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實習報告范文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畢業生產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畢業生產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5、鞏固、深化、拓寬所學過的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獨立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鍛煉自己識圖能力;
6、掌握普通住宅樓的施工程序以及概預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即內部施工的延續性、施工組織的合理性;
7、在熟悉資料的同時鍛煉自己搜集有效資料的能力;了解我國有關的建設方針和政策,正確使用本專業的有關技術規范和規定,熟悉想應的預算軟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8、熟悉目前建設工程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及當地的取費標準,掌握標志施工組織設計和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9、將學習運用到實際中來,了解住房就等于了解了當今的經濟,也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以便確定將來怎樣我們的住房條件和品位,為住房發展建立最基本的信息。為以后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二、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邵陽學院專家樓25#樓由湖南現代建筑公司承建,全樓占地面積53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678.23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20.21米,全樓工6層,屬于二類多層建筑,該樓主體結構實際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裂度為六度。
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設計標高:本集資住宅工程為6層磚混結構建筑,建筑物占地面積536.5m2,本工程相對標高±0.000=261.400m。室外標高低于架空層地面0.15米,衛生間樓面低于室內樓地面30mm各層標注均為建筑完成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標高。衛生間,陽臺均在內墻下部樓板處澆200高C15素砼,并做15厚聚氨脂涂膜 防水層沒墻反起400高,應進行閉水試驗.
屋面: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按兩道防水設防進行設計采用保溫隔熱,屋面均采用100PVC白色塑料雨水管有組織排水。
所有預埋件預留孔均須按圖所注部位進行預留,不應后鑿。
三、實習內容及心得
一:熟悉工地
本工程25#樓坐落在邵陽學院七里坪校區,流動人員較多,要保證安全施工與文明施工;工程毗鄰207國道,交通方便。
二:熟悉圖紙
在實習第一天,指導老師林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施工圖紙的基本識圖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的畢業設計就是這棟樓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預算,再加上我們隨身攜帶03G101-1圖集在手上,因此對施工圖紙并不是很困難,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一個我們不懂的標注:JQL-1:表示基礎圈梁1號。
三:現場施工
測量工程
采用水準儀、經緯儀和鋼尺。具體操作:
1)、主控制軸線的測量
根據工程特點,當±0.000以上主體施工時,先將基礎軸線引測至±0.000地面建筑物周圍的自然地面,為方便施工及達到精確控制的目的,擬定建筑物橫向五條主控制及縱向兩條主控制線,在主控制線兩端延長線的地面上彈好墨線并用紅色油漆作好標記,在施工階段應對墨線和紅色油漆標記保護完好,發現油漆脫落或墨線不清時應重新彈好并復核。們在14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把下面的標準控制線引上來。具體操作:(1)、沿下兩層控制線吊線上來在樓層兩側各打一點,再連接,面積較小因此縱橫各一條;(2)、以這兩條線為標準,向兩邊放開,橫向軸線離最近梁距離為500。(3)、木工根據軸線裝置模板。發現問題:梁位置偏移問題,在施工中由于測量員的疏忽加上模板安裝上面的配合出現不協調,導致相鄰兩層樓框架柱之間出現偏移的現象在小高層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是比較常見的。在青城國際的3#樓實習中就與這個問題,在B部分的8-10樓就發生向外偏出6厘米的情況再到上面有人工調整強扭近來6厘米,然而到15層樓面時候LL12(2A)號梁的懸挑部分中軸線于發生了4厘米的歪曲。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視,現在施工雖然講究效率,那么質量應該放在首位才對,我們的測量員與模板安裝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
