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井天老人的事跡
侯井天老人的事跡
乍一提起侯井天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反應。然而在當今的讀書界、出版界,這卻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名字。從今年7月19日開始,這個名字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可是卻不會在現當代文化史上消失。記者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筆寫這篇報道,如何評價這位雖不是文化界人士,生前卻干了一件文化界都無人能干或無人想干的大事的人,是很難的一件事。
侯井天老人所干的大事,就是窮23年之功,搜集、句解、詳注和集評歷經磨難的我國現當代著名作家、詩人聶紺弩的舊體詩,并在自費印制了7版之后,終于在2009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結集出版為三卷本的《聶紺弩舊體詩全編·注解集評》。此書在出版后不久,記者曾采寫了對侯井天老人的專訪《愿更多的人讀到這些好詩》。而早在1995年3月,本報記者逄金一就曾采訪過老人,并在當月濟南日報上推出了題為《他解開了歷史之謎》的長篇通訊,這也是較早介紹侯井天老人默默耕耘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的新聞報道。
樸素樸實是老人一貫作風
省委醫院辦公室主任鄧基平是侯井天老人的摯交和文友,相識大約有20年了。老人去世前幾天的情況,他基本都知道。他向記者介紹,老人得肝癌已經一年多了。去世前幾個月,老人曾多次入院治療。6月22日下午,突然患中風再次住進醫院,之后便一直在醫院內治療。20日剛上班,就接到老人兒子的電話,說其父親昨天下午2點25分病逝了,享年86歲。因為老人生前有遺囑,身后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骨灰撒入黃河。在逝世當天下午,在送殯儀館火化后,骨灰撒入黃河,沒有請任何人去送行,也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充分體現出老人一貫的樸素、樸實的作風與個性。
鄧基平說,老人雖然在去世前幾個月身體不好,幾乎都在住院,但還是在忙著一件事,就是編輯《注聶之道侯井天與聶紺弩舊體詩》,書中收錄的都是各地、各方面的人撰寫的有關他的文章,記者和逄金一的文章也在其中。“其實,編輯這本書,老人開始并不認同,但我告訴他,這樣做并不只是為了記載老人的功績或成就,而是為了記錄下老人為聶紺弩舊體詩的搜集、句解、詳注和集評的辛勞,為當代文學史留下一些資料,留下人們對這部書和他這個人的各種評價,是對社會有用的一件事。老人才默許了,并拿出了不少自己留存的資料。這本《注聶之道 侯井天與聶紺弩舊體詩》在送到老人手上時,是7月14日,距離老人去世只有5天。但老人總算親眼看到了自己最后一本書,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侯先生做這個事很偉大“
王蒙在為《聶紺弩舊體詩全編·注解集評》所作序中譽之為”中文圈子中舊體詩的一座奇峰“。書于2009年11月出版后,可謂好評如潮。人們不只為聶紺弩舊體詩中所表現出的才情所折服,更為侯井天老人花費23年之功,在沒有任何資助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了永載文學史的大事而感到震驚和欽敬。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舒蕪生前曾說:”侯井天為探明聶詩所涉人物,或去信、或去電話、或尋訪、或托人,一有線索,便跟蹤追擊,順藤摸瓜,力求弄清人物生平。注解集評考訂人物已達150余人,其中有些復雜的,簡直近乎福爾摩斯。“
文化評論家解璽璋說:”侯先生做這個事很偉大,用個人的力量,為中華文化做添磚加瓦的工作,非常難得!
