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時間:2022-11-21 19:18:12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精選11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很是熟悉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感人事跡,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精選11篇)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1

          我是貴港市覃塘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名干警,2021年4月份,組織選派我到了黃練鎮新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初到村委,生活、工作環境均不適應,我心里有點膽怯和慌張,面對村里一張張陌生的群眾面孔,我有著深深的憂慮:擔憂他們不配合我的工作,擔憂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在剛第二天入戶走訪入戶時,老奶奶知道我是新選派的駐村書記,馬上微笑說:歡迎你們,感謝國家和政府啊,之前派人幫我們脫貧,現在又派人幫我們把村里變漂亮,真是謝謝你們?粗棠棠樕洗认榈奈⑿,我慌亂的心立刻安定了不少,頓時有了信心。

          聯合村委走訪了解,村主干道兩邊空余地帶剩余較多,可栽種綠植美化村屯環境,在經過多方了解,爭取到社會愛心人士捐贈三角梅380余株。組織黨員群眾栽種時,我和其中一名老黨員搭檔,在把土埋好的時候我就說“可以了,下一棵”,然后這個老黨員就有點嫌棄的批評我:“還有踩實泥土澆水呢,你們做工就是這樣咯!蔽医忉尩剑翰缓靡馑及,我對這個不專業,還得多向你們學習。這時候我有點慚愧,感覺自己工作不夠扎實,得不到群眾的認可。

          后來到了黨員活動日,在村的老黨員們都過來開會,我就燒水泡茶并一個個遞給他們,遞給跟我搭檔種植三角梅的老黨員的時候,他很驚訝:“領導,這使不得”,我說:沒有領導,您們都是我的長輩,應該的。說完他直接給我豎起了大拇指,其他在場的黨員也點頭認可。和村委干部在村里日常走訪時路上見到他們主動打招呼,嘮家常,對于村里的發展也經常征詢他們的意見,后來我們開展黨員活動日、清理修繕水渠、綠植栽種等各項村里的公益事業,這幫老黨員均帶領黨員群眾們積極主動參與,并時常關心我們的生活,蔬菜粽子經常偷偷放到我們廚房就走,甚至去年春節前還給我準備了“粉絲、竹筍干、蔬菜蘿卜、釀酒”等慢慢一大紙箱的年貨,說給我拿回家過年,我說:叔,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你的東西我不能拿,上周我們領導還來村里跟我們強調并嚴明工作紀律、群眾紀律,尤其是不能拿村民的東西。他說:這又不是你拿的,是我把你當自家孫女一樣給你的。后來足足推脫了十幾分鐘才說服他收回去。雖然我拒絕了群眾的心意,但是我深知收獲的是他們的認可、是在村里開展工作的支持,我成為了長輩們的孫女,成為了他們新朱的一份子。

          在村委班子的通力合作下,在黨員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步步完善了村里路燈安裝、安全護欄安裝、道路硬化、水渠清理修繕、同心文化墻等基礎設施、文化建設,村里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日益變好。

          下一步,新朱村將以產業興旺帶動生態宜居為主要抓手,結合區位發展優勢,堅決守住新朱村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解放思想,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2

          官成鎮位于平南縣城北部,距離縣城15公里,轄17個行政村,人口10.8萬人,行政區域面積203平方公里。2021年,我鎮財政收入4170.15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601萬元、規上工業總產值16613.3萬元、工業投資5453萬元。2021年,我鎮獲評為黨建達標鄉鎮,八寶村獲評為全國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社區)。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態宜居是關鍵,生活富裕是根本。在產業興旺、治理有效上,官成做了積極探索。作為一名鄉鎮干部,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直接執行者,在幾年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傳統產業必須轉型升級才能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引擎,二是鄉村治理要出成效關鍵要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一、傳統產業必須轉型升級才能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引擎

