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出“靈活就業”的認知誤區
雖然有部分大學畢業生邁出了靈活就業、自主創業的第一步,但仍然有大部分畢業生在意識上抵觸靈活就業。首先,這部分畢業生自身處于矛盾期,無法準確剖析自己,因此,在擇業過程中受社會、他人影響,盲目跟從,只想選擇條件好的公司工作。因而會產生理想與現實、開放與封閉、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其次,缺乏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積極創業的觀念和能力。對就業各環節了解甚少,不會積極主動找工作,不會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就業信息。一切等用人單位來招聘,靠家長的關系運作。
與此同時,目前我國的各項社會保險在計費年限、繳費辦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不適應于靈活就業的情況和特點,從事靈活就業的畢業生普遍沒有社會保險。由于靈活就業的畢業生起始階段社會地位較低,缺乏能夠維護其利益的組織,加之剛畢業就創業而面臨的經驗不足等原因,他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是一個普遍而嚴重的問題。因此,促進靈活就業,不能只停留在表層,更應深入到政策導向層面。
無論大學生個人、學校、社會,首先須走出靈活就業的認知誤區。
其一,喚醒學生的“主體性意識”。由于受“學而優則仕”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國多年來的高等教育一直是“精英教育”,大多數學生為了取得“天之驕子”的稱號,苦讀書、讀死書,幾乎完全失去了創新的意識,因此,教育的難點在于如何喚醒學生的“主體性意識”。
其二,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與創造能力。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所謂“造”就是在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不打破常規,無所謂“創”,不“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只能是天花亂墜的想入非非。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從否定自我開始。
其三,加強職業指導。學校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就業講座或論壇,同時有必要在高校中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國外都在廣泛開展職業測評、職業規劃教育。通過職業測評,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特長,通過職業規劃可以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進入系統的職業成長階段。
其四,提供系統的創業培訓,同時吸引社會資金融入高校進行投資,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和進行創業計劃設計,并將校園內的部分商鋪交給學生模擬或實踐經營,以此形成初步的創業群體;成立大學生創業聯合會、或大學生創業俱樂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業實踐,將創意或創業想法付諸實踐。
其五,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鼓勵廣大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科技創新,相關的社區學院要開設家長學校,向大學生家長傳授有關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新觀念。
【走出“靈活就業”的認知誤區】相關文章:
大學生,請走出就業的心理誤區12-07
大學生求職就業要走出的心理誤區11-29
靈活就業審批流程02-22
如何走出擇業心理誤區11-20
廈門辦理靈活就業流程02-22
學生辦理靈活就業流程11-17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流程02-22
北京靈活就業社保補貼02-22
職業規劃幫你走出求職誤區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