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范文(通用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跡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范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1
xxx,男,33歲,中共預備黨員,市鎮村農民。他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在創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從開始,帶頭建造沼氣池,發展養殖業,開辦釀酒坊,發展無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他政治思想進步,刻苦鉆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新農村建設的優秀新型農民,他先后獲得“市科技致富帶頭人”、“鎮農民致富帶頭人”等光榮稱號。
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長在交通、信息閉塞的大山里。高中畢業后,回到了家鄉,他滿懷信心想利用自己學到的文化知識來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經過自己的努力事實證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難得實現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樣過著那種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與家人商量后舉家移居到村。
村在鎮政府所在地,這里交通便利、信息暢通,為了早日還上搬家時所欠下的外債,使家庭生活能寬裕一些,又借資8000余元買了一臺農用三輪車,跟著其他人一起跑運輸,幾年下來不僅還上了外債,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說,家里沒有了饑荒,生活也說得過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車開,應該安安穩穩地過平靜日子了,可他不滿足于現狀,不斷地尋求機遇,把握時機,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國的廣大農村,給億萬農民帶來了致富機遇。春,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導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建造沼氣池。當時,“沼氣池”這個詞匯對農民來說是第一次聽到,非常陌生,大多數有條件的農民對此事都不感興趣,無論政府怎么動員和舉辦培訓班,結果群眾還是不認可,提出了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難點,唯有他的想法與眾不同,他認為,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為一個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青年農民就應該大膽地探索,勇敢地創新,他認為建沼氣池是一個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保護林業,又有利于發展生態農業,也可以說利己利民又利國。于是,在多數人的觀望下,他敢為人先,是鎮第一個申報建設沼氣池的人,從此踏上了有現實和深遠意義的創業之路,開始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學的孩子,生活上雖說不算困難,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氣池的整個過程中,他和家人歷盡了千辛萬苦,意想不到的來自方方面面的許多困難和挑戰都擺在他的面前,資金短缺、生活費用問題都重重壓在他的頭上。他沒有被這么多的困難所壓倒,他認為開沒有回頭箭,創業成功的先例都經歷過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眼前的困難,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他從此堅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掙錢,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鍬一鎬地清除到池外。從7月開始到5月經過近一年的時間,他投資2萬元的沼氣池在市農業局、鎮委、鎮政府的幫助下終于建成,經技術測試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當我們問他的創業經歷時,他告訴我們說他流過血流過汗就是沒有流過淚。
創新才有發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態沼氣池是市農戶中最大的沼氣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市農業局組織全市鄉鎮街道的領導在這里召開了市沼氣建設現場會,在當地的農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農民絡繹不絕地到他家來參觀學習。問他建這么一個沼氣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給農民朋友算細賬,生產沼氣,每年可以節約生活用柴近2萬斤,如果用沼氣釀酒可以節省燒柴10萬斤左右,那么每戶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節省200萬斤薪炭林的燒柴,這是第一省;用沼氣釀酒,就可以賣錢,酒渣可以喂豬,可以通過深加工的轉化過程,成倍地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糧食價格,這是第二;沼氣釀酒養豬,豬錢除了成本是凈賺,豬糞可以繼續做生產沼氣的原料,沼氣渣是發展無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這都是白撿白賺得沼氣項目錢。在場的群眾通過實地參觀和學習,終于悟出了這里的致富經,許多農民朋友對沼氣有了興趣,開始建造沼氣池。
