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駐村民情日記「」

        時間:2022-12-12 18:40:30 著名日記 我要投稿

        駐村民情日記「10篇」

          以下的10篇駐村民情日記由日記編為大家整合而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哦,希望你們從中有所收獲!!

        駐村民情日記「10篇」

          駐村民情日記一

          屈指算來到xx村已12天了。這些天來,走村串戶,訪貧問寒,與這里的村社干部、黨員和村民談心、交流、拉家常,收獲頗多。在這里,人們的生活有貧有富,但更多的是貧困。農民們很辛苦,家家戶戶幾乎都耕種著三十畝以上的耕地,有的還耕種四五十畝,這在我的家鄉及好多農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里的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繁忙的生活。

          但是這些天來一直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即使生活條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這些鄉親們一個個都活的挺有精神。寫到這里,我就想起現在的許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總拉著一張苦瓜臉,無精打采,生活在郁悶的世界里。我們的“上班族”們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面對電腦一臉茫然,好似有無盡的煩惱。

          在這里,我們與貧困戶聊天,他們說有許多寒苦,但他們相信黨和政府,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與希望。我想,這就是他們以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緣由吧!

          九點半時,我們幫扶組的同志們都到齊了。今天我們去走訪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離我們的根據地村委馬主任家還有兩公里。我們向東徒步行走走十來分鐘,眼前出現了一道大坡,這個自然村剛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溝成行。我這時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稱可能就是這樣得來。順著山坡土路向下繼續行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廢棄的莊廓隨處可見,真正像樣的農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見個人影。一路上聽老謝說原先這個社有26戶,現在只剩10戶。我們連走了三戶,但家家都鎖門。

          在老謝的提議下,我們徑直來到原村支部書記孫萬發家。走進他家時,他正要出門去收割玉米,見到我們他很熱情地讓我們進屋。看上去家里條件并不好,像樣的只有一臺電視機,上邊還赫然寫著“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收視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說村上有個電視在孫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誰也不愿去要回來。老謝說他家在這個社還算最好,以前這個孫書記工作干得也不錯,青!饵h的生活》還專門報道過他,可是后來群眾反映不好,換屆時沒能當選。攀談中我們得知以前他當過民辦教師,如果再堅持兩年就轉正了。

          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在外跑車,收入也可以,但因為他們這個地方條件太差,已過結婚年齡的兒子一直說不上媳婦。他說這個社、包括整個xx村的小伙子們都很難說媳婦,姑娘們沒人愿意到這個山大溝深的窮地方來當媳婦。好在他的二兒子很爭氣,現在上天津石油大學,快畢業了,工作已簽約。

          談到村里的工,他說這里的群眾有條件的想方設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難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幫助他們搬出大山溝。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體搬遷不太現實,但是通過政府適當扶持鼓勵自行搬遷還是可行的,作為幫扶工作組我們還是多反映吧!

          駐村民情日記二

          和馬主任一家吃過早飯已到九點了,今天我們的工作計劃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體驗農活,下午到四社走訪農戶,并把村里的黑板報辦起來。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別是作為從機關下村的干部,下田體驗農活很有必要。村委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畝玉米還在田里,所以我們決定到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學著馬主任的樣子掰玉米棒子。雖然小時候幫家人下田勞動,但是老家那邊種的都是小麥、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還是頭一次。不過這活一學就會,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葉上面劃一道口,然后順著那道口子剝開包葉,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來,工序就這樣簡單。由于海拔較高的原因,每株只結一個玉米棒子,偶爾也有兩個的,不過其中一個很小。

          掰了一會兒后,我的手法越來越嫻熟,速度也很快了。這時,海東農牧局科技推廣站洪站長打來電話,讓我今天趕緊領上昨天我給他說要辦養殖場的村民馬哈比,到民和縣畜牧局補報家庭養殖項目。我一聯系馬哈比,他正好在縣城。而且我們的幫扶組成員小孟從縣城還沒向村里出發,所以我讓他領馬哈比去縣畜牧局。不一會兒,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務活到了田里。隨后,我們幫扶組的老謝、小羅,還有村支部馬書記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人多力量大,我們七個人每人占一個壟,一壟一壟掰,馬主任負責鏟秸稈,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說又笑地干到了中午。回頭望去,身后金黃的玉米堆越來越多,騰出的空地也越來越寬,很少勞作的原因,大家興奮不已。