著名古代文史學家、教育家程千帆在致信舒蕪時這樣寫道:”井天之工作,實具墨子精神毅力實為可佩!坝指锌卣f:”此種鍥而不舍之精神,真當世所稀也。“
香港老報人、著名作家羅孚曾說:”侯井天先生用23年的時間,做了一件以詩存史、以注證史的工作。這是現代文學的奇跡。“
23年辛勞換來沉甸甸的大作
《南方周末》的《向2009年度圖書致敬(非虛構類)》 一文中的評價是:”人們發現,陳寅恪、聶紺弩、楊憲益三個人的舊體詩,構成了一部真正的詩史,映現出這樣一個激蕩的時代里知識人的心靈變遷。作為一種文體形式,舊體詩文包蘊著中國知識人不死的高傲靈魂。這個事實很耐人尋味。這就無怪有像本書的編者侯井天那樣的人,作為聶紺弩舊體詩的愛好者,窮二十余年之力,為之辛勤搜羅佚詩,考訂史實,注釋詩句,串解集評了。幾十年來三番四復的政治潮流,裹挾了那些抱持理想主義的單純的知識人,把他們卷進了各種不同名目的政治運動,一代知識人的厄難,難以言喻的苦惱,莫可名狀的心態,是五四以后的淺白文體難以承載表現的,反而是舊體詩的文體形式,能夠狀難摹之景,抒難言之情,留下無量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供后人體味、吟詠。古今互惠,在此建立起一種意義間的聯系。然而要真正讀懂這些詩文,除了古典以外,更多了一種‘今典’,在古典今典之外,還有‘今情’,這就需要像侯先生這樣的疏通致遠工作,以幫助當下讀者掃除閱讀的障礙。譯注者辛勤考訂注釋的熱情既令人敬佩,也讓人感動!
深圳讀書月”2009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的評委楊小洲在為此書寫的`入選評語中這樣表述:”這本書是一部沉重的以詩為史的大著,跨度自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詩作者借詩喻事,記錄記載時代時政,表達心中感慨,寄托情懷,譏諷不平之狀,月旦現實,臧否人物,以傳統文化精粹寫現代社會百態,文字精致、文采煥然,有大家之勢,深受世人喜歡,是不可多得的現代詩史。詮釋者侯井天先生自上世紀50年代起,開始關注聶紺弩舊體詩,窮數十年之力完成注解,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聶詩集注!
只讀這些評語,便可知侯井天老人用23年辛勞所換來的是一部沉甸甸的人文大作,對現當代文學史有著巨大貢獻。這部三卷本大作中所體現的不只是聶紺弩的風骨,也閃現著侯井天老人的文采。侯井天,這位聶紺弩身后第一知音,在自己身后為我們留下一筆珍貴的歷史和人文財富,還有流傳百世的”注聶美談“。
鏈接
侯井天(1924-2010),男,原名侯緒嶺,曾用名侯經三,山東齊河人,16歲即投身革命,1985年離休于山東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享受廳局級待遇。曾任《山東黨史資料》副主編。
侯井天離休后,積20余年之功搜集注解聶詩(聶紺弩舊體詩),前后自費印刷7稿,搜集我國現當代著名作家、詩人聶紺弩《散宜生詩》之外的佚詩達數百首之多,其輯佚及追尋注解”今典“的精神,被譽為當代墨子。200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聶紺弩舊體詩注解集評》一書。侯井天的注解,非常詳盡,幾乎是逐字解釋了聶紺弩640首詩中所有名詞、典故,還附加了大量評論,以及當事人的書信、口述、回憶錄等。其史料價值之高不言而喻。
1986年9月,侯井天開始收集聶紺弩佚詩,查找范圍遍及聶紺弩生前友人、書信、報刊及司法檔案,可謂無處不至、見者不遺。同時,他還窮盡20年之功,走遍大江南北,尋訪查證聶紺弩詩中提到的各色人等。無論有名有姓的,還是呼以各種別號筆名的,甚至諱莫如深的人物,只要聶紺弩詩中涉及,計有150余人,侯井天都將其對號入座,查實生平蹤跡。這些隱藏在詩句背后的人物顯露真身,不僅讓他們手中保存更多的聶紺弩佚詩得以面世,甚至還解開了有關詩人生平的諸多歷史謎團。這些聶詩中人物背后的一些與詩歌相關的故事,就是詩歌注解的”今典“,若不及時加以追尋,則可能永遠成為謎團而難以索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侯井天無疑是聶詩得以完整面世的最大功臣。
【侯井天老人的事跡】相關文章:
最美老人事跡材料12-09
孝敬老人模范事跡材料01-05
天津大學生村官趙井芳同志個人事跡簡介03-14
鴕鳥沙朗井的做法10-10
孝敬老人好人好事事跡材料12-21
成都武侯特產有哪些12-07
孝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精選5篇)12-08
關于每年的國際老人節是哪一天12-26
輕井澤最佳旅游時間08-18
巖井俊二的電影藝術風格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