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擬起事跡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賢事跡材料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賢事跡材料 1
為應對農村發展新常態、構建和諧新農村,徐州市賈汪區耿集辦事處創新“用老百姓法兒,平老百姓事兒”工作思路,在轄區84個自然村選拔了165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農村優秀老黨員、退休老干部、老族長等“三老人員”,組建以黨員為骨干力量的“鄉賢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員自身優勢服務鄰里鄉親。這群“鄉下黨員能人”憑借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地熟、人熟、事熟和為鄉親所信任的優勢,在廣袤鄉間,唱響了一出化解矛盾、助推發展的和諧大戲。
跑斷腿,只為民工把薪討
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年初年末易發多發問題,也是造成基層重大集訪、鬧訪的主要事項。
針對每天都在發生的鄉親鄰里矛盾糾紛,當地政府通常更是束手無措,“這正是我們鄉賢黨員最擅長的,因為我們年齡較大,且多是鄉親鄰里長輩,再難纏的村民都會或多或少的遵守村里的“老理”,給我們一點面子,不尊長輩,不聽長輩勸,會被周圍村民“圍攻”的。我們總結出化解鄰里糾紛的“三法寶”也很奏效,平息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蓖诵堇细刹抗⒌绿米院赖闹v到。一是“一對一”調解法。在調解過程中,鄉賢老黨員們不僅利用自己威望與長輩優勢,更是認真鉆研“心理學”化解途徑,通常以當事人心理為突破口,采取“各個擊破”的“一對一”調解法,實現矛盾糾紛的'快速解決。二是多渠道勸導法。針對矛盾糾紛制造者,常常采取“非常手段”,對“鬧事”一方進行教育施壓。退休老干部耿德堂一臉無奈地說到,“生活中很多無賴拿他們實在是沒有辦法,法律、政府往往束手無措,萬不得已才這樣做,其實這就是一種“激將法”,但也必須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比怯H情感化法。針對家庭糾紛,鄉賢黨員們多從親情角度出發,直擊矛盾缺口。3月11日,張莊村一對父子因土地征收補償鬧得不可開交。同村鄉賢黨員張軍到達現場聽到的第一句話,父親對兒子說咱們之間以后都不要往來了。經了解,兒子想從父親那多得一點土地補償款做點小生意,但父親考慮自己年紀大了又無生活來源堅決不答應,雙方互不相讓。張軍平時也知道兒子挺孝順的,便以此為突破口,在自家擺上一桌酒菜,邀請雙方當事人及村里的家族長輩到家里聚會。酒過三巡,張軍及自家長輩們苦口良言,講述父親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艱辛的養兒經過,兒子意識到自己的錯,當場跪在父親面前留下悔恨的淚水,并向長輩們保證今后善待父親,和諧相處。
流汗水,只為家鄉更美好
在積極做好“矛盾調解員”同時,鄉賢老黨員們更是扮演著“文明巡防員”、“群眾宣傳員”角色,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主動加入建設大軍。針對各村上訪戶,鄉賢工作室采取責任包掛方式進行逐一化解,理由確實合法合理,鄉賢工作室將會納入幫扶范圍;對于“非訪”者,家族長輩、鄉賢黨員等實施長期教育勸導;確實存在困難的,竭盡全力予以幫助。針對鄉村建設方面鄉賢老黨員也是殫精竭慮,為建設美麗鄉村,鄉賢針對發展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勇于建言獻策,更是親力親為。對于鄉賢的貢獻,王集村村民耿萬成豎起大拇指說到,“針對村容村貌問題,未整治前,豬舍、廁所、違建、垃圾,臟亂差現象那是相當嚴重。經過村里鄉賢提議整治,現在環境比以前干凈多了,還建了公廁,多虧了‘鄉賢’的協助。
鄉賢事跡材料 2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不僅在學校成績優秀,而且孝敬長輩、團結同學、和睦鄰里,在家里、在學校都有了很好的口碑。雖然我沒有做過感天動地的大事情,也沒有什么值的大書特書的的感人的故事,但是我帶給大家的溫暖與感動、震撼與美好數不勝數。在老師和家長的教育下,我在學校是一個認真學習講文明有禮貌的學生,課前能認真收集資料做好預習,上課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能抽出時間認真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不管何時,我見到老師總能熱情禮貌的打招呼,平時與同學團結友愛,熱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我都踴躍參加。因為表現出色,每學期都被評為“優秀學生”。我從小就孝順大人,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卻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表現出來。在生活中我懂禮貌講孝心,每次出門,進家門總是和家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處,經常把學校發生的趣事和大人說說,遇到困難時也能主動和家人交流尋求幫助。在家能聽從父母長輩的教導,關心父母、能分擔父母家人的憂慮。家中如果有人生病了,我知道端茶倒水,噓寒問暖。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媽媽突然胃痛起來,我半夜起來為媽媽燒了熱水,在給媽媽倒水時,還不小心燒了手,兩手紅腫,但我怕媽媽擔心,忍著劇痛自己用涼水沖了沖,還努力忍住眼淚,連一聲都沒有吭。
