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大學生利用暑假時間去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下面是yjbys為你整理的關于2017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歡迎閱讀!
2017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一
逆風飛翔的夢想
在大山深處,有這樣一群孩子,和他們相處了短短幾天,他們卻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哲理: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
有一種快樂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有一種友情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真摯。
“明天我要離開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離,我眼淚就掉下去!
別的歌聲悠揚回蕩在耳畔,眼中墜落的晶瑩,掠過孩子們的臉頰,留下一道道曲折美麗的弧線。
五天前的下午,云滇海燕一行人從上海出發來到了祖國的西南方—云南省祿勸縣茂山鎮太平小學。時值盛夏,火辣的太陽無情炙烤著隊員們的身體,挑戰著隊員們的.意志。
剛進校園,心中咯噔一下,一塊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已經快看不清字的破舊不堪的黑板、十幾張布滿灰塵的課桌、滿是蟲蠅令人難以呼吸的茅廁……一切對于我們來說本是那么的遙不可及,而當下我們卻如此真切地感受著。
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模糊的背影只能在夢中依稀閃現。每當我看著孩子們明亮的眼眸和純凈的笑容,我的心都在微微顫抖,他們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閃爍著微芒的夢想——走出去,走出去……
或許只有苦難的條件才能磨煉出真正的人才。有一次,一個學生因為家離學校太遠,上課遲到了幾分鐘便大哭了起來,她傷心的說:“我又少聽了幾分鐘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辟|樸簡單的一句話卻如同一把錘,直直地捶向我的心……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次家訪。大山的深處,那些貧困家庭生活的困窘是我們無法想象的;璋档姆块g,脫落的墻皮,屋內最值錢的東西是一臺老式電視機。孩子的父親見我們來了,眼中竟泛起了淚光,驚慌失措地招待我們。劉紅老師抱起孩子坐在腿上,輕聲細語的詢問著,孩子怯生生地的,稚嫩的臉蛋上隱忍的神情著實讓人心疼。孩子的母親在她三歲時就離家出走,僅由父親依靠種田供孩子上學,家里一年的總收入不過幾千元。生活的重擔壓彎了父親的背脊,現實的滄桑隱藏在父親眼角的紋路中。
童年本該是任性索愛而無顧及的,當我們習慣了優渥的生活時,大山深處的這些孩子們卻要承受著一種名為貧窮的殘酷現實,在生活里他們是蘊藏著強大力量的追夢者,再冷再黑,再苦再難,希望不滅,夢想永存。透過孩子們的眼睛,我看到了自己,羞愧于自己的麻木。世界或許真的不公平,但更凄涼的是喪失想象與追夢的渴望。
在云南這一片無窮盡的綠色里,我流下了一滴淚,但它卻滋潤著一顆心。
2017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二
從余坪回來已有數日,一直不愿意寫些什么記錄我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因為有太多太多讓我感動讓我心酸讓我震撼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回憶不斷涌上心頭……
記得是7月25日,從學校出發倒地鐵又坐城際到北京,在北京踏上了北京——隴西的火車,從沒做過那么長時間硬座的我們懷著對黃土高坡的無限憧憬和對即將入住的余坪小學的向往與期待,硬是堅持了16個小時。到了早已心心向往的西北后,發現這里的一切都那么不同,從來沒去過西北的我東瞧瞧西看看,對這里無限好奇,采購完畢就坐車去山上,山路崎嶇,透過車窗將滿城風光盡收眼底,心情激動得無法言說。
安頓好以后,第二天便是與孩子們見面的日子了,我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當初想著六年級會比低年級的孩子們懂事聽話,但當我走進教室里的那一刻,黑壓壓地坐滿了人,男生特別多,而且哪里全是六年級的孩子,有初中的有高中的,跟我差不了幾歲,都說著當地的方言,給我帶來了余坪的第一個麻煩,還好有我的小班長杜婷,像一個小領導一樣幫我管理著班級,大方懂事,幫助我很多。
上課的時候大家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不愿意互動回應,每次我問問題的時候大家都大聲回答我,每次布置作業的時候都特別及時地上交,還有我的課代表杜佳全,從當初的推脫靦腆到最后混成跟我最熟的幾個同學之一,都是令我特別欣慰的事情。
還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吃飯,11個人每天分工合作,井井有條地為大家準備吃的,在家都是嬌生慣養的孩子到了山里來竟然也可以自己做吃的自己照顧自己,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
課余時間是我與大家熟絡的重要時間段,會與大家聊聊天,談談心,像一個大姐姐一樣關心我的學生,了解我的孩子們,他們的淳樸善良,天真無邪都讓我震撼讓我向往。他們會從家里摘梨給我吃,會帶我到他們的秘密基地玩耍,會跟我分享好多好多小秘密,會在我生病的時候關心我給我找“醫生”,會在我們停電了沒有午飯吃的時候在校門口等著讓我去他們家里吃,會給我帶家里煮的玉米和土豆,會帶我到鄰村轉轉,會給我們做家訪的小翻譯,會在晚上一起坐在草堆上看滿天繁星……那么多那么多美好的回憶都讓我在余坪留下永生難忘的記憶。
最后一天有一個匯報演出,每個班級都要出一個節目,這可難壞了我這個不會唱歌不會跳舞的小班主任,最后在網上找了個話劇,大家每天都賣力地演出,那么長的臺詞很快就背下來,而我與大家的感情也在排話劇中逐漸升溫,最后的演出完美落幕,我們余坪劇組棒棒的!
