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人故事:張靈甫的中國式悲劇
1947年5月16日,國民黨政府“五大主力”之首,被譽為蔣家“御林軍”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被解放軍圍殲于孟良崮。昔日的天之驕子74師長張靈甫也在這一仗中“殺身成仁”。張靈甫何以在小小的孟良崮遭遇了“滑鐵盧”?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名人故事:張靈甫的中國式悲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在國民黨政府的軍隊中,張靈甫的人品和武德是人盡皆知的。早年在北大讀書時,他積極投身于學生運動,后來棄書長嘆“大丈夫當撥亂,旋乾轉坤,措國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席之上”,字里行間涌動著救國救民的殷切之情。
張靈甫是地道的關中漢子,俗話說“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張靈甫正驗證了這句話,1925年離開北大,投筆從戎,自此馳騁疆場,戎馬一生。
抗日戰爭中,苦戰淞滬,血染南京,奇襲張古山,鏖戰上高并在此戰中腿部中彈、不及醫治而終生跛腳。張靈甫一別諸多國民黨政府將領畏敵如虎的怯懦,這也引起了眾將的羨慕嫉妒恨。
1945年抗戰勝利,張靈甫的74軍更是作為“御林軍”守備南京。寧滬自古而來就是“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多少昔日英雄沉浸于此。作為浩浩蕩蕩的“劫收”大員中的一員,想要大發橫財如探囊取物一般,然而張靈甫卻沒有“經濟眼光”。
他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在直接參與接收的過程中,他的“吸金理財”之能遠不及其他將領,在王耀武房產遍天下、李天霞妻妾成群的時候,張靈甫在南京的第一個住處還是自己花錢從當地房東那里租來的。在經濟上,張靈甫是那樣特立獨行,是那樣“不合群”。
在國軍中,高級將領被色熏心,已然蔓延開來。原74軍中又以李天霞為最,甚至有人送其“李天蝦”的綽號,因為李天霞經常玩弄年輕女性以至于身體虧損嚴重,常年走路彎腰,像個蝦米。張靈甫對其很不屑,曾公開反對李天霞以辦舞會為由,抱著下屬太太跳舞,為此李天霞早已心存芥蒂。
張靈甫在軍事、經濟、作風上堪稱楷模,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中國這個講求“中庸之道”和“醬缸哲學”的國度,自我凸顯導致的必然是集體的蔑視。福禍相依,張靈甫的悲劇已然埋下了種子。
墻倒眾人推
或許孟良崮上的張靈甫以其純正的武德,期待著“中心開花”全殲共軍主力的宏偉藍圖,期待著周圍近則三五公里,遠則十幾公里的24個整編師45萬人對共軍20萬人的圍而殲之。然而他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然不是昨日王牌軍的師長,而是一個身陷重圍的籠中之虎。
李天霞自不必說,巴不得張靈甫身首異處;桂系的第三縱隊司令張淦托辭戰斗膠著不聽湯恩伯的調遣;黃百韜在張靈甫回絕其向西南突圍的建議后,也對救援張靈甫不甚熱心,而之前他為張靈甫掩護左翼時卻被一縱輕易切斷了他與張靈甫的聯系,這與黃百韜的躊躇不前多有關聯;而整編第9師師長王凌云也為保存實力推諉不前。張靈甫最終只能感嘆“勇者任其自進,怯者聽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投機者自為得志”,含恨而終。
官場之道,欲求自保還是需要相互關照的,而最簡單的方式則是把責任推到已經不會說話的張靈甫的身上,所以張靈甫修路泄露了軍事動向,張靈甫撤退沒有與后方取得聯系,張靈甫沒有充分考慮地形貿然上山,甚至連張靈甫曾經收編的用于后勤運輸的3000俘虜都成為其失敗的原因。而張靈甫在戰前向上峰報告的敵情變化,地形不利,但上峰一再要求其固守孟良崮等待強援、里應外合“中心開花”的命令則不復提起了。
張靈甫少年豪情,投身行伍,潔身自好,戰功赫赫,這些似乎都不那么重要,在中國這個國度里,不懂政治是無法生存的。而何為政治?同樣兩個字:“關系”。由“關系”而生成的“潛規則”會擺平一切違規者。
歷史固有觀念的傳承,中庸哲學的熏染,利益共同體的結合,讓張靈甫這顆將星過早地隕落了。似乎短暫的悲痛與憤怒之后一切又歸于平靜,相對于傳承千年的中國官場文化,張靈甫顯得實在是太渺小。
人物介紹
張靈甫,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后以字行。陜西西安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他曾參加過北伐、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被蔣介石譽為“模范軍人”,在抗日戰爭中因為一腿重傷仍堅持作戰又名“跛腿將軍”、“鐵血將軍”。1947年5月,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孟良崮戰役中陣亡。
張靈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在私塾啟蒙,讀《四書》、《五經》。他愛好歷史和書法,曾師從韓兆鶚,經常臨摹唐代各著名書法家碑帖。1921年考入陜西省西安市第一師范學校,1924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肄業。1925年赴河南投入胡景翼部駐豫(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后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1926年畢業后隨軍北伐,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
張靈甫參加過多次重要的戰役,屢立戰功,受到上級的贊賞和提拔。他曾在德安馬回嶺之戰中建議夜戰偷襲,成功擊潰敵人;在進攻唐生智部時右臂負傷;在追擊紅四方面軍時右腿跌傷;在進攻紅七師和紅二十師陣地時大敗紅軍;在抗日戰爭中參與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德安戰斗、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上高會戰等多場重要的會戰。他以勇敢頑強的作風和嚴格的紀律聞名于敵友。
張靈甫的私生活卻并不順遂。他先后有四位妻子,其中第二任妻子吳海蘭因為婚外情被他槍殺;第三任妻子高艷玉因為不滿他的多次出軌而離婚;第四任妻子王玉齡則是他在抗日戰爭后才結識的。他有一兒兩女,其中長子張居禮是他與第一任妻子邢鳳英所生,后來成為一名中學校長;長女張清芳和幼子張道宇是他與第二任妻子吳海蘭所生,后來分別成為一名醫生和一名工程師。張靈甫對家庭的關心和照顧并不多,他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軍事和政治上。
張靈甫在抗日戰爭后任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駐扎在南京。他曾參與了兩淮保衛戰和漣水戰役,對付共產黨的游擊隊。1947年4月,他奉命率部赴山東增援胡宗南部,參加孟良崮戰役。這是一場規模巨大、影響深遠的戰役,雙方投入了近百萬人的兵力,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張靈甫所部在孟良崮山區遭到了共產黨軍隊的圍攻和猛烈的火力打擊,傷亡慘重,補給困難。張靈甫堅持指揮抵抗,多次向上級請求增援和空投物資,但都沒有得到滿足。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在孟良崮山頂的指揮所被共產黨軍隊的迫擊炮彈命中,身中數彈身亡,時年43歲。
【名人故事:張靈甫的中國式悲劇】相關文章:
勵志故事:人間的悲劇07-09
經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04-12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名人的故事07-06
經典名人故事11-14
名人故事12-13
名人的故事06-08
名人故事07-28
經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精彩01-01
瓦特的故事名人故事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