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事跡材料(通用2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振興事跡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今年4月底,贛州市人社部門,對該市20xx年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部分臍橙農民農藝師、農民畜牧師等人員進行回訪,察看其政策兌現情況及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以期帶動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進而吸引更多的“田專家”“土秀才”投身鄉村振興。
在贛縣區茅店鎮,農民農藝師鐘xx租種大棚蔬菜200余畝。他采取以工代訓的方法,通過雇用周邊農戶參與大棚蔬菜管理,加強種植技術的傳授,共培養農民技術骨干6人,幫助10余戶脫貧戶年均增收6萬余元。
農民既學到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為鼓勵更多的種養大戶、鄉村能人申報職業農民職稱,贛州市人社部門破除對申報人員學歷、資歷、論文等條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從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種養大戶、種植和養殖技術管理人員、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成員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農創客等人員均可申報。同時,進一步創新評審方式,打破以往僅對申報材料進行閱評的`方式,創新采取實地查看、業績展示、測試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其組織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實績。
對于獲評職業農民職稱的人員,贛州市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明確由所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作為各類培養、扶持與服務的重點對象,可優先享有國家和省、市惠農政策傾斜,參與農業開發項目、獲得小額創業貸款等經費資助;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獲得相關項目的扶持;優先推薦到外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技術服務。
今年3月,全南縣向64名獲得職業農民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發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職稱補貼。在該縣,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民中級職稱人員,還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補貼。
為引導更多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贛州市還強化職稱評審的導向作用,規定城市中小學教師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嚴格落實鄉鎮、艱苦邊遠地區相關津貼、補貼政策,實現待遇留人。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2
小斌,女,漢族,中共黨員,28歲,現任國家稅務總局安順市西秀區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團支部書記。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農村稅務工作。她深知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現狀,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這位年輕的90后始終為著肩上閃耀的稅徵,燃燒青春、綻放熱情、銳意進取,助力鄉村振興。
20xx年,小斌同志擔任國家稅務總局安順市西秀區稅務團支部書記,三年來,她堅持聯系幫扶村,深入農戶家里和田間地頭了解貧困戶需求與困難,出智出資出力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每年組織發動同事出資購買貧困村滯銷家禽500余只,共計5萬余元,并為幫扶對象購買書籍等學習資料。
20xx年—20xx年期間,小斌分別組織干部為因災返貧的'白順開一家及因學致貧的方玉菊、方雪飛兩姐妹發起捐款倡議,共計捐款3萬余元。方雪飛表示:“感謝小斌姐姐以及稅務局的其他哥哥姐姐,到了大學,我一定努力學習,爭取將來用學到的知識更好地建設家鄉,回報社會,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她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通過結合“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活動,在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精準幫扶方面,向農業、農村、農民持續做好服務。
為助力涉農產業發展壯大,精準幫扶農戶邁向鄉村振興之路,她帶頭組建涉農稅惠團隊,定制個性化稅收服務,落實落細稅惠政策等措施,建立健全“事前輔導、事中審核、事后監管”的跟進機制,有針對性地向企業介紹涉農產業發展、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稅農攜手共促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農戶創收致富。在她的努力下,20xx年以來,實現了農村稅收減免1970萬余元。
為解決農戶和企業對涉稅事項辦理的疑問,圍繞辦稅繳費和產業發展“問需、問計、問難”,推動政策精準落實到位,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她帶頭把納稅課堂開到田野鄉間,講解好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稅收優惠政策,面對面輔導,手把手教學,為鄉村產業發展做好后勤保障,將政策紅利轉化為鄉村發展動力。
同時,她以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宣傳發動為抓手,經常性組織青年干部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活動,為建設環境整潔、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貢獻“稅力量”。她經常組織青年干部從清潔環境入手,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活動。在西屯村村容村貌整治活動中,她號召黨員干部、村民群眾、教師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宜居鄉村創建活動,通過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措施,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3
作為國網xx市供電公司“七五”普法專責人,xx自20xx年“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認真組織和推動公司普法工作,不斷強化學法、懂法、用法觀念,加快企業法治化進程。
xx將法律法規的規范內容與崗位工作、業務流程、本單位規章制度緊密結合,使員工把握住日常工作的法律要素、法律風險點,由被動規范執行逐步過渡到主動運用和遵守;在全公司廣泛開展“一學三講”,即以“學法律、講權力、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體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大講堂、培訓超市,舉辦x期培訓班,組織員工集中學習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規!捌呶濉逼辗ㄒ詠恚群笥衳人次參加了x次輔導培訓,使普法教育由業余化轉向專業化推進。
xx圍繞工作中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部署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工作。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月”“普法宣傳周”“12.4”國家憲法日和“3·15”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向全社會宣傳普及電力法律法規和依法用電、安全用電知識,提高社會依法用電、保護電力設施和維護正常供用電秩序的意識!捌呶濉逼辗ㄒ詠戆l放宣傳材料xx份,接待咨詢群眾xx多人次。組織志愿者利用抄表收費、維修服務和麥收等機會,在社區、農村、企事業單位宣傳電力法律法規和安全用電常識,為百姓和單位解決用電難題。利用公司官方微信、微博公眾平臺,推送電力行業政策法規、用電安全消息等xx期,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公司新型普法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平臺溝通作用,也為客戶提供了新的溝通渠道。
20xx年x月,通過選拔,xx作為xx市代表隊的一名成員參加了xx省憲法基本知識(電視)大賽,與來自全省x市和省直有關部門的x支代表隊同臺競技。經過四個環節的角逐,最終xx市代表隊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作為公司法律專工,xx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合同管理辦法》,制定了爭議糾紛處理的'過程控制內容和方法,有效避免了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加強合同管理,規范合同審查、簽訂、履行流程。大力推行信息化合同管理,20xx年,xx所在公司開始推廣使用經濟法律管理業務應用系統,實行合同網上流轉、會簽,規范手續流程,“七五”普法期間,累計網上辦理合同x份,公司獲評xx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在七五普法工作開展過程中,xx始終堅持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積極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努力維護法律權威,確保普法工作的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員工法律意識,提高公司法治化管理水平,使得依法治企、依法經營理念深入人心,依法辦事已經成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為。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4
任xx,女,28歲,農民,xx93年8月18日出生,大專學歷,xx省xx市曲周縣槐橋鄉西漳頭村人,現任曲周縣碩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總經理。曾于xxxx年9月至xxxx年7月在xx市農校學習,作為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畢業后扎根農村一直從事農業工作。她刻苦學習農業技術知識,通過與國家、省市級科研單位開展長期科研合作,推廣與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深耕農作物種植,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立志在農村發展創業,帶領父老鄉親一起致富。
xxxx年走出農校的任xx放棄了城市繁華喧鬧的生活,回到家鄉利用所學開始了他的涉農創業、涉農惠農之旅。熱愛科技的任xx,曾多次參加農業技術培訓課程,分別于xxxx年11月參加中國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培訓,xxxx年參加東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函授學習班,xxxx年9月參加xx市農業廣播學校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青年農場主培訓班。
自從參加農業技術工作以來,任xx積極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xx省農業科學院、石家莊市農業科學院、xx市農業科學院等國家和省市級科研單位開展長期科研合作,在棉田高效種植技術模式、農田肥料合理利用、棉花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xxxx2年為“棉麥套作”100畝示范田進行田間技術指導,全程參與了農機改造、適宜小麥和棉花品種篩選等技術試驗,取得棉花、小麥雙豐收,推進“xx市棉麥雙豐工程”在全市的大力推廣:xxxx年參加科技部“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子課題,棉田增糧技術模式研究與示范”項目的試驗工作,協助xx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開展了適宜麥棉兩熟種植的小麥、棉花品種篩選試驗,篩選出嬰泊700、冀雜2號等品種;開展了麥棉兩熟模式適宜肥料用量試驗,明確了最佳肥料種類與配比,實現了減少鉀肥與磷肥投入而不影響作物產量的目標。xxxx年—xxxx年參加了xx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枯草芽孢桿菌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篩選試驗,并取得了重要進展。