為了使沼氣盡早地發揮作用,盡快地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秋,到春他又自籌資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釀酒坊和同時能容納50頭豬的育肥豬舍。功夫不忘初心人,付出了總有回報,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氣正在發揮重要的作用,每天釀出的純糧精品小燒白酒在當地就供不應求,遠近聞名。42頭育肥豬膘肥體壯。每年在沼氣釀酒、養豬上就可以創收2萬元以上,現在正在醞釀實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氣池來發展10畝地的無公害蔬菜,降低沼氣建設、釀酒、養豬的成本,形成一條沼氣—糧食—酒—豬—豬糞—廢渣—蔬菜良性大循環,高效益的產業鏈,既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也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在創業的歷程中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在2年多的時間里接待各地前來參觀學習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騰出時間來把自己所學到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提供給大家。4月的一天接到遠在西崗村一農戶的電話,希望他能親自去一趟他家,幫助解決在建沼氣池中遇到的難題,二話沒說放下自己一天能掙上百元的活,搭車向西崗村駛去。西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崗頂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車只能送到山腳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對眼前的情況,完全可以坐車返回,但他沒有那樣做,他望著眼前的羊腸小路和一眼看不見頂的山崗,依然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去西崗村的路。當他走到半山腰時,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來越滑,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雨伴隨著4月的冷風吹打在他的臉上,衣服也很快地濕透了,冷風刺透了他的濕衣。他義無反顧地前行,終于到了西崗村這位農戶家,稍坐一會,了解情況后,就親自幫助他安裝、調試和解決沼氣的一些其他問題。在此過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認真仔細地講,很快安裝調試完畢,故障排除,其他一些問題也解決了,在休息期間又傳授了一些自己學到的沼氣技術和實踐中的經驗,使這位農戶非常感激。臨走時,農戶拿出100元錢作為他的辛苦費。他硬是不收,他說:“我能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興,希望大家和我一樣通過建沼氣池來致富,幫助大家共同致富這是應該做的!辈粌H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已有32戶相繼建起了沼氣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設計建造,同時發展養豬業和無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為了這些建沼氣池的農戶在建造中少走彎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戶進行指導,使一戶又一戶的農民朋友順利地建成,他的這種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行為和精神深得廣大群眾的贊揚和好評。
他不僅是當地新農村建設中典型的新型農戶代表,而且還是難得的進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特別是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他雖然只是一名重點培養的積極分子,可他時刻按照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組織的各項活動,及時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能夠認真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學習科技文化知識,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黨支部鑒于他的一貫表現吸收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2
1971年出生的劉小燕原籍廣東肇慶,1993年她為愛遠嫁到了古井鎮文樓新坑村,成為了當地的外來媳婦。結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貧、生活艱苦,劉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掙的微薄薪水來養家。
1996年劉小燕和丈夫用多年來外出打工的積蓄承包了8畝甘蔗田,正式開始了與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一開始因為缺乏種植經驗,對甘蔗的生長習性不了解,第一年他們連投下的成本都虧了。面對這巨大的挫折,劉小燕和丈夫沒有放棄。沒有資金,他們厚著臉皮向肥料店賒肥,等甘蔗收成賣出之后再還錢;沒有經驗,他們就積極往別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別人怎么種,虛心請教,如果碰到其他種植難題,他們就自己去書店買相關的書籍回來學習。憑著越挫越勇的奮斗精神,在交了連續虧損四年的學費之后,他們的甘蔗田從當初的8畝擴大到23畝,2003年再次擴大到45畝,一直到現在的50多畝,他們還充分利用甘蔗田周邊的小塊土地來種植新會柑,多樣化的種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產值超過幾十萬元。另外,劉小燕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做起了甘蔗北運的工作,為附近的種蔗農戶提供了廣闊的銷路和市場,沒有車就自己去聯系車隊,沒有熟人幫忙就自己北上聯系想代理甘蔗批發的客戶,經過幾年的市場勘察和開發,他們一年收購的甘蔗超過了400萬斤,每年為他們帶來了40多萬的收入。2009年他們用種甘蔗掙到的30幾萬建了90幾平方的二層小洋樓。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劉小燕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甘蔗種植大戶,F在,她的甘蔗田有53畝,畝產甘蔗1.5萬斤,年產值達50多萬元,而她的南蔗北運收購隊輻射了古井鎮十幾戶蔗農,為他們甘蔗的銷路問題找到了很好的解決途徑。另外,劉小燕的甘蔗田除了2個固定的長工之外,每到甘蔗的收獲季節還請了十幾個農村婦女幫忙打理田地和清洗甘蔗,為附近的剩余婦女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3