平日里,我還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擦桌子、洗碗、洗衣服、做飯等。暑假里,爸爸媽媽上班太忙,中午等他們回來再燒午飯,那就有些急促了,那時我才10歲,還沒有獨自一個人燒過一家人的飯菜,但為了讓爸爸媽媽下班就能吃到飯菜,我毅然決定嘗試著燒一頓。我洗菜、切菜、上灶臺炒菜,下灶臺燒火。忙上忙下,累得滿頭大汗,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奮戰”,一頓飯菜終于出鍋了,雖然并不豐盛,味道也不大好,但爸爸媽媽很高興,因為他們吃到了兒子親手做的飯菜。從那時起,我就經常幫爸爸媽媽做飯,以減輕他們的家務勞動,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很滿足。
我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很孝敬,有空時經常陪外公外婆聊天,因為爺爺奶奶離得遠,所以我平時也經常打電話去問候他們。如果家里遇到為難的'事,爸媽講給我聽以后,我也會一起出主意想辦法,負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我雖然是一個男孩子,但我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孩子,會從細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媽媽表達對自己的關心和熱愛,有時是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者是一句真誠的謝謝。我偷偷記下了媽媽的生日,為了給媽媽準備這份禮物,我花了很多心思,那天我早早起床,偷偷的去給媽媽買了一份小禮物,只把媽媽感動的熱淚盈眶。媽媽經常對朋友說“我沒有女兒,但兒子就是我的小棉襖。”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貴在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在學生時代就懂得尊師孝親,長大后才能“適應社會、益于社會,成為熱愛人民,忠于祖國的好公民”。
行孝是善心的體現、愛心的寫照;。
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風范。
宋希華校長今年63歲,她退休后應該在家享受悠閑、安逸的晚年生活。而她卻如戲劇般,與三位老人演奏自己快樂的生活樂曲!
宋校長公公90多歲了,在10年前患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那時,宋校長還沒退休。她每天忙完學校大事、小事,還要回到家忙里忙外幫婆婆伺候公公。就在宋校長退休后不久,婆婆也患了腦血栓臥床不起。她一人肩負著照顧兩位老人臥床的生活。每天,她幫公公、婆婆翻身、擦澡、刷牙、吃飯、按摩、燙腳、通便……每天重復這些細致、繁瑣卻又非常重要的護理步驟,這幾乎成了她退休后固定的生活模式。老人體溫的高低、床墊的干濕,面部的表情、生活細節,她都時刻掛在心上。十年如一日,每當同事去宋校長家里看望她時,兩位老人逢人就夸獎宋校長是天下最好的兒媳婦,也是他們做老人上輩子修來的福。2008年宋校長的公公去世了,大家以為,這回,宋校長只伺候婆婆一個人,能多少減輕一點負擔了。誰知宋校長卻說:“她自己的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為了能更好地照料母親,她又把母親從弟弟那接到自己的家里,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誰知她的母親比婆婆更難伺候,有時把自己的大便用毛巾裹著四處藏放……母親常常把家里搞的亂七八糟,宋校長卻從沒有嫌棄過母親一句話?偸俏⑿χ脺睾偷恼Z氣告訴母親不能把糞便隨便亂放,母親卻如同三歲小孩,一不高興就和宋校長發火,偶爾還伸出手來打宋校長幾下,而宋校長還是微笑著像哄小孩子一樣,哄母親開心的笑……如今一直伺候著母親和婆婆。
宋校長,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侍奉于三位老人,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對父母的情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最終化作傳承美德、敦化民風的人間佳話,流傳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宋校長的故事感動著認識她的每一位朋友,也感動著老師和每一位學生。她的孝善事跡,演繹和詮釋了孝的艱辛和動人,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大愛無言,孝暖人間!