經過幾年的農田種植工作和自己的刻苦鉆研學習,xxxx年與xx省農業廳種子管理總站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合作的“棉鈴疫病防治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推廣”項目獲得xx省人民政府“xx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該項目推廣面積5萬余畝,為當地棉農減少爛鈴損失,增加了收入。他將所學的農業技術知識轉化為當地農民開啟致富大門的鑰匙,經他技術指導的麥棉套作示范田,也受到了中國工程院陳學庚、張福鎖等院士的指導。xxxx年6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對小麥收獲進行了現場直播;xxxx年6月5日,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國鄉村之聲欄目對“麥棉套作”技術進行了專題報道。帶動xx、邢臺、滄州、衡水等地區累計輻射面積80余萬畝,累計新增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
近幾年農業形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從單純追求產量到提質增效、土地流轉集中等對生產管理機械化和專業化要求更高、更先進。任xx敢闖敢試,勇于創新,積極投身于農業社會化服務事業,為了讓農業社會化服務更好的服務農民,xxxx年6月成立了曲周縣碩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她擔任法人,總經理一職,總投資150萬元購買了植保無人機、大型自走式噴霧機、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等大型、先進的農機設備,開展了新的科技創新活動,托管周邊4000余畝土地的全程服務,開展大田農作物種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機社會化服務業務等工作,年進行植保統防統治8萬畝次。大規模的土地托管服務,促進了土地流轉和技術更新,為農業技術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同時也惠及了千萬家農戶,有效解決了種植難題。
她善于學習、勤勞肯干、積極上進,在農業技術方面積累和探索出了豐富的管理技術經驗,同時不斷的將自己的技術經驗傳授給周邊地區的農民,讓農民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管理水平,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奔小康,為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xxxx年,被共青團xx省委、省農業農村廳授予“xx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5
這束光,對南源村xxx而言,就是鄉村,就是鄉土鄉親。
20xx年,27歲的xxx從華燈璀璨的城市毅然回到家鄉--南源村;蛴胁桓,亦是選擇,遠離無數人眼中的“詩和遠方”,回到許多年輕人可能會“敬而遠之”的農村,而且南源村還是山區村、貧困村,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生活不便……
“我也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我覺得,村里有為我準備的工作!眡xx說,“農村嘛,要發展,總要有青年人,所以我回來了!7年時間如白駒過隙,從村里的團委書記到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腳印,見證了南源村脫貧摘帽、8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屯屯通水泥路、香菇產業集體經濟從無到有……面貌一新的同時,自己心中那份不甘早已褪去,親人的不解變成了支持,那束光照亮了當初無悔的選擇!拔沂寝r村長大的孩子,給老百姓做些事應該,雖然現在脫貧了,勝利了,但是鄉村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回來,在這里成長、奉獻!眡xx說。
近年來,荔浦市花篢鎮廣大團員和青年緊跟時代的步伐,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發揚了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光榮傳統,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6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劉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扎根瑤鄉,甘于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后進村到后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里的貧困在省里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劉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扎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了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劉xx忙于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干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劉xx是否來鍍金。但劉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劉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劉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F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采區,注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劉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癥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劉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游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游、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劉xx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后大型溫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劉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辟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7
“事業興旺,關鍵在黨”,這是xx縣鄉村振興局干部,xx鎮xx村第一書記小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小李自20xx年5月選派駐村以來,真抓實干、傾情付出,和村“兩委”班子一道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培育支柱產業、改善基礎設施、補齊村戶短板,20xx年底實現整村脫貧退出,116戶508人實現穩定脫貧。
如今的他,再一次站在了鄉村振興建設一線,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天水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xx縣第十六次黨代會精神。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強基礎、重創新、育特色、促提升、抓服務”的工作思路,以“四抓兩整治”為抓手,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職能,協助村黨支部書記全面加強組織建設。
一是注重基層黨員教育管理提素質。
嚴格落實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常態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持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推動黨員做到五個熟悉(熟悉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熟悉村情實際、熟悉法律法規、熟悉全村重點工作),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讓黨員在理論水平上要高人一籌,在干事創業上要先邁一步,引導xx村黨員做好“惠民政策宣傳員、村情民意信息員、幫辦實事服務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強化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夯基礎。
對照黨章,嚴格執行“黨員管理制度”、“交心談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不斷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將從嚴管黨治黨措施落到實處,將村黨支部建成堅強的戰斗堡壘。結合村情實際,創新推行xx村“流動黨員定期聯系制度”“幫學幫教制度”“黨員聯系群眾制度”“黨員幫辦實事積分管理制度”,自覺踐行為民服務宗旨,20xx年來,認真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共4件,化解矛盾糾紛6起,開展為民代辦服務15次,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
三是聚力黨員隊伍建設強筋骨。
注重從專業大戶、農村實用人才、青年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中發現優秀人才,把符合條件的人員發展成黨員,讓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帶頭能力強的人吸收進黨員干部隊伍,把優秀黨員培養為村干部,不斷讓基層黨組織擔負起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凝聚起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為xx村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8
小張莊社區,沂源縣魯村鎮的一個農村社區,社區年收入達60余萬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說出這組數字,用不了1分鐘時間,可干出這組數字,小張莊社區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xx用了3年。
“我們社區是一年一個新變化,村民生活越來越好!睂τ谏鐓^的變化,村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基層干部的辛苦程度,決定了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數。小張莊社區的變化,得益于社區有位敢想敢干的好書記劉xx。
近年來,在劉xx的帶領下,小張莊社區先后榮獲“淄博時代先鋒單位”、“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社區”“美麗鄉村”“沂源先鋒基層黨組織”“優秀村”“先進村”“紅旗村”等榮譽稱號。
重分土地清欠款,給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20xx年11月,劉xx當選為小張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上任后第一件事,他就瞅準村里的癥結所在,重新丈量土地,給老百姓一個公正的說法,讓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可土地均分不是小事,關系著村民的切身利益。為此,他帶領村兩委成員進行土地摸底。
提起土地均分摸底時的情景,村民老李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那是寒冬臘月的天氣,我們早上5點準時集合,頂著雪花,到田野里丈量土地,劉書記走在前邊,我看到他因為統籌安排許多事項,忙得竟然沒有穿襪子,雪花落進棉鞋里,迅速融化,等到休息的時候,他的鞋子竟然冒著熱氣,也不覺得冷!
