于色為赤;東西南北四方的南與春夏秋冬四時的夏相稱!稜栄拧贩Q夏為朱明云云。南朝宋謝靈運(385~433)的《羅浮山賦》中有“洞穴有九,此為其一。潛夜引輝,幽境朗日。故曰朱明之陽宮,耀真之陰室!边@是朱明洞正式得名的開始。742年(唐天寶元年)朝廷命有司筑百尺壇于羅浮祀山神,遣道士申太芝祭羅浮。據道書載:“申太芝找到朱明洞口,下視無底,云彩爛漫!彼翁K東坡詩:“羅浮高萬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敝烀鞫醋畛鯙闈h代朱真人修煉之地。宋代題有石榜曰朱明耀真之天(今佚)。
朱明洞景區由象山、獅山、梅花山、馬山環抱而成。洞境林木蒼郁,植被覆蓋率90﹪,而且洞內有洞,大洞套小洞,朱明洞內套桃源洞、蓬萊洞、蝴蝶洞、青霞洞、兩儀洞、泉源洞、梅花洞共7個小洞天。石刻題詞,所在多有。洞內建有沖虛古觀、朱明亭、東坡亭、曠心亭;還有遺履軒、仙人臥榻、飛來石、蓬萊徑、洗藥池、煉丹灶、元帥樓、白蓮池、會仙橋等名勝古跡。
沖虛古觀
沖虛古觀在朱明洞口。326~334年(東晉咸和年間),道教理論家、化學家、藥物學家葛洪(284~364年)來羅浮山選擇了這個地點建庵修煉、筑灶煉丹,著書講學,創道教南宗靈寶派,于是聲名遠播,前來學道的人眾多。葛洪分別在羅浮山東西北三面增建3庵,往來講學,著書立說,留下了《抱樸子》內外篇116卷、《肘后備急方》、《神仙傳》、《集異傳》、《金匱藥方》等著作。朱明洞南南庵稱都虛,又名玄虛。葛洪逝世后的405年(東晉義熙元年)改建稱祠,詔賜祭祀。714年(唐開元二年)明皇遣道士到羅浮山求雨。742年(天寶元年)筑壇百尺以祀山神,不久又派申太芝祭山。期間還下詔循州(今惠州)長官來此祭祀并改祠為觀稱都虛觀。設置10家人看守并安排道士2人專職祭祀。809年(唐元和四年)韓愈的得意門生李翱任循州知府時亦曾到沖虛觀祭山。北宋沖虛觀道士南宗七祖之一的白玉蟾稱“此時大顯,遂興觀像”。1087年(宋元 二年)詔賜額,都虛觀改名沖虛觀,這個觀名一直沿用至今。至于今日沖虛觀大門清代督粵使者瑞麟所書的匾額,則多一“古”字,成為沖虛古觀。
沖虛觀坐北向南。主體是一套四合式庭院木石建筑結構,包括山門、正殿和兩廊。主體建筑兩旁為百余間平房和兩層樓的道士宿舍、膳堂、庫房等附屬建筑物?偨ㄖ娣e4400多平方米。觀宇大門正中上方為“沖虛古觀”石牌匾。匾下兩側對聯“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為明代天啟年間袁崇煥幕僚番禺人李云龍所書。“典”與司同義,“午”于十二生肖中屬馬,“典午”即司馬亦即晉朝。正殿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尊神,屋脊鑲嵌一排石灣名匠吳奇玉塑制的雙龍戲珠及花木樓閣大型彩繪陶塑。
1945年春夏間,中共廣東區黨委、廣東軍政委員會和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部均設在沖虛觀。沖虛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活動基地之一。亦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沖虛觀由政府撥款、香港圓玄學院及各界人士贊助精工修葺,古觀面貌煥然一新。[9]
黃龍洞黃龍觀