鄉賢事跡材料 3
20xx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扎根瑤鄉,甘于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后進村到后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里的貧困在省里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扎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了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xx忙于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干部打了個問號,推測xx是否來鍍金。但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xx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xx一直與村黨員干部奮斗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F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采區,注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癥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游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游、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制品加工等。此外,xx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后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辟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xx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范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于解決班級執行力、戰斗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范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斗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范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范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xx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干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xx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賢事跡材料 4
小昌自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團結兩委班子成員,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引導群眾苦干實干勤勞致富。
一是加強自身建設,嚴格要求自己,守紀律、嚴規矩,提高自身素養,注重理論學習。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工作生活中對大病戶、特困戶、五保戶等格外關心,為群眾排憂解難。大力發展高山生態蔬菜種植、獼猴桃種植、農家樂等產業,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快發展。
二是經常性開展自學和參加業務培訓,提高自身業務知識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學習型的班子,利用“三會一課”和每季度的黨員大會等,采取多種形式與班子成員一起學習黨的有關政策和文件。
三是自己率先垂范,打鐵還需自身硬,抓班子,帶隊伍,堅持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風建設放在首位,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大力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村風民風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是嚴把村干部入口關,按照高標準、嚴要求選能人,用強人的工作思路,從入黨積極分子、致富能手中選出高素質人才,作為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優化了班子結構,增強了兩委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樂于奉獻,敢于擔當
小昌在決勝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中,敢于擔當,勇于探索,采取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先試,全村133戶土坯房,改造建好38戶全部入住。
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通過精準識別,三評一公示一入戶,62戶195人實行項目精準、政策精準、幫扶精準、資金精準,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如期高質量推動全村脫貧。
抓民心工程,解難點問題
小昌始終堅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為人民辦實事當作頭等大事,實打實開展網格化管理,做好了護林防火、抗洪搶險、群眾突發事件等,兩年間調處矛盾糾紛60余起。
他堅持矛盾不上交,鄰里矛盾不出網格,一般事不出村,無聚眾上訪,鄰里關系和和美美。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他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刻對照黨員標準檢查自己,帶頭遵守黨紀黨規,帶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組織振興等,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鄉賢事跡材料 5
走進雞場鎮學官社區橋頭組,一條條水泥路修到家門口,一棟棟房子整齊有序,一片片臍橙產業基地蔥蔥郁郁,一戶戶農戶臉上藏不住滿心喜悅……一處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無不展現著這個美麗鄉村人民的幸福生活。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縣委統戰部下派的.駐村干部——試驗區聯絡中心辦公室主任黃建貴密不可分。
深入開展遍訪,助推鄉村振興