不懼嚴寒不畏困難,劉xx統籌規劃各片土地,排解種種不安定因素,前后僅僅用了短短半月的時間;隨后,帶領黨員、村干部同心協力將村內1984年以來從未變更過的土地進行收回重新分配,人均分得8分土地(分地前每口人6分)。占地后口糧田全村均分竟然越分越多了,成了村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一件趣事。
土地調整,容易引起集體上訪和聚眾鬧事事件,許多村莊因為這個原因,只敢想不敢動,可劉xx剛上任就將這個難題攻克了,在小張莊村土地調整期間,沒有上訪更沒有動亂,如此安定的原因主要是小張莊分地前的摸底調查工作做得充分扎實。全村20xx余畝土地,摸底、丈量、抓號、認地、到戶、認可,歷時15天,無上訪、無糾紛、無異議,安定平穩的將土地均分到戶,得到鎮領導一致好評、村民的積極擁護。為此,許多鄉鎮來小張莊學習分地經驗,劉xx都傾囊相授。
地分完了,還有部分占地補償款需要均分,劉xx借分款機遇,將村民欠村集體的60萬元承包欠款進行扣回,依法依規將全村土地和扣回的這部分資金按人口進行了重新分配。
任職3年期間,他將占地補償款發放到戶,人均每年分款800元,公平公正累計分款共計400余萬元,分地分款期間從未引發矛盾糾紛和上訪事件。
觀光采摘悠閑,打造農旅融合示范區
大河有水小河滿,集體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就順勢得到實惠。
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劉xx先后對1000余畝社區集體“四荒”土地和閑置土地進行重新發包租賃或招商引資,20xx年,小張莊村“兩委”把位于東北嶺的荒地約700畝,流轉給沂源暖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年實現社區集體增收40余萬元,切實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指數,促進了集體增收和快速發展。南山、西頭閑置土地600余畝分別流轉給萬利、通和等合作社,發展高效農業,給農戶每畝地800-1000元的土地流轉費,閑置勞力再去合作社打工賺錢,提高了村民經濟收入,讓農民的土地由荒草慢坡變成良田,長出顆顆金果實。
20xx年,合并后的小張莊社區集體出資,建設沂源新陽果蔬專業合作社、沂源泰陽果蔬專業合作社。要想的到長期受益,就得先投資,自20xx年2月起,合作社投資280余萬元,完成荒山地平整200余畝、整穴10000多個,栽植了以梅棗為主要品種的大櫻桃4000余株、晚黃金3000余株,下一步還將栽植獼猴桃3000余株。
預計20xx年,農莊果品進入盛果期后,年可增加集體收入10余萬元,帶動本社區及周邊村戶均增收1萬余元。
在合作社的經營運作方面,他們主要按照現代農業園的最新模式、最新技術、最高標準,建設大櫻桃、晚黃金桃、獼猴桃等高效果品種植園,同時將旅游理念貫穿莊園建設始終,處處體現旅游元素,打造成集農業示范、觀光采摘、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示范區。
敢想敢干、雷厲風行,劉xx帶著小張莊社區的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大道,他本人也當選為沂源縣人大代表,評為淄博市有擔當有作為村書記。
劉xx介紹,下一步,他們要立足于小張莊社區發展優勢,將實行社區改造,把老宅基地集中復墾,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村集體收入,繼續抓好招商引資,讓環保工業駐社區辦廠工作,集中建設水果示范園1處、集貿市場、水果批發市場1處。在社區實施旱廁改造、自來水改造工程,修建老年幸福院2處,并計劃整合社區內800余畝土地建成節能管網灌溉農田,發展高效農業,讓社區民種地掙錢不出社區,共同建設美麗幸福和諧美好新社區。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9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職業技能提升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2021年6月28日,人社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文件,要求加大東西部職業技能開發對口協作力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舉辦和參加技能大賽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不斷強化技能幫扶——
持續推動技能提升行動。云南結合省情特點,區分培訓層次,細化培訓對象,創新提出具有云南特色的“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康養云師傅”“云品工匠”等培養計劃。廣東江門市重點圍繞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人才需求,優先選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骨干成員等作為培訓對象,通過集中授課、網絡教學等方式開展教育培訓,推進農民職業化。
深化技能協作,加快推進東“技”西輸。貴州加強與廣東優質培訓資源合作,繼續舉辦粵黔合作“廣港班”“廣汽班”“雪松班”“廣建班”等訂單班。四川積極選派一批骨干教師援藏,遴選川內2所技師學院代培西藏技師學院12個專業374名學生,推進西藏技師學院建設。
組織技能大賽,為技能人才搭建成長舞臺。2021年9月26日至28日,人社部組織舉辦首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600多名能工巧匠同臺比拼,掀起了技能競賽、技能成才的熱潮。江蘇舉辦2021年中國江蘇鄉土人才技藝技能大賽,為技藝傳承帶動鄉村振興搭建平臺。廣西南寧市舉辦多屆農民工技能大賽,提升農民工技能素質,促進農民工更高質量就業。
“這場培訓真是一場及時雨!
“一家人的生活都有著落,感謝政府提供的免費技能培訓。”
……
在強化技能幫扶的政策利好下,一大批農村勞動者搭上了技能提升的“順風車”,駛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0
目前,我國基本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站在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人社部聚焦緩解脫貧人口和困難群體的參保繳費負擔,破解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供給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持續做好社會保險幫扶,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2021年8月22日,人社部、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強調要切實解決農村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在社會保險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政策,推動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提高社會保險保障能力,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水平。
各地人社部門完善政策措施,加強部門協作,大力推動社會保險幫扶政策和服務舉措落地落實。
老家在陜西寶雞市九成宮鎮澄銘窯村的石xx,深刻感受到了社保幫扶政策的融融暖意。20多年前,石xx到商洛市商州區治療麻風病,再沒有回過老家。
為避免社保幫扶對象出現遺漏、重復問題,寶雞市人社部門積極對接民政等部門業務數據,精準識別確認轄區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擴面重點對象。正是在這種精細化的動態管理中,發現了“被遺漏”的石xx。
拿著從300多公里之外送來的社?,石xx非常感慨不已:“國家的社保幫扶工作真細致,老家人沒有忘記我!”