          下田勞動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飯很香。馬主任夫人給我們做的是熬飯,一個個都吃了兩碗,還把一大碟子油餅吃到底了。

          下午我們走訪的是距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兩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庫土社。這個社是個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梁下邊的陰山根,地勢較低,但坑洼不平,莊廓布局雜亂。我們的車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里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塵煙里騰云駕霧。村民們很熱情,不管以前見沒見過都會打招呼,并往家里邀請。我們先后走訪了五戶農戶,了解的內容基本一樣。但是今天走訪的一位老農,讓人心酸。

          他叫馬索來么,已六十九歲了,家里只有長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四個兒子都不爭氣,一個個在外過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顧兩個老人,用當地的話說就是“不上路”。為了維持貧寒的生活,這位老大叔耕種13畝地,還當村里的護林員,管護大家的退耕還林地。盡管如此,但不知為什么他沒有享受到農村低保。

          我的心里很酸楚,能為他做點什么呢?我從兜里摸出一百元錢塞在他手心,讓他買雙鞋,因為他穿的鞋實在是太破了。他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么好。我轉過頭悄悄的對村支部馬書記說下次調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從四社小庫土返回到一社山梁時,時間已不早了。我們把村里簡易的公開欄用墨汁刷了兩邊后,大家一齊動手,劃線的劃線,寫字的寫字,畫邊的畫邊,不一會兒把黑板報辦了起來。黑板報的右下角還寫上了讓村民們抓緊開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筆畫上了一朵紅牡丹,遠遠望去還有點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回想起來,感到農村工作雖然苦點,但也十分充實。

          駐村民情日記三

          今天,晴,很冷。今天原則上呢是應該休息的,但因“整村推進”工作需要,萬林不能休息,全體村干部繼續上班,領導多次強調“要淡化休息概念”。

          早上,我與同事一起整理制度、完善會議紀要、查找重要檔案、幫助村民選房等,陸陸續續接待了不少村民,問清家庭情況,建議選合適的平方,也算是一次小走訪吧。

          中午,我與同事們繼續加班,幫村民選房子。下午,我與會計一起核對全村的糧食直補數據,一戶一戶核對,有點疲憊。

          空閑時間,我和評估公司人員聊會兒天,漫無邊際的聊到了動物的各種死法。

          經過與豬、雞、鴨、狗等“一刀致命”式死法對比,我們討論得出:魚是比較受罪的,人類吃魚的時候,先一片一片把魚鱗辭下來(?cí魚的cí怎么寫呢?),然后將肚子挖開,把一系列內臟掏出來,最后將未死的魚炸至死亡,是經歷“千刀萬剮”+“炸油鍋”2次酷刑折磨!

          他們讓我好想想下輩子轉世做什么,我想了想說:“動物生命很危險,樹木會被砍,那就石頭吧!沒人吃石頭,最多鋪鋪路。”

          一位同事說:“石頭也不好,要被挫骨揚飛,燒成石灰!”

          我當場石化了……

          駐村民情日記四

          我帶著辦公室張主任一行來到村里。從園林村,到熊咀村、聶灘村、張新村,行程緊張,看望四個工作組的工作及吃住情況。解決了隊員提出的有關問題。希望大家在市活動辦、市紀委專班檢查中確保不出紕漏。

          午飯在熊咀村駐村點吃的。飯后查看有關資料。該工作組組長監測中心支部書記屠禮祥同志是名“老鄉鎮”,農村工作經驗十分豐富。我對隨行小邱說,就是要學習屠書記務實的做法。

          上次,我批評過小邱在宣傳方面做了些不切實際的事情?戳诵芫状暹有河嶺村的一些做法后,他今天更明白了。我想,機關作風的轉變是必須靠內生力的!機關人在“三萬”活動駐村點上無疑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因為在這里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城鄉差距,為什么說“發展不足是**最大的實際”!也是在這里,可以學會實事求是辦事,摒棄機關習慣了的“大手大腳”不良風氣。

          在園林村張主任幫扶對象85歲的老人尹冬寶家,矮小的房屋(僅容一人居住,還是民政救濟資金助建),菜園籬笆門上結著蛛網(說明主人好久未開門入園了),一大盆衣物(老人自己在洗衣),一名70多歲的老婦在陪她閑聊。聽組長介紹,尹冬寶是有兒有女的,只是子女都不愿盡贍養的義務。我看了、聽了忍不住心痛,在農村,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事太多了,可謂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是貧窮愚昧蒙蔽和麻木了他們的道德良心、法律意識。

          離開尹家,我掏出兩張百元鈔,交給曹組長,叫他轉交了兩位老人?粗齻z虔誠感激的神情,我無語!城里人啊機關人,我們只需少抽一包煙,少喝兩杯酒,節省下來可是貧者的救命錢啊!