為持續做好鞏固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黃建貴嚴格按照雞場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出發點,組織包片干部、包保干部深入開展走訪、排查及防止返貧致貧等各項工作,通過進組入戶、電話核實、微信聯系等方式消息了解片區內脫貧戶、監測戶生產生活情況,及時掌握收入情況,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確保三類重點人群增產增收。
打造特色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黃建貴以實施產業助推增收要求,以柑桔產業為主導產業推進,完成柑桔種植6000余畝、掛果2000余畝,組織產業指導員到深入果地對農戶開展《柑桔產品質量提升技術培訓》,培訓農戶30余人次,發放誘蟲粘蟲球75000余個,安裝太陽能殺蟲燈100余盞,通過多方式殺害病蟲防止傳播黃龍病等病蟲害,2022年5月5日,臍橙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大力配合社區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按照沒有一片撂荒地的要求,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糧食種植工作,結合稻谷種植示范點大力動員群眾發展250畝“稻+魚”種養殖項目,發放玉米種子1200斤、黃豆300斤,守好糧食安全底線,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群眾增收。
加強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黃建貴積極配合實施2022年雞場鎮柑桔園改造建設項目,完成7條單軌運輸軌道安裝,共計4000余米,安裝完成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滴灌管網,履帶式旋耕機、開溝機施肥機已采購到位。積極申報《2021年雞場鎮學官社區橋頭組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村莊整治項目》,完成新建公廁30.57㎡,河道垃圾淤泥清理1858.82m,河道駁岸砌石1126m,攔水壩擋墻120.3m,駁岸石砌筑69.6m,混凝土仿木護欄132.95m,臺階5.4m,雨水溝1645.5m,卵石排水溝91.52m,擋墻253.9m。申報《2021年雞場鎮學官社區橋頭組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鄉村環境整治項目》,完成改造112戶衛生廁所改造。實施《2022年雞場鎮學官社區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示點宜居農房建設項目》,投資241萬元,已完成62戶宜居農房改造,老舊墻面改造17627.55㎡,老屋頂改造750.78㎡,磚砌櫥柜38戶。
創新基層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黃建貴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到橋頭寨開展環境衛生評比工作,切實提升群眾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意識;組織召開2次群眾會、院壩會,與群眾交心談心,切實了解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老百姓的所期所盼,并通過召開橋頭寨議事小組會議進行共商,由議事小組牽頭,對環境衛生整治、門前“三包”、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進行分片管理,形成社區管總、議事小組管事、群眾共管的機制;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謀劃申報項目,通過數字化,推進鄉村治理,通過院壩會、群眾會、入戶等方式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積極宣傳村規民約發揮村規民約的作用,通過群眾通俗易懂的語言新修訂村規民約詞句朗朗上口,讓群眾易記、易懂、易行,大力宣傳弘揚勤儉節約、浪費可恥的理念,倡導綠色環保、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對封建迷信,遠離黃賭毒,消除鄰里矛盾,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培育文明鄉風。
牢記初心使命,助推鄉村振興
黃建貴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幫助大病戶廖順清申請解決臨時救助2萬元,切實減輕農戶因病造成的負擔,為監測戶韋正明戶申請防貧扶助險,補助32108元;為轄區內3戶殘疾人家庭每戶申請3000元進行無障礙改造,解決殘疾患者生活困難;針對洋岐山組因降雨較大導致山石、泥巴垮塌影響群眾上學、出行等情況,及時協調挖機對滾石、泥石進行清理,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需求;配合省民政廳開展春節期間“慈善情暖萬家”慰問活動,為社區56戶三留守人員發放慰問金及溫暖包,共計約2.8萬元;春節期間積極協調,為社區鰥寡孤獨群眾發放愛心棉被20套,床上三件套20套;因降雨導致群眾水管斷裂,及時協調水管,組織群眾修繕飲水管網,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鄉賢事跡材料 6
XX,男,漢族,1972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濟寧市嘉祥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2021年6月,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自調入扶貧戰線以來,團結帶領全縣扶貧系統干部職工,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并順利完成了向鄉村振興的平穩轉型,開啟了我縣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
履職盡責,決勝脫貧攻堅
作為扶貧戰線上的帶頭人,擔負著全縣脫貧攻堅推進落實的強大政治責任,他深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為此,他時刻保持攻堅態勢,各項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與全縣扶貧干部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構建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全縣累計減貧2.3萬人,20個省定貧困村達標出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2019至2021年,連續三年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年底考核中獲得“好”等次。
扎根一線,村村到戶戶訪
為準確把握脫貧戶的基本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他經常深入一線,走村入戶調查研究,認真聽取群眾的呼聲,詳細問詢每一項政策落實情況,親自對13個鎮街的2000余名幫扶責任人和扶貧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講解政策、分析問題、傳授幫扶措施。組織扶貧干部開展常態化遍訪和集中抽查走訪活動,排查解決精準識別、“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會同幫扶干部共同制定幫扶措施,千方百計增加脫貧戶收入。