          官成鎮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種植的作物糖分足、甜度高,群眾歷來有種植紅薯、龍眼、荔枝的傳統,人稱官成三寶。全鎮的龍眼種植面積20272畝,年產量達8896噸,荔枝種植面積3598畝,年產量2131噸;紅薯種植面積1322公頃,年產量700多噸。雖然也有龍眼干、紅薯干加工,但是大多以小作坊為主,全鎮的紅薯干加工作坊有200多個。且因鮮果(薯)銷路不暢、價格低迷,群眾種植管護的意愿不高,進入了群眾越不管、品質越不好、價格越不高、收入越不增、品種越老化的惡性循環。為突破傳統產業發展瓶頸,我鎮黨委政府一方面通過電商平臺擴大鮮果(薯)的銷售;另一方面通過發展蜜蜂養殖,增加蜂蜜銷售、采蜂蜜體驗等發展項目,增加農民收入。第三是引導傳統的加工作坊提檔升級,重點培育三寶培強紅薯專業合作社、薯大郎食品有限公司、喜樂食品等紅薯干、龍眼干加工企業,引導企業引入直播帶貨、電商平臺等銷售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切實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銷售量。通過三措并舉,不斷做大做強我們的甜蜜產業。目前,官成鎮紅薯干年產量達1萬噸,深加工產值收入近1.6億元,月銷售額達2萬多單,銷售量達5萬多斤,遠銷廣東、港澳和東南亞各國,解決了本地農民4500多人就業增收問題。通過深入挖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了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成為助農增收的優勢產業。

          二、鄉村治理要出成效關鍵要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我鎮通過搭建一套鄉村治理組織體系、建立一套鄉村治理規范機制、開展一系列鄉村治理有效行動“三個一”舉措開展鄉村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在這些措施中,最有效的當屬結合“萬名干部回故鄉,帶領群眾建家鄉”活動,組建以“老黨員、老干部、新鄉賢”等“二老一新”為主導的屯級理事會,由他們帶動、引導村民主動參與到矛盾糾紛處理、文明鄉風引導、環境衛生整治、鄉村風貌提升等鄉村治理中,讓村民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也構建起了黨建引領、干群聯動、群防群治的鄉村治理工作格局。2021年,全鎮完成了114個基本整治型村屯和八寶村喜地屯精品型村莊建設;在主要路口、村莊新增攝像頭3500多個;全鎮約70%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屯一級,調處信訪積案7件;全年無較大以上信訪維穩事件和安全事故發生;評比出鄉風文明標桿屯46個;八寶村被評為全國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

          鄉村振興,不僅是黨委政府的責任和干部的職責所在,更需要發揮群眾主體的能動性,只有他們主動參與、發揮作用,才能更順利、更高效地推進。以上是我在參與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一些探索和體會,謝謝!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3

          我叫黃xx,198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是一名退役軍人,目前擔任桂平市木圭鎮泓源村黨支部書記。

          自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與大力支持下,泓源村積極圍繞貴港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富硒小龍蝦之鄉”目標,堅持“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的原則,以“四級書記”抓稻蝦產業發展機制為抓手,通過經營土地流轉、引進龍頭企業、反季節養殖等措施,推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泓源村全村人口6358人,人均田地0.5畝,人多地少,土地綜合效益不高,加之沒有產業支撐,村民們一年四季種農田,面臨著“農業單一、農民貧困、大量勞力外出務工、農田土地撂荒”的境況。面對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泓源村黨支部結合村情實際,抓住近年來龍蝦市場火爆和貴港市、桂平市出臺稻漁綜合種養獎補政策的機遇,大力流轉土地,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路子。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稻蝦種養產業。

          泓源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黨建+合作社+公司+農戶”農企合作新模式,引進廣西桂平市潯盛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采取提前育苗、蝦苗分養的方式繁育小龍蝦,發展稻蝦共作面積1000畝,建成了木圭鎮首個千畝稻蝦綜合種養基地。同時通過土地流轉、農戶增收、股份分紅等多種方式,幫扶全村30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帶動周邊農民“抱團”發展稻蝦產業,吸納周邊60多戶農民務工,每人每年增收2萬余元。

