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聞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的內容必須與所學專業內容相關。以下是一篇關于“新聞專業優秀實習生實習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個月,很短,實習這四個月對我而言,卻很漫長。
四個月中,我在兩個部門實習過,在品牌推廣部一個半月,在機動部兩個半月。兩個部門的工作完全不同,前者是做策劃和活動執行的工作,與社會上流人物接觸頻繁,后者是做新聞采訪和寫作,深入社會底層并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打交道。
我的實習經歷非常豐富,我也從中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通過實習,理論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兩個部門的實習崗位上,我做得都比較出色,得到了同事和領導們的賞識。
感謝新聞與傳播學院和京華時報社提供的實習機會,通過這四個月的實習,我成長迅速,收獲很多,這收獲有工作上的,有閱歷上的,也有生活、心理上的。我想在此談談我的實習經歷、我對社會的觀察和對生活的體悟。
n 初到左家莊 進入品牌部
2011年2月21日,我和同學來到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前街1號的京華時報社報到,人力資源部主任告訴我們,記者職位目前沒有空缺,只有品牌推廣部、京華網和京華周刊三個選擇,據說在品牌推廣部工作有較多外出的機會,而我希望實習能深入接觸社會,于是,我選擇了品牌推廣部,這個我并不熟悉的部門。
進入品牌推廣部,我首先結識了同事和領導,然后對它的職能和日常工作進行了解。品牌推廣部和廣告部有所不同,它是市場化報刊的一個新興部門,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開展多種宣傳推廣活動樹立報社、報社內各類產品的品牌,以提高其知名度,進而增加市場份額。
實習一段時間后,我認識到,品牌推廣是一項綜合營銷、廣告、公關等多種學科門類的工作,結合我的經歷和觀察,我總結品牌推廣部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策劃并執行社會活動。以主辦或合作主辦單位的名義組織有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商業演出、公益活動等),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間接宣傳自己,提高影響力和知名度。執行活動中用展架、視頻等廣告大力宣傳。
2、在自己媒體策劃活動。依托自身媒體資源,在報紙版面、網站等渠道組織與媒體有關的活動,這種活動面向自己媒體的受眾,是提高品牌忠誠度的活動。
3、投放各類廣告。建立大量合作媒體,以廣告資源置換的方式在其他媒體上放置廣告,包括硬廣告、軟文、廣播、視頻、網站鏈接等等。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外,公交、地鐵、地鐵隧道、航空、電梯等戶外媒體渠道也都在考慮范圍內。雜志中領導講話的稿子是一種變相的自我推介。
4、植入廣告。在報社參與的各類活動中想盡辦法植入廣告,例如發報紙;顒影C獎典禮、新聞發布會、業內論壇、演出晚會等等。
5、談判并簽訂合同。每一項活動、交易中都要與合作對象或交易對象展開談判、簽訂合同,合同必須規定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合同擬定好后要交由法務簽字。
6、廣告設計。包括設計廣告語和平面廣告的設計。用于報社自身宣傳的多種廣告的設計,由設計人員完成。平面設計是建立企業VI系統的關鍵。
7、公共關系。代表報社與政府官員、商務人士、文體明星、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社會公眾等多個群體打交道,要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
8、事件營銷、體育營銷等。借助某個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機會進行營銷推廣。
n 品牌部工作 見多而識廣
5月28日是報社十周年社慶的日子,報社要趁此機會展開一系列品牌推廣活動,工我們的作任務比較多。在辦公室內工作時,我做了京華時報十年優秀版面搜集、社慶員工彩鈴設計、報社廣告語設計、報社內部文化資料整理、社慶方案搜集整理等工作。我從中了解到整個報社的組織結構、核心文化、京華時報十年來的版面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我的文案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在品牌推廣部有很多外出工作的機會。我參與了京華時報十周年宣傳片拍攝工作:
2月25日到香格里拉酒店拍攝沃爾沃中國區總裁沈暉。
