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州實習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州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州實習報告1
蘇州園林是中國江蘇蘇州山水園林建筑的統稱,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吳王闔閭時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在蘇州園林短暫的實習結束,為此作一簡單的實習總結報告。
大概是參觀的內容太過豐富,同樣作為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并未給我留下什么震撼,跟著隊伍進入園中,首先經過的是較為狹長的通道,同樣是欲揚先抑的手法,出了通道才有另一番景象,留園整體給人的感覺并未有十分獨特之感,但細看下來經過老師的講解才發現其最有特色的當屬她的建筑藝術與細節的處理。印象比較深的`是爬山廊轉角處的排雨水結構的處理,在技術并不發達的舊時,建造者用才智解決了問題,作為同行后輩的我頓生敬仰之感。對于水體來水的處理,這里采用了在墻角堆石,仿佛是破墻而入的山石引來了一渠清流。
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內外空間關系格外密切,并根據不同意境采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筑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消面湖的整片墻面;建筑各方面對著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系既可以建筑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筑,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對于虎丘印象最深的便是千人石與虎丘塔了。這里留下了許多傳說,或是與宗教神話有關,或是與名人奇事有關,真正的秘密大概只有這座經歷了千年變遷的虎丘知道;⑶鹂傮w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風格與自然景觀協調。其形式有塔、殿、橋、亭、樓、閣、墓等;年代從五代延續至當代,呈現出宋、元、明、清、民國等建筑風格。
蘇州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
景觀規劃與設計課程綜合實習是城市規劃專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參觀園林景觀及城市設計實例,可以讓我們生動形象地學習園林景觀設計、景觀規劃和城市設計的基本原理,深化理解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內涵,探詢現代城市景觀規劃的發展歷程,理解景觀規劃與城市環境、城市功能、城市需求的關系,以及景觀規劃形式、內容和功能的多樣性;明了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與城市設計的聯系與差異;借鑒、吸收成功作品中的經驗,培養起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我們的專業知識、專業素養得到較大程度的充實和提高。
二、實習時間:20xx年X月X號~20X年X月X號
三、實習地點:蘇州
四、實習內容
蘇州——君到姑蘇見,人家皆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蘇州古城歷經2500年歷史的洗滌,所體現出來的城市形象相當有個性:房屋都是清一色的白墻和黑灰色的瓦,仿照蘇州古典園林粉墻黛瓦的建筑特色。蘇州老城區的天際線控制較好,同時新城區的建設令人矚目,金雞湖周邊的蘇州新區和蘇州高新開發區也成為蘇州城市建設中新的亮點。這次實習我們參觀了很多
地方,下面主要介紹典型的幾個景點:
1、山塘街——七里山塘春水柔,一聲櫓聲一銷魂 。
山塘街臨山塘河而建,兩側店鋪林立,是蘇州民居較為典型的地段。史上山塘街很是繁華,如今“山塘勝景”的繁華早已不在。山塘街中部有古戲臺一座,前有較為開闊的廣場空間,為居民集會或是休閑的公共空間。山塘街的交通為水陸兩路,沿河民居多有水埠直接與山塘河相接。作為古蘇州的商業地段,山塘街有著商業街的特點,臨河建筑形式多為騎樓。蘇州古民居大致有以下形式:1)、河街平行,宅在街邊,小巷幽幽迂回曲折2)、小河居中,兩岸屋宇連綿,水棧河埠嵌筑期間,拾級而下,可就水洗滌,可向船家采購,間有廊橋橫跨小河,連接兩岸人家,這就是蘇州著名的水巷。3)、前巷通后巷,幾落幾進并圍以高墻,形成封閉式院落。
蘇州民居粉墻黛瓦,無異于中國水墨畫卷,民居的內外檐裝修,多為棕色木質,素雅而簡樸。東西向前街后巷的居住街坊多,東西向街巷也多,民居都占用一段垂直于河道與街巷的條形用地,總平面采用一進一進的院落單元,為爭取朝南的土地,產生了往縱向發展遞進貫串組合成一個封閉式布局的建筑組成的小院建筑,這是蘇州民居最基本的單元,也是蘇州民居的特征之一。這種布局方式使每戶占用了最小的河岸線與街巷段緊湊地利用土地。同時,由于家家戶戶宅前后都有河與路,使每戶人家都能獲得水陸交通的方便,若南北街巷,則民居建筑的朝向產生多種情況。民居內部多有天井或是庭院,內部種植植物,增添情趣。 2、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封建士大夫為了滿足家居生活的需要,大量建造以山水為骨干、饒有山林之趣的宅園,作為日常聚會、游憩、宴客、居住等需要。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與住宅相連,在不大的面積內追求空間藝術的變化,風格素雅精巧,達到平中求趣,拙間取華的意境,滿足以欣賞為主的要求。宅園多是因亭、臺、樓、閣眾多,植以樹木花草的“城市山林”。江南私家園林是以開池筑山為主的自然式風景山水園林。園景的處理是順應自然,布局靈活,變化有致。江南園林善于在有限的空間內有較大的變化,巧妙地組成千變萬化的景區和游覽路線。建筑常用粉墻花窗或長廊來分割園景空間,但又隔而不斷,掩映有趣。通過畫框似的一個個漏窗,形成不同的畫面,變幻無窮,有實有虛,步移景換,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無窮。利用借景的辦法,使得盈尺之地儼然大地。借景的手法通常是通過漏窗使園內外或遠或近的景觀有機地結合起來,給有限的空間以無限延伸。蘇州園林大都為封閉式,難借園外景色,于是,常采取另一種借而雪香云蔚亭一景,又是遠香堂的借景。繡綺亭在假山之上,在繡綺亭內俯視遠香堂,可遠眺見山樓。這是前后左右高低互借的佳例。 動與靜結合是我國造園藝術手法之一。所謂動,就是造園家在園林空間較大的范圍內,讓游者走動中觀賞景色變化,達到步移景換,時過境遷,畫面連續不斷。所謂靜,也即是在有限的園林藝術空間中,坐觀靜賞園林藝術,在咫尺之地,讓人們去領會園林空間的層次、對比、虛實、明暗、陰晴、早晚等多變的藝術效果。實際上動與靜不是截然可分的。往往在以動觀為主的園林中,又包含著靜觀為主的園林,又包含著動觀的內容。