創新模式,增強“造血”功能
發展產業既是帶動群眾就業、促進群眾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更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撐。該同志始終把培育壯大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突出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探索出“總部基地+衛星工廠”的產業脫貧路徑,整合各級資金,在鎮村和社區建設衛星工廠(手套加工點),實現“管理標準、訂單發放、原料配送、產品回收”四統一,把衛星工廠建到老百姓家門口,讓老百姓“出家門、進廠門”,帶動穩定就業7000余人,方便脫貧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鄉賢事跡材料 7
任xx,女,28歲,農民,1993年8月18日出生,大專學歷,xx省xx市曲周縣槐橋鄉西漳頭村人,現任曲周縣碩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總經理。曾于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在xx市農校學習,作為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畢業后扎根農村一直從事農業工作。她刻苦學習農業技術知識,通過與國家、省市級科研單位開展長期科研合作,推廣與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深耕農作物種植,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立志在農村發展創業,帶領父老鄉親一起致富。
2011年走出農校的任xx放棄了城市繁華喧鬧的生活,回到家鄉利用所學開始了他的涉農創業、涉農惠農之旅。熱愛科技的任xx,曾多次參加農業技術培訓課程,分別于2011年11月參加中國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培訓,20xx年參加東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函授學習班,2015年9月參加xx市農業廣播學校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青年農場主培訓班。
自從參加農業技術工作以來,任xx積極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xx省農業科學院、石家莊市農業科學院、xx市農業科學院等國家和省市級科研單位開展長期科研合作,在棉田高效種植技術模式、農田肥料合理利用、棉花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2012年為“棉麥套作”100畝示范田進行田間技術指導,全程參與了農機改造、適宜小麥和棉花品種篩選等技術試驗,取得棉花、小麥雙豐收,推進“xx市棉麥雙豐工程”在全市的`大力推廣:2013年參加科技部“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子課題,棉田增糧技術模式研究與示范”項目的試驗工作,協助xx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開展了適宜麥棉兩熟種植的小麥、棉花品種篩選試驗,篩選出嬰泊700、冀雜2號等品種;開展了麥棉兩熟模式適宜肥料用量試驗,明確了最佳肥料種類與配比,實現了減少鉀肥與磷肥投入而不影響作物產量的目標。20xx年—2015年參加了xx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枯草芽孢桿菌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篩選試驗,并取得了重要進展。
經過幾年的農田種植工作和自己的刻苦鉆研學習,2016年與xx省農業廳種子管理總站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合作的“棉鈴疫病防治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推廣”項目獲得xx省人民政府“xx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該項目推廣面積5萬余畝,為當地棉農減少爛鈴損失,增加了收入。他將所學的農業技術知識轉化為當地農民開啟致富大門的鑰匙,經他技術指導的麥棉套作示范田,也受到了中國工程院陳學庚、張福鎖等院士的指導。20xx年6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對小麥收獲進行了現場直播;2015年6月5日,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國鄉村之聲欄目對“麥棉套作”技術進行了專題報道。帶動xx、邢臺、滄州、衡水等地區累計輻射面積80余萬畝,累計新增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
近幾年農業形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從單純追求產量到提質增效、土地流轉集中等對生產管理機械化和專業化要求更高、更先進。任xx敢闖敢試,勇于創新,積極投身于農業社會化服務事業,為了讓農業社會化服務更好的服務農民,2016年6月成立了曲周縣碩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她擔任法人,總經理一職,總投資150萬元購買了植保無人機、大型自走式噴霧機、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等大型、先進的農機設備,開展了新的科技創新活動,托管周邊4000余畝土地的全程服務,開展大田農作物種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機社會化服務業務等工作,年進行植保統防統治8萬畝次。大規模的土地托管服務,促進了土地流轉和技術更新,為農業技術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同時也惠及了千萬家農戶,有效解決了種植難題。
她善于學習、勤勞肯干、積極上進,在農業技術方面積累和探索出了豐富的管理技術經驗,同時不斷的將自己的技術經驗傳授給周邊地區的農民,讓農民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管理水平,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奔小康,為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被共青團xx省委、省農業農村廳授予“xx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鄉賢事跡材料 8
李xx,男,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古河鄉石橋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石橋頭村共有178戶、560人,黨員4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近年來,該同志按照古河鄉黨委“黨建作引領、產業筑基礎、美麗搭載體、鄉風提內涵”的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堅持以為民服務為己任,勤奮務實、開拓創新,狠抓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實,帶領石橋頭村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蹦繕诉~出了堅實步伐。
