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名言
導語:牛頓從來不把自己看作天才,他有一句名言:“如果說我所見的比笛卡爾遠一點,那就是因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 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前輩和同事。他總結了伽利略、笛卡爾、開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吸取了巴羅、沃里斯、惠更斯、胡克等多人的思想、方法和經驗,同時,辛勤地開展自己的一系列卓越研究。牛頓正是站在這樣一大批科學巨人的肩上,才成為了更為高大的科學巨人。
1、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牛頓(英國)
2、無知識的熱心,猶如在黑暗中遠征。---牛頓(英國)
3、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志。---牛頓(英國)
4、我的成就,當歸功于精微的思索。---牛頓(英國)
5、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牛頓(英國)
6、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于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英國)
7、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英國)
8、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己以為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發現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塊卵石或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牛頓(英國)
回答者:420910176 - 魔法師 五級 9-2 11:12
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么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象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于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I don't know what I may seem to the world, but, as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 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牛頓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頓
也許是上帝推了一把!”這是牛頓在公眾場合被別人問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其第一推動力是什么時所作的一句震驚世人的回答。
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
——牛頓
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志。---牛頓
牛頓名言警句 :
1、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牛頓(英國)
2、無知識的熱心,猶如在黑暗中遠征。---牛頓(英國)
3、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志。---牛頓(英國)
4、我的成就,當歸功于精微的思索。---牛頓(英國)
5、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牛頓(英國)
6、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于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英國)
7、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英國)
8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頓
9.也許是上帝推了一把!”這是牛頓在公眾場合被別人問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其第一推動力是什么時所作的一句震驚世人的回答。
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
——牛頓
10.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志。---牛頓
回答者:精靈也浪漫 - 童生 一級 9-2 15:44
1. 我始終把思考的主題像一幅畫般擺在面前,再一點一線的去勾勒,直到整幅畫慢慢的凸顯出來。這需要長期的安靜與不斷的默想。
2. 每一個目標,我都要它停留在我眼前,從第一線曙光初現開始,一直保留,慢慢展開,直到整個大地一片光明為止!
3. 我并無特別過人的智慧,有的只是堅持不懈的思索精力而已。
4. 一個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巳的脾氣,脾氣將控制你。
5. 用錢謹慎將是基督生活的基本學習
6. 企圖光以迫切禱告祈求上帝的祝福,來取代自己所該付出的努力,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7. 我的心經常是認真與安靜,不陷入憂郁。
8.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將來怎么看我,對我而言,我只像海灘邊玩耍的`男孩,偶然間發現了一粒比較圓的石頭,和一粒比較漂亮的貝殼,就覺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發現的石頭、貝殼仍然多如大海。
9. 不管任何環境下,要守住耶穌基督救贖的真理與最大誡命------愛人如己。
“I don't know what I may seem to the world, but, as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 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么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象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于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牛頓(英國)
You if want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your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You if want to obtain food, your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You if want to obtain joyfully, your also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because is laborious obtains all laws. --- Newton (England)
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于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英國)
The smart person the reason that cannot succeed, is because they lack the tenacious will. --- Newton (England)
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英國)
The victor often is from persisted finally in five minutes time succeeds. --- Newton (England)
人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不應該再動搖為之奮斗的決心
牛頓的成就:
以研究牛頓而著名的科學史家I·B·科恩認為牛頓力學不僅實現了科學史上的偉大綜合,而且是科學史上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革命,這一以牛頓的名字為代表的革命,標志著近代精確科學的誕生,體現了科學方法和思想方法的劃時代創新。牛頓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正是這一科學革命的代表性或總結性的著作,而科學方法的創新就包含在其中。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于1687年。在那個時代,科學和哲學還沒有分家,“哲學”一詞的含義在這里就是科學,“自然哲學”就是自然科學。正如牛頓在序言中所說:“我討論的是哲學,而不是技藝;我寫的不是關于人手之力,而是關于自然力方面的東西。”
I·B·科恩對《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作過深入精湛的研究,不但對此書的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之間的異同作了仔細的比較,而且查閱了許多牛頓的有關手稿,所以,他對牛頓科學思想的發展過程和科學研究的工作歷程,都有相當細致的了解。依據他的分析、研究和概括,牛頓力學研究的基本步驟是:
第一步,對所研究的自然對象進行簡單化、理想化,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技巧推演出某些結論。
第二步,在數學推論與根據經驗歸納出來的假說進行比較和對照,使原來的數學模型得到修正。如此反復交替地進行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會形成一種與要研究的自然對象非常接近的數學模型。
第三步,是利用前兩步所得到的結果,以數學的精確演算來展示自然界的運行過程,進而構建出一個力學體系。科恩把這樣一套偵察自然奧秘的方法,稱之為牛頓風格。在現代科學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牛頓風格,特別是在物理學中它仍然是一種基本風格。
從科學發展的歷史看,科學革命的產生,并不需要把前人打翻在地;更新科學概念,并不意味著對前人學說全盤否定。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對于牛頓力學來說,是新的革命,然而,相對論力學并不取代牛頓力學,而是明確了牛頓力學的適用范圍,即在宏觀低速運動領域的正確性,超出這個范圍它就失效。愛因斯坦超越了牛頓,但絕不貶低牛頓,他對于牛頓的推崇和尊敬是人所共知的。
1927年愛因斯坦在紀念牛頓逝世200周年的文章中說:“在他以前和以后,都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他不僅作為某些關鍵性方法的發明者來說是杰出的,而且他在善于運用他那時的經驗材料上也是獨特的,同時他還對于數學和物理學的詳細證明方法有驚人的創造才能。”
把地球、行星以至太陽看作一個“質點”,就是牛頓力學研究中的一個關鍵性方法,也是他對自然現象進行簡單化、理想化的一個范例。1666年他在計算地球對其附近一個物體的引力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樣確定物體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呢?是物體離地面的高度,還是物體離地心的距離?根據試算發現,選用物體離地心的距離時計算出來的理論值與測量出來的實際值最為接近。但是他給友人的信中說他尚不敢斷言,地球對一物體的吸引力恰如地球的質量全部集中在中心點一樣。這是牛頓當時雖已得出了萬有引力公式而未敢公開發表的主要原因或原因之一。
1679年英國科學家胡克在給牛頓的信中問及怎樣證明行星是沿橢圓形軌道運動時說:“困難在于太陽和行星都是廣袤物體,然而在理論上不得不把它們的質量看作好像是集中在它們各自的中心點來處理。”1684年,在英國曾有人特為解決這一難題而設立獎金懸賞。
1685年牛頓證明了這樣一個定理:“兩個球體之間的吸引力與假設每一個球體的質量都集中在各自的中心點時是相同的。”科學家們逐漸消除困惑,認識到只有運用“質點”,即假設物體的質量集中在物體的中心點,才能建立起研究物體之間引力和行星運動規律的最為合適的數學模型。牛頓于1686年正式公布其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名言】相關文章:
牛頓哲學論文09-22
關于牛頓的名人故事10-20
關于牛頓的SAT寫作例子11-24
關于牛頓的名人故事6篇10-20
名人故事:被迫輟學的“小書迷”牛頓12-11
牛頓讀后感優秀作文100字06-22
牛頓和他的客人大學英語作文07-27
初中《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范文05-23
高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2篇07-12
愛國名言名言名言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