蘇州園林作為我國建筑文化中最為絢麗的瑰寶,其在空間處理方法以及空間組織方面有著獨到的手法與見解,在以后的景觀設計中應當對此進行提煉與借鑒。
3. 蘇州博物館新館——中而新,蘇而新。
蘇州博物館新館與整個蘇州的城市肌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新館北靠拙政園,東傍蘇州博物館和園林博物館,其中拙政園西花園的南端正好楔入新館一角,從新館主入口進入,徑直向前為大堂和主庭院,向西游覽則是層層遞進的博物館展廳,東部較為集中的建筑群落則是行政辦公區、教育區和飯店。這種類似三軸線的布局方式和東側的忠王府極為和諧。東西兩側的院落式組合和周邊的合院式住宅相呼應,最為獨到的.是中軸線上的北部庭院,一方水池似乎容納了整個江南風情,庭院隔北墻則集中大量庭院以及展廳在空間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層層遞進,也都呼應了蘇州古城民居的生長規律。新館建筑構造則用開放式鋼結構替代蘇州傳統建筑的木結構材料,為了滿足防水、恒溫、恒濕的要求,屋面采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國黑”花崗石片。深灰色石材作墻面檐口,踢腳線和轉折面的裝飾,與白墻相配,為粉墻黛瓦的江南建筑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新館設計中體現了對形式和管線的敏感和獨到的見解,借鑒中國傳統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屋頂的中間部位開出連貫的天窗,自然管線透過木貼面的金屬遮光條傾瀉下來,交織的光影在一片樸素的白墻背景之上,勾畫出最玄妙的意境。貝聿銘擅長幾何體塑造,這次是集大成者,三角形、菱形等幾何形的反復變換與傳統院落布局相結合,曲徑通幽的空間意境絲毫未減,流動而寧靜,質樸而深邃。
在景觀方面,新館的一石一木,一靜一動都有古典文化底蘊和蘇州氣息,庭院中的竹和樹,姿態優美,線條柔和,在與建筑剛柔相濟的對比中,產生和諧之美,漫步在水面之上的廊道之中,廊窗外的一個個庭院,由窗取景,若隱若現。新館的建筑尾聲別具詩韻,假借拙政園的墻,“以壁為紙,以石為繪”,高低錯落排砌的片石假山給予水生動幽深的背景,也賦予白墻之外的園林一個含蓄的過渡。
蘇州實習報告3
1.1拙政園
拙政園,江南園林的代表,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位于蘇州市東北街一百七十八號,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今園轄地面積約八十三點五畝,開放面積約七十三畝,其中園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張之萬住宅(今蘇州園林博物館舊館)為晚清建筑園林遺產,約三十八畝。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特殊旅游參觀點,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1-1布局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范”。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該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游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偟母窬秩员3置鞔鷪@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西園(8張)“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她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筑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占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乩绕鸱,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芭c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并立時頓感到這里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她建筑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布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筑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云峰等,均為移建。
1.1-2建筑藝術
拙政園的建筑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她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1.2留園
留園位于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仆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內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筑,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其兒子即盛宣懷(清著名實業家政家,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創始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始稱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后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游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留園內建筑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墻、洞門等建筑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2.2-1布局