溫暖人心的故事,折射出了各地人社部門落實社保幫扶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的不懈努力——
推進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江西指導各地經辦機構落實社保扶貧延續政策,掌握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等困難群體動態,確保新增一個,納入一個;到齡一個,發放一個。河南安陽市人社部門與醫保部門建立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加強數據共享比對,厘清未參保人群底數,精準著力,基本實現全市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加強社保經辦服務能力。貴州從江縣人社部門與民政、衛健等8個部門通力協作,在村(社區)設立集信息咨詢、業務直辦、幫辦代辦等于一體的便民服務驛站234個,將社保高頻服務事項進駐驛站集中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務。重慶合川區完善基層社保便民服務網點,實現了30個鎮街社保卡服務即辦即取。
減輕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負擔。青海海西州對返貧致貧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按100元標準全額代繳,重度殘疾人按300元標準全額代繳,中輕度殘疾人按50元代繳。內蒙古通遼市建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及時溝通解決代繳工作遇到的難點問題,今年1—4月,共為符合條件的8.07萬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保險費1002.56萬元,實現困難群體參保代繳全覆蓋。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1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今年4月底,贛州市人社部門,對該市2021年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部分臍橙農民農藝師、農民畜牧師等人員進行回訪,察看其政策兌現情況及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以期帶動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進而吸引更多的“田專家”“土秀才”投身鄉村振興。
在贛縣區茅店鎮,農民農藝師鐘xx租種大棚蔬菜200余畝。他采取以工代訓的方法,通過雇用周邊農戶參與大棚蔬菜管理,加強種植技術的傳授,共培養農民技術骨干6人,幫助10余戶脫貧戶年均增收6萬余元。
農民既學到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為鼓勵更多的種養大戶、鄉村能人申報職業農民職稱,贛州市人社部門破除對申報人員學歷、資歷、論文等條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從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種養大戶、種植和養殖技術管理人員、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成員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農創客等人員均可申報。同時,進一步創新評審方式,打破以往僅對申報材料進行閱評的`方式,創新采取實地查看、業績展示、測試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其組織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實績。
對于獲評職業農民職稱的人員,贛州市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明確由所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作為各類培養、扶持與服務的重點對象,可優先享有國家和省、市惠農政策傾斜,參與農業開發項目、獲得小額創業貸款等經費資助;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獲得相關項目的扶持;優先推薦到外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技術服務。
今年3月,全南縣向64名獲得職業農民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發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職稱補貼。在該縣,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民中級職稱人員,還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補貼。
為引導更多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贛州市還強化職稱評審的導向作用,規定城市中小學教師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嚴格落實鄉鎮、艱苦邊遠地區相關津貼、補貼政策,實現待遇留人。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2
距離平江1500公里的四川昭覺,同樣也有個95后年輕人正在帶領著家鄉人民奔向致富路。
18歲之前的xxx從小生活在大涼山,“住著土坯房,與牛羊同吃同睡”,為了更好的生活,他選擇外出打工!巴饷娴氖澜绮⒉蝗缦胂笾心前忝篮谩,這是彝族青年xxx的切身感受。
2015年,xxx離開家鄉——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來到廣州。他在電子廠當過工人,也做過建筑工人,艱苦生活的背后,深深感受到有一項技能的重要性。
一年后,xxx來到江西一家養豬場打工,想專心學一門技術。在豬場,看到大貨車將一車車的豬拉往屠宰場,xxx忽然想到了家鄉的烏金豬,覺得自己也可以搞個養豬場試試,通過專業化養豬,發展家鄉的`特色產業,總會比在外面打工強。
說干就干。2017年8月,xxx返回家鄉,開始養豬創業。在不被理解,缺乏資金的情況下,xxx沒有放棄。2019年,xxx把第一批豬仔養肥了,一下就賣了10頭豬,總共賺了3萬多元,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可把家里人都樂壞了。
后來,許多鄉親都來參觀學習,開始相信規;B殖烏金豬也可以致富。xxx儼然成了村里人的青年榜樣,而他心里的夢想也更大了。今年,xxx在碧桂園幫扶下擴建豬舍,建立了烏金豬產業示范基地,擴大了養殖規模,共同推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了全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除此之外,碧桂園還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社會公益企業對烏金豬進行了統一收購,并通過電商平臺及線下門店幫助銷售!安粌H幫扶養豬,連銷售渠道也解決了!眡xx對于外界幫扶的力度感到十分幸運,他也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外面的人不了解家鄉的烏金豬,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這樣原生態的豬肉!苯酉聛恚M麛U大養豬場的規模,把烏金豬做成一個品牌,銷售到四川省外,甚至是全國各地。
年輕人回來了,鄉村振興有了更多年輕血液。實際上,以xxx、xxx等為代表的返鄉創業青年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沒有流連大城市的繁華,而是致力于家鄉特色產業的開發和推廣,逐夢在帶動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路上。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在新的發展階段,在農村大有可為,希望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能夠走進農村,留在農村,建設農村。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3
一技傍身,再不怕貧困壓頂。李xx來自山西天鎮縣張西河鄉,2013年起就在北京做家政,因為“無證上崗”,每個月的工資僅有1800元。在接受“天鎮保姆”的技能培訓后,她的各項技能都得以提升,月薪漲至近5000元。
“學了技能是關鍵!闭劦矫撠氃鍪盏拿卦E時,李xx說。
從“雞鳴一聲聞三省”到打響“天鎮保姆”勞務品牌、帶動群眾駛入就業增收的`快車道,天鎮縣的搖身一變,離不開人社部的定點幫扶。
結合山西天鎮縣、安徽金寨縣、西藏札達縣特點,人社部發揮職能優勢,持續加大幫扶力度,細化幫扶措施,增強幫扶實效。
加大就業幫扶。指導天鎮縣、金寨縣延續優化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和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政策,用好用足各類資金;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推廣就業幫扶直通車;推動品牌培育發展,將“天鎮保姆”納入全國百家勞務品牌予以重點推介。
加大技能幫扶。推動天鎮縣全面推行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開展育嬰員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協調山西人社廳加強對天鎮縣技工學校規劃設計、設立審批和專業設置的指導。支持金寨技師學院豐富教學資源,中國職業培訓在線平臺減免金寨技師學院1770人線上培訓費用。為札達縣提供電子商務、美容美發、保育等相關職業(工種)的網絡培訓課程和網絡交互課程。
完善社保幫扶政策措施。加強與民政、稅務、鄉村振興部門和殘聯數據共享,加強重點群體監測分析,優化經辦服務,統籌做好政策銜接、任務落實和督促考核等工作,確保政策措施落地,目標任務落實。