一、強黨建,打造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人看人,戶看戶,群眾看支部。自2009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以來,特別是鄉村振興工作實施以來,該同志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先鋒指數管理等基層黨建工作制度,打造堅強有力的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積極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首先從“兩委”班子抓起,按照鄉黨委的工作部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更好推動工作,該同志多次自費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到灤南縣、昌黎縣等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先進村學習考察,引導大家開闊眼界、拓展思路,認識差距、比學趕超。注重發揚民主,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制定了符合石橋頭村實際的鄉村振興創建方案。同時,組織開展了村內環境衛生整治黨員義務勞動,黨員志愿服務和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村干部一心為民謀發展,黨員先行先試做示范,也調動起群眾參與村內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育產業,筑牢支撐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
鄉村振興,必須有產業做基礎。該同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分析市場前景,結合村民多年形成的農業生產實際,為石橋頭村確定了皮毛動物養殖和果菜種植“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方向。依托遠程教育、黨員之家開設“專家大講堂”,定期聘請農技專家來村為群眾免費傳授養殖技術,組織村內養殖能手和一般農戶開展結對幫扶,引導廣大農戶改變傳統養殖觀念。2018年,全村狐貍、貉子等皮毛動物養殖量達到2萬只,石橋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皮毛動物養殖大村。為改變單一養殖結構,拓展農民增收致富途徑,該同志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及科技致富帶頭人到周邊地區參觀考察,結合本村實際加快產業調整步伐,鼓勵村民發展黃瓜、甜瓜、桃、葡萄等果菜種植,并積極幫助棚戶引進新品種。2018年以來,全村新發展日光溫室大棚25座,棚菜面積累計發展到320余畝,棚均銷售收入達3萬元。在產業的有力帶動下,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105元。2019年,投資50萬元的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落戶,石橋頭村建成5座高標準溫室對外承包,進一步拓寬了村集體收入來源。目前,石橋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2萬元。
三、促美麗,搭建推動鄉村振興的平臺載體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石橋頭村是2016年度省級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基礎好、起點高。近年來,該同志又提出“綠、美、亮、凈、硬”五字標準,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合理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及自籌資金30余萬元,建成集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于一體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一座;翻新柏油路800米,村內主副街道基本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安裝路燈40盞,全村路燈達到85盞,實現主街道全部亮化;在村內栽植綠化樹木500棵,經過近幾年的綠化攻堅行動,村莊綠化率達到了42%;清理村內及周邊殘垣斷壁6處,清理垃圾1400方,村莊更加干凈整潔;推進“廁所革命”,改造旱廁223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了100%;改造提升村內廢舊坑塘,建成占地4畝的百姓公園,完善休閑步道、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并融入當地傳統民俗,村民休閑健身娛樂有了好去處;同時,對村址周邊圍墻進行美化,粉刷繪制文化墻1400平米,村莊更加靚麗多彩。
四、轉鄉風,豐富提升鄉村振興的品質內涵
鄉村振興,不僅要有物質生活的提高,還離不開村民精神面貌的.重塑。近年來,該同志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成立紅白理事會,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以前紅白事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盲目攀比的風氣得到根本扭轉。積極參與鄉黨委、政府在全鄉開展的“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培樹村民“知美、愛美、建美、護美”意識,以環境美促進精神美,村內72%的家庭達到了美麗庭院標準,20%的家庭達到了精品美麗庭院標準。每年開展優秀共產黨員、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通過選樹身邊典型,在全村營造見賢思齊、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同時,團結村內有成就、有威望的鄉賢組成村民調解委員會,村民之間的矛盾在村內便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做到了將矛盾“吸附在當地”。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多年來,石橋頭村保持了和諧穩定,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
鄉賢事跡材料 9
巴彥托海嘎查成立于1995年9月,是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所轄4個嘎查之一。2022年,嘎查有315戶、843人,建檔立卡戶4戶;嘎查黨支部設有4個黨小組,黨員27人,其中女黨員7人,少數民族黨員18人;有黨員中心戶4戶;成立嘎查黨員志愿者服務隊1個,有25名志愿者。
