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
那些關于名人的經典勵志故事總能激勵著無數年輕人努力奮斗,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希望你會喜歡!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1:總統的繼母
這個家窮得什么都沒有。家里的小男孩在他親生母親死后,看來沒好好洗過一次澡,穿過一件干凈的衣服,睡過暖和、舒適的床。繼母到這個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洗了個熱水澡,換上干凈的衣服,在床上鋪好松軟的厚被褥。男孩看她的目光仍然是陌生的,但不再帶有敵意了。
“沒什么!崩^母對孩子的父親說,“我知道他媽媽活著的時候很能干,肯定不會讓她的孩子這樣邋里邋遢的。我不能讓孩子覺得我比不上他的親生媽媽!
男孩個子很高,但經常填不飽肚皮,很瘦。繼母雖然也為買不起有營養的食物而難過,但她總能把現有的粗糙食物做得可口。男孩的身體壯實起來,個子也長得更高了。
繼母對孩子的父親說,“我知道他媽媽活著的時候很能干,肯定不會讓她的孩子挨餓。我不能讓孩子覺得我比不上他的親生媽媽。”
男孩辛辛苦苦砍來的木材被其他孩子偷走了,男孩很氣憤,甚至想和偷東西的人打架。繼母勸住了他,還給他講了個故事,說有個獵人,發現自己設的捕獸套捕到的獵物總是被人偷走,他一開始很生氣,后來知道偷他獵物的人沒有捕獸套,他就把自己的捕獸套送給了對方。當他有一次在森林里受傷,生命垂危的時候,這個人救了他。
男孩答應不再報復,繼母這時又出門去了,回來后對男孩說:“他以后不會再偷你的木頭了。”不知道繼母是怎樣做到的,反正那個頑劣出名的小霸王,從此不敢再偷男孩的木材了。
“沒什么。”繼母對孩子的父親說,“我知道他媽媽活著的時候很能干,也很善良。我想她肯定要教她的孩子做一個好人,但也肯定不會讓她的孩子受欺負。我不能讓孩子覺得我比不上他的親生媽媽。”
家里窮得沒法供男孩上學,孩子的父親也從來沒有打算讓孩子讀書識字,對他來說,孩子到一定的年齡就是干活的工具,就得做工賺錢——這里的其他孩子都是這樣的。在這個問題上他顯示了作為一家之主的權威,孩子的央求不聽,繼母的話也不聽。而這個男孩天生聰明勤奮,哪怕干了最苦最累的活,稍有空閑,立即就會捧起僅有的幾本書看個沒完。為此,他還挨過父親不少打。
終于有一天,荒涼的大山溝里來了一位老師辦流動學校,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繼母堅定地迎住了父親惱怒兇狠的目光,迎住了父親揚起的粗大的巴掌,護住了男孩,送他上了學。
繼母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媽媽活著的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你讀書。她平時從不敢頂撞你爸爸,家里什么事都是你爸爸做主,但在這件事上,她就要做主讓你讀書。我不能比不上你的親生媽媽!
男孩成人了,要到外面自立門戶闖蕩去了。他含淚來向繼母告別,問繼母:“我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得來,我以后怎樣才能報答您呢?”
繼母說:“傻孩子,我想你媽媽活著的時候也肯定不會要你什么報答。對她來說,只要你以后有出息,就是最好的報答了。我不能比不上你的親生媽媽,我只要能親眼看到你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就什么都滿足了!
男孩走了。繼母說這話的時候,年紀還不算太大,但山林里惡劣的生活條件和長年累月艱辛的操勞,使她看上去非常衰老。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撐多少年,能不能活到滿足地看到男孩有出息的那一天。再說,她也不知道男孩以后會成為怎樣的人,在她看來,男孩只要不像這里的許多人,一輩子種田、砍柴,就是很大的出息了。
很幸運,她活著看到了這一天。她不但感到滿足,還感到了驕傲。這個男孩就是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2:一張照片成就的人生
23歲那年,他進入新聞行業。由于對畫面和拍攝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悟性,他的作品總是別具一格。26歲這一年,他已經在新聞業嶄露頭角。甚至有人說,他可能會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普利策新聞獎的獲得者。
為了沖擊這個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榮譽,他一直在尋找著機會,拍攝一張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不久,他終于遇到了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天,他接到采訪任務,一個經常酗酒的中年人正在毆打他八十歲的母親。他的母親不堪忍受,撥通了媒體的電話……接到任務的那一刻,直覺告訴他,他的機會來了。他迅速背起相機,奔赴事發現場。
他到時,各個媒介的記者幾乎都到齊了。那個喝醉了的、以毆打母親為樂的中年人,正在眾多媒體記者面前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野蠻”和“荒謬”。
中年人全然不顧記者的鏡頭,沒作任何猶豫一把將母親推翻在地。老婦人驚惶地看著兒子,本能地抬起手想抵擋住什么,中年男人面部扭曲著,帶著一絲興奮和狂躁,狠狠地用腳踢向了母親的后腰。老婦人倉皇地向后挪動著身體,白發在風里顯得格外凌亂……畫面讓人心酸,他覺得心里仿佛壓著一塊巨石。他用黑白兩種顏色,把這個畫面定格在了照片上,那種悲憤的張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他幾乎已經肯定,自己可以把普利策獎攬入懷中。
可是他失敗了,以那個畫面為題材的所有參賽者都失敗了。
一個權威的前輩對他說:“你的這張照片,震撼力可能已經超越了歷史上最好的圖片,但是我們不能把獎給你,你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他不服,冷笑著質疑。前輩說:“我想問問你,當那個母親被自己的兒子毆打的時候,你在哪里?”
