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一般事跡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1
一直以來,鄭秀珍的家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上有公婆,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于前年結婚,有了兒媳。一家人晚輩尊重長輩,長輩關愛晚輩,溫馨和諧,其樂融融。
鄭秀珍常說,父母親養育我們不容易,辛苦操勞一生,我們做子女的悉心照顧,贍養老人是情理之中,不足掛齒,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朋友、鄰里間無不說她是個好媳婦。
剛結婚,兩個兒子相繼出生,公婆身體健康,一家人勤勞能干,是村里的富裕戶,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6月,在水稻插秧的大忙季節,婆婆突發腦梗住院,經過搶救,血栓壓迫神經,婆婆從此失去語言功能,再也不會說話了,癱瘓在床不能下地了,時值水稻插秧時節,她的愛人還要在家打理農活。20多天,她一人不分晝夜在醫院守護,同病房的病友,都認為她是老人的女兒,不嫌臟,不嫌累,一口水,一口飯,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著。直到出院,沒有脫過衣服睡覺。
出院回到家,婆婆手不好使,拿不了筷子、勺子,每天一日三餐都要她一口一勺地喂,有時婆婆一口沒吃好嗆著,噴了一桌子,她從不嫌臟,還教育兒子,“誰都有老的一天,奶奶從小也是這樣照顧你們的”。婆婆因為不會說話,有時為了一點小事,也找不出什么原因,就發脾氣,又哭又鬧,她就像哄小孩一樣耐心的哄、勸,直到婆婆高興滿意為止。
由于婆婆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注射胰島素,早、晚每天飯前半小時注射,她打完針,做好飯,端上桌,再一口一口地喂飯婆婆,自己只能插空吃一口,幾年如一日,從沒有自己坐那好好地穩當地吃過一頓飯,農閑時還行,農忙時,她還要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有時公公看不下去了,要幫她喂婆婆,可婆婆嫌公公喂的不好,不讓喂,最后還是她默默地把婆婆喂飽喂好。
婆婆臥床時間久了,她怕婆婆肌肉萎縮,經常幫婆婆按摩洗身子,把她背到外面曬太陽,婆婆經常便秘,大便不通暢,她就用手往外摳,從不嫌臟。村里的老姐妹去看望婆婆,都說她把婆婆伺候的比她們還干凈,屋里一點怪味沒有。鄭秀珍盡管有多年的風濕、骨質增生致使腿走路不便,但是她從不舍得出門看病,從沒有在外面住過一晚,因為她說婆婆在家,她不放心。
鄭秀珍是一位農村婦女中很平凡的女人,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幾年如一日,懷著一顆敬老、愛老的心,傳承著中華民族美德,伺奉婆婆如親媽,成為富榮村人人皆知的好媳婦。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2
李慶萍是六街鎮六街村四組一個普通家庭,但這個家庭卻因照顧臥床多年的老父親而顯得那么不普通,她家孝敬老人、照顧老人的精神,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是農村家庭孝老愛親的榜樣。
李慶萍家庭有五口人,是一個重組家庭,家庭成員有丈夫闞有明、長子李俊達、次子闞健雄和次子媳婦謬媛媛。雖是重組家庭,但全家人互敬互愛,生活過得平靜而幸福。
20xx年8月23日,李慶萍的父親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和救治后,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遺癥,長年臥病在床。李慶萍嫁在本村,考慮到哥哥和弟弟都外出經商和發展,不能留在父親身邊照顧,自己照顧父親更方便,她就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為了照顧好父親,她放棄了田地的農活,在家一心一意的護理和照顧父親,她弟弟是學醫的,更懂得如何照顧父親,她就經常和弟弟聯系請教護理方法。她剛開始護理父親時,沒有經驗,每時每刻都精神高度集中的看護著父親,一個月后,她由于睡眠嚴重不足,體力不支,不但人瘦了,還經常感覺頭暈,她就想:照這樣下去,她的身體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拖垮。為了照顧好父親,她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每天早起跑步,通過運動鍛煉把身體素質提高。在父親睡著的時候,她就抓緊時間補瞌睡,慢慢的生活有了規律,她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她父親發病后,吸了一個星期的氧氣,加之不停的輸液尿量大不便翻身按摩,血液循環又不好,背部長了褥瘡,又因年齡大,組織再生能力差,造成褥瘡嚴重感染,化膿程度達到看得見脊椎骨。每次小便后都要清洗傷口、換藥,每次換藥她心里都很難受,不知道老父親是怎樣的難受?怎樣的疼?為了治好父親的褥瘡,她和弟弟到處打聽治療方法,通過姐弟的努力,他們也學到了很多偏方和辦法。由于父親體形比她高大,她每次幫他翻身按摩都要很長時間,特別在冬天每夜起床要把房間溫度升起來才能換尿片、換藥、按摩,再冷的天她都累得滿身是汗;到夏天溫度高時,每天都由她丈夫把父親抱起,用被子墊好,讓老人靠一靠,每天都要用溫水擦一遍身體。黃天不負有心人,在堅持了兩年零五個月后,父親的褥瘡徹底好了。就這樣,她照顧父親照顧了將近六年,只要父親健健康康的.活著,她會一直堅持照顧下去。雖然她父親依然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行走,但是看到父親的臉色日漸紅潤,氣色越來越好,每天干干凈凈,她再怎么辛苦都覺得是值得的。
在護理父親的日日夜夜里,她最感謝的是她的丈夫,丈夫對她照顧父親不管田地里的農活沒有一句怨言,任勞任怨,一個人承擔起家里的全部農活,也理解和支持她照顧父親。父母是子女的表率,她的兒子也非常孝順懂事,有空回家就搶著替她照顧父親,叫她去補瞌睡,替她值夜班,看到兒子也這么懂事孝順,她很開心。在平時的生活中,她會經常到敬老院為老人們量血壓,關注老人們的健康狀況,自費為老人們帶去一些藥物,減少老人們的病痛。在她的示范帶動下,現在每天早上都會有本村五六個婦女跟她一起鍛煉身體,一起強身健體。