還有一起支教的另外10個支教老師,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包容,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還有臨走前一起喝的酒,正是支教讓我們這一幫不認識的同學從陌生走向熟悉,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學生周剛和佳全,在我們走的那天他們倆提前走下山為我們送別,本想當天就走的我太舍不得,留下來跟他們玩了一天,臨別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曾經認為短短十天的支教活動并不能給學生們留下太多印象,我們走了以后還會有更多支教老師到余坪去,很快我們就會被遺忘,但是孩子們給我寫的留言滿是不舍和留戀,回家這么多天了,學生們一直跟我保持聯絡,告訴我不會忘記我,囑咐我注意身體,這些舉動都讓我很驚喜。
這次支教讓我這個還有些孩子氣的任性的小女孩轉換角色去做孩子們的老師,時而跟他們打成一片,時而嚴肅認真,我愿給他們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印象,同時他們在我心里永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孩子。如果可以,多希望能待更長時間,如果有機會,多么想再去幾次,我會帶去一個更稱職更成熟的我,也愿看到仍保持著最質樸最純粹的孩子們。
孩子們單純快樂的面龐時常在腦海中浮現,忘不了那的天,那的人,那空氣中彌漫著的自由,淳樸,忘不了有意思的校長,樸實的農民。
還記得第一天到達山上之后,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去了第一個“景點”,天色已是不早,回來的路上我們打著手電走在山間并不平坦的土路上,一塊較大的石頭不知是先絆倒了誰,小伙伴們熱心地告誡著后面的人注意一些,我感受著朋友間相互愛護的.溫暖完成著傳遞。六年級班里的一個同學恰巧走在我的身后,聽到了我的話后,低下身去,兩只手拿起石頭扔到了旁邊的荒田中,當我們城市中的孩子懂得去提醒別人可能的危險時,大山中的孩子已經默默地為后面的人徹底的解決了問題的根本。我想這是余坪小學的孩子給我上的第一堂課。
如同回到了自己上小學的日子,每天期盼著一個又一個的鈴聲,或是上課的,或是下課的。在那個悶悶的中午,睡不著午覺的我同江妹慧琳與家權一起漫步在去往臨泉的道路,他們在有陡坡的地方先上去再伸出手來拽我們兩個“老年人”,感受著奔跑在山間的孩子們的快樂,回來的路上,你們大喊著“看到好東西了”,我同慧琳不知所云的走過去,你們拿給我們看的是紅得發紫的小果子,名字大概都忘記了,只是你們當時興奮的表情刻在了我的心里,充分感受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這是你們給我上的第二堂課。
我去江妹家家訪的路上,江妹拉著我的手小心翼翼的跟我說著,如果周洋洋生在我們家的話,我一定讓她穿得好好的,吃得好好的。我的鼻子一酸,小小的孩子心地怎么可以善良到這種地步,回想著自己小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也只是厭惡那些嘲笑別人的孩子,卻從未想過去真正的與那些被嘲笑的孩子分享些什么,江妹家已經有4個孩子,她從小也被她的弟弟鬧的煩心,但是她依然保持著那份純真,這是孩子們給我的第三個啟示。
其余的還有很多很多,每每想起都會感慨為什么沒有選擇離家里近的地方去支教,如此的這般不舍被祖國河山無情的割舍,如同那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阻隔,不,或許我們不如他們幸運,他們尚且每年能夠相聚,但我們的相聚卻遙遙無期,或許是明年也或許是十年,我們不知何時能夠相聚是否會像兩條已經相交過的直線漸行漸遠,給你們寫留言的時候,我總是想著多寫一些,哪怕有一句話讓你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都是值得的,更確切的是為了圖自己的心安,我全心全意的對待著這些孩子們,所以說收獲的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呼吸著大西北最純凈空氣的我們內心發生著像形成雅丹地貌那些發生著緩慢卻又神奇的變化,前言萬語讓我們在祖國的兩端相互珍重,祝好。
2017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三
為了積極響應共青團“三下鄉”的號召,使當代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入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團隊本著“奉獻青春熱情,服務新農村”的目的,走進農村支教,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深入實際,了解社會,促使我們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提高素質,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增長才干。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奔赴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鄉裴嶺小學支教,新安縣是國家級教育資源貧乏的縣之一,而裴嶺小學位于新安縣北端靠近黃河小浪底水庫,背靠水庫、面朝丘陵,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當地經濟較為落后。我們的到來受到當地政府和村民的歡迎。我們盡力做到最好,為當地小學生們帶來豐富多彩的課堂文化和活潑快樂的課余生活。