他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一下子覺察出了自己的卑下。他捫心自問,當一個無助的母親屢被毆打繼而求助媒體的時候,自己在哪里?自己在為了一張照片,冷漠地旁觀,對焦,按快門……
二十年后,他終于成功地奪得了普利策新聞獎。他,就是拉斯貝利。
站在遲到了二十年的領獎臺上,拉斯貝利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或者無論你在做些什么,你做好它的基礎,就是先要拷問自己的人性與良知!”
二十年前那張照片沒有幫助拉斯貝利贏得名利,卻成就了他的人生。是它讓他懂得,什么才是最緊迫的。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3:撒貝寧善與人交往
撒貝寧剛進入央視主持《今日說法》時,由于善與人打交道,同事們就對他大有好感。有同事說:“一只沒長毛的猴,特別精,逢人就叫老師,永遠咧著厚嘴唇笑!蓖聜儛壅f他是“陽光少年”,為人干凈、正氣。制片人朱海峰夸他:“奇怪,法制節目充滿灰暗,但撒貝寧沒有負能量,像個大孩子一樣!
撒貝寧善與人交往,既有濃濃的學生氣,為人單純,也有成熟社會人的氣質。正因為如此,他很得人喜愛。在大媽眼中,撒貝寧是個“沒有名人架子還挺帥氣的孩子”;在大學生眼中,撒貝寧是個“自己的同班同學,多才多藝、才華出眾、咋咋呼呼”;在小朋友眼中,撒貝寧是個“可陪他們玩、陪他們鬧的大哥哥”。
撒貝寧善解人意,善于察言觀色,善于因勢利導,為人打圓場,使參加他節目的人高興而來,歡快而歸。他心里十分清楚,節目的所有挑戰始終建立在某種微妙的安全線上。關于節目的“安全線”問題,他這樣闡釋:“這么說有點玄,但節目有它的氣場,一旦打破,要花很長的時間來修補。有點像氣功,有一種力量牽著你,你順著它,節奏合上了就好了。一旦節奏被打破,主持人就會覺得被捅了一刀!
在一期《青年中國說》的錄制現場,撒貝寧差點“被捅了一刀”,幸好被他察覺及時、糾正及時,才穩住了節目錄制的節奏。當時,一位嘉賓冷不防地問勵志演說家陳州,目前每場演講的收入是多少。這是陳州的個人隱私,他很不情愿回答這個問題。在臺上的撒貝寧立馬察覺陳州的不適、不悅,即刻巧妙、委婉地把話題拐了個彎,把陳州從尷尬境遇中解脫出來,讓陳州和嘉賓都有話可說。陳州后來對撒貝寧很感激。事后,撒貝寧袒露心聲:“我不是刻意要擋掉,而是我不能讓別人尷尬。我天生就是個打圓場的人。”在主持節目時,撒貝寧還能適時地為嘉賓點贊,實事求是地夸他人幾句。這些贊美語、暖心話拉近了他與嘉賓的距離,密切了關系,因此博得了許多嘉賓對他的好感。
撒貝寧擅長圓場緣于他的強烈的群體意識,他很難忽略周邊的每一個人。他本人要成為群體中的一個角色,同時也不允許任何人被逐出群體這種狀況的發生。他掏心窩子地說:“如果我在,大家不開心,我會覺得這是我的失敗,盡管跟我沒關系,我把所有責任都扛到身上!
為他人圓場,現已成為撒貝寧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使他廣結善緣,與很多嘉賓結下了友誼。不過,他與他們的交往,可謂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他極少與頗有交情的嘉賓出來喝一杯。撒貝寧生性喜愛唱歌、演講與打籃球。打籃球是他最大的愛好,朋友圈固定是那幫打籃球的球友。他有一群北大“死黨”,每逢周六,就一塊打籃球聊天喝啤酒。只要撒貝寧在,當晚就很high。他會像做拉面一樣,把所有人的話揉在一塊,再撒出去。
撒貝寧善與人交往的本領是從小培養的。父親是部隊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家就在部隊大院里。那里有很多孩子,撒貝寧每天領著一大幫孩子演戲,布置虛擬環境,召開軍事會議,拯救世界。他扮演的是司令,琢磨著另一幫孩子搞什么陰謀。他與大院里的孩子們格外投緣,緣分很深。當父親轉業到武漢后,撒貝寧隨父母從廣東湛江遷到這里。兩次轉學,他仍然憑著自己的才智和善交之道,當上了班干部。五年級最后一次轉學,班主任把他向班上同學作了介紹,下課后,一群小男孩圍了上來,其中一個揪他的衣服,說:“咦,有只小企鵝。”撒貝寧不卑不亢,笑著說:“怎么樣,好看嗎?”從此,他與同學關系就漸漸和諧起來。撒貝寧后來談起這件往事時,說:“當時,他們就看我經不經得起逗,我要一哭,完了,肯定生存不了了。”
如今,央視是撒貝寧職業生涯中最長久的舞臺,他的主持人角色已廣為人知,廣為人喜愛。他說:“我要呈現的是美的價值觀,美好、溫暖、干凈。”臺里領導對他很器重,也很信任,幾乎不干涉他的講話內容。對此,撒貝寧感慨萬分地說:“領導對我太放心了,知道我會有底線!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成功的勵志小故事10-21
名人勵志小故事匯總11-02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12篇)03-04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12篇03-04
古代名人勵志的小故事12-06
勵志職場小故事大道理 勵志職場小故事 【名人故事】08-13
名人勵志小故事15篇01-10
歷史名人勵志小故事09-17
名人勵志正能量小故事09-17
名人勵志小故事五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