          二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推動稻蝦產業的發展,重點是土地流轉,關鍵在村“兩委”干部。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政府黨員干部和村“兩委”干部為主要成員的土地流轉工作專班,實行“5+2”“白加黑”工作模式,通過召開動員黨員大會、村民小組會、張貼告示、進屯入戶宣傳等方式,深入了11個自然屯900多戶農戶家里宣傳發動。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有一名老黨員在發放土地租金時向我說道:“我兒子也是在外地發展稻蝦產業的,現在看到稻蝦養殖在我們家門口發展,政策又好,政府也大力支持,他也希望回來發展稻蝦產業。我們村委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走了一條好的產業發展路子!這不僅使我們村里面的產業得到了發展,也使我們村的農民得到增收,這才是為民著想、為民辦實事的好政府!”經過一個多月,完成土地流轉1200余畝土地,為稻蝦養殖發展夯實了基礎。

          三是踐行“三變”綜合發展模式。

          泓源黨支部堅持“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綜合性發展模式,形成了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子,推動了鄉村振興發展。在資源變資產方面,我們將集體和農民掌握的資源和土地經營權以股權的形式入股合作社,變“死資源”為“活資源”、“冷資源”為“熱資源”,解決村集體有資源無資產,農民有權利無利益等問題。在資金變股金方面,我們將與公司合作所得到的土地租金進行進一步整合,集中投入到村合作社,合作社在與公司合作,量化為村集體和農戶的股權,激活和放大資金使用效益,變“一次性”投入為“持續性”增收。在農民變股民方面,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將個人的土地資源、資金等入股到經營主體,從而獲得穩定的收益回報,讓他們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由“打工族”變成“主任翁”。比如,桂平市潯盛公司從村里流轉土地1000畝,每畝年付租金700元。2022年小龍蝦預計畝產量最低300斤,按照每斤最低20元計算,收入600萬余元;無公害水稻按種植面積800畝,畝產500斤,每擔300元計算,收入120萬元。除去生產成本和人員工資,預計稻蝦養殖第一年就盈利200多萬元。按照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占股25%計算,全村11個屯的400多個股民可以分享50余萬元的“紅利”。隨著“三變”的實施,我們村集體經濟得到進一步的壯大,鄉親們的“錢袋子”將裝得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幸福。

          下一步,我們泓源村將進一步發揮支部黨建引領作用,依托稻蝦基地,聚焦產業振興,積極探索稻蝦發展的新路子,推動稻田產業升級,促進規;洜I、產業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同時充分發揮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帶動更多農戶發展“稻蝦共作”綜合種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4

          自2021年到擺龍村任村主任助理以來,我便開始思考:鄉村振興,該如何振興?《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一文中是這樣說的“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而應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v觀我黨百年發展歷史,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三農”工作始終都是我黨關心的重點,脫貧攻堅以后我們的工作重心便轉向了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抓好鄉村振興,推動農村建設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望得見山”,“山”既是金山銀山,亦是綠水青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擺龍村位于貴定縣昌明鎮猴場堡社區東北部,與都勻市毛尖鎮接壤,地勢較高,村內多山地林地,自然資源豐富。駐村以來,我積極協助村支“兩委”開展村事務管理,積極推動村經濟發展和產業項目發展。項目前期,我頂著烈日與村“兩委”到貴州云華農旅有限責任公司參觀調研山桐子生長種植情況、規模以及種植技術等,回村后我們便在各個網格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向村民們講解為什么要引進山桐子種植項目、如何種植、如何管護等相關事項,最終經過再三協調處理,我們成功說服了村民把山桐子種植項目引進了擺龍村,村民們增收致富又多了一條路。

          2022年,糧食安全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政府都對糧食安全做出了相關的工作指示和安排。為了能夠保障擺龍村的糧食安全,我協助村“兩委”積極開展玉米大豆套種的入戶宣傳工作。2022年3月31日一大早,村委會門口早已熱火朝天,大家在學習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后紛紛排隊領取大豆玉米,他們邊領邊說“學完新技術,我準備種植4畝,2+3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產量,增加收入,是好事啊”“我準備種植5畝”“我要種9畝,我一直將土地空著,就是為了種植這個玉米大豆”,村民們熱情高漲,看著大家這么積極,我也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將一袋袋玉米大豆送到村民們的手上,并再次告訴大家種植方法,在大家的滿載而歸中我結束了充實的一天,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看得見水”,“水”既是水資源充足,亦是駐村干部與村民們魚水之情。

