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績效工資制度年前很難出臺
2011年11月12日 “《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以下簡稱《制度》的制定工作已完成,但年底前依然很難出臺。”11月9日,人保部信息中心一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從2010年年底至今,似乎每個月都有“《制度》將近期發布”的消息。但時隔一年,該《制度》依然沒有任何出臺的跡象。
2009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從2009年1月1日起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解決中小學教師的績效工資;第二步,從2009年10月1日起,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第三步,從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業單位實施。
然而,除了《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關于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外,一直沒有績效工資的相關制度出臺,各地方僅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其績效工資的實施方案。
記者從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處了解到,績效工資改革是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環,只有在每一環相互配合的情況下,績效工資制度才能真正落實下去。《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與之前發布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實施指導意見》就是一種環環相扣的關系,只有將事業單位分好類,才能明確績效工資制度實施的對象。在缺跟進、缺量化標準的情況下,“績效”二字根本無從談起。
“三步走”均未完成
“關于績效工資的完成情況,暫時沒有最新的統計數字。粗略來算,教師部分至少完成了1200萬人,醫療衛生系統也已經進行了一大半,其他事業單位也有一小部分績效工資在實施過程中。”記者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國家對“三步走”沒有時間節點上的限制,對績效工資改革的完成時間沒有要求。
已實施三年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三步走”均未完成,且進度有所放緩。
豐臺區某小學班主任錢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小學是最早一批實施績效工資改革的學校,東城、海淀等很多學校直到今年才陸續進行此次改革,進展緩慢。
“據我所知,外省市還有很多學校的績效工資改革都沒法開展,因為他們的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不光遭到教職工的反對,同時引起社會的極大不滿,而這也正是績效工資難推進的主要原因。”錢老師說。
績效工資改革進度有所放緩,似乎不僅限于教師這第一步。據記者了解,醫療衛生領域的績效工資實施情況似乎也與人保部相關領導所言情況略有出入。
“2009年年底,醫院內部就曾有消息傳要進行績效工資改革,但至今沒有實施。而且,就北京來看,我還不知道哪家醫院已經開始實施了績效工資改革。”就職于北京某三甲醫院的鄒洪義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如何量化是難點
“績效工資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這些問題,核心是量化標準不落地。”人保部信息中心的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如何制定校內考核和績效工資實施細則曾是教育部門頗感為難的事情。比如,教師考評指標中有師德表現、工作量、專業發展、育人效果、所教學科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優秀率等幾大內容,但不同學科、不同年級和班級的工作量是不同的,關于師德的評價標準也難確定,育人效果等也沒有量化標準。
“醫生的工作量也很難量化。”鄒洪義告訴記者,醫院不同于企業。企業產品質量有嚴格的技術標準和實物樣品,表述比較準確,易于把握。但醫療質量、服務質量、病人滿意度、貢獻大小、部門效益等相關因素很難量化。同時,許多評價指標需要患者的參與,但實際落實起來比較難。
“難量化不等于不能量化,教師和醫務工作者已是相對好量化的兩個群體。”人保部上述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剩下的第三步中的其他事業單位這部分績效才是最難攻克的,績效工資在這推不動的原因就是這類單位最難量化。“比如研究院所,很難以發表文章的數量作為標準,這僅是一個最簡單的量化。”
績效工資決定于績效考核,而績效的考核決定于考核的標準,標準無法量化就很難落地,而這也正是績效工資改革進展緩慢的根源。
即便如此,人保部上述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績效工資的改革是一個長期求穩的事情,就目前的大環境而言,政府近期不會出臺新政進行干預。
【績效工資制度年前很難出臺】相關文章:
2024設計公司工資制度03-20
2017年法官的工資制度02-17
2017年裝飾公司工資制度11-08
2017年物業公司工資制度02-19
金融行業用人新標準出臺02-18
2022公司工資制度模板(通用7篇)02-05
廣東:招工找工都很難11-20
金果坪出臺鼓勵全民創業方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