          駐村民情日記五

          20XX年5月3日 星期日 天氣 陰

          從駐長遠村以來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時間在村支書何祖強的帶領下跑遍了整個長遠村,相信群眾們也認識我了吧。

          長遠村是楠桿鄉海拔最高的村,有劉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會家山、長坪、火石坪8個組,現在就只有沙子清組沒通水泥路了,爭取在今年能把這沙子清這條組路硬化,那樣長遠村將在楠桿鄉率先實現組組通水泥路。說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村支書,真不愧是縣人大代表。

          “長遠村”,這個村名起得好,很有 “現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駐村文件上看見這個村名,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在“起跑線”上的村。通過這幾天用腳步丈量下來,事實告訴我,我的第一感覺是對的。

          長遠村的烤煙種植起步早,一直以來,種植烤煙收入是當地群眾的主要收入,種植熱情不斷高漲,畝數由以前的干部下任務變為煙農主動要任務,今年全村的烤煙種植已經達到890畝。今天早上我們去了會家山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見煙農們有的在翻鏵土地,有的在起壟,有的在疏苗。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盤里的煙苗長勢良好。書支書囑咐組長何祖國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支書說近日天氣有回升趨勢,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會大量地蒸發,要是不及時往苗床里注水,煙苗很可能枯死掉,并且還要注意苗床殺毒。看來支書也是技術員啊。

          除了烤煙以外,這個村的茶葉也算是“上路”了。就在村辦公樓后面的天家山上,現已滿山都是茶葉。張青山2009年大學畢業,放棄了在外就業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籌資承包了500余畝山地,種植茶葉,現在成了長遠村的茶葉種

          種植大戶。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場,F在單是茶場的管理就需要10來個人,接下來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終茶葉的上市將會讓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

          下午,在回辦公樓的路上,支書還帶我到火石坪組的螢石礦洞前轉了轉。據他介紹這里的螢石礦儲量豐富,現在已經承包給浙江老板了,開挖礦石的前期工作已經做好準備。

          我在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長遠村各項產業正在“起跑”,相信“后發趕超”在這里將不只是一個成語,長遠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長遠”才能實現,她們已經在朝著小康路奔去。

            駐村民情日記六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和村主任代勝華在鄉里開完會回村里已是晚上10時許。

          盡管春天已經來到,但是在這里晚上還是冷,能聽見風吹的聲音,畢竟這是楠桿鄉海拔最高的村。就像他們說的一樣:這里一進入冬季時常都是霧蒙蒙的,但是夏天好過,晚上睡覺要蓋被子,電風扇在這里都難以派上用場。

          在回來的路上,代主任和我說,鄉里已經開了好幾次關于烤煙生產的會議,楠桿鄉的支柱產業就是烤煙,要是連這個都抓不好那就談不上要發展,要小康了。

          我看了看會議記錄,一是每畝必須栽足1300株煙苗,地膜要全覆蓋,每塊煙地要畫 “圖”存檔;二是繼續推行地膜煙,要求地膜全覆蓋,尤其是地勢高的煙區。三是做好 “一折通”賬號的統計,因為每年總是有煙農的賬號不對導致風險金打不進帳。

          回到村辦公樓后我還就“地膜煙”這一問題請教了代主任。在煙農看來“地膜煙”有些麻煩,但是只要解釋到位煙農還是接受的。推行“地膜煙”一是保溫增溫,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 ,二是保濕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散失緩慢,并在膜內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土表,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損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三是地膜還可在雨量過大時,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壟體,可起防澇的作用。四是促進生長發育,覆蓋地膜后,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增高,有利于早生快發,促進了煙苗的生長發育。五是減少雜草和蚜蟲的危害。

          看來要做好農村工作真的不容易,一要懂得國家的惠農政策,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群眾聽,贏得群眾的信任,二要掌握幾門適用技術,以便在下隊的時候能解決群眾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增收。

          “干群連心”沒用這些拿什么去與群眾“連心”?