          走向基層,最基本的就是要識五谷、分六畜,敢于挽起褲腳踏進田間地頭,敢于擼起袖子扛著米粟稻谷,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知曉農業信息技術知識,與村民們學在一起、干在一起。每每我進行入戶走訪時,“姥姥”們熱情招呼“小娃崽,來我家吃飯啊”,秉承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原則,我都婉拒了“姥姥”們的熱情邀約。在基層有這樣一句話,“駐村工作是否開展成功,看村民們會不會主動叫你去他家吃飯”,這意味著你的群眾工作開展得好,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他們已經把你當做了一家人,我也在大家的熱情邀約中逐漸有了歸屬感,擺龍村也成為了我的家鄉。

          “留得住鄉愁”,鄉愁是一條無形的線,連著在外奔波的游子與故鄉。

          擺龍村布依族分布較多,有極具少數民族風采的民族文化,如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四月八”、“六月六”,這些頗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民風民俗,是村里寶貴的文化財富,是多少在外務工農民的鄉愁,我們通過開展文化活動宣傳家鄉文化,讓更多的人看到家鄉的風采,激勵更多的青年才干熱愛家鄉,返鄉建設家鄉,推動家鄉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鄉村是奮斗的戰場,是展示的舞臺,是成長的天地!秷猿职呀鉀Q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一文中曾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干部的力量,年輕干部成就自我亦離不開鄉村振興的舞臺。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干部應抓住鄉村振興這個機遇,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以青春之我、以奮斗之我,書寫美麗鄉村之畫卷。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5

          她,雖是一名90后女孩,卻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里,卻對農村有著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董家街道董家村鄉村振興專員孫曉丹。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為董家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做好黨員的帶頭示范員

          作為董家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沖鋒在前,為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于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為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愿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筑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并積極捐贈,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愿者,為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簽選房。

          做好群眾的政策講解員

          作為董家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為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吾鄉董家”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復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擊閱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董家村全體人員并通過各種微信群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了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群眾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戶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文件,為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 新時代 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采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后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峰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董家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絡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絡平臺,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頻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云學習不斷檔。每次視頻會議后,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群策群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絡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絡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絡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著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董家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董家”微信公眾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群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匯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跡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董家莊村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范早期檔案,提升創建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為董家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6

          延xx,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意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為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脫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為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扎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為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18年3月,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退役軍人延xx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著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延xx猶記每次回到村里,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著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貧窮落后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延家川村舊貌換新顏。

          凝聚班子的戰斗力

          自18年換屆任職后,發現村里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里的老黨員,老同志群眾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后,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里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為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92戶188人脫貧,帶領群眾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戶的放心”,經!暗綉糁小⒚鎸γ妗比霊袅私廪r戶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了如指掌”,并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戶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戶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戶了解并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后發現,延家川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閑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后,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群眾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激活發展潛能,先后到山東壽光考察溫棚種植,陜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為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采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轉川地60畝來發展蔬菜大棚項目,建成標準大棚27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400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387戶1089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項目雇傭貧困勞動力20余人,戶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盡早實現全村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100畝用于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40%,可直接帶動20戶62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著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說,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后,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后,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托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3口水井,維修2處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墻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90多盞,熱水器56個,新式電表370余戶,硬化村里道路一公里,為全村新建廁所235戶;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30人的幸福家園,爭取200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2019年中秋節,舉辦了延家川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范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于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為延家川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采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戶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為村環境衛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群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范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沖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群眾筑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后,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沖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通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確保戶戶到位、人人知曉。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著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著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遺余力。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7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劉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扎根瑤鄉,甘于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后進村到后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里的貧困在省里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劉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扎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了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劉xx忙于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干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劉xx是否來鍍金。但劉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劉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劉xx一直與村黨員干部奮斗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劉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F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采區,注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劉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癥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劉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游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游、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劉xx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后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劉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辟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xx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范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于解決班級執行力、戰斗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范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斗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范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范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xx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干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8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今年4月底,贛州市人社部門,對該市2021年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部分臍橙農民農藝師、農民畜牧師等人員進行回訪,察看其政策兌現情況及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以期帶動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進而吸引更多的“田專家”“土秀才”投身鄉村振興。