2)、樓層軸線引測
基礎梁及承臺施工完畢后,將控制軸線引測至±0.000地面;待正負零層施工完畢后,可將主控制線軸彈至外框架梁的外側面,并用紅油漆做好醒目標記;上部樓層施工時,可用吊線錘或經緯儀逐層引測并放出主控制線,縱橫主控制線放出后,應用經緯儀在兩條十字交叉的主控制線交點復核其垂直角,若不垂直應檢查或重新引測主控制線;在主控制線校正無誤后,用50/30米鋼尺放出各主要軸線;測量定位時,對主控制線原則上從外框架梁外側引測,但結合本工程具體特點,為方便施工,在各主控制線上埋設若干200×200吊線孔,以方便吊線及數層軸線復核。
3)、構件細部尺寸測量
從各主要軸線用5米鋼尺放出各構件細部尺寸;要求所有構件均應放出20cm控制線,對墻、柱能放出邊線的均應放出邊線,對鋼筋偏位的部位及時通知有關人員予以校正;對梁必須在板上放出軸線或中心線;在放線的同時,還應采用“五線控制法”予以較核,即在每層梁及外框架梁外側彈出中線、兩角20cm控制線對中及兩角予以定位控制。
4)、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采用水準儀配合50/30m鋼尺進行,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國家水準點及±0.000以下施工時已測定的三個高程點進行標高傳遞。施工至±0.000后,應將標高標注于建筑物四角角柱外側,用鋼尺和水準儀將各層標高逐層上翻。澆筑梁板混凝土前必須在墻柱豎筋上抄好控制標高,在抄控制標高前,必須引測三個角柱傳遞標高點并取平均值作為樓層控制標高;在架管搭設好梁板支模前必須在梁兩端架管立桿上抄好標高以便梁板底標高控制;同一樓層標高用水準儀引測,在用水準儀引測標高時,要注意前后視的最長距離不超過50米,且前后距差不超過10米,這樣可以減少誤差、提高精度。
模板工程
1、柱模板
矩形柱的模板由四面側板、柱箍、支撐組成。構造作法有兩種:其一是兩面側板為長條板用木檔縱向拼制,另兩面用短板橫向逐塊釘上,兩頭要伸出縱向柱邊,以便拆除,并每隔1 m左右留出洞口,以便從洞口中澆筑混凝土。縱向側板一般厚25~50 mm,橫向側板厚25~30mm。在柱模底用小方木釘成方盤,用于固定。其二是柱子四邊側模都采用縱向模板,則模板橫縫較少。
柱頂與梁交接處,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為梁的高及寬,并在缺口兩側及口底釘上襯口檔,襯口檔離缺口連接距離即為梁側根及底板的厚度。為了防止在混凝土澆筑時模板產生膨脹變形,模板外應設置柱箍,可采用木箍及鋼管箍等,柱箍間距由柱截面大小確定,一般不超過100mm,柱模下部間距應小些,往上可逐漸增大間距,設置柱箍時,橫向側板外面要設豎向木檔。
安裝柱模板時,應先在基礎面或樓面上彈柱軸線及邊線,同一柱列應選彈出兩端柱軸線及邊線,然后拉通彈出中間部分柱的軸件及邊線,按照邊線先把底部分盤固定好,然后再對準邊線安裝柱模板。
構造柱柱模的支撐方法同上。
2、梁模板
梁模板主要由側板、底板、夾木、托木、梁箍、支撐等組成。側板用厚25mm的長條板,底板一般用厚40~50mm長條板,均加木檔拼制或用整塊板。在梁底板下每隔一定間距用頂撐支設,夾木設在梁模兩側板下方將梁 側板與底板夾緊,并釘在支柱頂撐上。支撐梁模的頂撐(又稱支柱),其立柱一般為100×100mm的方木或直徑為φ120的原木,帽木用斷面50×50mm方木。為了確保梁模支設的堅實,應在夯實的地面(即支柱底)墊厚度不小于40mm,寬度不小于200mm的通長墊板,用木楔調整柱高。
頂柱的間距要根據梁的斷面大小而言,一般為800~1200mm。當梁的高度較大時,應在側板外面另加斜撐,斜撐上端釘在托木上,下端釘在頂撐的帽木上。
梁模板安裝后,要拉中線進行檢查,復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對正,待平板模板安裝后,檢查并調整標高,將木楔釘牢在墊板上,各頂撐之間要設水平撐或剪刀撐,以保持頂撐的穩固。
當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時,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1‰~3‰。
3、現澆混凝土平板模板
本工程的平板模板一律采用定型復合木模板,鋪設在擱柵上,擱柵兩頭擱置在托木上,擱柵用斷面50×100mm的方木,間距為400~500mm,當擱柵跨度較大時,應在擱柵中間立牽杠撐,并鋪設通長龍骨,以減少擱柵的跨度。牽杠撐的斷面要求與頂撐立柱一樣,下面須墊木楔及墊板,一般用50×75mm×150mm的方木。平板模應垂直于擱柵方向鋪釘。
平板模安裝時,要在次梁模板的兩側板處彈水平線,水平線的標高應為平板底標高減去平板模厚度及擱柵高度,然后按水平線釘上托木,托木上口與水平線相齊。再把靠梁模旁的擱柵先擺上,等分擱柵間距,擺中間部分的擱柵,最后在擱柵上鋪釘平板模板,為了便于拆模,只在模板端部或接頭處釘牢,中間盡量少釘。
模板施工過程相對我們是陌生的,但是從施工程序上了解,板面不干凈,以及施工帶有強制性,是梁鋼筋有變形的!