活動主要內容與流程:
7月15日――7月18日,從期末考試結束7月15至7月18日,我們團隊所有成員從各方面搜集資料,并整理考試前準備的材料,認真學習準備各種才藝和教學內容。
7月19日出發,天遇大雨,但因為與當地負責人王玉成校長有約在先,為了遵守誠信也顯示我們的誠意,全體隊員在車動學院05級輔導員張仲豪老師的帶領下,帶著簡單的行李和為當地學生準備的禮物冒雨出發。幾經轉車,走過曲折的盤山路,在中午時分抵達目的地-----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鄉裴嶺小學。下午簡單安排一下住宿等具體事宜。 7月20日---7月26日,每天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課。語文、數學、英語與音樂、美術、體育、動手、說話課程相結合。
課程時間表如下所示:
上午:第一節8:00—8:40下午:第一節3:00—3:40
第二節8:50—9:30第二節3:50—4:30
課間操9:30—10:00第三節4:40—5:20
第三節10:00—10:40
第四節10:50—11:30
7月20日,按照王玉成校長的意思和當地的生活習慣,我們每天上午安排四節課、下午三節課。今天是第一天開課,我們除了安排語文英語外,還安排了體、音、美及動手課和游戲。我們讓王校長通知的是自愿來聽課,根據前來報名聽課的學生的情況進行了分班,一、二年級和半年級在一個教室,三年級在一個教室,四、五年級在一起,另外一些慕名而來聽課的初、高中生則安排在了一起。
7月21日校園里時時回蕩著朗朗的讀書聲和上音樂課的歌聲。我們適當的給他們布置了作業,晚上隊員在一起改作業,爭著看小學生們畫的形態各異的畫,夸他們想象力很豐富,看他們做的干凈整潔的數學和英語,讀他們寫的生動形象的作文。今天天晴了,能上體育課了,我們教他們練太極拳,看他們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學的都很認真。并且開展生活常識教育。 7月22日受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的限制,當地的小學平時上課只注重語文、數學、英語方面的知識,而體育、音樂、美術、動手等方面的培養則幾乎沒有,前幾天的課程我們安排了語數英和體音美,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小朋友們對體音美知識的匱乏,今天決定在課程表時間外每個班教一首完整的歌曲。我們選了幾首比較有意義的教給他們,一、二年級學《蝸牛與黃鸝鳥》,三年級學的是《國歌》,四、五年級則教他們的是《好大一棵樹》,混合班教的是《相逢是首歌》。我們按照計劃只要是晴天每天下午抽一節課教他們體育。包括太極拳、健美操、廣播體操、舞蹈等健身方面的知識。
7月23日教英語的老師都發現小學生們英語發音許多地方不準確,今天上午每個班都安排一節英語語音課,糾正學生們的發音,并且把典型單詞根據發音分類,講解后領著他們讀幾遍,然后讓他們記在筆記本上,以后每天多讀幾遍。并且提醒他們讀英語時不要在單詞后標上漢語。下午則在課程表中抽出一節安排了“談心與說話”。各個班都分配了老師與小學生們談理想和未來,讓他們自由發言長大后想干什么工作,以及現在應該怎么做才能讓理想成真。上午和下午放學后,我們隊員分組去了幾個同學家家訪,與家長和孩子們并向家長講解了教育孩子的幾個注意事項。
7月24日,今天每個班我們都贈送給一些禮品,包括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繩、毽子、本子、地球儀等。我們來時為小朋友們帶了各種禮物,愿打算每次上課時,獎勵給回答問題比較積極和表現比較乖的小朋友,大致算了一下到我們結束活動時還會剩下一些用不完,今天就留下以后的獎品,把多余的分配了一下,贈送給各個班級。上午開展了“小小美術家”活動,下午體育課時我們把所有小朋友聚在一起,讓他們共同表演和復習了一下前幾天學的體育知識,又教了他們一套簡單的舞蹈。
7月25日,王校長和教研組的領導決定,今天上午為我們舉行支教工作總結大會暨實踐基地掛牌儀式。村長、村支書、村會計及別的領導和老師聽說后也都來參加了。校長和村長對我們的活動給予了肯定,并希望我們明年能繼續來支教。而且簽定了合作協議書。下午每個班都安排了“愛國教育”課。上午和下午放學,我們隊員又去了幾個同學家家訪,對前幾天去的其中兩家進行了回訪。
7月26日,今天上午上完第三節課,我們所有成員辭別裴嶺踏上返回河南科技大學的行程。孩子們不約而同唱起了《祝你一路順風》,有的小朋友們寫下地址,塞給我們讓我們回去后給他們寫信。許多小朋友們都給我們寫了留言。
活動的特色與亮點:
1、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活動。
新安縣是國家級教育資源貧乏的縣之一,裴嶺小學位于新安縣北端靠近黃河小浪底水庫,背靠水庫、面朝丘陵,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當地經濟落后。按照王校長與教導主任的意思以及當地的生活習慣,我們每天上午安排四節課、下午三節課。受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的限制,當地的小學平時上課只注重語文、數學、英語方面的知識,而體育、音樂、美術、動手等方面的培養則幾乎沒有,通過與當地教研組的領導和王校長的談話,我們了解到小朋友們對體音美知識的匱乏。經過團隊所有成員開會商討,我們在課程安排中除了安排語文英語外,還重點安排了體、音、美、說話、動手課和游戲等。
2、揚長避短,突出優勢,因材施教。
