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暑期打工常見陷阱
暑假期間,受職業規劃影響,大學生們往往會利用暑期勤工儉學,通過學友介紹、職業中介、網絡搜索招工信息等尋求打工機會。但據了解,每年暑期各地幾乎都會發生大學生打工、實習期間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的事件,諸如被黑中介忽悠、被克扣工資、超時加班、發生意外傷害得不到賠償等問題,引起社會各方關注。每逢假期,此類因大學生打工引發的糾紛、被詐騙類警情呈上升態勢。
暑假工常見的求職陷阱:
一、瞞天過海,騙取費用。專以騙取報名費為目的的“皮包”公司仍然存在。他們“招工”時把職業吹得天花亂墜,先收取報名費。等你到了公司,又提出中介費、建檔費、辦證費、培訓費等一系列費用。收完費后,就把工作的事一拖再拖,或者安排一些你根本無法接受的工作,讓求職者白花錢。
二、高薪招聘,無限誘惑。對不熟悉某些行業的求職者,開出極具誘惑力的薪水標準。然后,安排求職者超負荷工作,或從事違法和暴力活動!氨WC年薪×萬元以上”等條件,多是出現在以提成為主要收入的行業,最后能否實現,看求職者表現及能力,往往是苦干一場,離目標任務還差一大截。
三、聘用內勤,拉入陷阱。開始以招聘行政、管理、文秘人員為名,等求職者上班后就安排為推銷產品、聯系業務,還沒有保險金和底薪。這種受騙者即使辭去工作,也會有后續困擾纏身。
四、身份誘惑,規避承諾。招工時先稱要把應聘者培養成什么“師”,然后要求交費進行課程培訓,等培訓完畢后,再拿出內部規定或特殊情況,讓求職者白花一筆錢。
五、頭銜修飾,名不副實。為了掙一筆考試費,故意把要招聘的職業修飾一番,例如把保險推銷員說成“財政計劃者”,把銷售人員稱為“業務經理”,把勤雜工說“辦公文秘”,提高門檻,實施收費考試。
主要原因:
1、大學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識差
大學生暑期打工或實習,與用人單位之間往往不簽訂勞動合同,有時僅僅是電話約定,就上崗工作。大學生合法權益常因此遭到侵害,有的是用工單位拖欠實習工資,更為嚴重的是實習期間遭遇意外傷害,用工單位推諉責任甚至不予任何賠償。一般向勞動部門投訴時,勞動部門也無能為力。
2、中介巧舌鼓吹,抽頭牟利
大學生暑期打工一般集中于選擇家教、商業促銷、餐飲行業等臨時性工作,這也就給了一些中介以可乘之機。中介通常會利用網絡、校園小廣告等成本較低的渠道散布招聘消息,而招聘的工種往往門檻低、看起來收入也高、應聘條件不苛刻,很有誘惑力。中介由此吸引大學生應聘,從中抽頭牟利。
3、用工方打擦邊球,剝削大學生廉價勞動
從用工方來看,不排除有工作人員疏忽或有意借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掙學生的冤枉錢。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應聘時,通常都會被要求交納抵押金、上崗費或者扣押證件。關鍵還是部分大學生判斷力較弱,被無良用工單位肆意剝削。
4、學校里教育缺位,易吃虧上當
由于學生暑期打工是自主行為,學校多不參與、不倡導、不組織、不反對,致使上當受騙。
小編提示:
一是要提高大學生法律維權意識
在尚未建立健全起對大學生假期打工的保護機制的現階段,學生維權的最有效方式仍是與用工單位簽訂書面用工協議,協議內容應約定包括工資標準、勞動時間、工作崗位等。以便依法進行維權
二是要保持警戒心,提高甄別力
廣大學生要盡量通過正規職業介紹機構找工作,在哪里打工,一定要告知家長或親友。如果工種有危險性,要看清用人單位是否投了意外傷害險、勞工保險等。要注意常見比如傳銷陷阱,而不是直營促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