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合營業部的社會調查報告
這是一篇關于信合營業部的社會調查報告,有興趣不妨看看:
調查時間:7月12日—7月28日
調查地點:中國信合營業部
調查內容:會計對公業務及儲蓄、信用卡、貸款業務等
調查目的:認識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調查意義:鍛煉適應社會的能力,理解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必要
一、 銀行實習調查內容
大學校園就像一個小社會,入學已經兩年了,我們已經漸漸地適應了這個小社會的生活,然而作為大學生,接觸社會,適應社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暑假作為一個很好的接觸社會的契機自然不可浪費。于是繼“三下鄉”社會實踐結束后,我于7月12日至7月28日在中國信合營業部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實習。此次實習的目的主要是在于一步了解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宗旨,其次就是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
經過在信合調查實習,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我這次實習所涉及到的內容主要是會計業務(對公業務)和儲蓄業務,其他一般了解的有信用卡業務,貸款業務。從這些業務上,我對國家經濟的宏觀調控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二、了解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
在這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國家經濟機構核心的金融,無疑應當起到宏觀調控的`杠桿作用。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控制局部經濟過熱,重在調整結構。
長期以來,存貸利差一直是我國銀行獲取利潤的主要手段。而眾多銀行均簡單依靠存貸利差獲取利潤,所產生的結果必然是追逐熱門行業,壘大戶等現象的發生。這種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高度依存關系也加大宏觀調控的難度。
銀行的發展有賴于整體經濟環境的回好,但經濟的健康運行并不是依靠銀行無原則地放貸就可以完成的。這不僅需要銀行通過對宏觀調控經濟整體形勢的研究審慎確定信貸方向,同時也必須對我國目前這種簡單的依賴存貸利差,特別是依賴對公業務獲取利潤的盈利模式加以改變。這種對銀行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利潤來源,增強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企業,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淡化對公業務,使某些企業更加珍惜來之不易信貸資金,提高企業的資金運用水平,防止企業盲目擴張,增強企業的自我積累意識;對政府,可以降低經濟調控的難度,避免因為銀行與企業 高度依存關系,而造成的在宏觀調控政策實驗中投鼠忌器現象的發生。
當然,銀行調整盈利模式并不是鼓勵銀行放棄對企業的支持,而是要求銀行在強化對自身抗風險能力的同時,將信貸資金真正送到規范運作,效益良好的企業手中。金融的穩定性,才是企業對經濟最大的也是最少持續的支持。
了解更多信息,點擊:
【關于信合營業部的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11-02
關于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范文12-11
信合新員工培訓心得08-31
關于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4000字11-13
關于旅游的社會調查報告推薦12-02
2021關于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0-30
有關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10-29
關于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范文10-29
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10-30
社會的實踐調查報告格式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