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善行日記800字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潤物而無聲,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帶來的只有破壞。下文是我的善行日記8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我的善行日記800字一
烏黑眉毛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智慧的光輝;嘴角上揚的弧度是他自信的體現;手中緊握的書本,是他求學的渴望,身上的綠軍裝,是他心中最執著的信----他,便是雷鋒。
陽春三月,我們總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雷鋒,一個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他的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釘子”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在學習上,發揚刻苦鉆研精神,牢固樹立遠大理想,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活中,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學會團結、友善、協作,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走雷鋒的路,發揚雷鋒精神是時代對我們永遠不變的要求。
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雷鋒一樣的人,世界才充滿了愛。在我們的身邊,就有一位像雷鋒一樣默默無聞的同學,她,就是霍宗澤,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一日,她在深海區游泳時,忽然聽到有人呼救的聲音,危急的時刻,她勇敢地挺身而出,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奮力游到男子身旁,將他推向岸邊,當男子脫離危險時,霍宗澤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都沒等對方說一句謝謝,便消失在人海當中。這不正是雷鋒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的最好體現么。有人曾問:什么是愛?我說,愛是在他人危急時挺身而出的身影,愛是最無私地奉獻,愛是陽光雨露,是生命之源泉。
雷鋒的心中,正是有了愛。他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他謙虛謹慎,服務人民。他的點點滴滴,無時無刻不發揚出他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當撫順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時,雷鋒把自己在工廠和部隊積存的100元錢捐獻給公社。當他得知遼陽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災時,又將手中僅剩的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他平時省吃儉用,甚至不曾為自己買過一瓶汽水,但在為災區捐款時,卻又是那么毫不猶。他不顧自己,只為全心服務人民,回報祖國。在雷鋒去世后,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他的樂于助人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永遠值得人們尊敬和懷念。
人之相悉悉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信信于誠;人之相伴伴于愛!
在我們的身邊,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雷鋒一樣的人,他們延續著雷鋒的精神,他們無私的愛,感動著世界,我們的世界才充滿了愛。
我的善行日記800字二
三國時的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而所謂日行一善,不是讓我們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讓我們把善心時時帶著,遇到需要我們伸出援手時,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有這樣一位叔叔,他的一生平平淡淡。他永遠年輕,因為他有著陽光的臉頰和那永遠在人們心底的迷人的微笑。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位平凡的叔叔便是雷鋒。一次,雷鋒叔叔看見一所小學的教學樓樓正在施工,他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這一干就干了好幾個小時。不僅如此。他還“偷”著為戰友的親人寄錢,為災區人民寄上幾年來的全部存款。大家都說他是“傻子”,雷鋒叔叔卻說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這就是雷鋒!他永遠都帶著善心,就算是會使自己受到傷害,他還是如此地年復一年的做著好事。
還有就是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就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卻丟了。這是雷鋒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婦女手里,婦女含著眼淚問:“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然而活在當下的我們,過著優越的生活,每天大手大腳的花費卻不知這些錢來之不易。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周都能省下五元錢,一個班級就可以捐出三百元,一個學校就可以捐出一萬五,更何況區區五元!為此我們應當感到非常羞愧。一個日本企業家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也正如書上所說:“雷鋒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雷鋒叔叔雖然不在了,可他的精神他的'事跡將永遠感染著我們。在雷鋒叔叔的指引下,我們要追逐他的腳步,堅持日行一善。人人都可以學雷鋒,人人也都是雷鋒。也許,我們做不出那些驚天動地的好事,但我們仍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隨手撿起一張紙屑;施舍一些零用錢給乞丐;捐款給災區的小朋友……這一切的一切,看起來好似微不足道。但如果積累起來,這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因此,就讓我們同雷鋒叔叔一起,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我的善行日記800字三
