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周記模板七篇
歲月無痕,流水時光,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周記了。你所見過的周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周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周記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痹谶@陣陣兒歌聲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要問端午節的來歷,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給大家講其中一個吧: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邊做官。昏君的楚王總是聽信那些奸臣、小人讒言,不聽屈原的忠言。后來楚王竟把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見楚國都城被敵軍占領,百姓遭殃,慘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憤,于是跳江自殺。人們非常傷心,劃船找屈原的尸體,還包粽子給魚蝦吃,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就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用包粽子、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緬懷之心。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呢!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粽子幾乎是每家每戶過節必不可少的物品,姥姥在包粽子前,總是要先把粽葉泡上很長時間,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例如有:糯米、花生米、紅豆、肉、蜜棗等等。再用棉線捆起來,一個錐形的粽子就誕生了。但現在還不能吃,還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們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粽子,香噴噴的香味撲鼻而來,而粽子活像個老爺舒服地躺在粽葉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金銀剔透,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顧不上燙,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真的是人間美味!
今年的端午節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和典故,還品嘗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個幸福且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 篇2
端午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里,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聞見廚房里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后在水盆里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么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捆到后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后,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尸體,最后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里扔,不讓江里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于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于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端午節周記 篇3
大家知不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過幾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個節日我們全家人都非常地期待,為什么?讓我來說說吧!
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家的母親大人都會煮好多很好吃的粽子來給我們吃,說要應節,一開始我不懂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到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告訴了我原因,原來“端午節”是祭拜一個偉人而命名的。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我都會在家里幫我媽媽手,一起整粽子來慶祝節日的到來,我把紅豆,綠豆分開來,然后媽媽就來包粽子,這個時候我是最開心的,因為可以跟媽媽一齊工作。大家有講有笑,粽子都是包得非常得精致,這是我媽媽獨特的技術來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婆婆教他的。粽子包好后我們就把它放入窩里滾熟它過多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全熟了!
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游龍船”因為我家旁邊有一條河涌,每年都會有好多公社的龍船經過,每年我都興高采烈的看著一艘一艘的龍船經過,每年聽著“咚咚咚….”的.聲音,看著龍船上的人興高采烈的踩著龍船大叫,人特別的醒神,我每年都是有一個幻想,就是如果我能坐上去向路過的人大叫,感覺會是怎么樣的?心里聽著聲音都會有種激動,我和姐姐目不轉睛得看著船經過,每只龍船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有些掛著旗子,有些掛著雞毛掃,等等,讓龍船非常生動神氣,每當船上的人叫一聲,我跟著姐姐都也會叫一聲,大家有個呼應,令節日氣氛搞到高潮。
這是我每年“端午節”過的情況,不知道大家的端午節是怎么過的呢?
端午節周記 篇4
今天,微風習習。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
早上,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江邊。哇!氣勢洶洶的龍舟停在江邊,人們爭先恐后地爬上龍舟,只聽發令槍“嘭”地一聲響,一條條龍舟立即以離弦之箭的速度沖了出去。你看,甲組挺直腰喊著他們的口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齊,泰山移……”他們的口號夾著連綿不斷的掌聲與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在空中回蕩。
很快,乙組就超越了甲組,甲組不甘示弱,更加團結地劃著。不一會兒,甲組就又繞到了乙組的前面,反敗為勝了!甲組隊員興奮得像只獅子,其他組的隊員卻垂頭喪氣地走了。
劃龍舟比賽結束了,當然要給各組隊員提供一些美食嘍。于是,各組隊員便舉辦了一個“粽子美食比賽”,可以現場報名。我心想:那么好的比賽,怎能少了我這大名鼎鼎廚師呢?于是,我便信心滿滿地報了名。
我先準備材料:粽葉、糯米、肉……包呀,包呀——終于包完了!接下來是蒸煮,最后出鍋!我拿著托盤把粽子送去給隊長們,甲組隊長看看眼前的'粽子,哇!有的粽子像小貓,有的像小狗,還有的像兔子。他順手拿起一個,去皮后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他居然越吃越想吃!幾個隊的隊長商量了一下,都給我評了10分。我就這樣拿了金牌,還得了“給力粽”的稱號。
端午節周記 篇5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茂名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也各味不相同,大部分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吃不習慣。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激烈的比賽。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周記 篇6
大家知道端午節要干什么嗎?知道要包粽子,賽龍舟,今天我給大家講講我在家包粽子的情景吧!
這天是端午節,我們準備好了糯米,粽葉,豬肉,蜜棗。我們說完:“一二三”立刻把自己要的食材拿走了。我拿走的有豬肉:豬肉,大米,粽葉。開做了,我先用3個粽葉包成像花束的樣子,再把大米舀一半進去,然后把適當多的肉放在米上,再將剩余的'糯米放滿,一個粽子就這樣誕生了。當然,根據口味,我們可以將豬肉放入料酒,醬油里腌制一段時間。
等所有粽子包好了,就可以放入鍋中蒸了,不一會兒,米香就彌漫了整間房間,香味撲鼻,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嘗嘗鮮了。這就是我的包粽子的過程,有趣而又富有意義。
端午節周記 篇7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將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老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老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精選】01-26
[經典]端午節周記01-26
【精選】端午節的周記01-26
【精選】端午節周記07-05
端午節周記12-27
端午節的周記01-26
端午節周記[優秀]07-05
端午節周記(實用)07-05
端午節周記【優選】07-05
[優秀]端午節周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