          駐村民情日記七

          和往常一樣,我坐上早班車趕到了駐村點,一下車我習慣先到住地把行李放好,然后去村主任那里報到.我住的地方是鎮里領導特別關照的,就在村委會對面的企業辦二樓,底層是辦公室,二樓有兩房一廳,就我一人住在那,環境挺好的.

          也許是我來得早,辦公室還沒有人上班,我就直接上我的二樓住地了,我熟練打開二樓大門,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我住房隔壁房間的桌椅板凳全部搬了出來,書籍整整齊齊疊在一起,那是我的書房喲,我急忙跑過去看個究竟,可房間門緊閉,不知什么時候加了一把新鎖,我心里直嘀咕是誰不通知本姑娘一聲就把東西搬了出來,難道又有新駐村干部?不會的,現在不會臨時增加駐村單位的;是企業辦主任?應該不會的,因為他住家就后面```````

          是誰呢?我心里在捉摸著,突然,我發現桌面上茶杯下壓著一封信,誰寫的?我好奇地拿來一看,駐村干部收,信沒有封上,我連忙打開:鄰居您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林,一名”選派”干部,是全市統一選派的,平遠五名選派干部之一,昨天才報到,鎮領導安排住在這里,因沒有時間跟你聯系,擅自搬移你的書房,```````見諒!新來了一位鄰居?得去會會他,放好行李后,我來不及去村主任家報到,直接就去了鎮政府找他.

          我走進鎮大樓,靜悄悄的,都九點多了,往日這時候已是車水馬龍干部們都忙不過來了,領導干部下鄉啦?我走到黑板前看工作安排表,全體鎮干部放假三天[農忙假.]都放假啦,他會不會也回家了?我心里在猜想著,信步來到辦公室,辦公室門沒有關,突然眼前一亮,一個陌生的男人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看資料,難道就是他?應該就是他,因為鎮干部我都認識.

          他,看見有人走進辦公室馬上站起來,操著一付濃濃的興寧口音:同志你找誰?有什么事嗎?鎮里放假,我是值班干部

          看他顯出一付主人翁的樣子,我一下子笑啦,我是駐村干部,住在你隔壁的鄰居,來這里隨便走走的,他一聽是駐村干部趕忙倒茶遞水讓我坐,一陣忙碌后我們相互交談起來,他是一名大學生,剛畢業,安排在鎮辦公室上班,我也簡單向他說明了我駐村的基本情況,漸漸地我們雙方熟悉起來,他對我駐村工作特別感興趣,問這問那的,于是我對他說:干脆你把電話聯在手機上我帶你周圍轉轉.

          我好象導游一樣,帶著他上村走到下村,用半年的駐村工作經驗邊走邊對他講解,這上村主要種植什么產品,下村還存在什么問題,碰到熟悉的村民偶爾坐下泡一壺自制家茶讓他喝,說些村里新鮮事給他聽,有些村民當他是”大官”,一口氣反映了一大堆問題,聽得他一片茫然,最后還是謙虛謹慎地說:我是新來的,我在向你們學習,你們的情況我會記在心的``````

          最后一站,我帶他來到村主任家,一進大門我就習慣地大喊一聲:主任我來啦!主任聽到叫喊聲從廚房里走了出來,昨天你打電話說坐早車來,為什么現在才到?我笑了笑,人家有事嗎,來,向你介紹這位新來的鎮干部,小張,選派干部,在辦公室工作,主任熱情地申出手走向前,歡迎歡迎,歡迎你到村指導工作,以后你得多關心我村的事業啊,一陣寒暄后我把話題引到駐村工作上來,主任,一個星期沒來啦,村里有什么緊要的事嗎?張叔的煙葉賣了嗎?劉大哥的仙人草曬干了嗎?王大媽生姜不知怎樣了?還有李大嫂的稻割了嗎?她是單親家庭人手少``````

          主任笑了笑,你成快嘴婆啦,一口氣就問了那么多,張叔的煙賣啦,今年價格低了點,才五快錢,劉大哥的仙人草曬干了,正等著收購,張大媽的生姜要過段時間才拔,就是李大嫂的一畝多的稻還沒割,我在村里組織了幾個人明天就幫她.這時的小張聽得是一片茫然,只是點頭說道:你真行!駐村半年就對村里這么了解,我有個提議,不如明天我們一起去幫李大嫂割稻.我一聽興奮地跳了起來,好啊,反正明天沒啥事,去煅練一下,主任忙搖著頭說:不行,不行,那能讓干部做農細.怎么好讓年輕干部曬太陽啊!就是我們年輕才更要去體驗農村生活,小張誠懇地回答著.