鋼筋工程
1)、準備工作
、俸藢Τ善蜂摻畹匿撎、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牌相符。
、跍蕚浣壴玫蔫F絲、綁扎工具(如鋼筋鉤、帶扳口的小撬棍)、綁扎架等。準備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水泥砂漿墊塊。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各層樓面梁為25mm,柱子為25mm,且不宜小于縱筋直徑,各層樓板、樓梯和其他混凝土墻為15mm。
2)、柱鋼筋綁扎
、僦臃啪完畢后根據墨線對柱主筋進行校正。
、谥v筋采用電渣壓力焊接長。
、鄹鶕摻钌系臉烁哂梅酃P劃分箍筋間距,然后綁扎箍筋,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扎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綁至梁底標高,然后根據梁高固定足夠數量的箍筋在柱縱筋上。
、芸蚣芰、牛腿鋼筋應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
、莨拷罱壴戤吅,應在柱縱筋上掛好砂漿墊塊,間距為1000mm。
3)、梁與板鋼筋綁扎
①梁、板鋼筋綁扎的工藝流程為:擺放主梁底筋→梁柱接頭處柱箍筋綁扎→擺放主梁上層筋→穿主梁箍筋→擺放次梁底筋→擺放次梁上層筋→穿次梁箍筋→綁主次梁箍筋→擺放砂漿墊塊→綁板底筋→安放梁鋼筋支撐→綁板上層鋼筋。
②縱向受力鋼筋受用雙層排列時,兩層鋼筋之間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證設計距離。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
③柱、主梁、次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蚣芄濣c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利澆筑混凝土。
、芰轰摻畹慕壴c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系:⒈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扎,然后再落位;⒉梁的高度較大時(≥1.2m)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扎,其兩側;蛞粋饶:笱b。
、莅逅闹軆尚袖摻罱徊纥c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須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
、尴聦又蛪︿摻盥冻鰳敲娌糠忠壴拦拷詈退浇,并在樓面設置一道箍筋和水平筋與梁、板鋼筋點焊固定,以免偏位。
梁的主要受力筋都沒有什么問題,只有在設計上我們覺得太過浪費,設計院的保險系數大約在2.00-2.10左右,比設計保險系數1.20-1.25大很多。這樣造成鋼筋的浪費很大。箍筋是最大的缺陷,設計要求Φ8@100/200,然而我們看到實際的尺寸加密區在120-150不等,非加密去230左右是最常見的。板筋施工中也有少筋現象,尺寸沒有偷工減料,但是間距比圖紙上設計要求要大。我們向施工放反映這些情況的時候,施工員好象覺得是正,F象一樣,根本不覺得奇怪,反而笑了,他們說,這些房屋設計保險系數大,少根把不會有事的。也許這是我們建筑行業的一個弊端吧!保險系數大約在2.00-2.10左右,把這些人的思想警惕性降低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事故往往就發生在大意之后!
