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奇特的跪拜禮 -日常見面禮儀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吹焦糯嗣裥泄虬荻Y。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后將臀部坐于后腳跟之上,腳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范,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后,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于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后來,用于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埃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后來也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后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兇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后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后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后,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于此。
到了漢代以后。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后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志,主要廣泛運用于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后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后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 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中國奇特的跪拜禮 -日常見面禮儀】相關文章:
中國古老的文化禮儀之見面禮-日常見面禮儀11-11
日常公務來往禮儀-日常見面禮儀11-11
商務見面祝賀與慰問的禮儀-日常見面禮儀11-11
見面時的握手禮儀-日常見面禮儀11-11
見面禮儀包括哪些?-日常見面禮儀11-11
握手的禮儀-日常見面禮儀11-11
拱手禮最具中國味-日常見面禮儀02-18
日常交際禮遇-日常見面禮儀11-11
回族的日常見面禮儀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