黨的十九大以來,巴彥托海嘎查將黨建引領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工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深入實施嘎查建設行動,創新嘎查社會治理模式,加快推進城鄉融合新發展,促進農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牧民富裕富足,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一名同志獲得全市脫貧攻堅專項記功獎勵。
一、堅持黨建引領,提升振興戰斗力
選優配強“領頭雁”,在基層組織換屆過程中,選舉產生嘎查“兩委”新一屆班子,班子成員共6人,其中80后3人,占比50%,大專以上學歷6人,占比100%,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兩委班子中,配置結構得到優化。嘎查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火車頭”作用和黨員“主心骨”作用,始終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結合“五個振興”入戶了解群眾需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4戶異地搬遷及后續產業發展項目,真心實意為牧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鄉村振興建設中,嘎查“兩委”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干部在埋首案頭、走訪合作社、入戶宣講之間自然交替,在人居環境整治、脫貧增收、惠民補貼、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解決問題31件,切實解決牧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27名牧民黨員自愿報名撿垃圾、種大棚、清理牛舍,不論是紙上規劃,還是種植養殖,牧民黨員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回應。巴彥托海嘎查始終秉承“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里”的.理念,圍繞鄉村振興中心工作,組織干部和黨員,深入學習土地法、鄉村規劃法規、婚姻法、鄉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辦法等法律法規,開展招商引資、企業服務業務和技能培訓,促進干部和黨員“懂法律、懂業務”,讓帶頭示范更專業,更有說服力。在嘎查黨支部的帶領下,在牧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巴彥托海嘎查各項事業發展穩步推進,嘎查環境面貌不斷發生變化,嘎查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和群眾威信也在不斷提高,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實現價值,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堅持產業先行,打造振興硬實力
巴彥托海嘎查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突出“固”是基礎、“興”是關鍵、“富”是目的,強化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保證政策不斷檔、監測不遺漏、產業發展不放松。堅持“牧業強村、產業富村、人才興村”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產業振興,通過牧業產業發展、企業入股分紅、房產租賃、成立合作社、建立企業等形式,開創“黨建引領+多元發展”的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成為全旗第一個以牧業為主向多業經營成功轉型的集體經濟發展示范點,發展產業有賽爾合作社、南達汗物業公司、斯日特民族幼兒園等,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26.82萬元。成立的賽爾牧業牧民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揮黨組織引領示范作用,帶領牧民依托嘎查優勢全面推進產業振興,充分發揮嘎查合作社牧場生產效益,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合作社存欄乳肉兼用型牛300余頭只,累計經營收入達535.12萬元。三年來共帶動全鎮建檔立卡戶73戶,累計分紅93萬元,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550元,帶貧減貧效益凸顯。合作社提供牲畜托養平臺和5個長期工作崗位,有效解決了嘎查牧民就業問題,在解放嘎查勞動力、解決單戶飼養成本高、風險高和效益低等問題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黨建引領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嘎查為牧民購買了牧區醫保和牧民養老保險,已基本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助,住有所居,嘎查黨組織真正走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三、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振興內驅力
巴彥托海嘎查把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嘎查黨支部立足實際,科學構建鄉村規劃,多次召開嘎查兩委與駐村工作隊聯席會議、黨員大會、牧民代表大會研究完善,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規劃引領鄉村振興工作。以強化黨組織服務發展功能為重點,在活動場所建設、組織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方面加強提升,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全面實施嘎查級活動場所建設提升工程,重點在辦公設施配套、信息化建設、遠程教育設施配備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管理,提升硬件建設水平。始終將加強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嘎查黨組織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現代化牧業為依托,不斷拓寬牧民增收渠道,大力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借助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村企資源對接、需求對接、項目對接,結合呼倫貝爾市“專家人才下基層”活動,邀請專家田間講學、技術指導,鼓勵大學畢業生返鄉就業、將年輕人培養為嘎查后備干部,實施“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培育計劃,推動高校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引進周邊地區人才幫扶庭院經濟建設,在蔬菜暖棚、禽類養殖方面對嘎查牧民予以指導,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增收。加強對青年牧民的教育和培養,積極引導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發揮黨建引領優勢,邀請專業人員組織電焊、太陽花制作等培訓班,讓牧民群眾有“技”可依。