27日到麗思卡爾頓酒店拍攝崔永元、陳寶國、張越,晚間去鋼琴家郎朗的工作室拍郎朗。
3月2日到北廣傳媒酒店拍章子怡。
3月28日到人民搜索公司拍鄧亞萍。
……
我在宣傳片拍攝過程中布置燈光、背景板,進行現場協調,也參與了廣告詞的設計。
我還有幸參與了多場大型活動的執行工作。
3月1日在五棵松體育館舉行的華鼎電影盛典,我和同事兩人共同完成了以“京華十年”為主題的征集簽名活動,另外也完成了布置易拉寶的現場宣傳活動、配合宣傳片拍攝組拍攝了幾十位國內一線明星大腕,當天,我們工作到深夜。
3月24日,報社投資拍攝的電影《奮斗》在CGV國際影城和北大百年講堂舉行媒體見面會和首映,我在兩地完成了現場宣傳推廣的任務。
3月28日,我參加了報社和國安足球隊共同組織的植樹活動,在現場布置易拉寶宣傳京華時報。
……
品牌部的工作很多都是團隊配合完成的,這鍛煉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接觸明星大腕、企業家等社會上流人物、出入五星級酒店都豐富了我的閱歷。在我參與完成的任務中,我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n 調入機動部 單獨去采訪
在品牌部工作一段時間后,我覺得它跟新聞學專業聯系不夠緊密,我更希望去做記者,鍛煉一下采訪和寫作的能力,畢竟這才是我的專業。于是,我和部門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都做了充分的溝通,她們非常理解,恰巧當時機動部有空缺的崗位,我就如愿被調到了機動部,當時我心情真的很“激動”。
4月12日,我加入機動部,成為實習記者,當天就跑了三條新聞,發表了一篇稿子。從這天起,我告別了實習的明星酒店時代,我做新聞的熱情和動力迸發了出來。當時正是機動部人手緊缺的時候,正式記者有的在休假,有的要去參加內部比賽,有的在準備考記者證,而實習記者只有我一個,帶我的記者只帶我跑了三天新聞,就讓我自己去跑新聞。我也比較自信,就和主任說:“現在部門人手緊缺,可以分點小活讓我自己去跑。”主任同意了。
機動部記者并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每天早上大約九點開始干活,晚上一般寫稿到七點半,有時到十點多。夜班的時候需要整宿接夜線,如果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也要趕到事發現場。京華時報機動部的記者們是一群很有新聞激情的人,這種敬業精神深深影響了我,有選題的時候我自己做新聞,沒有選題時我會和其他記者一起做新聞,兩個多月下來,我和部門十余位記者都有過合作,他們工作各有特點,我也才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機動部記者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選題,聯系線人,展開采訪,報題,寫稿,交稿。
4月18日,我第一天獨立采訪,由于線索不好,沒有成果。
4月19日,我早早來到報社,走到大門口同事給我一條線索,三言兩語描述了采訪思路,讓我馬上去采訪。我不敢怠慢,馬上打車去豐臺區采訪,完成了報道《豐臺一非法幼兒園被封 200余幼兒面臨入園難》,這是我獨立采訪、獨立寫作的第一篇稿子。我實習五天就獨立署名發稿應該是打破了部門實習生的獨立發稿紀錄。
4月20日,我寫了兩篇報道,第二天都見報了,感到非常欣慰。獨立采訪的第一個禮拜,我就獨立發表了5篇新聞。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我平均每周發表5篇稿件,5月2日—8日一周發表7篇稿件。在機動部實習期間,我周末基本不休息,只要有任務就去采訪,時刻準備著戰斗。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我明顯感到我的新聞敏感、采訪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新聞寫作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車禍、火災、爆炸、多種事故造成的死傷、糾紛等社會矛盾是機動部新聞的主要選題,采訪、報道這樣的新聞是非常鍛煉人的,它考驗記者突破現場進行采訪的能力,也磨煉記者的職業意志。
接到新聞線索后,首先要找到它的新聞價值,準確地判斷新聞價值是做一條好新聞的開端。做新聞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采訪,采訪要真實、準確、全面,采訪扎實寫稿才能順利,有時候大量的采訪就是為了新聞中的一句話,而這一句話足以體現整個報道的質量。
采訪完成之后,才會進一步思考如何把新聞寫得更好看,寫新聞時要從不同的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首先要滿足編輯的要求,語言要簡潔、嚴謹,邏輯要清晰,角度要全面。其次再考慮新聞當事人的感受,當事人讀完不會認為因報道失實而對自己不利。最后還要照顧讀者閱讀的心理,要具有充足的信息分量,易讀易懂、沒有歧義等。寫稿時要用到一些筆法,比如不能確認的信息抽象化處理,難以透露的名稱模糊化處理,避免使用過于激化的字眼等等。