          開飯啦,主任夫人叫喊著,可能知道我會來早已安排了午餐````````

          駐村民情日記八

          自從擔任駐村干部后,我發現在的農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許多人都不可能有整塊時間參加座談、接受調查,在剛開始那一段時間,我幾乎逢人就問,有空就去走訪,甚至連三輪車工和小商小販也要有目的地聊上幾句,時間不長就大體做到“三個基本熟悉”,即:一是對所在村的村容村貌基本熟悉;二是對所在村的黨務、村務、財務等現實狀況基本熟悉;三是對社情民意,尤其是對當前農村干部群眾在干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怕什么、想什么等,也都基本熟悉。每當閑下來時,注重認真寫好《民情日記》,有許多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后的深刻體會,受到大家的好評。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通過全方位調研,全方位了解掌握村里的情況,對于當好一名稱職的農村工作指導員起到許多幫助作用。駐村期間,我始終注重把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對農村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當成駐村工作的“重頭戲”。截止目前,已先后走訪各類家庭戶、145戶,召開各類小型座談會、調查會50次,結識各類群眾朋友多達200余人。

          排正村是經濟比較強的村,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村“兩委”干部和其它行政人員工作積極、自覺,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如果僅憑一般聽聽匯報,聽聽介紹,滿足于面上情況的了解,很難發現這個村有什么大的缺點和不足。然而,通過全過程參與村里大大小小會議和活動,我很快就發覺一些需要糾正和克服的問題。比如,村“兩委”成員爭先創優意識不夠強,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存在自我感覺良好和孤芳自賞的心理傾向;農村黨員隊伍先鋒模范作用難發揮,村干部普遍認為,只要不給村里添麻煩就謝天謝地了,對于如何加強教育和管理缺少過硬招數,組織開展活動甚至存在怕惹事、怕花錢等思想想法。針對類似問題,我注重通過村“兩委”聯席會議、平時與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等談心交心,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建議,及時提醒他們要引起足夠重視,均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采納。

          我在平時走訪座談中了發現,盡管村民群眾對村干部總體滿意,但也時不時聽到一些議論,對村級財務、村級工程發包等說這說那。究其原因,盡管村干部兩袖清風,人人清清白白,但群眾對村干部有意見,我認為大多與村干部落實相關制度不到位、不規范有關,特別是在處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該發揚民主的沒有充分發揚民主,該向群眾作出宣傳解釋的,因存在這樣那樣擔心,沒有很好地向群眾進行宣傳解釋,以至群眾對許多事情若明若暗,甚至一頭霧水,難免胡亂猜疑,動輒發表不滿言論。為了幫助村干部強化規范意識,以民為本意識,去年5月份和6月份,我在幾次會議上都反復強調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極端重要性;我又從網上直接下載一系列有關資料供村“兩委”成員學習參考。在多數情況下,我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跟蹤督導上,并注重隨時隨地聽取村民群眾的意見,當好“傳聲筒”,在村干部和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原先,村里《村務公開欄》年久失修,破破爛爛,有礙觀瞻,群眾有反映,在我的建議和督促下,村里及時投入經費進行修繕加固和粉刷裝點,欄目內容也比以前更加具體、實在了,群眾非常滿意。