她家全家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養育,做子女的應該好好孝順父母,讓中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3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唐代詩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
烏云斯慶,女,蒙古族,現年33歲,烏審旗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隊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是大家公認的好職工,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女兒,好媳婦,好孫媳,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十年來如一日,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她20xx年與丈夫胡日查結婚,丈夫沒有固定的工作,干一些臨時工收入甚微,自己又是地方聘用人員,工資才1000元,到20xx年才漲到3500元左右,結婚以后生了兩個男孩,生活的開支越來越多,她沒有灰心,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一大家的基本生活開支。她的爸爸有糖尿病,媽媽有高血壓,經常需要人來照顧,有時還需住院治療。雖然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但對老人的照顧她是最多的,只要兩個老人一有病,她就過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照看液體,買藥陪床。特別一提的是她的丈夫胡日查從小被外婆斯仁那米德撫養長大,現在外婆就一個人,平時和烏云斯慶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外婆有高血壓和風濕性關節炎,行動不便,常年吃藥,又沒有收入,這一切開支只有烏云斯慶一家人提供。她對外婆特別好,默默地承擔起了這份盡孝的責任。
兩個孩子的出生,讓烏云斯慶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開支更大了,生活更忙了。她既要去工作,又要精心照顧外婆,還要給丈夫洗衣做飯,更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孩。但是,她沒有被生活負擔嚇到,也沒有被繁忙的勞動壓倒。
工作生活中,她總是開開心心,樂樂呵呵的與同事和鄰居相處閑聊。有一次,同事為償還5000元信用卡,四處借不到錢煩惱的時候,她主動找到同事問清了情況后,及時借給同事5000元,幫同事渡過難關。還有一次,鄰居的一個小孩發高燒,小孩的`爸爸不在家,媽媽又是一個殘疾人行動不方便。她得知這個情況二話沒說,就把孩子領到醫院治療,等小孩高燒退了才把孩子領回去,雖后兩天又領上孩子去醫院復查2次,等孩子徹底康復以后她才放了心。這樣的好事,她做的還很多很多,在單位和鄰里樹立了很好的口碑。
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為給下一代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熏陶。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松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事要誠實。
她用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自己孝老愛親,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4
城市還在夢中,你就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人們盡情享受生活時,你卻在養老教子中奔忙。小家大家是一家。家庭因你而溫暖,城市因你而美麗。
孫世雪,縣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清掃隊副隊長。從事環衛工作二十多年來,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早上四點鐘從家出發,穿行在長白大街各主干道,檢查衛生清掃情況,看到路面有紙屑、煙頭、果皮就撿起,沒有清掃干凈的地方及時處理。春秋風大,路上行人多,日常保潔清理要到晚上8點鐘以后才結束。每逢五一、十一、旅游季節、重大節日更要從早到晚維持街道整潔干凈。大年初一早晨五點,孫世雪要帶領環衛工人門及時清掃鞭炮紙屑。冬季清雪是環衛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雪為令,下雪后第一時間,孫世雪和清掃工人經常是半夜或凌晨一起清掃大雪。為保證路面無積冰、無積雪,大家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地清運冰雪、清理路面,她和男同志一樣堅持在清雪第一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一天下來就是10多個小時。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孫世雪更是為家庭默默操勞著。1994年春天,孫世雪和在縣醫院工作的申勇結婚了。因公公患有重病,婚后第二天就放棄了蜜月來到醫院侍候公公,在病床前陪他度過了人生最后一程。自從公公走后,孫世雪便和婆婆住在了一起。老人身體不好,她悉心照料。20xx年11月,婆婆得了肺癌,為了讓老人安心養病,孫世雪夫婦沒有告知老人實情,一邊安撫著老人,一邊四處聯系醫院看醫生。孫世雪陪著婆婆做了手術,煎藥、喂飯、擦身子、洗衣服更是耐心細致地照料著。為增強老人體質,她變著花樣做飯菜,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合理。只要一有空閑,她就和老人聊天、講故事、講笑話,使老人得心情更加舒暢。在孫世雪的細心照顧下,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