推進人才人事幫扶。加大定點幫扶職稱傾斜力度,指導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工作。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傾斜政策,指導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支持設置特設崗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發揮專家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在金寨縣實施“高層次專家服務大別山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在天鎮縣開展博士后科技服務團活動;邀請醫療衛生領域專家深入阿里地區多家醫院,對當地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人社部門將繼續發揮職能優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磅礴的人社力量。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4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從大城市返鄉創業。村里有了年輕人就有了活力,在帶動家鄉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他們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xxx也是眾多返鄉創業青年中的一員,只是創業的路并非都是一帆風順。
2013年,在廣州闖蕩的xxx回到了家鄉平江縣,他感興趣于家鄉的.文化和手藝,通過一番考察,xxx開發了谷雨煙茶品牌,致力于家鄉土特產品的開發。但由于經驗不足,他的谷雨煙茶項目一度中斷,這讓xxx一籌莫展。
緊要關頭,xxx的項目遇到了轉機。
那是2019年的3月,xxx參加了碧桂園“青創10萬+”返鄉扎根創業青年清華研修班,這個研修班是企業專門為平江返鄉創業青年開設,致力于提高青年們的創富帶貧技能,這幫了很多年輕人的大忙。
xxx更是從中獲得巨大收獲。他不僅學到了創業本領,還獲得了碧桂園提供的50萬債權投資,讓曾經的谷雨煙茶項目起死回生,繼續落地經營。
至今年9月中旬,生產谷雨煙茶的湖南古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產值已突破700萬元。xxx說,公司自有和輻射的茶園有2000多畝,幫助1140名群眾增加了收入。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5
2020年夏天,一則“土專家”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消息,讓廣袤的鄉村沃野“沸騰”了。在浙江省農業正高級職稱評審結果中,有4人為職業農民。有了職稱托底,“土專家”“田秀才”扎根鄉村振興一線的底氣更足了。
浙江的`創新探索,譜寫了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動聽旋律。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為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人社部加大人才人事幫扶,深入實施專家服務基層行動、支持縣以下基層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實行部分職業資格考試單獨劃定合格線傾斜政策,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
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創新舉措,大力推動人才人事幫扶——
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傾斜政策。陜西寶雞市適當降低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條件,縣區30%左右的崗位招聘學歷條件起點設置為大專,招聘筆試中設定最低分數線,降低或不設開考比例。湖北宜昌市新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鄉村振興“特設崗位”,支持農業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等部門引進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服務鄉村發展。
實施職稱評聘傾斜政策。新疆阿克蘇地區落實基層“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調整專業技術崗位高、中、初比例,并結合基層工作年限,給予專業技術人員加分制。甘肅張掖市出臺多項激勵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鄉村專業技術人員,評聘中級、高級職稱,不受崗位數額限制。
積極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山東面向全省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制度,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一步到位”直評高級職稱。寧夏石嘴山市制定符合高素質農民特點的評審條件和評審方案,參評人員基本上不受學歷、論文和資歷的限制,注重實踐、創新和貢獻。
加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務力度。江蘇太倉市組建鄉村振興博士“幫幫團”,并吸引農業院校專家教授、本土專業人才等加入,組織專家人才與各村結對合作,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甘肅平涼市抽調100名高級專家,組建果業技術、畜牧養殖、文化旅游、教育教學、醫療衛生5支專家服務隊,深入全市100個幫扶聯系點開展幫扶。
推動“三支一扶”工作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安徽“三支一扶”計劃突出基層急需緊缺導向,拓展基層服務崗位,重點開發鄉村振興協理員、基層社會保障等服務崗位。2021年,全省招募上崗高校畢業生1007名,其中,從事幫扶鄉村振興工作544名。吉林加大“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力度,優先滿足艱苦邊遠、重點幫扶、少數民族鄉及沿邊地區對高素質人才的補充需求。2021年,招募直接從事幫扶鄉村振興人員105人。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6
小林,男,中共黨員,廣東小鐮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佛山本土大學生創業者。在校期間,家境貧寒,學習勤奮刻苦、積極參與科研,在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新創業等方面表現突出,先后獲得省級以上科技創新獎勵9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3項,國家外觀專利10項,發表學術論文3篇, 同時獲得國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小林創辦企業小鐮刀創客實驗室一角
家境貧寒,自強自立,求學路上扛起生活的重擔
小林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時期的學費和生活費需要靠自己完成。就在這樣沒有任何經濟保障的背景下,大學四年間,靠著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兼職,他解決了自己在大學里的學費、住宿費和各種生活費用。在這樣的困境下,他不但沒有放棄理想信念,而且更加發奮圖強。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潛心科研,攻堅克難,衣帶漸寬終不悔
小林是一名熱衷于科研的學生,俗話說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進行項目研發時,由于科研項目的難度大,時間緊,作為眾多項目的核心骨干,他帶領伙伴共同進步,努力攻關,由于工作緊張甚至經常熬夜,一天24小時有20小時是在實驗室渡過,每天只睡3-4個小時,這種狀態一直在他創新創業的生活中上演。
有時實在很累時他會調侃自己說 “睡覺是一種壞習慣,我要把它改掉”,正是憑借了這種過人的毅力和勤奮,才奠定了他收獲創新創業成績的基石。
拒絕高薪工作,艱苦創業,為科技興國奉獻力量
剛上大四,小林就收到了來自全國14家企業的`就職邀請,其中不乏高薪的職位,同時也包括985高校研究生院研究員的職位邀請,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白灾鲃摌I、自立自強” , 在校期間,開始組織伙伴們進行社會調研,開始創業的前期工作。
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和多方聯系,還沒畢業的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開始將計劃付諸實踐,帶領團隊隊員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不斷創新。按照自己的規劃和發展目標,他們將以啟發青少年科技創新思維、培訓青少年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動手能力為目標,以發明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為培訓理念,自主研發教育儀器和開發教育課程,配套青少年創客空間的發展模式不斷前進。
此外,為了給予對科技創新有濃厚興趣而家庭經濟條件又不寬裕的學生,他們也對這類學生的學費進行減免,從而保障他們的求學機會。小鐮刀發展至今三年,已經取得了令人驕傲的發展成績。創業至今獲得了以下榮譽:
1.2016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團中央、科技部、教育部授獎;
2.2017年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大賽優秀作品獎,創青春組委會授獎;
3.2017年廣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一名,廣東省教育廳授獎;
4.2016年廣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團省委、教育廳、科技廳授獎;
5.2017年第四屆佛山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第一名,團市委,市科技局、市科協、市人社局授獎;
6.2017年第三屆“我的導師我的創業合伙人”創新創業大賽第一名,區人社授獎;
7.2017佛山市優秀創業項目遴選第一名,市人社授獎;
8.2016年佛山市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市科技局授獎;具有巨大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7
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蘊藏著無限的生機與希望。隨著鄉村振興的大幕徐徐拉開,越來越多的人懷揣夢想投身其間,其中不乏有志向的年輕人,他們主動選擇回鄉創業、就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xxx:回鄉采蘑菇的95后女孩
xxx的家鄉位于小興安嶺腳下的伊春,跟東北的很多鄉村一樣,大多數年輕人都去往了城市生活。用xxx自己的話就是:“去城鎮上走一圈,連80后都很少看到,大家讀完大學就走了!