          在贛縣區茅店鎮,農民農藝師鐘xx租種大棚蔬菜200余畝。他采取以工代訓的方法,通過雇用周邊農戶參與大棚蔬菜管理,加強種植技術的傳授,共培養農民技術骨干6人,幫助10余戶脫貧戶年均增收6萬余元。

          農民既學到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為鼓勵更多的種養大戶、鄉村能人申報職業農民職稱,贛州市人社部門破除對申報人員學歷、資歷、論文等條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從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種養大戶、種植和養殖技術管理人員、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成員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農創客等人員均可申報。同時,進一步創新評審方式,打破以往僅對申報材料進行閱評的方式,創新采取實地查看、業績展示、測試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其組織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實績。

          對于獲評職業農民職稱的人員,贛州市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明確由所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作為各類培養、扶持與服務的重點對象,可優先享有國家和省、市惠農政策傾斜,參與農業開發項目、獲得小額創業貸款等經費資助;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獲得相關項目的扶持;優先推薦到外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技術服務。

          今年3月,全南縣向64名獲得職業農民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發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職稱補貼。在該縣,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民中級職稱人員,還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補貼。

          為引導更多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贛州市還強化職稱評審的導向作用,規定城市中小學教師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嚴格落實鄉鎮、艱苦邊遠地區相關津貼、補貼政策,實現待遇留人。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9

          李xx,男,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古河鄉石橋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石橋頭村共有178戶、560人,黨員4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近年來,該同志按照古河鄉黨委“黨建作引領、產業筑基礎、美麗搭載體、鄉風提內涵”的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堅持以為民服務為己任,勤奮務實、開拓創新,狠抓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實,帶領石橋頭村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蹦繕诉~出了堅實步伐。

          一、強黨建,打造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人看人,戶看戶,群眾看支部。自2009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以來,特別是鄉村振興工作實施以來,該同志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先鋒指數管理等基層黨建工作制度,打造堅強有力的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積極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首先從“兩委”班子抓起,按照鄉黨委的工作部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更好推動工作,該同志多次自費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到灤南縣、昌黎縣等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先進村學習考察,引導大家開闊眼界、拓展思路,認識差距、比學趕超。注重發揚民主,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制定了符合石橋頭村實際的鄉村振興創建方案。同時,組織開展了村內環境衛生整治黨員義務勞動,黨員志愿服務和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村干部一心為民謀發展,黨員先行先試做示范,也調動起群眾參與村內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育產業,筑牢支撐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

          鄉村振興,必須有產業做基礎。該同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分析市場前景,結合村民多年形成的農業生產實際,為石橋頭村確定了皮毛動物養殖和果菜種植“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方向。依托遠程教育、黨員之家開設“專家大講堂”,定期聘請農技專家來村為群眾免費傳授養殖技術,組織村內養殖能手和一般農戶開展結對幫扶,引導廣大農戶改變傳統養殖觀念。2018年,全村狐貍、貉子等皮毛動物養殖量達到2萬只,石橋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皮毛動物養殖大村。為改變單一養殖結構,拓展農民增收致富途徑,該同志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及科技致富帶頭人到周邊地區參觀考察,結合本村實際加快產業調整步伐,鼓勵村民發展黃瓜、甜瓜、桃、葡萄等果菜種植,并積極幫助棚戶引進新品種。2018年以來,全村新發展日光溫室大棚25座,棚菜面積累計發展到320余畝,棚均銷售收入達3萬元。在產業的有力帶動下,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105元。2019年,投資50萬元的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落戶,石橋頭村建成5座高標準溫室對外承包,進一步拓寬了村集體收入來源。目前,石橋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2萬元。