結婚二十多年來,孫世雪夫妻恩愛和睦,共同承載工作和生活,相互理解、支持,都主動為對方著想減輕壓力。平日里,孫世雪教育兒子做人要坦誠,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已是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5
說起古浪縣定寧鎮肖營村石南莊組的石財,當地人們不得不給他豎起大拇指,孝愛誠實,作為孫子輩的他和妻子史燕霞無怨無悔伺候爺爺奶奶12多年,直至奶奶爺爺93歲相繼含笑離世,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20xx年石財和妻子史燕霞相知相愛喜結良緣,當時因家中人口較多,婚后沒有多久,按照農村的習俗,就和父母、兄弟分家另過,當時父母和弟弟住在一起,石財和妻子被分了出來,家里面條件有限,因此除了鍋碗瓢盆和簡陋的住所,并沒有分得一點像樣的財產。由于石財是家中的長子,從小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從小就和他們感情深厚,因此他們兩口子商量就主動要求把已經81歲的爺爺和78歲的奶奶接過來住。當時,他的伯夫和父母都健在,作為孫子伺候爺爺奶奶這種事在他們那個村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在剛開始伺候爺爺奶奶的時候,親戚朋友和鄰居們都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認為他作為孫子沒有照顧爺爺奶奶的必要,這應該是父母、叔伯應盡的贍養義務,但是他依然是繼續堅持這么做,甚至親戚們認為他是在作秀,鄰居們也對這種情況不是理解,對他也不理不睬。就這樣,他和妻子一起默默伺候了爺爺奶奶12年,直到他們相繼離世。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道最起碼的品質和風格,這也是石財和妻子一直做的,在照顧二老的過程中,他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幫老人倒洗臉水、梳頭、穿衣服。妻子史燕霞在老人的飲食起居上更加體貼入微和“費心”,每天做飯都是做兩類飯,一類是年輕人愛吃的`,一類是適合老年人吃的。為了不讓爺爺奶奶寂寞,他們就經常跟老人拉家常,給老人聊聊在外面聽到見到的新鮮事兒,或者讓老人講他們年輕時候的事兒,每每講起就有講不完的故事,爺爺奶奶年輕時候的很多故事他和妻子都能背下來了,但是他們還是從不厭煩,反反復復讓奶奶講,就是為了讓老人多說說話,排遣爺爺奶奶心中的苦悶;有時候也讓孩子們給老人講笑話,講故事。為了不讓老人感到孤獨,當爺爺想出去散心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開車拉著他到縣城公園、廣場及周邊鄰居家去轉轉。
20xx年,奶奶因病救治無效去世,他們全家非常傷心,后來,伯父要求將爺爺接到縣城他家里照顧,但是爺爺不愿去,說是住不慣城里的樓房,行動上也不方便。20xx年年底爺爺也由于肺心病住院,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他和妻子白天黑夜輪流的照顧,幫爺爺擦身翻背、洗臉、洗腳、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親戚們來看望爺爺的時候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親生子女也不過如此!”。雖然經過他和妻子無微不至的在醫院伺候了爺爺一個多月,最后爺爺還是走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爺爺奶奶從小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對他的照顧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用一顆感恩心對待身邊的老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回家看看,讓他們感受家人的溫暖,安心的度過晚年。
“首孝悌,次謹言”、“親有疾,藥先嘗”、“晝夜待,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石財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黨員,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只是用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照顧著自己的親人,用行動來讓他們過得更幸福更快樂。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拋掉利己思想,拋掉享樂觀念,發自內心的去愛我們的親人,關愛我們周圍的所有老人。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最美孝德家庭事跡材料11-07
最美孝德家庭事跡材料09-24
孝老敬老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3-24
敬老孝親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文12-17
最新最美孝德家庭事跡材料范文04-03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02-22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優秀02-22
孝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1-12
敬老孝親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通用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