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日記模板匯編4篇
一天即將完結,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日記 篇1
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 我們這兒的.習俗是這樣的:過年前幾天。送年,辦年貨。如殺雞、鴨。做饅頭……三十晚上吃團圓飯,正月剛開始幾天,家家戶戶走親訪友。有空余時間小孩子放鞭炮玩耍。
老人們在家等候晚輩來拜年。 最后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天天向上。
春節日記 篇2
春節前十幾天,奶奶就開始為過年的事忙活,又是殺雞,又是宰鴨,又是煮肉,又是燒菜,忙的不亦樂乎。奶奶說:“現在真是‘不是過年,勝似過年’。 卑职终f:“現在真是比過年還熱鬧呢!”而我呢,雖然是旁聽者,沒有參與討論,但是已經體會到和諧社會中人們的高興勁!
到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我們匆匆吃好飯,拿起鞭炮便飛快的奔向指定地點,生怕被別人搶先。我們放的鞭炮可多,有“百花齊放”“二踢腳”“布谷啼春”“百子炮”……我們先放“百花齊放”,鞭炮像一個帶火的小球一樣躥上藍天。突然,它不在上升,而是猛然間炸開,形成一朵五顏六色的花:有的是金轉紅,有的是黃加綠,還有的是藍加紅。然后我們放“二踢腳”,它也不錯,只聽“砰”一聲巨響,一個火星閃一下,又是“砰”一聲響,金黃的.火球在天空中炸開花,可一下子就沒。“百子炮”有兩千多發,要多過癮有多過癮!安脊忍浯骸笔俏易钕矚g的,點著后冒出一叢火焰,上面開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小花,每一朵都那么鮮艷,那么耀眼!
看著天空中那美麗的煙花,聽著四周那響亮的鞭炮聲,我想,新的一年又來到,我們的祖國又會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春節日記 篇3
小胡同里又是陣陣爆竹聲,人家門楣上又掛了紅燈籠,大街上又飄來雞鴨魚香。我知道春節又來臨了。
以前呀,掃房我搶著干,做飯我幫著燒火,爆竹我還爭著放呢。當時我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也許只為湊個樂鬧吧。而現在啊,這個充滿樂鬧氣息的小村仿佛與我毫不相干,他們做他們的,我做我的,以前的樂趣再也找不到了。
鄰家小孩也再重復著我以前的事,他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心,看他們一個個笑嘻嘻的幫上幫下,也許幾年后就像我一樣,對一切失去了興趣,認為所謂的春節只不過是一個過場而已吧。春節沒意思了吧。
寫到這里,突然感覺這樣好可怕,真的好可怕!如果他們都像我一樣對春節失去興趣,那春節還有什么意義呢?難道是給小孩子過的,讓他們在大人制造的樂鬧氣氛中,感覺樂趣呀,如果他們長大,他們的下一代孩子又重復著他們的故事,而春節就是在這樣無聊的意義中傳承嗎?
是時代進步泯滅了春節的韻味,當然我不是諷刺,只算是談古論今吧。春節就是吃,就是玩,就像老舍筆下的春,春節小孩子能吃上好吃的糖果,好吃的食物,還有各種各樣的燈籠,玩具,廟會等等,而平常,他們是沒有這種享受的`。所以春節是樂鬧的,新穎的,感興趣的。但是如今社會呢,不用說什么玩具,新衣,單單是糖果就是天天不離嘴,這樂趣是否少了一大半?以前,沒有汽車飛機,沒有手機電話,外出打工的人思念家鄉啊,春節正是個好時機啊,回到家鄉看看久別的父母和親人,那春節是團聚的,是感人的,是真正的有著回家的感覺的。但是如今,先進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無論走到哪里,即使不回家,也可以通話聊天。春節回家對他們還有多少想念的意義呢?
春節又來臨,可我何處再尋回那失去的春節?
春節日記 篇4
中國是一個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傳統的風俗,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中國春節的民風民俗。
民俗之一――貼春聯。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民俗之二――帖窗花。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民俗之三――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掛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與諧安詳的'氣息。民俗之四――壓歲錢。說來說去,還是得回到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發壓歲錢了。關于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給壓歲錢雖好,沿襲了傳統,也表現了長輩們對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這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民風民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日記】相關文章:
春節的日記01-16
春節的日記07-26
春節的日記04-06
春節的日記(精選)07-07
春節的日記06-12
春節的春節日記01-12
春節主題的日記01-12
我的春節的日記01-13
春節小學日記01-20
快樂春節的日記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