留園的面積約2公頃,分西區、中區、東區3部分。西區以山景為主,中區山水兼長,東區是建筑區。中區的東南地帶開鑿水池,西北地帶堆筑假山,建筑錯落于水池東南,是典型的南廳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東區的游廊與留園西側的爬山廊成為貫穿全園的外圍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變化。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建筑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筑物設有多種門窗,每扇窗戶各不相同,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2.2-2建筑藝術
賞留園首看建筑。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藝術而享有盛名。
層層相屬的建筑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筑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嘆為觀止。占地30余畝的留園,建筑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墻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筑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墻之間是長達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余,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留園內的通道,通過環環相扣的空間造成層層加深的氣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復折、小院深深是接連不斷錯落變化的建筑組合。園內精美宏麗的廳堂,則與安靜閑適的書齋、豐富多樣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涼臺燠館、迤邐相屬的風亭月榭巧妙地組成有韻律的整體,使園內每個部分、每個角落無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輝輻射。留園建筑藝術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她內外空間關系格外密切,并根據不同意境采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筑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消面湖的整片墻面;建筑各方面對著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系既可以建筑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2.2-3留園三絕
留園內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絕品,齊集太湖石“瘦、皺、漏、透”四奇于一身,相傳這塊奇石還是宋末年花石綱中的遺物。北宋末年,雖然北面戰事吃緊,金兵壓境,但宋徽宗卻在東京城內大興土木,建造“延福宮”、“萬壽山”。他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奇花異石,夸口要搜羅天下珍品于宮廷之中。徽宗祟寧四年特地在蘇州設立了蘇杭應奉局,專門負責搜羅名花奇石。蘇杭應奉局的主管叫朱緬,此人最善巴結上峰,自當上了此官后,有采辦“花石綱”的大權在手,于是放開手腳,拼命在民間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聽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門搶奪,誰敢反抗,即以對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時為了搬樹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圍墻甚至房子,當時朱緬從民間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終于激起了方臘農民起義,當時方臘起義軍的一個口號就是殺“朱緬”,與方臘起義軍相呼應,蘇州地區也爆發了以石生為首的,農民起義。不久,北宋政權由于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終于為金所滅,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虜。冠云峰就是未來得及運的花石綱的遺物。
2.3夜游周莊
全鎮依河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杰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聯合國亞太地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美國政府獎、世界最具魅力水鄉和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華環境獎、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殊榮。
2.3-1張廳