可是xxx卻留了下來。
2019年畢業后,xxx就回到了家鄉。她沒有留戀大城市的繁華,相反她更喜歡鄉村的純樸與自然。據了解,在200多戶人家的村里,xxx是唯一留在家里的95后。
為此,xxx還引起了鄉親們的'誤解,以為她在家無所事事,成天就是到處晃蕩,很沒出息。
實際上,xxx有自己的打算。家鄉的山美水美,物產豐富,這里的人世代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很少人想到要把家鄉推廣到外界。為此,xxx結合家鄉實際情況,選擇了做電商,通過拍攝短視頻,推介家鄉,推介家鄉的物產。很多人被她手機拍攝下的恬靜的鄉村生活所吸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xxx的短視頻賬號擁有了近百萬粉絲。
借助短視頻直播平臺,她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成功賣出了家鄉的蘑菇、木耳等農產品。xxx下一步打算擴大商品種類,跳出村莊里的熟人社會,開發更多農副產品。
從大學畢業生到采蘑菇的女孩,視頻里的xxx成功轉身。在她的眼里,家鄉到處都是寶,在山里靜等著人們去開發。xxx說,將來等產業做大了,要雇更多人篩選、打包,讓鄉親們都享受到互聯網的普惠,一起富起來。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8
xxx,現任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長、曹縣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法人、曹縣萬畝荷塘生態園法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邁入新時代,新時代青年應該樹立起遠大理想,將實現人生價值的“小我”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我”之中,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上展現新作為、建功新時代。張哲瑜是一名90后,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天然的深厚感情。2013年山東財政大學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選擇了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創業奮斗,去實現自己的農業夢、鄉村夢。立足曹縣魏灣鎮黃河故道濕地的資源優勢,成立了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農產品開發、文創產品研發銷售為一體,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合作社。在實現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他也向個人夢想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永久奮斗、砥礪前行,爭做“擔當作為”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奮斗拼搏時、青春恰自來”。唯有永久奮斗、永不氣餒,人生理想的'風帆才能揚起。回顧幾年來農村創業奮斗的歷程,往往是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張哲瑜也曾經沮喪過、失落過,但從來沒有退縮過、放棄過。因為這里有他深愛著的土地!吧幌、奮斗不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張哲瑜從挫折困難中不斷奮起,持續加強學習、錘煉過硬本領,用青春和汗水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天地。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張哲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面積3000畝,服務帶動群眾200多戶,戶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實現了有效連接;同時,張哲瑜為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帶動就業70人,同時注重吸納老弱病殘群體務工,雇傭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7人,實現了“一人就業、脫貧一戶”、造福鄉里的社會效應。
敢為人先、創新發展,爭做 “走在前列”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理應走在時代前列,敢于開風氣之先,在創新創造中飛揚青春。張哲瑜立足曹縣魏灣大米、蓮藕、荷花等特色資源,于2015年成立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取得全縣唯一一個水稻生產許可認證、注冊“曹州萬畝荷塘”“魏灣三庫”“醉美魏灣”等17個商標,將魏灣大米做成禮品包裝入市銷售,同時,張哲瑜注重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蓮藕產業發展,將蓮藕加工成蓮藕罐頭,將干荷葉、干蓮蓬等制成干花擺件,將蓮子制成蓮子手串,將荷葉制成荷葉茶,荷花產品的效益大幅提高、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拉動了當地農民經濟水平。
作為新時代返鄉創業青年,張哲瑜表示,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拓展生產經營領域,建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繼續流轉1000畝稻田進行水稻—大閘蟹套養種植養殖,提高水田畝產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致富。二是大力發展文創旅游,與工藝美術學院合作,圍繞“荷”、“蓮”兩大主題,加大產品研發、創新文化內涵、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獨具特色的“荷蓮”文化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萬畝荷塘品牌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三是培育本地鄉土人才,通過示范引領、結對幫扶等形式,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真正讓農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行業,讓農村成為讓人向往的地方。
張哲瑜先后榮獲泛海揚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曹縣返鄉創業之星”“曹縣第一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菏澤市大學生創業之星”“菏澤市鄉村好青年標兵”“菏澤市五四青年獎章”“第四屆菏澤市鄉村之星”“菏澤市創業致富帶頭青年”“中國創翼菏澤市第六屆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山東省第七屆齊魯鄉村之星”,為當地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人員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為家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19
小偉,男,中共黨員,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2013年9月進入上海理工大學就讀本科,本科期間多次參與專業實習與創新實踐,積累了數個專利;2017年9月,繼續在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攻讀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個人興趣結合本科期間專業知識及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于2018年3月創立上海悠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YLECO,為Young、Lively、Ecological、Creative、Opportunity等單詞的縮寫),開始了個人創新創業實踐的摸索。
在創業初期,小偉憑借前期積累的專利及產品樣機,投身于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例如:“挑戰杯”“互聯網+”“匯創青春”等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創業在上!薄皸钇謪^初創啟動資金”等社會上的創新創業大賽,以及“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周”等創新創業訓練活動,打磨創業項目的同時提升自己作為一名創業者應有的素質。紙上得來終覺淺,真正去做創業這件事時,現實還是給了他們應有的磨礪,讓他明白成功的捷徑只有腳踏實地。他們團隊的創業項目是做一套保障河湖等自然水體水質的設備,為守衛水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把它叫做“水質衛士”。2017年,為了深入了解長三角地區水環境現狀,他們團隊在暑假期間,頂著近40℃的高溫進行水環境現狀調研,他們的足跡遍布整個長三角地區;2018年,為了撰寫好產品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他曾經連續兩周每天凌晨三點之后才入睡;2019年,為了交付公司的第一批訂單,他在廣西的偏遠山區里待了一周,蚊蟲咬得全身是包;為了準備“互聯網+”國賽資料,他一周之內只睡了不到20個小時。
但堅持下來后,那便是收獲的喜悅:他們的“水質衛士”在展會上得到陳群副市長及市教委相關領導的觀展及肯定;他和他的團隊得到了新華網等多家媒體的采訪報道,上海理工大學的官方媒體也進行了轉載報道;他們的創業項目在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獲得了: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第四屆“匯創青春”一等獎、2018“聚力雙創灣,共筑創客體”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因為創新與創業的聯系是相互促進、互相成就的,他碩士的研究方向與創業項目緊密結合,因此也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創星一等獎”、2019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0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等。這些榮譽是對一個學生的極大肯定,也是對一名創業者的莫大激勵。
2020年6月,碩士畢業之際,團隊很多小伙伴去了各個地方就業,小偉選擇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與他們“悠理環境”共同成長。他的主要任務從打磨項目與迭代產品轉為推廣產品與落地項目,他們的產品參加了“工博會”“上交會”等多個展會進行推廣宣傳,也在江浙滬等多個省市落地了項目,有了應用案例。2020年11月,他們的創業項目在雙創大賽中的成績更進一步,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國家級銀獎。截至2020年底,公司的'開票額突破了200萬元,納稅近20萬元,業務范圍擴增到了十余個省市,服務水域面積數萬平方米。他們的“悠理環境”在茁壯成長,其個人也在一個又一個項目中洗禮中沉淀出了對創業這件事更多的認知,從一名參賽型創客逐步成長為一名實干型創業者。
