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就業心理子系統結構分析
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及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心理維度——就業心理子系統結構分析
大學生群體是個體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集多種特殊性于一身,具有處于“第二次心理斷乳期”、“邊緣人”地位,處于“心理延續嘗負期”,多重價值觀、人格的再構成等心理內在原因;同時存在著環境中誘發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個體一生中的其他階段人群及處于這一時期的其他群體明顯要低。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②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實惠、坐享其成的心態、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等等各說不一。筆者將各家之言予以梳理,歸納出大學生就業。心理的三個大的維度,分別為:
(-)認知心理維度
大學畢業生擇業認知心理是指他們在擇業過程中對自己、對職業及其周圍社會環境等的認識、了解和擇業中對事物的推理與判斷。就業形勢的現狀直接影響著畢業生的認知程度。包括:第一,自我認知不準確。一是產生自負;心理。表現為:擇業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優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寬敞等作為選擇標準,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不愿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學校去工作,往往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虛夸”的不良印象。二是產生自卑心理。
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陷入不戰自敗的困境之中。第二,對外圍環境認知不確切。對環境估計不足會出現坐等心理。這種情況通常出現于計算機、通信、電子等信息類等一類樂觀專業和金融、財經、政法類二類職業前景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思想不切實際,只注重經濟意識和區域觀念,講究金錢第~、環境條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條件差的地方,結果出現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
具有理想化趨向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便會出現決策猶豫心理,從而錯過許多良好的就業機會。
(二)情緒心理維度
1.悲觀情緒心理。此種』動理狀況主要出現在就業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大學生,或一些在學校受處分學生身上。
2.不滿情緒心理。不滿的對象可以是其周圍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對所在學校、市、省不滿(包括就業管理政策、戶籍限制等)、對家庭成員的不滿(包含對其的指導、干涉,對家庭的經濟條件限制等)、對周圍同學不滿(如嫉妒)等等。視具體的個人的關注點及實際情況而不同。
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求職心理準備”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
3焦慮情緒心理。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臨著種種劇烈的心理沖突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使這些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們深感困惑,出現焦慮不安的心理。
(三)社會心理維度
1.從眾心理。隨著傳媒對社會精英,特別是“數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傳,對“經濟價值體現”衡量“個人價值”持過分積極評價時,容易導致大學生忽視自身的個體特異性與自我的創造性,形成個人價值取向的從眾心理。
2.攀比心理。它導致不能積極地對自己進行正確、客觀、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長,就其所短。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的改善與提高----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要改變錯誤、狹窄、扭曲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認知。要求大學生加強自我理解與分析,以平常心面對,以保持冷靜的思維來進行生活中所謂重大的抉擇。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持有良好心境,構筑完善情緒情感。排除諸如不滿、憤感、嫉妒、焦慮、恐懼等負性情感對正常思維、決策的干擾。要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就業一終生職業”和“一錘定終生”的擇、就業觀。建立新型就業觀,強化擇業的e主意識,樹立正確的擇、就業觀,跳出從眾、攀比等社會心理陷講。
【就業心理子系統結構分析】相關文章:
商業分析就業方向04-14
汽車專業就業分析11-07
IT行業就業前景分析11-23
數學與應用數學現狀分析與就業前景分析03-28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分析04-15
刑事執行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07-07
護士行業就業前景分析03-09
金融行業就業前景分析10-27
就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03-04
德國留學就業優勢分析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