突發性新聞事件發生后,我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首先觀察現場,然后采訪當事人、目擊者,挖掘事件的焦點,捕捉有趣的行為。突破現場時會遇到警察、事故責任人等方面的阻礙,這就需要采取堅持、迂回等多種方法靈活處理。采訪現場后,要采訪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了解到官方的權威的說法,完善稿件。
糾紛類新聞事件則不是短時間能夠弄清的,通常需要向當事人詳細了解情況后才能把握矛盾的集中點,而其中可能牽扯到多方的利益關系,捋清關系并促成矛盾的解決是這類新聞報道的方向。我認為采訪糾紛類新聞時要時刻保持中立性,不傾向弱勢者也不畏懼強勢者。
n 采訪經歷多 驚心又動魄
在機動部實習兩個半月,我采訪過大大小小40余個新聞事件,共發表28篇新聞,其中有小稿,也有整版稿件、頭條大稿。實習期間,有許多采訪經歷令我印象深刻:
5月3日,春秀路一工地施工挖斷電纜,造成附近酒店和居民區大面積停電。那天上午我還跑到頤和園郵儲銀行采訪,中午剛吃過飯,突然接到主任電話,然后馬上趕到現場,觀察現場后采訪附近居民,在現場碰上了城區電力公司新聞采訪部的記者,他為我提供了官方通稿和一些說法,讓我的采訪很順利,第二天發表了一個大頭條,兩篇新聞,事后也得到了主任的肯定。
5月6日,海淀區化工路一女子登上塔吊10小時后被救,該女子登上塔吊是因為工地不給工人發工資,工人討薪還被工頭找人毆打,三人重傷,十余人輕傷。這是我最驚險的一次采訪,女子的生命安全時刻令人擔憂,我潛伏進工地采訪,由于建筑工地是解放軍部隊的經適房項目,事情非常棘手,后來我被解放軍盤查,如果不涉及軍方,這條新聞一定會成為我的成名作!當天我工作到半夜12:00,而這一天我幾乎沒顧上吃東西。第二天,這條新聞還是登上了頭版。
5月11日,三十多民工在勞動局門口成功討薪,這次采訪是和帶我的老師一起做的,看著民工們在破舊帳篷中餓著肚子心里很不好受,能夠為他們討薪貢獻一些綿薄之力很開心。
6月3日,這一天是端午節假期第一天,然而記者不可能完全放假,報紙還要正常出版。當天正式記者放假到郊區聚會,實習記者隨時待命。晚上8:00左右,值班編輯通知我有個比較大的新聞事件,新京報和法制晚報都去采訪了,讓我一定去。事件發生在通州,一男童墜井救援隊正在施救,那是很艱苦的一次采訪,晚上8點多出發,我獨自打車跑到6環邊上,兩個小時后到達現場,正在施救,采訪村民,勘察現場,10點半小孩被救上來,生死未卜,回去跟老師電話溝通,和編輯一起寫稿,然后馬上拿去付印,折騰完已經快凌晨2點了,這篇新聞后來被評為一等稿件。
6月7日,我在全國率先報道了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網絡刷票事件,引起國內許多媒體關注,中新網、新華網、騰訊網、人民網等網站紛紛轉載,人民網、鳳凰網都發表了針對此事的評論。《“激勵行動”網絡評選遭遇刷票》登上了熱線版頭條,這篇新聞被報社內部評為一周好新聞,評語是:一篇很不錯的熱線稿,采訪也很扎實。
6月9—12日,在通州暗訪地溝油4天,這個黑窩點易守難攻,從遠處用望遠鏡勘察,上山用鏡頭狙擊,夜里開車跟蹤……種種手段用完后仍未見成效,最后我們偽裝成排水集團工人進入了黑窩點,惡心的場景觸目驚心。地溝油生產鏈條蔭蔽,耗費時間精力,我實習結束這個暗訪還沒有結束。
……
兩個多月來,我在北京各地跑新聞,近的有朝陽、海淀,遠的有通州、豐臺、順義、昌平,幾乎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所有這些采訪經歷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也看到了激烈的社會矛盾。采訪中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眾生相——抗拆者聲嘶力竭的呼喊、討薪者無助絕望的表情、上訪者訴苦無門的哀嘆、執法者無情暴力的行為、工作者謹小慎微的態度、責任人事不關己的語氣……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是當今中國社會的真實景象。我常用“活不起”來形容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態,國家的弊端如此之多,才讓民生如此多艱。
對社會底層人民同情之余我對他們的感情還有恨與怒。我恨那些刁民,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希望利用媒體達到自己的目的。我怒那些愚民,他們沒有文化,更沒有法律意識,在自己權利被侵害之前沒有權利意識,事發之后又不知訴諸什么渠道解決問題,真是可悲可嘆。中國的民主道路,是何其漫長。
社會的貧富差距巨大,從頻繁進出高級酒店到深入百姓中采訪,我意識到金錢已經主宰了社會的大部分,主宰了人心。在這個物欲橫流、利欲熏心的時代,良心和道德顯得尤為寶貴。我希望我能永久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金錢等誘惑左右。