黃龍洞位于羅浮山大石樓、獅子峰之南,小石樓西側。此洞以山水佳勝著稱。洞內有黃龍觀、八卦臺、獅子洞、七星壇、滌塵橋、流杯池、隱翠巖、觀瀑亭、黃龍瀑布等景點。黃龍觀原為葛洪西庵故址。唐末群雄割據,917年(后梁末帝貞明三年),占據今廣東、廣西的靖海軍節度使劉隱之弟劉 ,稱帝于廣州,改國號為越,再改為漢,史稱南漢,改紀元為乾亨,乾亨元年即為貞明三年。劉 自命為真龍天子,根據易經“飛龍在天”卦詞,自造于一個“”字作為名字。又稱:夢見仙人把他帶到一處(實際上是他預先物色的)“兩峰相疊,一水對流”的仙境,還說夢見黃龍起于此地!皟煞濉笔侵复笮∈瘶,“一水”就是黃龍瀑布,于是將原來的金沙洞改為黃龍洞。劉 在黃龍洞建行宮,而建造天華宮的則為劉 。劉 于959年(大寶二年)建天華宮,宮左側建含陽門,右側為起云門、云華閣、甘露亭、羽蓋亭、龍穴石跡等。明代湛若水(一說巡按洪覺山)曾于此建四賢祠。清康熙中,沖虛觀道士張云仙(妙升)建黃龍觀于祠旁。此觀于1958年毀壞,僅在亂石中找到一塊石匾,刻有“黃龍觀”觀名,右側刻“嘉慶壬申(即1812 年)仲秋吉旦”左側刻“住持蘇空施重建 莞邑謝鷹書”。
90年代新建的黃龍觀,擁有原來山中佳勝的泉石天然風景。“黃龍洞口松千樹,滿徑蒼苔落鳳毛”,令人有超塵脫俗之感。90年代初,香港青松觀全力重建黃龍觀,新建的黃龍觀規模宏偉,建筑面積遠遠超過沖虛觀。未進觀即有二座典雅的牌樓。觀內有三師大殿、三清大殿、妙蓮池等富麗堂皇的殿宇觀舍。
黃龍洞距沖虛觀5公里,距華首臺2.5公里,有公路可通。
酥醪洞酥醪觀
酥醪洞在羅山之北、浮山之南的深山幽谷中,舊志稱為羅浮最深處,“棲靈之奧區,修養之福地!睋都蓚鳌贩Q:“安期生與神女會玄丘,酣玄碧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倍从纱说妹。洞中名勝古跡有酥醪觀、小蓬萊、白水門、撥云寺、忘機石、七娘潭、煮石處、凝碧潭等.
酥醪觀原為葛洪北庵。前有荷池(今廢為田)后倚青山,觀總面積2700平方米,大殿內供奉的:中為靈祖,左為呂純陽,右為葛洪共3尊泥塑,因年久失修,塑像已毀。大殿天井有一亭臺伸出,飛檐高柱,臺高7.4米,面積約26平方米,亭蓋為琉璃綠瓦,原是觀內訓示徒眾、打醮傳經的地方。亭側有樹齡百年的茶花。天井兩旁有配殿,正殿左側有一座小樓閣,原為道士江瀛濤所筑。香山黃培香題匾曰:“浮山第一樓”。此樓在新中國成立后曾重修。觀內存有鐵香爐、青瓷花盆墩等古物,還有一張尚算完整的道床----混元床,據說蔡廷鍇均曾在此床就寢。
酥醪觀原有舊觀在石洞東1.5公里,今觀是康熙末年道士柯陽桂所建的酥醪院,雍正初改為觀,亦稱稚川北庵。同治、光緒年間陳銘圭住持講學于此。1929年(民國18年)住持張永豫、陳永燾、何明衍募資重修。陳濟棠主粵時,曾于酥醪觀后山建駐鶴亭,亭中可觀賞白水門瀑布。1968年酥醪村民重修大殿后作為學校,正殿兩旁套間則作為大隊倉庫。古代道士憑借酥醪優越的種植條件和釀泉水澆灌,培植和加工制成的酥醪菜干,被稱為神仙菜,是縣內出口商品之一。
明福洞九天觀
石洞之東,距朱明洞沖虛觀2公里處有明福洞,洞中九天觀。九天觀原名明福觀。最初,明福觀在泉源福地,南漢時建觀。宋賜額,由蘇東坡書寫觀名(已佚)!睹饕唤y志》載:其內有西華道院,乃張元庵退居之所。觀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鄺露讀書觀中,自號明福洞主。明陳攸《題明福觀》詩云:“狂歌白鹿興悠然,來訪羅浮洞里仙。金塔易攀天咫尺,鐵橋難覓語迷玄。晴煙暖鎖燒丹灶,山澗香沉洗藥泉?靶η厝嘶蠓绞,海中三島只虛傳。”
清初,觀漸圮,西華道院亦廢。乾隆間,住持莫明星重修,名九天觀。現存的九天觀為民國時重修,建筑面積532平方米。正殿金闕寶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側殿有祿位堂、八仙殿、呂祖殿。1985年政府撥款與香港圓玄學院贊助修葺,列為博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門前池塘中有數株水蘿松。舊志稱:“甚奇古,殆千百年物!庇^側有著名的`九天觀礦泉水廠。