xxx,男,1982年出生,中共黨員,土橋鄉楊河村青年農民。2000年從土橋中學畢業后,到到西安學習電焊技術。后到油田務工。20xx年底回家創業,大力發展種草養畜業,現在是土橋鄉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典型之一,年獲利達20萬元。
現年31歲的倪彥虎,給人的感覺他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闖敢干,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當年從土橋鄉中學畢業后,不甘心一輩子在家守著幾畝簿田過日子,毅然選擇了外出務工。通過虛心學習和悉心鉆研業務,在短短三年時間,倪彥虎熟練的掌握了電焊技術,通過熟練的技術他成為油田公司的一名電焊工,他在這里一干就是7年,在這7年中積攢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20xx年春節回家,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樣的同齡人生活還是很貧窮,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來帶領大家一起致富。”20xx年1月他去了外地進行項目考察,他認為種草養畜很適合自己的農村,因為這里有土地等養殖場地和豐富的飼草來源,同時羊糞又是很好的肥料,能給村民減少種草所需的花費,最后他選中了在當地很容易發展的種草養羊產業。隨后他翻閱各種養殖書籍,學習養殖理論知識,并到周邊一些養殖場借鑒他們的寶貴經驗。20xx年8月他用自己的積蓄蓋起了三間羊棚,購買羊只100只,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創業后,他邊干邊學,遇到困難不悲觀失望,更不氣餒退縮,而是積極進取,分析研究,努力學習科學的養殖方法;
通過各種途徑籌措資金,逐步擴大養殖規模,積極主動改變傳統養殖習慣,靠改革創新觀念。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發展種養業,依靠“雙聯”貸款活動和信用社的擔保貸款,擴大養殖場規模,擴大再生產,走規模經營的路子。
通過幾年來的摸爬滾打和艱苦奮斗,他的養殖場已經從一個三間羊棚的小羊場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面積達25畝的立體養殖基地,實現了自己規;B殖場的理想。
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如今,倪彥虎已經成為土橋鄉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領頭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他沒有忘記為鄉親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養殖戶來求他幫忙,他總是很熱心地幫助他們,無償提供技術咨詢和養殖書籍。幾年來,共為群眾講解技術問題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務四十多次,無償提供養殖書籍二十多本,同時,倪彥虎同志在多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實際的養羊經驗。
在廣大村民看到倪彥虎養殖場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后,各村民紛紛上門取經,積極效仿,大力發展種養業,都想通過種草養畜發展家庭經濟。一時間大家紛涌而上,倪彥虎看到后,覺得大家如果盲目的發展種養業,就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則主動引導村民改變觀念,合理分流,搞特色養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資源,擴大生產規模,走專業化之路。在鄉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倪彥虎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協會為手段,成立華強專業合作社,合理分配種養資源,避免盲目發展,從而導致內部惡性競爭;
并利用專業合作社的集中優勢,從資金和技術上幫助各養殖戶,發展三高農業,提高種養業經濟效益,以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華強專業合作社從一成立之時起就樹立了“自己致富,并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發展理念。合作社以“養殖—銷售”一條龍的產業經營模式進行養殖。華強專業合作社作為養殖基地,吸收農戶加盟,由農戶出資入股,合作社進行統一養殖、銷售。年底農戶按比例進行分紅。華強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給養殖加盟戶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給周邊群眾帶來養羊積極性,在無償服務下,他們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使農民朋友更深刻認識到,養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大于耕種土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倪彥虎不僅要增加收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他的`發展目標已經確定:設計總投資450萬元,計劃發展養殖2000只規模,F已完成投資140萬元,新建辦公用房10間,飼草貯藏加工室、防疫室、標準化棚圈等共計110間,購買鍘草機5臺。目前,羊存欄420只,其中小尾寒羊200只,絨山羊220只。該合作社建成后,年出欄羊只可達3200只,可產絨1600斤,實現年純利潤約200萬元。該合作社的建成極大提高了群眾的養殖積極性,拓寬了貧困鄉村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徑。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4