下一步,嘎查黨支部將充分調動和發揮黨員、牧民參與嘎查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有利時機,繼續保持賽爾牧場良好發展勢頭,抓好牧場二期項目落實,推動牧場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乳肉企業合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斷提高牧民收入。
鄉賢事跡材料 10
小瑜,現任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長、曹縣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法人、曹縣萬畝荷塘生態園法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邁入新時代,新時代青年應該樹立起遠大理想,將實現人生價值的“小我”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我”之中,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上展現新作為、建功新時代。小瑜是一名90后,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天然的深厚感情。2013年山東財政大學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選擇了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創業奮斗,去實現自己的農業夢、鄉村夢。立足曹縣魏灣鎮黃河故道濕地的.資源優勢,成立了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農產品開發、文創產品研發銷售為一體,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合作社。在實現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他也向個人夢想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永久奮斗、砥礪前行,爭做“擔當作為”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奮斗拼搏時、青春恰自來”。唯有永久奮斗、永不氣餒,人生理想的風帆才能揚起;仡檸啄陙磙r村創業奮斗的歷程,往往是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小瑜也曾經沮喪過、失落過,但從來沒有退縮過、放棄過。因為這里有他深愛著的土地!吧幌ⅰ^斗不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小瑜從挫折困難中不斷奮起,持續加強學習、錘煉過硬本領,用青春和汗水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天地。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小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面積3000畝,服務帶動群眾200多戶,戶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實現了有效連接;同時,小瑜為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帶動就業70人,同時注重吸納老弱病殘群體務工,雇傭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7人,實現了“一人就業、脫貧一戶”、造福鄉里的社會效應。
敢為人先、創新發展,爭做 “走在前列”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理應走在時代前列,敢于開風氣之先,在創新創造中飛揚青春。小瑜立足曹縣魏灣大米、蓮藕、荷花等特色資源,于2015年成立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取得全縣唯一一個水稻生產許可認證、注冊“曹州萬畝荷塘”“魏灣三庫”“醉美魏灣”等17個商標,將魏灣大米做成禮品包裝入市銷售,同時,小瑜注重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蓮藕產業發展,將蓮藕加工成蓮藕罐頭,將干荷葉、干蓮蓬等制成干花擺件,將蓮子制成蓮子手串,將荷葉制成荷葉茶,荷花產品的效益大幅提高、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拉動了當地農民經濟水平。
作為新時代返鄉創業青年,小瑜表示,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拓展生產經營領域,建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繼續流轉1000畝稻田進行水稻—大閘蟹套養種植養殖,提高水田畝產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致富。二是大力發展文創旅游,與工藝美術學院合作,圍繞“荷”、“蓮”兩大主題,加大產品研發、創新文化內涵、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獨具特色的“荷蓮”文化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萬畝荷塘品牌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三是培育本地鄉土人才,通過示范引領、結對幫扶等形式,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真正讓農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行業,讓農村成為讓人向往的地方。
小瑜先后榮獲泛海揚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曹縣返鄉創業之星”“曹縣第一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菏澤市大學生創業之星”“菏澤市鄉村好青年標兵”“菏澤市五四青年獎章”“第四屆菏澤市鄉村之星”“菏澤市創業致富帶頭青年”“中國創翼菏澤市第六屆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山東省第七屆齊魯鄉村之星”,為當地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人員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為家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鄉賢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當代鄉賢先進事跡材料08-09
“新鄉賢”先進事跡材料04-18
鄉賢文化心得體會04-29
鄉賢能人助力鄉村振興事跡11-21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事跡(通用7篇)06-07
鄉賢能人助力鄉村振興事跡(精選6篇)06-06
2023對鄉賢捐款感謝信(通用17篇)11-25
先進班級事跡材料_事跡材料_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