混凝土工程
現有的結構規范和設計資料也未作出詳盡的規定和介紹,因此對同類工程,設計人員或施工技術人員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觀點規定出不同的處理措施甚至不予處理,一方面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不便,另一方面會形成工程質量隱患。筆者結合在學習和工程現場實際管理方面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結構問題的處理方法。
1、板角45°斜裂縫的設計施工處理措施
此種斜裂縫出現的原因非常復雜,既有設計的,也有施工的,更有其它環境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梁板的不均勻收縮,作為較薄構件的板具有較大和較快的收縮,最終多是板內產生拉應力而造成板角開裂。據多例工程觀察,這種裂縫易出現在建筑物平面凸角處板或較大跨度的板上,會有相當多數的裂縫超出規范規定的正常裂縫寬度(δ≤0.4mm)。筆者認為應根據結構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結構設計施工措施加以避免。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強結構平面凸角處板的剛度,避免因板的收縮量相對于梁較大和較快,從而導致裂縫的出現。
(2)在較大跨度板角或結構平面凸角處板角,適當加強雙向面筋,以抵抗由于板收縮而產生的拉應力。
(3)適當增加混凝土板的含筋量。
(4)施工中加強板角部位的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5)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相對減少水泥用量,并注意混凝土的澆水養護,以克服干縮現象。
2、板面負筋變位的設計施工措施
在現澆梁板的施工中,往往會出現板面負筋在澆搗混凝土時被人為地踩下或難以使負筋按設計就位的情況,當負筋依附于梁上部鋼筋時情況較好,但大多數情況下,由于每根框架梁在柱處交匯以至梁上部鋼筋有上有下,致使梁上部鋼筋距板底高度不同,而架立在梁上部鋼筋上的板負筋往往隨著梁上部鋼筋位置的高低變化而無法保證其設計位置(即板筋混凝土設計保護層厚度要求),筆者認為應從設計上采取輔助措施和施工中嚴格控制、主要有:
(1)設計架立板負筋的鋼筋小支架,每m2支一個點,以保證板負筋就位,以及達到設計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2)設計框架梁板上的鋼筋支架,將由于多根梁在柱處交匯而引起部分較低梁中間部位的鋼筋支起,每隔3.0m設一支架,以作為板負筋的依托。
(3)澆搗梁板混凝土時,要特別對板負筋采取保護措施,避免人為踩踏。
(4)對板負筋綁扎牢固,避免澆砼時因混凝土傾倒造成負筋變位。
(5)振搗時,采用人工將負筋鉤至正確位置再振搗的方法,保證負筋的位置滿足設計要求。
3、框架柱節點處箍筋加密的設計施工措施
在框架結構設計中,往往需要對節點柱箍筋加密,而施工中受到綁扎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不易將箍筋按設計要求就位綁扎牢固,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設計施工措施:
在框架梁鋼筋綁扎時,先將柱節點處加密箍筋焊接成箍筋籠,根據柱截面尺寸的不同,加設不少于4根(若為方柱則每邊至少1根)同箍筋直徑的短豎筋,將其同箍筋點焊接成箍筋籠,在梁鋼筋就位時下放至設計的位置,以保證節點箍筋位置及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不被移位。
4、框架梁柱節點處混凝土的密實問題
框架結構梁柱節點處,由于梁數多,往往梁負筋較多,造成節點處混凝土在澆筑時混凝土難以進入節點內或極易導致節點內形成空洞,危及結構安全。對此,在設計中應盡量考慮施工的實際情況,一方面要求鋼筋之間滿足一定的間距,另一方面由于柱筋的妨礙等原因,施工難以按設計保證鋼筋間距,在設計中應盡量合理利用梁截面寬度,優化鋼筋選擇。主要有以下設計措施:
(1)按梁截面寬度選擇鋼筋數量時,應考慮柱縱筋的妨礙或對梁布設的影響,特別是當框架梁邊與柱邊平齊時,梁筋應在柱角筋之內側的影響。
(2)在柱節點交匯處同一直線上的梁上下部鋼筋,盡量先取同直徑鋼筋,以便于鋼筋直通過節點,以減少不同直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而造成較多鋼筋并匯在一起,難以保證鋼筋的間距。
(3)在施工中,盡量保證在柱縱筋的位置準確,合理布設柱縱筋的水平位置,必要時對梁柱節點鋼筋的平面位置進行設計控制,使梁筋能合理通過節點。
本次實習,時間雖短,但基本達到了為實習目的,進一步完善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多重目的。
四、實習小結
在實習工程中,我們了解了房屋建筑施工組織與預算方面的相關知識,了解了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了解了有關的施工技術,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做法。
我對此次房屋建筑學的實習的感受頗深,通過現場參觀,我們對房屋的構造有了感性的認識,同時為我們畢業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房屋建筑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房屋建筑實習報告03-18
房屋建筑實習報告05-23
房屋建筑實習報告10-15
房屋建筑專業實習報告10-11
房屋建筑學實習報告12-12
房屋建筑學實習報告04-14
房屋建筑學認識實習報告12-30
房屋建筑學認識實習報告08-20
房屋建筑學實習報告范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