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利用所學知識,發揮青年學生科技文化優勢,傳播科學技術和文明新風,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觀,通過實際行動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發揮應有的作用。作為工科大學生,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熱火朝天的開展中,我們結合自身優勢與不足,不擅長醫療衛生,所學知識中關于農村實用科技知識不夠深,也不夠精。所以從中選擇了文化,而作為正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我們完全可以勝任支教這項實踐活動,再加上所選隊員性格均比較隨和,喜歡與小孩子一起。根據隊員特長分配任課情況,比如男生不喜歡舞蹈,就由女生負責,適當多分配給男生音樂課。我們根據當地學生因材施教,由報名情況分了班,又有針對性的采取個別輔導,對于偏科的同學我們適當的加大弱科的訓練和提問,對性格內向的學生重點注意,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而對調皮搗蛋的則注重勸說和“一對一輔”導。
3、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意義深遠。
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團隊通過開展一系列素質教育活動培養孩子們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為基層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積極努力。每天排好課表后,再適當根據學生的要求和我們的.計劃,安排附加活動。我們除了安排語文英語外,還安排了體、音、美及動手課和游戲。
(1)教他們打太極,跳健美操,學舞蹈,練廣播體操,認識冷暖色調,了解畫的分類,介紹歷史人物,講英雄故事,讓他們閱讀我們從圖書館借的書,拿出我們送給他們的地圖,從地圖上讓他們找新安縣在哪,告訴他們中國“五岳”在什么地方,告訴他們亞洲在哪一塊。
(2)設“生活常識小課堂”,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自然科學知識,讓他們會用科學原理解釋自然現象,讓他們熱愛科學;教小朋友基本的安全常識和交通規則,使之學會在生活中保護自己,健康成長。
(3)還重點給他們上“思想品德”課和“愛國教育”課,采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告訴他們要團結互助,孝敬父母;講解八榮八恥,并讓他們背誦,講述抗日英雄、優秀黨員和重要戰役的小故事,激發小朋友們的愛國愛黨意識。
4、從思想上改變,讓腳步走的更遠。
“科教興國、科教興農”是國家的基本政策,“知識改變命運”是許多大眾對“科教興國、科教興農”的具體化理解,如果通過知識改變了村莊貧苦的命運,改變了家鄉貧苦的命運,也就是在具體實施“科教興國、科教興農”。我們從與村民的聊天和詢問中,知道他們中許多人都對知識充滿了崇拜和羨慕,盡力支持教育,但也有小部分人認識不夠充分,滿足于現狀,甚至有重男輕女思想。我們團隊針對這種情況,對小學生進行了課堂教育,而且走訪了一些家長。讓他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法更重要。我們還向他們講解了一些基礎教育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和家長從思想上重視,支教才更有意義,孩子們理想的腳步才會走的更遠。
5、文化傳遞,持之以恒,發展實踐基地。
此次活動我們與裴嶺小學簽定了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如果以后有機會還可以再去,而且可以讓下一屆學生明年可以接著去支教。我們為當地小朋友們和一些家長留了地址,以后可以互相聯系,比如小學生們在以后的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會盡力幫助他們。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深入體會社會生活,與當地領導、老師、學生、家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發展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憑借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推動偏遠地區的教育發展。
活動效果與意義
1、在實踐中深入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此次實踐我們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深刻體會到“三下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幫助當地的人樹立并落實了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傳播文化的途徑宣傳科學發展觀。此次實踐活動以科學文化知識為橋梁把學校與社會、實踐服務和時代需要聯系起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青年學生科技文化優勢,傳播文化和文明新風,為當地小學生和家長不僅帶來知識更帶來思想意識的轉變。
2、在支教中切實服務農村,盡力讓家長和學生滿意。
