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反思周記
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把學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基礎,如下就為大家收集了政治教學反思周記,歡迎閱讀!
政治教學反思周記(一)
一、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分組簡單機械
在目前初一思品課教學中,最常見的小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組,座位的編排往往又是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但人員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2、討論流于形式。
討論流于形式是目前小組合作教學較為嚴重的問題。表現在:
(1)討論變成“閑聊”。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5-6個學生就圍坐在一起討論,往往滿教室都是嗡嗡聲,每個人都在張嘴,但討論內容很多與問題無關。
(2)討論過于頻繁。現在有些公開課討論次數頻繁,失去起小組討論應有的功能。如某老師在上初一思品課《學會調控情緒》這一教學內容時,整堂課從中國女排在第26屆奧運會的心情變化問題討論開始組織教學導入新課,到控制情緒的方法的問題討論總結新課,總共運用了6次小組討論法,學生參與的興趣在不斷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問題設計過濫。有的問題含有深入探索的內容少;有的問題設置還缺乏主客觀條件;有的問題討論不是在學生產生困惑的最佳時機進行,并充塞整堂課教學,課堂討論熱熱鬧鬧擺擺樣子走過場,使思品課教學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實效性。
3、教師缺乏理性點撥。
如某老師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討論“情緒對生活影響”的實例,小組討論二、三分鐘后,讓學生個人發言了事。小組合作教學在這里成了活躍課堂氣氛的輔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體現真正意義上合作學習。
4、學生參與不均
凡是聽過公開課的老師多少都會有這樣的發現: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回答的現象多。教師對小組的指導和監督不夠,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不明確。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開小差的學生缺乏個人責任感等。
針對以上出現問題,我設計以下對策,準備在以后的教學中實施:
二、優化小組合作教學的對策
1、構建小組 結構合理
為避免小組合作討論教學走過場,裝門面,“假大空”的情況出現,讓它不流于形式,在組建合作小組時,人數最好是4—6人為一組,小組成員應有文化基礎、智力水平、能力傾向、性別、興趣、愛好等有差異的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
2、精心設問 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組合作教學是通過教師設計教學問題來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激發學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觀點。問題是開展小組討論的中心,合作討論要始終圍繞著問題進行。初一思品課教學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時,討論的題目要符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應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和值得討論的問題,要緊密聯系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要盡可能采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實際問題或現實生活問題,如在教學初一思品課《青春誤讀》時,我出了這樣一個討論題:
上初中了,覺得自己已是一個大人了,但媽媽事無巨細,總是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我,我什么時候穿什么衣服都要管,還每天分數分數的,嘮嘮叨叨,好煩!我該怎么辦?怎樣才算是大人呢?討論的話題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生活經驗,這樣學生既興趣又有話說,從而增加學生參與度和合作率,提高課堂討論的效能。
3、營造氛圍 民主安全
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把學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基礎,知道他們能夠充當某一方面的角色;“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 應是思品課教學的基本出發點,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之中,尤其是必須讓班上學習最有困難的與基礎最好的學生都參與,發揮集體合作討論功能。同時要注意學生回答差強人意或者與答案大相徑庭時,此時教師要正確對待,不能兇神惡煞式的呵斥或冷嘲熱諷,特別是對學困生,要肯定他們回答問題的勇氣和積極性,要讓學生走出思維壓抑狀態,誘發學生敢于質疑,探索的欲望。
總之,在初一思品課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應該改變原來枯燥的政治說教,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群體意識。
政治教學反思周記(二)
1、 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
堅持啟發式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的歷史經驗教訓之一。特別是在實施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堅持貫徹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近幾年,一些有責任感的教師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深入鉆研教材,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啟發因素,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問題本身是學生未知的新問題,且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內容; 與學生的認識能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相適應,不過難也不過易,是他們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問題的表述清楚明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2、 理論聯系實際,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穿插運用。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這對于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也很重要。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就會覺得,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就在我們身邊,很實際,并不只是純理論要求,它要解決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學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產生要學好思想政治課的動機與興趣。不過,要貫徹這一原則,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在不同教學階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闡明教材理論知識階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實際材料使學生感知與理解教材。這時我們要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前提下,聯系學生比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動具體形象的,又能準確反映教材理論知識的實質的實際事例進行教學。
(2)在運用理論分析說明實際問題階段,即課本知識的應用。這時,我們要著重聯系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重大社會實際,以及學生中帶有傾向性的思想行為問題應用知識,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
政治教學反思周記(三)
1、大多數老教師對新教材不適應,教學方法不靈活。
新教材以嶄新的面目出現,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注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主要是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重視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樂于參與探索過程。而我們的大部分教師對教材不夠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脈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學內涵,不能靈活掌握教材。
2、教師觀念陳舊直接影響政治課有效順利的達到德育目的。
很多政治課老師,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難度較過去降低了,而沒注意到知識的整合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內涵。在政治課堂上,對于教材中的“探究園”“議一議”等教學內容。只是一帶而過,讓學生簡單的看看圖片或者漫無目的讓學生進行隨意的討論討論沒,便轉入“知識導航”的課程內容。進行知識的灌輸,隨后便是進行題海戰術進行大量的練習。未能按照課程編寫的意圖讓學生通過“探究園”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道德沖突現象,從而領悟本節課教學的知識點。新課程中提出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理念未能得到實施。我們的大部分老師都重復著前輩留下來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觀念很難適應新世紀對教學提出的要求,很難是實現德育目的。
3、應試教育”成為中學政治課教學的指揮棒。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但不少學校依然沒有跳出原有的評價思維,仍然用“分數”、“成績”、“質量”限制教師角色轉變的評價理念來考核教師。評價方案還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模式,考核制度依然未變。學校還是熱衷于把學生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尺。在“應試教育”考核制度指揮下,教師們不得不沿襲著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每個政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去把握爭取把每一節課上好。
【政治教學反思周記】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反思周記04-13
《初中政治公開課教學反思》政治教學反思08-30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04-25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周記12-18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的周記04-19
高中政治年度教學反思04-13
初中社會政治教學反思08-16
考試反思周記15篇01-13
高中政治的教學反思范文03-28
政治教師的高中教學反思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