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早實習等于揠苗助長?
提早實習等于揠苗助長?
就業壓力一直是懸在大學生頭上的達摩克利里斯之劍,根據大學生就業專業調查機構麥可思最新數據,2010屆大學畢業生截至1月底簽約率僅為32%。
焦慮的情緒甚至蔓延到了剛進入校園的低年級新生中。張帆是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一的學生,學的是工商管理,從剛進學校,他就開始打聽本專業的就業情況,并著手實習的準備。一周中他要拿出三天的時間去一家網站工作。據了解張帆這種從大一就開始實習的學生目前在學校并不是少數。一些教師擔心,很多時候,過早過多的無效率實習已經開始影響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效果。
提早實習為占據高起點
李偉今年剛讀大二,在北京某重點大學讀新聞專業,雖然只是一名在校生,但已有過在多家電視臺、報社的實習經歷。他告訴記者:“提早實習的目的主要為今后的就業打好基礎。”他已經對媒體的機構流程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甚至還發表了一些小有影響力的作品。他的同學對此都很羨慕,認為他將在未來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張帆也認為自己從實習中得到了好處,“我上了一學期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到了公司實習時發現理論和實踐脫節太嚴重了,剛去的時候連標書怎么寫都不知道。”張帆經過幾個月的實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商業談判的流程與注意事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過早實習的學生中間,目標真正明確的學生并不多,對實習的具體崗位也沒有專業對口的要求,有的學生的實習動機僅僅是看到身邊同學都去實習了,自己不能落后也去實習。
與為“積累工作經驗”的小高不同,她的同學陳芳的職業規劃就是當名教師。寒假,她已通過面試進入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實習。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培訓機構擔任幾個班的助教。“干的活基本是打雜,技術含量很低,收獲不是很大。已經打算換一家了。”
為了實習,部分學生出現了逃課現象。據張帆介紹,大一時,班里就有不少同學出去實習,幾天不來學校上課是常事。
就讀于播音主持專業的蔣微微對記者表示,班上已經有多半同學開始在外面“接活兒”參加一些慶典活動。“我們這個專業實踐性比較強,早點實習為了在專業以及以后就業方面占據高起點。”
過早實習原因何在
對于提早實習的現象,部分學生家長持贊同意見:假期很輕松,讓孩子閑在家里,不如到實習單位去鍛煉。“在實習中不僅積累了社會經驗,還可認識朋友,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一名家長如此表示。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大四學生湯亮找工作不是很順利,他對記者坦言現在就業壓力比較大,企業要求高,除了學歷,還要求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班上實習比較早的同學找工作相對順利。
據麥可思的調查,截至1月25日,約六成的2010屆大學畢業生有實習經歷,其中以專業相關實習為主,占到應屆大學畢業生群體的38%。麥可思調查還顯示,有實習經歷的大學畢業生簽約率與無實習經歷者相比明顯較高,其中,“有專業相關實習”者和“既有專業相關也有無關實習”者簽約率相對較高,本科和高職高專分別為40%、43%;而“有與專業無關實習者”本科與高職高專當前的簽約率分別為29%、32%。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就業壓力,目前高等教育與社會需要嚴重脫節也是學生提早實習的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大四學生劉剛,回望大一、大二的實習經歷,感覺自己收獲很大。他說大一、大二重在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參加實習,最終要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為目標。不能抱著浮躁的心態,盲目跟風,我鼓勵師弟師妹多出去實習,說實話現在學校很多課程都太虛了,和工作完全不搭邊,我就見過博士不會寫消息的。”
但在北京聯合大學新聞系老師宋杰看來,學生過早實習也和自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有關。“大學畢竟不是職業學校,低年級的時候還是要把底子打好,多讀些書,否則未來職業之路會走得比較窄。”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除了祛除學生的焦慮情緒外,教育部門自身也要反思,在課程設計教學上要更貼近實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們有更好的收獲。”
揠苗助長效果未必好
中國傳媒大學就業工作處龐老師就此現象表示,大學生過早實習,效果未必好。如果不能很好地認清實習和專業發展、個人職業生涯之間的關系,非但難以取得效果,反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不宜提倡過于功利的提前實習。“假期的時候是可以的,如果影響上課就不好了。”
“這些學生專業知識還不夠,對自己定位不是很準。”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大一、大二實習生的工作熱情不是很高,一些實習生年齡偏小,專業知識也不夠,只能做一些打雜的活,限制了他們個人能力的發揮和工作經驗的培養。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曾公布一組數據,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業未滿4年。低齡實習的學生在提前掌握業務技能的同時,也提前步入了職業倦怠期。
面對學生提前實習甚至耽誤上課學習的情況,宋杰顯得十分痛心:“我還是主張學生們要抓緊學校讀書的時間,一些學生工作幾年后底子薄的劣勢就顯露出來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她認為,大學生過早進入實習崗位,忽視了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和積淀,可能會導致揠苗助長的結果。大學生應該首先學好知識,打下基礎,然后厚積薄發,走持續的職業發展道路。
應鼓勵單位擇優錄取見習大學生
在地方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也注意到了就業壓力下實習與學業的沖突,有代表委員提出應大力推廣見習就業的“準就業”模式。
夏斯德委員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提出了“關于在金融危機下改善大學生就業狀況的建議”的提案,對于表現優秀的見習大學生,應鼓勵見習單位擇優錄用。
有提案建議,對于表現優秀的,應鼓勵見習單位擇優錄取,從而減少大學生的憂慮,提倡介于實習和就業之間的“準就業”形式,讓其成為缺乏工作經驗的大學生的“就業緩沖帶”。此外,要更好地發揮大學生見習基地的作用,適當安排輪崗制度,使大學生全面、充分地接觸各類工作,增加其經驗值。
無獨有偶,民進廣東省委也在廣東兩會的提案中建議,積極健康推動大學生的見習計劃,并提出見習計劃的政策中要有獎勵企業見習基地的內容,如見習基地分等級評優,對一級或示范基地政府應加大補貼力度,從補貼30%增加到50%或70%,或給企業社會榮譽,或在優秀人才招聘方面給予優先權等。其次,見習計劃還應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如應去掉“應屆畢業生”的限制。在見習崗位沒招滿的情況下,可以去掉“戶口為見習基地所在地”的限制。
畢業生求職網提供更多相關文章: 挑戰實習生的最高境界 怎樣從打雜中也學到真本事? 實習生,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提早實習等于揠苗助長?】相關文章:
慢就業不等于不就業03-01
大學生創業就等于經商?11-11
面試成功不等于求職成功?11-19
職務生涯不等于職業生涯11-08
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02-20
有畢業收入并不等于就業成功02-19
親切不等于零距離-社交禮儀11-11
企業培訓:企業文體活動不等于企業文化11-13
畢業生求職成高成本不等于高成功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