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日記:敲木魚的孩子
大山村的孩子從來沒上過音樂課,也不會唱歌。
第一次上音樂課,他把唱歌與詩歌的概念弄混了,唱歌說成“讀歌”。
他叫伍賢佳,出生卑微,生長在一個組合家庭,爺爺、母親、繼父之間全沒有血緣關系,都因為他這一點血脈組合在一起生活。他自小跟爺爺長大,親父去世,媽媽有輕微的精神問題,繼父屬于倒插門。生活對于他們,是一件簡單但并不容易的事情。這個困難家庭是在政府的幫助下組建起來的,雖然不太和諧,但每個孤獨者都有了一個家。他還有一個哥哥,在長豐中心小學讀四年級。兄弟兩都受到新化縣民間組織“梅山助學社”的資助,才有了上學機會。
剛開學的時候,我們帶來了很多玩具、體育用品和一些簡單的樂器,他一眼就選中了涂著紅油漆的小木魚,一個人笑嘻嘻地敲了起來……
他是個很帥的小家伙,學習對于他并不困難,只需稍微聽聽課,就能跟上,反應很快。但他身上充滿野性,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坐不到兩分鐘就開始動,一會兒爬到桌上,一會兒跑下座位,總是無法安靜下來。
每節課,我只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應試教育教學大綱的計劃,三分之一的時間教《弟子規》,三分之一的時間拓展游戲和講故事。當《弟子規》中“入則孝”教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開口說:“老師,我今天回家要把《弟子規》背給我爸爸聽!”他的表情一臉正氣。我有些震動,明白了他的.內心是有所感悟的,只是暫時還不知道怎么表達,但什么是“道”開始在這個幼小的心靈扎根。
我來到這里的時候正是春天,漫山遍野正開著粉色的鳳仙花。于是,我問孩子們:“春天來了,你們看見了什么?”
“我看見小草綠了!”“我家的桃樹、梨樹開花了!”
我問:“你們聽見了什么?”
“聽見小鳥的叫聲了!”
我再問:“那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孩子們在思考……
他說:“我感覺到了溫暖!”
于是我教孩子們唱了第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看見紅的花呀看見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他出奇地安靜,黑黝黝的雙眼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就是不開口。這首歌我教得很吃力,一節課下來,還有幾個孩子沒學會,其中包括他。
第二天一上學,他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會‘讀’歌了!我會讀《春天在哪里》了!”
我忍不住笑了,告訴他,“歌”叫“唱”,“書”才叫“讀”。
他改口說:“老師,我會唱歌了。
但在后來的很多次音樂課上,他仍然說“我會讀歌了”。
五月下旬的一個周末,我聽說小家伙跟爺爺在去親戚家的路上被蛇咬傷,半條腿腫得烏黑,嚇了一跳,就和廣明老師去探望。他半躺在爺爺懷里,一動不動,瘦瘦的手背上插著吊針頭,見我們到來,他轉動眼珠看了我們一眼,又垂下眼皮。
我問:“痛嗎?”
他說:“不痛。”
廣明老師問:“你看見咬你的蛇嗎?”
他抬起眼,說:“看見了,這么長,紅色的。”他伸出雙手在胸前比劃著蛇的長度,大約兩尺。
坐了一會,我們四處看看他家的房子。木房挺大,與本地的兩層式結構完全一致,客廳的木墻上懸掛著當地政府資助建房的扶貧標志牌匾。雖然木樓是新的,但真可謂“家徒四壁”,除了廚房用品和兩張凌亂的床,什么家具也沒有。全家人的四季衣服全部懸掛在南邊父母的房間里,鞋子全部撒在進門的客廳里,正門的大房間是不住人的,對門擺放著君師親的牌位,地上攤著滿地的“灰蘿卜”,那是豬的糧食。
回到他打針的房間,我得知他一星期內不能上學,主要是不宜走動,防止血液流動太快。
我遺憾地對他說:“你不能參加慶六一文藝演出了。”我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舍棄,而有些事情必須要承擔。因為在這個孩子身上,肩負著自身和家庭的救贖重擔,沒有人會永遠扶著他上路,他必須堅強地面對一切,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方面。
他瞪著眼睛看著我,一言不發,眼神愈加地黝黑……
【我的支教日記:敲木魚的孩子】相關文章:
關于支教的日記10-07
樂器木魚的常識介紹09-16
支教日記11-18
教師的支教日記隨筆10-01
關于下鄉支教的日記精選10-01
支教感悟日記10-03
支教日記范例09-13
農村支教日記11-22
小學支教日記11-21
幼師支教日記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