距九天觀西1公里處有梅花村、洗耳泉、石洞山房、逃暗石刻、西華道院等古跡。九天觀東南2.5公里為瀾石圩,其東有訪仙橋、葛洪藥院和觀源洞。
白鶴洞與白鶴觀
白鶴洞在羅浮山東側,洞中松林常棲白鶴,故名;或以為白鶴觀后有形如白鶴展翅的白鶴峰,故名白鶴洞云。葛洪東庵即建于洞內,白鶴洞旅游風景點有白鶴觀、五龍潭、水簾洞、八仙石、桃源洞、百花徑等名勝。
古白鶴觀原在葛洪東庵,址在石洞西觀場浦,明萬歷間已開始頹壞。清康熙間道士孫天杖在沖虛觀西水簾洞口另建白鶴觀。此觀于抗日戰爭時為東江縱隊政治部。1955年拆毀后建松鶴軒賓館。其旁有3株古榕,濃蔭蔽日。榕下大石上刻當代書法家惠州人秦咢生題詞:旖旎雙人峰,纏綿連理枝,羅浮真勝地,仙蝶也迷離。
朝元洞與南樓寺及延祥寺
朝元洞在神倉西南距華首臺2公里處。南樓寺于元末遷來此間。“朝元洞”石匾為祁玉開題寫。大門刻“石洞云封自古無人開秘竅,天門霧鎖我今有鑰透玄關”。門前有“云深處”石刻和“欽加同知銜賞戴花翎特授博羅縣正堂加七級記錄十次張關于嚴禁砍伐樹木事告示”碑文。石刻“云深處”源于宋吳與詩:“靈鷲飛來處,南樓敞梵宮。僧歸明月下,人在白云中!庇筛L镏脸赐局杏薪酉蓸颍瑯蛳掠邢扇四_印、仙人手爪、仙人鍋頭等。1945年東江縱隊前進報社北撤時,報社的印刷機就隱藏在朝元洞前一個山洞里。
南樓寺原在小石樓南。梁大同中頭陀僧景泰,結茅庵于此,“其徒苦無水,景泰卓錫于地,泉涌數尺,號為卓錫泉”(見《唐庚游記》)。
廣州刺史蕭譽建南樓寺,743年(唐天寶二年),寺僧托請迎釋迦像的權貴宦官何行成以珍柑入貢,因得御署寺名為“延祥之寺”。仍開明月戒壇于寺之右,凡嶺南落發為僧者,全部在此受戒。著名的梵文佛經翻譯者懷迪,即為南樓寺僧人。861年(唐咸通二年),南樓寺地劃歸中閣禪院(懷迪建),另建南樓寺于山之西麓。宋時猶存,元末遷走。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詔大毀寺觀。南樓寺歸并延慶寺(在浮碇崗西麓,已毀)。光緒年間重建南樓寺于朝元洞。
延祥寺前身原為南樓寺,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西域僧乾末多羅將鐵鑄釋迦真像船運至番禺,船不動。743年, 宦官何行成奉命于南樓寺筑祠,迎來釋迦像供奉(博羅縣志編者按:其像為人所毀,以鑄農具)。事成后,何回朝復命時,攜南樓寺僧所植珍柑入貢。唐玄宗乃將南樓寺賜名延祥寺,柑園為御園。宋余靖(1000~1064年,曾任工部尚書)《延祥寺記》稱:“茲山(羅浮山)精藍(佛寺迦藍)十余而延祥之基最古”的“基”即指南樓寺址。延祥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歸并延慶寺?滴、雍正年間,復建延祥寺,但已非原址,F存的延祥寺重建于1931年(民國20年),位于沖虛觀西南3.5公里,距白鶴觀1公里,建筑面積288平方米,寺門有“延祥古寺”石匾額。該寺長期為部隊教導隊使用。[14]
華首臺與華首寺
華首臺位于羅浮山西南麓、黃龍觀西的孤青峰下。臺地海拔300米、方圓16萬平方米。周圍山環水繞,危崖峭壁,林木蒼郁,臺側東溪旁有蝙蝠、半月、合掌諸巖,以合掌巖最奇。巨石中空,下廣上銳,形如僧人合掌。巖上側為巨瀑“飛云濺雪”,臺前有“嶺南第一山”石刻。華首臺周圍巖洞有10多處,其中逍遙洞最佳!疤烊欢U宇,不假修治!备鳠o名洞均有石門石柱、石桌石凳;還有聚瑤池、積泉池、濯垢池、鳳浴潭、水簾洞、羅漢洞、石渡船等景點,有摩崖石刻多處。臺側有一棵千年古銀杏,樹身已中空,然猶花繁葉茂,生機盎然。臺南4公里處為“華首碧湖”大洞水庫。水庫中淹沒有崇禎末年華首寺僧宏源重修的花手寺。華首臺植被茂密,產首烏、巴戟、黃精、黨參、雞血藤等多種中草藥材。