          駐村民情日記九

          前幾次,我們到塔灣村走訪,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貧困戶,大部分是因病致貧。我同機關幾位領導商量,到他們家看一看。村委會劉主任領著我們先到了劉敬玉家。老劉不在家,到地里揪蒜苔了。劉主任讓村會計把劉敬玉找了回來。我看到劉敬玉赤腳,身穿背心、短褲,滿頭大汗。瞬間產生一絲同情,一絲憐憫。我說,我們是市外僑辦駐村干部,來看看你。他面帶感激地說:“也沒啥,就是一個傻兒子把我拖累得不輕”。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個年輕小伙子躺在豬圈邊。劉主任給我們介紹,那是敬玉的大兒子,今年29歲了,幾個月大時,因煤氣中毒造成腦殘。村里看孩子沒救,動員他把孩子扔掉算了,可他舍不得。劉敬玉的老婆是從陜西那邊討來的,智力也不是很好。近三十年來,劉敬玉一口一口把兒子喂養大,卻成了家里沉重的包袱。二兒子已24歲了,在外打工,也討不上媳婦。聽著劉主任的介紹,看著那如死人一樣的孩子,我感到一陣心酸和無耐。敬玉一個勁兒地說,看看政府能不能要,把他捐給政府算了。我明白敬

          玉的意思,也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常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我安慰他:孩子的病時間太長,按現在的醫療水平可能無法治愈,但我很佩服你的毅力與對親人不離不棄的精神,我們幫你想辦法度過難關。我把帶來的慰問品交給敬玉時,他眼含淚花……

          走訪劉敬玉家,我內心十分不平靜,甚至感到酸楚,我腦子一直在想,我們如何幫助他走出困境,讓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駐村民情日記十

          9月11日,霍城縣民政局的領導及干部,還有清水河鎮的民政干事找到工作組,落實李得海老人軍人生活補貼的事,由我帶路,我們一同來到李得海老人家。

          現住清水河光明路2巷的李得海,1934年10月10日出生,回族,喪偶,農業戶口,戶口在寧夏涇源縣香水鎮,現在靠撿拾垃圾為生。1951年2月由平涼參加抗美援朝人民志愿軍,被分配在平涼自立團獨立營四連二排當兵,后調往寧夏涇源縣公安隊工作,1987年前往新疆至今。1998年5月,李得海在原寶地對面住的兩間磚木房屋,因規劃要求搬遷。2011年李得海居住的房屋因失火不能居住,經社區、鎮民政辦協調區鎮黨委,通過抗震安居資金新蓋一間20平米磚木房,居住至今,老人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工作組先后兩次進行了慰問,在入戶走訪時,李得海老人向我們反映了他生活補貼的事,老人說:“生活補貼我一直都沒有領,你們工作組能否幫助解決?”

          問老人:“老家有親戚嗎?是否他們在領?”

          老人卻始終回避老家寧夏的親戚不談,說起三宮及大西溝親戚的事,但工作組卻把這件事記在了心里,向縣民政局咨詢了這方面的知識,并經協調,由縣民政局向寧夏涇源縣民政局發函同意將老人的老軍人生活補貼(每月525元)轉至霍城縣發放。今天縣民政局到老人家來,主要是落實老人是否前面領取生活補貼,如果沒有領取,將協調寧夏涇源縣紀委幫助協查。

          說話間,這時旁邊的一位鄰居走了過來,告訴我們:聽父輩說起過,錢一直由他老家得智障的兒子在領取。于是給老人講:“我們已經調查了,是您的兒子在領取您的生活補貼,對嗎?”。最后老人終于承認是老家的兒子在領生活補貼的事。

          問老人:“從您兒子那里把補貼追回給您,好不好?”

          老人說:“錢都花了,我不要。”

          問:“現在把您的補貼轉到霍城縣清水發放可以嗎?”

          老人說:“這好得很!”

          告訴老人:“您是否愿意回寧夏老家,民政局有救助站可以免費送您回家的。”

          老人說:“我不回去,我喜歡新疆這個地方!”

          幾經周折,李得海老人享受老軍人生活補貼的事情終于有了眉目。工作組幫助老人辦理了農村信用卡,并寫了申請,并由縣民政局將其身份及申請有關資料郵寄至寧夏涇源縣民政局,相信不久,老人就會盡快享受到生活補貼。

         

         


        【駐村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駐村的民情日記06-27

        駐村工作民情日記07-04

        駐村聯戶民情日記06-17

        駐村蹲點民情日記03-12

        駐村工作的民情日記01-28

        下鄉駐村的民情日記07-03

        駐村幫扶的民情日記07-02

        西藏駐村的民情日記07-02

        駐村日記和民情日記02-01

        精選駐村下鄉民情日記02-0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