采訪惡性的新聞事件對還在大學校園里的我而言是一個挑戰。大學是美好的,如天堂一般,無憂無慮,可以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社會是復雜的,采訪多在和社會的陰暗面打交道,這并不能讓人感到快樂。我很快適應了這樣的工作,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力求冷靜地面對一切。
采訪能夠讓人感到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完成一個報道時,心理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它增加著自信,讓人感到工作是有意義的。所以,記者的工作是有意義但缺少快樂的。做記者的心理通常越來越陰暗,這需要自我進行心理調節。
見過很多惡性的社會事件后,我覺得我的心理素質提高了,控制情緒的能力增強了,這對今后工作和做事是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社會的陰暗面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創傷,我很難再像學生一樣覺得社會中大部分還是美好的,大部分人是善良的,這種心理創傷需要慢慢平復,但愿我還能像學生一樣充滿希望地看這個世界,心理健康還是很重要。
n 感受北京 思考人生
在北京生活,壓力大于武漢,更大于我的家鄉錦州。生活壓力絕大部分來自高昂的房價,房租占據了我花銷的大半。十幾平米的房子每個月的房租都在一千以上,可以稱得上是寸土寸金了。
初到北京,正趕上國八條、京十五條的出臺,限購的政策已經讓人不快,而由此推動的房租上漲就更令人不爽。并不舒適的居住環境難以讓人身心舒暢地投入工作,但問題是工作首先就是為了解決居住問題。所謂為夢想而奮斗,恐怕在很多人心中早已轉變為現實的為房子而奮斗了。
高房價是顯而易見的,高物價也在每天潛移默化地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這從每一次購物中都能體會到。就如一位同事所說,請朋友到高檔餐廳吃飯前都要咬斷后牙床。讓我自豪的是,我在北京逐漸學會了自己炒菜,樣式繁多并且味道可口,看來人的很多本領真是逼出來的。
再談交通,北京的公共交通雖然發達,但這是城市交通畸形發展的結果。打車費、停車費、加油費、燃油稅上漲,尾號限行,購車搖號,貼罰單等種種措施都在力圖限制城區內機動車數量。四通八達的地鐵、密密麻麻的公交興盛起來,但限制的結果是地鐵、公交里無時無刻不擠滿了人,擠地鐵和公交上下班是這座大城市里的小職員無奈的選擇。每逢早晚高峰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快步涌向地鐵時,我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更多是精神上的,選擇了這樣的生活,那么任何人都只能隨波而動。
我在北京也逛過很多景點,如故宮、北海、什剎海、頤和園、鼓樓一帶、798藝術區等等。但我認為,所有景點都過于商業化,消費主義的大潮正淹沒這座以悠久歷史文化著稱的城市。在現有的文化現象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偽裝的明清文化和惡搞的紅色文化,而這些還往往披著商業的外衣。很難說這座城市有什么韻味兒了,當一波又一波的旅游團涌進時,我聞到更多的是金錢的銅臭味兒。
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很難讓人感到幸福,這座城市不屬于市民而屬于權貴。每次打的由南向北行駛在國貿橋上,看到壯麗雄渾的CBD,望著橋下的大運河,我都驚嘆這景色的美妙。然而,那左邊的中國大飯店,那右邊的央視新址,不正是錢與權的象征嗎?北京的貧富差距很明顯,富人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窮人卻拼盡血汗只為了活著。
在北京生活的人,有著華麗的名聲和外表卻也有說不出的苦澀,既然選擇了北京,就要甘心地奮斗下去。
在畢業之前,我體驗到了在一線城市生活的困難,這讓我認真思考人生的道路……
【新聞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新聞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12-03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12-01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03-14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05-23
新聞專業的實習報告05-19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04-06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范文09-12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范例04-04
新聞專業暑期實習報告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