此次支教中,我們讓王校長通知的是讓小學生自愿來不強求都來,第一天天下雨,天濕路滑道路泥濘,因此上午來的小朋友只有四十多個(該小學共有100多人,除去六年級已經畢業的)。下午來上課的小學生明顯增多,大約有六十多個。第二天來的學生有九十個左右。以后的幾天里直到我們返回的那天,學生人數一直在增加。除了裴嶺小學的學生外周邊小學的學生也來了,有的初高中生也前來聽課。我們專門開了個混合班,讓初高中生在一起上課。不僅當地政府和學校領導對我們的工作大力支持,當地有些家長為我們送東西表示感謝,雖然沒有接收,但很高興他們對我們工作的肯定。
3、在服務農村建設中成長,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
通過社會實踐,使我們鍛煉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質;增強了團體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策劃和實施經驗。豐富了暑期生活,積累了社會經驗,認清了自己的社會角色與地位;增強社會責任感這次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農民的生活依然很苦,生活環境很差,教育資源依然欠缺,雖然,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為農村作出了一些貢獻,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現在還是工作了,要關注我國的熱點,關注制約我國發展的問題,盡自己所能,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青年,要深入社會,全面的了解我國的現狀,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的經驗與發現的問題:
1、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是做好一項工作的重要保證
此次活動中我們采取分工合作,出現問題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決。每個隊員都各司其職又互相幫助。郝磊負責每天的課程安排。王麗麗負責伙食安排,該買什么菜買多少米由她安排。鄒繼翠和康雷負責財務管理。宋勝利是我們隊的攝影師負責照相。孫二和負責所有教室和房間的鑰匙管理,每天按時開門和鎖門,以保證學校財產安全和學生人身安全?道壮撠熦攧胀膺負責每天燒兩瓶開水供隊員飲水。李清負責平時買菜和解決小學生糾紛。戴紅林負責家訪及保安工作。應大家的要求,留個自由人,白飛則作為自由人,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應急。我作為團隊總負責人則負責調整和管理所有日常工作,并且負責每天的工作總結。 所有成員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都遵從課程表安排,每天都要講一到兩節課,有時特殊原因則可能一天會講三節課。而且每個隊員都要“多才多藝”教兩科以上的課,教語文的可能還要教英語和舞蹈。女生做飯男生打水。所有成員互相服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我們圓滿結束此次社會實踐活動。
2、善于總結,共同進步
此次活動中我們每天晚上開會總結一天的工作,提出各人發現的問題,共同想辦法改進,然后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要想把活動搞好,必須真抓實干,不搞花架子,真心實意去服務,及時總結不足及時改進。每天吃過晚飯后我們集體打掃教室和校園,說笑中提出意見和問題,打掃完集體開會,實踐隊所有成員對每天的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總結出經驗和教訓,以便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不斷改進。按照“有建議當面提,發現問題及早解決,有麻煩大家想辦法”的原則,我們在支教過程中堅持一天一總結,堅持自我批評。
3、建設新農村,教育要抓好。
通過此次活動深入實際接觸群眾,體會農村基礎教育的不完善。在社會實踐中親身感知、體驗、接觸小學生們和家長的思想觀念和經濟現狀,體會到了他們的勤勞、淳樸、正直的高貴品質,但也看到了農民的生活依然很苦,生活環境很差。他們也希望通過教育改善當前的情況,迫于教育資源的限制,農村的教學環境與城市相比仍比較落后。發展和諧社會促進新農村建設,只有抓好教育,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注重基礎教育,實施好“科教興農”,讓孩子們走出去學到的知識,才能更好的建設家鄉,才能更好的為建設祖國做貢獻。
【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8-08
大學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6-09
下鄉支教述職報告07-28
暑假大學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2-26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7-14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7-20
三下鄉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01-27
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20
三下鄉山區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