徐發青,山東省莘縣古云鎮徐莊村村民,現年52歲,被當地群眾評為“養鴨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務實創新,堅持不懈,奮斗不息,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生活中,他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無私奉獻;是新時代里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
勤學苦干,成就致富夢
夢想,如何啟程?一個農民的夢想,又如何實現?徐發青同志給了我們一個最生動、最完美的回答。
過去,徐發青依靠傳統種地方式種植小麥和玉米,不少投資也不少流汗,增產不增收,難以發家致富。xx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聊城日報》上看到了一條致富信息:養鴨投資少、成本低、設備簡單、鴨舍要求不如雞舍高、加之生長發育快、見效快,收益大。說干就干,籌建資金建設養鴨場,自此開啟了他的養鴨事業和致富夢想。
xx年剛開始的時候,他四處籌措資金,購買了只雛鴨,準備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技術,一場鴨瘟使雛鴨一下死去一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徐發青并沒打退堂鼓,而是通過冷靜的反思,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吃了不懂科技的虧。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此后,徐發青主動地參加了農民科技培訓養鴨培訓班,系統地學習并掌握到稻田養鴨、飼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雛鴨防疫,成鴨防病等實用技術。他嚴格按照所學的養鴨技術喂養,定期為雛鴨進行疾病防疫。在不斷地實踐中徐發青總結出了科學養殖的五大原則:優良的品種、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營養和整潔的環境。同時徐發青抓住機會,與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縣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所有的雛鴨有這兩家公司提供,養殖40天就銷售至市場,第一年養鴨凈賺2萬余元。先如今他又擴大了養殖規模,建設80米長的養鴨棚2個,養鴨數量高達6500只,一年平均養鴨六茬,年收入高達10萬元。
同業合作,成就致富帶頭人
徐發青同志嚴格按照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秉承“帶頭致富,帶領集體共同致富”的理念,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徐發青看到其他養鴨戶因為養鴨觀念落后、設施條件不好、市場信息不靈、盲目跟風飼養等導致養鴨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動聘請養殖專業解救這些人在養殖技術上的難題,還專門去外地學習先進的養殖經驗,以此來提高全村養殖戶的水平。在他的帶領下,村內的養鴨戶也逐漸多了起來,目前村內養殖專業戶有8家,向社會提供無公害肉食鴨3萬余只,創利100萬余元,戶均收益5萬余元,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當提起徐發青這個人時,村民都會數起大拇指,夸口稱贊。他在農民中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是當地村民學習的好榜樣!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5
麥洪長出生于一個養蜂世家,自幼便追隨父親到各地放蜂,立志致力于發展養蜂業。2002年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蜂學系,全國只此一間蜂學系本科,并取得了檢測上崗證。其父為了更好地發展養蜂業,于2008年6月17日組織養蜂人士,注冊了養生園蜂業專業合作社,當中的一些成員在當地的養蜂界中都有一定的聲望,并具有一定的養蜂規模。
麥洪長曾說,養蜂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于一體的事業。養蜂業提供的產品,符合富有營養,回歸自然,力求保健的世界食品消費潮流。養蜂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特點,如今,養生園蜂業專業合作社在麥洪長的領導下,蜂群數量、蜂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蜂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已初具規模。
他領導的合作社秉承以質量為生命、以用戶為上帝、以市場為導向、以誠信為根本的宗旨,給社員訂了一個《養蜂場采蜜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以高質量謀求合作社持久的發展,為了符合國家對食品的嚴格要求,本合作社更置辦了一個符合國家QS標準的加工廠。
麥洪長為了促進各地養蜂業的發展,經常到各地進行培訓,通過各類農業科技推廣計劃及項目的實施,推廣先進、適用、成熟的養蜂新技術、新品種。2009年6月被邀請到海南省參加中歐天然林管理項目擔任養蜂培訓導師,同年9月被邀請到四川寶慶縣擔任養蜂培訓導師。2009年注定是一個豐收之年,麥洪長成為了廣東養蜂學會的理事。
麥洪長并沒有滿足于目前的現狀,奔走于各地大力推進養蜂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化和產業化發展,逐步推動蜜蜂有償授粉,促進蜜蜂授粉形成產業。2011年,受邀參加省農業局和廣東省養蜂學會組織的會議,共同制定養蜂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6