          三、促美麗,搭建推動鄉村振興的平臺載體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石橋頭村是2016年度省級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基礎好、起點高。近年來,該同志又提出“綠、美、亮、凈、硬”五字標準,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合理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及自籌資金30余萬元,建成集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于一體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一座;翻新柏油路800米,村內主副街道基本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安裝路燈40盞,全村路燈達到85盞,實現主街道全部亮化;在村內栽植綠化樹木500棵,經過近幾年的綠化攻堅行動,村莊綠化率達到了42%;清理村內及周邊殘垣斷壁6處,清理垃圾1400方,村莊更加干凈整潔;推進“廁所革命”,改造旱廁223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了100%;改造提升村內廢舊坑塘,建成占地4畝的百姓公園,完善休閑步道、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并融入當地傳統民俗,村民休閑健身娛樂有了好去處;同時,對村址周邊圍墻進行美化,粉刷繪制文化墻1400平米,村莊更加靚麗多彩。

          四、轉鄉風,豐富提升鄉村振興的品質內涵

          鄉村振興,不僅要有物質生活的提高,還離不開村民精神面貌的重塑。近年來,該同志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成立紅白理事會,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以前紅白事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盲目攀比的風氣得到根本扭轉。積極參與鄉黨委、政府在全鄉開展的“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培樹村民“知美、愛美、建美、護美”意識,以環境美促進精神美,村內72%的家庭達到了美麗庭院標準,20%的家庭達到了精品美麗庭院標準。每年開展優秀共產黨員、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通過選樹身邊典型,在全村營造見賢思齊、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同時,團結村內有成就、有威望的鄉賢組成村民調解委員會,村民之間的矛盾在村內便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做到了將矛盾“吸附在當地”。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多年來,石橋頭村保持了和諧穩定,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10

          xxx,青島市水文局黨委委員、副局長,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該同志堅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學懂弄通上級黨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拜周邊同事、人民群眾為師,以所學所思指導所作所為,扎實轉變工作作風,主要負責幫包招賢鎮大羅莊村,積極做好五個村的生態振興、脫貧攻堅、對接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堅持下沉到村、腳沾泥土,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工作之初,xxx與同事利用一個月時間下到地頭、走街串戶,摸清吃透所幫包的大羅莊村的產業發展、脫貧扶貧、組織建設、歷史文化、生態資源、人口結構、清產核資、幫扶需求等情況,走訪全村所有貧困戶,并主導完成調研報告。對五個幫包村在生態振興、脫貧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專項調研,形成專題報告,為鎮村規劃的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規劃先行、掛圖作戰,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在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的基礎上,xxx逐村走訪調研、查漏補缺,以項目化管理的思維將各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需求細化、實化,明確項目選址、工程總量、預算金額、時間節點、牽頭單位等信息近百條,形成工程推進表和項目作戰圖,并反饋到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等規劃編制單位,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到底。

          堅持立足優勢、發揮專長,用心盡力當好助手。作為水利系統的一員,xxx堅持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對上爭引,對接省移民局為大羅莊村爭引庫區移民資金,計劃全部用來建設鮮切花種植大棚,帶動大羅莊村產業結構由傳統的畜禽養殖業轉向現代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種植業。同時,積極對接縣水利局、環保局等縣直單位,先后協助爭取多項水利資金投入五個幫包村的水系環境治理,爭取污水治理資金投入王家臺子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 篇11

          xxx,青島市水文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該同志全面貫徹省委“帶著初心使命來、守著初心使命干、檢驗初心使命歸”的總體要求,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使幫包村干部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充分展現了水利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形象,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了力量。