他們公司的logo是一只銜著水滴的啄木鳥,寓意著每一位悠理人都應做一只攻克水環境治理過程中疑難雜癥的啄木鳥,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不懈努力,團隊成員韓嘯為此作了一首詩:“胸懷綠水青山意,甘作良禽啃枯枝,只把汗水澆日月,不負韶華不負心”。他說作為一名博士研究生,作為一名青年創業者,作為一名黨員,能將個人所知所學致力于河湖水環境保護,為建設美麗中國、生態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很渺小,亦是他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驕傲與自信。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20
xxx,男,漢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紫云自治縣小坡腳湯氏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8 年先后被評為省、市、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2020 年先后被團省委、團市委、團縣委聯合相關部門授予“優秀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2020 年合作社被評為安順市龍頭企業,2021年合作社入選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xxx曾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 95437 部隊,服役期間獲得5.12抗震救災嘉獎、集體三等功。
2007年12月,懷著心生向往的“飛向藍天”夢,xxx告別家鄉父老,踏上從安順開往成都的“送軍專列”,開始了自己夢中的空軍之旅。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地震,xxx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前往救災現場,抗震救災結束后,xxx榮獲先進個人。2015年,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等一批關注貴州發展的新聞引起了xxx的注意,他一邊著手規劃著家鄉農業產業發展的構想,一邊保持軍人特有的韌性帶著戰友奪標取冠,同年12月,xxx懷揣著“優秀士官”的榮譽離開了部隊,回到闊別八年的家鄉。
退役返鄉的xxx沒有閑著,一心撲在了農業產業的試驗上。為了選擇產業,xxx先后到過廣東、山東、云南、福建、新疆等地,考察鮮果種植的環境和銷售渠道,學習瓜果種植技術,學習經濟作物種植技術,收集了從部隊轉業回鄉創業的第一手資料。
跑了市場,看了產業基地,有了自己的試驗種植結果,xxx的農業產業發展的構想漸向成熟,并開始影響著村中的其他人。2017年,經過撤并的村委班子需要配強,貓營鎮黨委入村開展調查時,xxx的聲譽在群眾中反響很好,后經組織醞釀、培養,他被選為牛場坡村黨支部副書記。
做了村官,不忘自己就是一名黨員。“做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是群眾選我的真正需要!痹诖逦温毜臅r間里,xxx大多時間赴在田間地頭,跟著群眾學種植,指導群眾學改造,走著專家的路線,干著百姓的操勞。那些日子,當地的群眾都對這個退役軍人有一種發自肺腑的敬畏,“湯支書對家有情,對群眾有愛,為人親和”的形象也在十里八鄉群眾的心中樹立了起來。
退伍不退軍人本色的xxx,本著“在軍為國、返鄉為民”的.創業精神,經過多方籌集,于2017年投資100萬元成立了紫云自治縣小坡腳湯氏生態農業農民合作社。通過逐戶動員走訪,合作社成立才一個月,就成功流轉土地近300畝。通過土質檢測、育苗管護到大棚改造、土地翻耕、組織貧困戶入園培訓、土地流轉資金付給、再到生態理念的灌輸……2018年,小坡腳西瓜生態種植基地里產出了“特小鳳”西瓜品種,紅極果蔬市場,成了當地市場的生態型水果精品,土地流轉量也達到預期極限350畝,帶動貧困家庭就業21戶,35名貧困群眾作為基地固定職工,開始領取月薪工資。
山川纏綿,四野軍綠。xxx從空軍的藍,變身為致富帶頭人的綠,期間的過程,讓許多群眾從中受益增收的同時還學到了種植技術,這無疑是一次樸實且成功的轉身。為擴大種植規模,助力鄉村振興,今年,xxx通過聯戶聯營分基地模式在大營鎮發展了4個西瓜種植分基地,與農戶實現利益聯結,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21
xxx,男,漢族,1979年10月出生,現任壩羊鎮新山村黨支部書記、新山村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2014年10月以前,xxx在浙江寧波辦廠,在回鄉探親的過程中,偶然從村干部口中了解到壩羊鎮正舉全鎮之力發展茶業產業,經濟環保,前景廣闊,新山村正在積極響應號召發展茶產業,并成立了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個消息讓年輕的xxx怦然心動,使他萌生了在家門口創業的念頭。在新山村黨支部的誠摯邀請下,他最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加入新山村茶葉種植合作社并任合作社經理,同時將浙江寧波的工廠變賣把資金全部投入茶葉種植,從此為家鄉的發展事業奮斗,并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4年冬天,在壩羊鎮黨委決定將新山村打造成生態茶鄉的重點村時,部分群眾跳出來唱反調,不予支持,有的雖然嘴上不說,但實際持觀望態度。因為在新山村,祖祖輩輩都是靠土地養家糊口,土地歷來是百姓的“命根子”,不愿輕易讓出。但是xxx認為鄉親們不是那種不通情達理的人,為了不耽誤群眾白天做農活,xxx只好利用晚上時間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走訪,同群眾“拉家!,向群眾宣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認真分析發展茶產業的市場前景,與群眾算經濟賬,動員他們拿出土地發展茶產業。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xxx的不懈努力,新山村600余戶村民一致同意發展茶產業,紛紛拿出土地,或流轉出租、或入股分紅,積極支持新山村打造生態茶園。
如今的xxx,依舊每天在茶山上忙上忙下。而他也因為優異的表現,被黨組織吸收為一名黨員,并在2021年10月黨支部換屆選舉中,被新山村黨員群眾選舉為新山村黨支部書記。
新山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村支兩委+合作社+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方式發展茶葉產業,入股的`社員,除在毛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紅外,在合作社務工的,還能獲取務工收入。在新山村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后,xxx對黨支部班子進行整頓,切實把提升村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作為首要工作任務來抓,并且根據新時期農村工作發展的需要,要求班子成員有針對性地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同時,在村內實行發展重大事項“支部提、黨員大會議、群眾代表評、村民大會定”的民主管理機制,形成“支部帶隊伍抓班子,干部帶黨員抓示范,黨員帶群眾抓發展,人才帶資源抓項目”的工作格局。緊緊圍繞“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促黨建”的發展理念,按照“三權”促“三變”的發展思路,結合村情實際,探索出了“以產促村、以村帶產、產村同步”的產村相融發展新路子。
近年來,新山村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兩委”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以創建省級先進示范村委為目標,搭乘省市縣鎮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列車”,大力發展產業種植,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全村建成茶園8400畝,占全鎮茶葉總面積的23.33%,茶葉加工廠兩個,每年解決1400余人就業問題,其中貧困戶500余人,為壩羊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22
鄭xx,女,1970年10月出生,200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普陀區六橫鎮杜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20xx年擔任村書記以來,她始終葆有闖勁、干勁、韌勁,著力提升村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整合村莊資源,深挖村莊歷史文化底蘊,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途徑。在她的帶領下,杜莊村先后被評為省級善治示范村、省級衛生村、省級綠化示范村、市級文明村。
勇于破題的“闖勁”
20xx年,鄭xx任六橫賀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少,不夠支付村里日常事務支出和村干部工資,無法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鄭xx下定決心,要為村里發展闖出一條路。
“當時村里有大量土地長期荒蕪。國家出臺土地流轉政策,我就挨家挨戶宣傳,通過土地流轉搞活經濟,帶領村民富起來。結果,99%以上村民都愿意把承包的荒蕪土地進行流轉!编峹x說。而后,村里流轉土地達300多畝,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體經濟。
“沒想到拋荒的土地也可以帶來好收益,我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劉先生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開心極了。
攻堅創富的“干勁”
20xx年,原杜莊、賀家、橫安3個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鄭xx擔任合并后的杜莊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后,她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建設項目,在峧頭、臺門購買了4間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萬元!艾F在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經濟上去了,更能為群眾辦實事!编峹x說。
此外,鄭xx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帶領杜莊村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月老杜莊”文化品牌。每年舉辦的七夕活動都會吸引當地及周邊地區青年男女參加,培育開發的鄉村特色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步步干出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浪漫經濟”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業。
為民擔當的“韌勁”
“群眾的事是首要大事。”鄭xx平常十分注重與村民溝通聯系,建立了黨員聯戶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黨員,實現村內黨員和群眾聯系的全覆蓋。
在抗擊臺風“利奇馬”期間,鄭xx率先帶頭組織黨員干部轉移受災群眾、清理受災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時,她摔傷手腕骨折仍堅持工作,履行一名黨員干部對村民的承諾,得到杜莊村村民的一致好評和贊揚。