張廳前后七進,房屋70余間,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正所謂“橋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作為殷富人家的宅第,張廳歷經五百多年滄桑,但氣派依舊。走過沿街的.門廳,面前是一個天井,綠意盎然。兩側是低矮的廂房樓,上下落不都設蠡殼窗戶。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到損害的磚雕門樓,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軒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見的木鼓墩(柱礎),這是明代建筑的明顯標志。廳堂內布置著明式紅木家具,張燈結彩,迎送賓客。墻上懸掛著字畫,—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仔細琢磨,對聯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筑特色。
2.3-2沈廳
沈廳是周莊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廳后堂”的建筑格局,七進五門樓,第五進中,安放著江南豪富沈萬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閃閃的聚寶盆。從四面八方來的人們,審視著這位600年前的吳中巨富,或是為了得到某些啟迪和借鑒,或是為了滿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進沈廳的每一個人,都會對沈萬三這個傳奇人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2.3-3雙橋
指位于周莊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兩橋,建于明代,兩橋相連,樣子很象古代的鑰匙,又稱鑰匙橋。因出現于旅美畫家陳逸飛的油畫《故鄉的回憶》中而聞名。
3、實習總結
通過在蘇州為期一天的實習,讓我對中國私家園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園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園林的布局格式深刻體現了古代文人造園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雖有人做,宛自天開”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瓏、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遠,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觀配置上采用了對置,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間更加的富有變化。園內通過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繞山轉,山因水活。花木的選擇多是些傳統的名貴花木,如玉蘭、海棠、桂花等。園內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綠、夏荷艷、秋水明、冬山靜(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蘇州私家園林的考察對我們學習模仿古典園林有很大的裨益,讓我們把書本的理論知識跟現實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同時被古典園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園林的發展還有很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我們要以史為鑒,弘揚中國園林,為園林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蘇州實習報告4
實踐目的:了解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工作方向和職責,為我們接下來更好的學習本專業打下基礎。
實踐內容:參觀了本校區的實驗樓、體育館、石湖校區的辦公樓、體育場以及一個建筑工地和蘇州市的體育館
實踐結果:我們學到了很多實踐的東西和我們暫時還沒有深入研究的知識,同時在實踐中我們也有了許多疑惑。
實踐體悟:
在大一暑假期間,我們歷經了一個星期的`工地實習,參觀了一些建筑。作為一名土木工程的學生,無論將來是去設計院還是進施工單位,工地是每一位學子必須學習過的地方。只有經歷過才能把書本的知識活學活用。
第一天的課堂講解,讓我更為崇拜土木工程這個行業的人,他們用智慧創造了一個個宏偉的建筑,給人們帶來了便利。我變更為堅定自己的決定和選擇。接下來幾天我們參觀了一些建筑和工地,雖然我們還沒有學到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無法解釋一些現象,但是我知道在日后的學習中,我會掌握它并運用它,創造更為壯觀實用的建筑。因為實習時候只是一位老師帶領我們一百多位學生,顯然跟在后面的學生處于不利地位,為了自己能學到更多知識,我只有緊跟老師身后,唯恐忽略什么知識點,因為都是些沒接觸過的東西,沒接觸過的專有名詞,所以我的記錄時顯然比較吃力,不過在當天實習結束后我還是上網查詢了關于老師所講的建筑結構,便于自己理解和掌握。事后我又想到了,在參觀一個施工工地時,老師曾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想必從事工地施工還是件危險的事,由于我本人是女生,所以今后到工地工作的可能比較小,男生們就要充分了解工地上的安全保護措施和要求了,我想著也是工地必須有安全員的原因吧。
然而在這次實習環節中,我也發現我們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專業知識太少。在工地上,老師提問我們,我們機會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實哪些問題,老師在上土木工程概論時有提及過,只是我們沒有深入理解,而忽略了。
二、專業實踐閱歷遠不夠。這是我們第一次實踐,據說也就一次而已,以后的時間都不會到工地,所以我們真正接觸這些工程的機會很少,閱歷自然就更少了,因此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與實踐中去。所以,今后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抓住機會,改變以往過于依賴老師的被動吸收學習方式,應主動積極向他人學習和請教,同時加強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三、專業知識在工程中運用不夠靈活。有些只是老師上課時講到過,但是當我們站在這些建筑面前時,我們卻好像什么都不懂一樣,所以,今后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