年僅20歲的xx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安逸的工作,自主創業,養豬致富。一個中專生當女豬倌,這無疑在全村掀起軒然大波。村里人說什么的都有,父母親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選擇。但認定的目標就要闖一闖,這是的性格。她千方百計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養豬創業之路。萬事開頭難。為了選擇養豬場廠址,她不顧疲勞四處尋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動出面與有關村聯系,最終將街道村村西的荒山定為養殖場的廠址。為了籌措資金,她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跑了多家銀行,終于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有了第一筆資金。她建起了豬舍,購買了豬苗、豬料和獸藥,開始了艱難創業。養豬的活又臟又累,特別是夏天,豬舍糞便臭氣熏天,蒼蠅鋪天蓋地,讓人惡心。一般人見了都會敬而遠之、繞道而行,但正處于愛美年齡的她卻毫不顧忌,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她自己動手清理糞池、藥殺蒼蠅、打掃衛生,使場內外保持的干干凈凈。養殖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她便查資料、找書籍,有時專門跑到甚至更遠的地方找專家咨詢。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養的豬沒病沒災、膘肥體壯,甚是喜人。但出欄時,意外卻出現了。由于養殖品種全是本地雜草豬,很難進入大中城市的豬肉市場,出售價格很低,雖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沒賺到錢。
有了第一年的經歷,第二年吸取教訓,對市場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認為養豬市場前景是好的,自己養豬沒有致富,關鍵原因是養的豬品種差,生長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場所接受。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就必須改良豬的品種,從外地引進優良純種豬繁育。經過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薦,她一次性從湖北國家級優良種豬場引進純種母豬50多頭,產下的二元母豬進一步雜交。但沒想到純種豬對飼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養殖本地草豬的技術進行養殖,不僅產仔率低,配種也成問題,又辛苦了一年,她還是沒掙到多少錢。這時親朋好友勸她轉行,有人還幫她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認為自己雖然沒掙到錢,但通過兩年的養殖,積累了一定的良種豬飼養技術。在養豬這條路上她還想一直走下去。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7
開始了再一次的養殖技術攻堅。她先后參加了多次養殖技術培訓,進行了畜牧專業的大專函授,獲得了中級農民技術職稱。具備了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她,在畜牧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多次試驗終獲成功,她養的豬真正達到了二元雜交優勢,不僅產仔率平均提高到了12頭以上,而且生長速度快、酮體瘦肉率高,當年就銷售肥豬多頭,純利潤40多萬元。
近幾年來,她抓住生豬價格上揚、國家扶持大型養豬場的良好機遇,不斷加大養豬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不斷改良豬的品種。,從湖北引進了大白、長白優良純種母豬30多頭。,又從臺灣達生澤六良種繁育場引進了杜洛克、皮特蘭、長白、大白純種祖代,進行良種繁育。通過雜交,豬的品種越來越好,生長速度不斷加快,瘦肉率不斷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豬的品種優勢逐漸顯示出來,為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在不少養豬戶為追求經濟利益,大量使用違規添加劑、瘦肉精等藥品的情況下,自覺接受畜牧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每月定期向省畜牧局上報生豬存欄量、成長狀況以及仔豬出生率、成活率等情況,堅持嚴格執行標準化養殖,精心挑選豬飼料,嚴格控制藥物使用,只添加少量生豬生長所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樣出欄的肉豬品質優良率達到了100%,并且出欄的時間比普通豬提前半個多月,養殖場養殖的每批豬都被一些大型超市以高于市場3至4角錢的價格預訂一空。
在不斷加快良種改造步伐的同時,她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又投資建設了占地30多畝、豬舍150多間的新場,使養殖場面積達到120余畝。目前該場已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年純收入260多萬元的中型養殖場,年可為社會提供仔豬3000余頭、育肥豬4000余頭、種豬500余頭,是市規模最大的種豬改良、仔豬繁育和生豬育肥基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科技創業者,利用自己的優勢,探索著新的養殖技術。今年她又在試養的基礎上,全部實行“網上養豬”,也就是把豬養在鐵絲網上,利用鋼筋結構建造養殖網,使之脫離地面,這樣,豬糞、豬尿就會自動落到下面去,使豬的養殖環境比較整潔,達到了減少疾病、促進生長、改善肉質的效果。
【農民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貧困戶致富帶頭人典型事跡材料(精選7篇)10-11
農民致富事跡材料11-21
“創業型”農民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08-26
農民創業典型事跡材料12-16
農民創業的典型事跡材料08-24
農民創業典型事跡材料01-23
青年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10-28
關于農民創業典型事跡材料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