“有一次臺風來了,我家住在低洼地帶,鄭書記帶人幫我搬家具和生活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謝她。”村民陳女士說。也就是在這一次防臺工作中,鄭xx帶著村干部走在約60公分深的水洼地里幫助村民搬東西,盡全力幫助村民挽回損失,獲得村民的認可。
“我要更加努力讓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鲍@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后,鄭xx表示,她要繼續跟隨黨的步伐,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杜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帶領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23
2014年,xxx當選佘家鎮高店村村委會主任,2020年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任職以來,他始終像一頭老黃牛一樣駕轅拉犁、任勞任怨,辛勤的付出換來了村內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近年來,高店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過硬,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鄉村振興走在長垣前列,先后被評為省級基層黨建示范村、新鄉市文明村、長垣市鄉村振興三星級示范村、河南省森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一、知難而上 勇挑重擔
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xxx至今還清晰記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狀況,村情復雜、“兩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村級集體經濟一片空白。當時很多人對他說,“高店是個爛攤子,村情太復雜,你不要蹚渾水”。xxx沒有打退堂鼓,他決定迎難而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xxx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必須做好表率、帶好隊伍。他帶頭落實村干部值班制度,規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帶領村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為群眾謀福利上來。他堅持“小事議、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著力解決脫貧攻堅、宅基地改革、人居環境改善、居家養老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在探索實踐中,他總結出“三個一”黨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個根本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確保班子成員思想不滑坡、行動不偏向;二是吸納一批精兵強將,注重在退役軍人、返鄉創業青年、優秀鄉賢等重點群體中物色好苗子,將其鍛造成村里的領頭雁、群眾的當家人、黨員的主心骨;三是牢記一個工作中心,始終把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講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讓村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通過落實“三個一”,班子的心、黨員的心、群眾的心被緊緊的“箍”在一起,現在的高店村只要村里有啥事,“喇叭一響,全村到場”,“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經形成。
二、甘做公仆 一心為民
xxx常說,“別把自己當干部!只有把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群眾的難事當成心事,才能做個好干部”,xxx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從當上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與家人約法三章,一不拿村里一分錢,二不收村民一針一線,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這條家規,他堅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戶家庭情況如何,有什么煩心事揪心事,他都牽掛于心;田間地頭、溝渠河段,低保補貼、鄰里糾紛,他都了然于心。
村里一名村民要辦理獨生子女證,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成功,便找xxx幫忙。xxx得知后,立即著手,前后跑了十多次補充材料才最終獲批,村民為了感謝他,找到他家送去兩條香煙,被xxx嚴詞拒絕。
不僅不拿村里一分錢,xxx還經常往村里倒貼錢,關于高支書辦過的那些“吃虧”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13年他出資十多萬元整修老舊下水道;看到村里保潔員年齡較大,腳蹬三輪車太費體力,2014年他出資兩萬余元購買了6輛電動三輪車用于衛生保潔工作,沒幾天又花兩萬多買了21個垃圾箱,同時還為村民每家每戶購買了垃圾桶;2015年他捐出十萬元用于村室、學校建設;為減輕村民負擔,多年來他累計墊資水費衛生費10余萬元。幾年來,他不但沒從村里領過一分錢,還倒貼了將近40萬元。家人剛開始不理解,“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當一個窮書記,天天做難圖的啥”。時間長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變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認同了,xxx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三、中藥種植 富村扶貧
x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為省定貧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無資源、無產業、無區位的“三無”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幾乎為零。怎樣才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腦海中徘徊,最終他下定決心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之路”。
在充分調研、掌握市場信息和檢測本村土地質量的基礎上,xxx決定引進中藥材虎杖,實施“虎杖種植+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的產業發展模式。土地流轉初期,大多數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土地流轉了我們吃什么!闭f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xxx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一家一戶做工作,一次不行跑兩趟,兩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為止。經過兩年努力,村民們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土地流轉順利完成。
目前,高店村簽訂了虎杖每噸4500元保底收益的訂單農業,以政府提供租地啟動資金、合作社提供技術、村內提供勞務“三提供”模式,三方分紅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轉+務工”“訂單藥材+集體經濟”的鏈條化收益模式。村內累計流轉土地1406畝,80余戶貧困戶先后投入虎杖種植,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50—100萬元,既解決了貧困戶收入問題,又壯大了集體經濟,真正實現了“一塊土地、兩份收益”。此外,高店村在以虎杖產業基地為核心的特色農業基礎上,延伸產業價值鏈,積極開發集休閑觀光、農家樂等于一體的特色立體農業,打破“單一種植走到底,帶貧不佳效益低”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四、盤活資源 全面振興
2015年長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如何借助宅改的東風,盤活土地資源、推進鄉村振興,成為壓在xxx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他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率先補繳有償使用費、退出超占宅基地,堅持一戶一策、對癥下藥,一戶不落的完成宅基地改革的收費退出工作,宅基地超占136戶,一戶多宅6戶,全部退出,騰退面積9.28畝。利用趙朋超家的202平方米無償退出宅基地,建成了游樂場;趙朋京無償退出的166平方米宅基地,建成了游園;高征國的宅基地長期無人居住,無償退出建成養老中心。
宅基地改革時,村集體經濟組織反復研究,決定利用村內閑散勞動力和閑置土地,進行招商引資。為此,xxx多次到平頂山,找到鄉土人才高洋,讓他看村里的變化,引導其把企業辦在家門口,最終高店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村辦企業,并與河南子金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優先為高店村提供就業崗位50名,預計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
為提高村莊人居環境,xxx帶領村“兩委”干部,按照“統一規劃、適當改造、保留原貌、留住鄉愁”原則,全方位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黨員干部帶頭參與污水管網建設、游園建設、坑塘和空閑宅基地改造等工作,目前,村內標準化衛生室、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圖書室、學生四點半課堂、養老中心、村史館等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對主街84處墻體進行拆除改造,拆除違章建筑800平方米,主次干道全部實現亮化、綠化;強弱電管網已鋪設,天然氣已入戶,無公害廁所改造率達95%以上,整村環境衛生達到“一眼凈”標準。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的生活質量節節攀升,大家都說:“生活在高店,比在城市里更幸福,大家伙打心眼里感謝我們的支部書記xxx”。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1-17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專干典型事跡材料10-12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5篇06-04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5篇)06-08
關于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青年五四獎章事跡材料03-25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集錦15篇)12-01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必備13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