慈善,本該是一個充滿人性關懷的字眼,是一個能讓行善者體知自身對于社會超出個體有限價值的義舉,亦當成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溫暖的手爐,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尷尬人盡皆知,就如那個感激卻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處于如此進退維谷的境遇的,在我看來,可能是行善者披著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況下,我無奈地認識到,行善者的一顆赤誠之心無可置疑,而他們行善舉的方式往往成了讓愛傳遞的最大阻礙。正因為他們總是慣于以“救世主”的目光來表達對弱勢群體的善意,受助者在這目光的省視下被點燃的一顆過于澎湃的自尊心讓善意之舉充滿了火藥味,從而,受助者拒絕犧牲在弱勢地位下愈顯珍貴的尊嚴和平等來滿足慈善家的自身價值認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絕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難以為繼的他們需要這份幫助,也許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經歷或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讓他們艱難的選擇拒絕。
然而,慈善之路不應因行善方式不當而閉塞阻滯。既已找到癥結,何不求良醫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堅決丟下慈善這件標簽,而以人類共同體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約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個孤島,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幫助的對象,才能以最適當的方式給他們以樂于接受而有意義的幫助與扶持,讓受助人覺得,他們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著前進,而不是如難民領取政府施舍的粥糧。
晏陽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發現了“苦力”的價值的基礎上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運動中,與其稱他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為所有農民、苦力的老師、朋友。他曾說:“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師矣,空談誤國計,而是扎根到農民中,探索真正對他們有用的善舉——開化與教育。
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要成為堅固的島嶼,需要慈善的力量來修補脆弱的堤壩,而要讓慈善有力前進,就必須行善者脫下救世主的眼鏡,帶上捐助對象的眼鏡,扎根到他的世界中,問一句:“你需要什么,我們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們以對的方式共同前進。
我的善行日記800字四
我國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中,孝便是其中之一。更有‘百善孝為先’的名言。
孝,無處不在。動物中,有羊跪乳、鴉反哺等著名典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處處存在孝的事例。
有一名高中女獨自一人照顧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母親四五年。她每天都要四五點起床,給母親做早飯,穿衣洗臉。每天放學后,她的同學回家后,吃母親做的飯菜,而她卻要買菜,給母親做飯。而且,她每天還要給母親按摩、翻身、洗澡、洗衣服……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
這就是孝,最純正的孝。
每個人身邊都有孝的典范與不孝的事例。它們都會觸發你的內心深處,給予你最真摯的感受。
我曾經見過這樣的一件事。一個七旬老人,有兩個兒子,他的老伴已經去世了,他的兒子因為爭家產,鬧得十分不和,誰都不愿贍養老人。最后把老人“安居”在一個公共衛生間旁的一個小屋子中。小屋不足三十平米。而且因為是公共衛生間,所以氣味刺鼻難聞,每次經過的路人都步履匆匆,手捂口鼻快速經過。而老人就住在這樣的環境下。每次看到老人蹣跚的步子,微駝的背,總會不禁的為老人心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風不待。我們不要到了最后想要孝敬父母時,才發現已經晚了時后悔莫及。我們應該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多向父母盡孝道。
點點滴滴都是孝。在父母勞累的時候給他們錘錘肩;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去一句祝福;在父母生病的時候守候在跟前;在父母口渴的時候送去一杯熱茶……
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在你向父母做的時候,它就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偉大的善舉。雖然它不如臥冰求鯉感天動地,但依舊溫暖人心。雖然它不如黃香溫席家喻戶曉,但依舊值得頌傳。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孝道?赡苡兴煌,但都殊途同歸,溫暖人心。我們不能說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孝事,但我們要堅持做一件件小事,只要一直堅持下來,到最后也會成為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孝,是最溫暖人心的舉動。
孝,是最美的善舉。
【我的善行日記800字】相關文章:
善行伴我成長手抄報12-16
完善行政管理中綜合執法的對策研究08-26
我下鄉的務農日記08-02
我的春節見聞日記11-18
民情日記:我的幫扶之路07-28
我的發現日記200字11-30
我的外婆日記200字11-26
我的優點日記200字11-08
我的夢想日記200字11-08
我的學校日記200字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