實習期間,我還深深體會到應該如何做人與講話。
一、待人真誠友好。
二、虛心學習。不論是老師、施工員還是普通工人,我們都要虛心請教,要不卑不亢、沉著細致,不要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三、積極主動。不要怕丟面子,不懂就要問,而且要不恥下問,心里有什么話不要藏著掖著,不要怕出錯,一定要說出來。
蘇州實習報告5
我們到上海的第一站是外灘,通過考察上海外灘我們了解到
外灘的特點:
建筑:外灘最著名的要數那美輪美奐的不同風格的建筑群。外灘段的街廓建筑講究個性,構成了拼貼的場景效果。單單新古典主義墻面和巴洛克山花墻就異彩紛呈,英國式的、意大利式的、法國式的、西班牙式等等。譬如,當初惠羅公司的新折衷主義風格,匯司公司和禮記洋行的新巴洛克清水紅磚墻及扁平連續券,匯中飯店相間的'紅磚白墻和印度式側向柱廊,沙遜大廈的美國裝飾藝術造型和綠色穹隆頂等,都是性格鮮明的建筑范例。
裝飾:除了建筑和路面,街廓還需要其他的裝點要素。路燈、招牌、幌子、商標、廣告等商業“行頭”,甚至還有反映時尚的行人服飾、姿態特征,這些要素共同組成了街廓的場景。外灘段受西洋街景規則約束,“行頭”一般在檐下門楣處,挑出墻面的距離嚴格受限。路燈以新藝術運動的鐵花裝飾最受青睞。而其他路段則多用中式裝點,商號橫幅可以跨街,招牌、幌子允許遠挑,街景裝點得如戲臺幕布一般。
第二天我們考察的是中華藝術宮、博物館、美術館等等
中國館:四根巨柱撐起東方之冠主題:“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由于形狀酷似一頂古帽,因此被命名為“東方之冠”。造型亮點:充滿中國元素,同時滿足功能需求。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的平面布局,分開放區、庫房區、學術區、科研區、管理區、設備區等6個區域,現開設12個專題陳列室,展示的珍貴文物以青銅器、陶瓷器、書畫為其特色,此外尚有錢幣、玉器、雕塑、查印、少數民族工藝等。上海博物館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和展覽廳;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和展覽廳;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查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和展覽廳
世博園景觀藝術設計:
上海世博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緊扣世博主題,以呼應公園總體方案框架為設計目標,在生態理論的指導下,對植物景觀進行總體優化、詳細設計,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恢復公園生態系統,用植物材料、造景手法巧妙地構成公園總體方案“扇骨”與“灘”的形式,為園林植物景觀營造提供新的設計思路,用植物景觀營造出世博會所需的生態景觀,凸現了上海中心城區的地域特色,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園“綠色城市”的到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提升上海大都市的生態形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之后我們又去了蘇州園林、蘇州博物館等地方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 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并稱為我國 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 之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拙政園位于蘇州婁門內,是 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 園林的代表作。拙政 園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 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 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筑。主要建筑有遠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 館、三十六鴛鴦館等。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 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 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 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 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 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 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 的藝術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 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蘇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風景園林蘇州實習報告07-07
蘇州園林個人實習總結報告07-19
蘇州霧霾調查報告11-23
蘇州注冊公司流程及費用蘇州注冊條件02-23
蘇州銀行面試04-02
蘇州冬至習俗12-23
蘇州導游詞08-21
蘇州經典導游詞01-02
蘇州經典導游詞10-28
蘇州必吃美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