華首寺建于華首臺后。《羅浮靈異記》稱:“其處常有五百華首真人游會”,故稱華首臺。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 奉玄宗詔令建寺,寺久廢。明崇禎中,空隱(道獨)禪師與其徒函是、函可重建華首寺。原寺山門聯:“一門深入羅浮路,五百重登華首臺”即空隱手筆。于是“大闡宗風,十方云水,聞風踵至”(見《博羅縣志》)。函可(剩人)是博羅名宦禮部尚書韓日纘長子,為清廷入主中國后第一個文字獄受害者。其時當改朝換代之際,不少明朝士大夫出家為僧,華首臺(寺)不斷拓充、改建,華首古寺遂成為羅浮山第一禪林。古寺規模宏偉,為3棟橫列層疊圍龍式建筑,有殿堂房舍計100多間,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20世紀六七十年代,華首寺大雄寶殿、鐘樓等被毀,而后華首寺被夷為平地,片瓦不存。
1986年廣東政府批準修復華首古寺。翌年香港同胞關耀昌集資重建華首臺,在鐘樓舊址上建有9米高的望海觀音以及雙龍戲珠、鯉魚跳龍門等雕塑;大雄寶殿及釋迦和十八羅漢等塑像亦已次第竣工。大殿兩側建有姑太房和齋堂,另外還建有可供放3000個神龕的普同塔,以及放生池等配套建筑,古寺重放異彩。
羅浮初地明月寺
民國《博羅縣志》載:華首臺西南山麓為大洞。中有古寺曰花手,形勢壯麗,游山者從此入。門首顏曰:“羅浮初地”。此寺至清末猶存。新中國成立后,大興水利,大洞筑起水庫,稱華首碧湖,花手寺被淹沒。這是一處從陸路入羅浮的羅浮初地。
另據《羅浮山志》載:古時由水路到博羅游羅浮者,先到泊頭(今九潭鎮義合泊頭村),然后肩輿經鐵場明月寺入羅浮。明月寺前原建有一座石牌坊,上刻“羅浮初地”4字(已廢),故明月寺亦稱羅浮初地。蘇軾于1094年(宋紹圣元年)貶惠州與其子蘇過第一次游羅浮,就是從這條路入山的。
明月寺建在鐵場圩一座小山坡上,座北向南,長60米,寬80米,倚山勢逐漸增高,布局為三進院落,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第一進為大雄寶殿,右側有客堂;第二進東側為觀音堂,西側為關帝天;第三進為大佛殿。明月寺為985年(宋雍熙二年)僧人守容創建。因掘地得“明月戒壇”石刻,故名明月寺。明洪武末年明月寺歸并于博羅縣城所在地浮碇崗西麓的延慶寺。但原寺一直保存。延慶寺是官府僧會司所在,大概是明月寺田產歸官,明月寺自供自給。1867年( 清同治六年)重修。1978年,明月寺列為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翌年,鐵場公社修葺了寺的主體。
明月寺前原有石刻“梅花故地”,今已亡佚。有人以為此處原是《龍城錄》所載的隋開皇間趙師雄醉臥之處的梅花村。
【惠州羅浮山自駕游攻略】相關文章:
惠州自駕游景點攻略11-30
惠州溫泉自駕游攻略11-18
廣東惠州自駕游的攻略11-22
惠州巽寮灣自駕游攻略03-09
廣東惠州巽寮灣自駕游攻略08-09
從廣東惠州到廈門自駕游攻略06-30
惠州三角洲島自駕游攻略04-15
惠州畢業游攻略11-15
廣州自駕到羅浮山路線攻略03-09
全國自駕游攻略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