          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政治能力。xxx時時刻刻、方方面面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堅決把“兩個維護”落實到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工作實踐中去。一是加強學習。堅持支部周四集中學習培訓制度,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學思踐悟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積極走進田間地頭、群眾家里、項目工地,向鎮村干部學、向老百姓學、向專家們學,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二是嚴格執行制度。嚴守兩周一輪休的隊內管理規定,自覺踐行每周至少三天進村入戶的工作要求,把全部精力用在處理村內事務、推進村里項目上,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村民,同群眾打成一片、干在一起。

          三是認真參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省直機關同步開展主題教育,深入學習、客觀查擺、即知即改,切實增強了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責任感使命感。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貫徹中央決策和省委部署,切實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

          全面貫徹省委決策部署,有序推動幫包村“五大振興”。一是抓好產業項目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經服務隊策劃、村支部協調,一次性流轉土地500畝,高標準建設招賢鎮玫瑰產業示范園;組織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利用省級專項資金、市級協調資金、水利移民資金為大羅莊村建設冬暖式大棚15個,村集體年增收近30萬元。2019年村集體收入56萬余元。

          二是抓好美麗村居建設這個關鍵。積極推進大羅莊村省級美麗村居建設,協調資金40多萬元建成省級標準化衛生室1處,推動建設百姓大舞臺1處、街角公園1處,全村所有道路實現瀝青罩面,綠化、亮化、美化全部完成,全村實現雨污分流、三線下地,全村308戶安裝天然氣、136戶安裝壁掛爐和地源熱泵,實現清潔供暖。推動美麗庭院和垃圾分類走深走實,建立積分兌換超市,創建美麗庭院287戶,全省婦聯現場會到村觀摩。

          三是抓好文化生活這個保障。組織成立腰鼓隊伍、廣場舞隊伍,協調文旅部門送戲(電影)下鄉,舉辦青少年演講比賽、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協調文旅、科技等部門建設村莊閱覽室、科普館,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增進了干群關系。

          四是抓好支部建設這個根本。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建強支部、帶好支書、培養后備力量。完善黨員活動室,規范組織生活。深入挖掘大羅莊村紅色歷史,設計建設村莊紅色記憶館,傳承弘揚本色精神,教育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創新實施黨員巷長制,評選出21名巷長,帶頭參與鄉村治理、化解矛盾糾紛、反映群眾訴求,打通了支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米,該工作被《人民日報》報道。建設大羅莊村黨建融媒體平臺,通過網絡連通鎮、村、群眾,實現了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加強教育培訓,連續兩年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直接培訓到支部班子、小組長、黨員巷長,先后赴濰坊、東營、淄博等地考察學習,錘煉了黨性、開拓了視野、解放了思想。利用每月25號議事學習日這個平臺,主動到村宣講政策、講黨課,提升了支部書記抓黨建、興產業的認識。

          五是抓好脫貧攻堅這個前提。持續聚焦聚力“兩不愁、三保障”,多次走訪貧困戶,核實完善檔案資料,確保貧困戶信息精準;組織志愿者定期入戶清理衛生,用服務隊募集企業資金為貧困戶免費硬化院內小路、安裝天然氣和清潔取暖設施;村里還利用募集的2萬元資金設立愛心基金,及時救助貧困戶和困難群眾。

          六是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個重點任務。第一時間中止春節假期,于正月初三返回莒縣,積極參與村內24小時防疫值班、外來人員排查、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口罩等物資協調等,親自參加并組織黨員巷長參與疫情防控,兩名村支部委員帶病堅持工作。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始終堅守廉潔自律底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規矩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做到說話講禮儀、辦事講規矩守紀律。切實克服家庭實際困難,嚴格執行服務隊工作、學習規定和兩周輪休一次的工作紀律,未因家庭困難影響日常工作。及時接受廉政教育,筑牢廉潔自律防線;作為支部紀檢委員,還通過組織觀看反面典型案例、參觀莒縣黨性教育基地等方式,推動支部從嚴管黨治黨落細落實。

        【鄉村振興感人事跡】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通用5篇)11-19

        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范文(通用12篇)11-19

        鄉村振興標語11-03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05-06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07-21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11-20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跡09-10

        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04-30

        有關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04-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