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詳細普通話手抄報內容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那些被廣泛運用的手抄報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詳細普通話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與收藏。
詳細普通話手抄報內容
普通話的語音特點
漢語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較,普通話音系比較簡單,它的聲母、韻母、聲調,一般來說,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較容易掌握。
普通話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邊音l外,無濁音。韻母多復元音,鼻韻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普通話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尖團合流(不分尖團),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和兒化韻。
與印歐語系相比,普通話語音有鮮明的特點: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普通話中,一個音節最多只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元音占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元音(最多三個),如huai(壞),而且普通話音節中沒有復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后,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元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于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有音樂性。普通話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聽起來就像音樂一樣動聽。
普通話的沿革
我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于是出現了“雅言”!掇o!ぱ叛浴窏l說:“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笨追f達在《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雅言”就是我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于現在的普通話。
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周朝的國都豐鎬(今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全國雅言?鬃釉隰攪v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周以后,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但多數仍以京城語言為標準。普通話并不是古代正宗的漢語,而是變味的漢語。
這是因為普通話是滿清官話,是清朝的時候滿人統治者的專用語言。
其中man就是滿族的意思。普通話是滿人學習北京漢人講明朝官話時產生的,其發音跟明朝官話已經有較大的不同,因為滿人學講明朝官話的時候,由于受滿語的影響,帶有了濃厚的滿語腔調,發音不倫不類,在當時的北京人聽起來很蹩腳,當時的明朝官話是江蘇話,是吳語。
當時的外國傳教士進入北京時,曾把北京人講的明朝官話的拼音記錄下來,是典型的吳語特征。
語言專家的考證證明明朝官話是吳語。另外,即便從常理考慮,朱元璋定都南京,他講的就是吳語,他兒子當然也講吳語,遷都北京后,明朝官話還是吳語,當時的北京人也講吳語。普通話脫胎于明朝官話吳語,但是經過滿人的口后和吳語就不大一樣了,變音變調了。
由于滿人是統治者,通過政權的權力,本來只是滿人專用的滿清官話就在全國推廣傳播,后來就被稱為國語或者是普通話。所以普通話是經過滿人改造后的漢語。是滿人創造發明的。
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等省由于天高皇帝遠,古代漢語保留的很好,沒有被滿清官話也就是普通話消滅。所以現在的南方人還講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北方人居然稱它們為鳥語,這是無知的表現,唐詩宋詞用南方的鳥語來念,非常順暢,壓韻壓得非常好,但用普通話念,就有問題了。因為唐宋詩人詞人他們不講普通話。他們講的是古代漢語。跟南方鳥語一樣或者相似或者相近。
普通話的歷史只有400年,400年前中國沒有現在所謂的這種“普通話”,F在的普通話是滿人的專用漢語!是滿人發明的。深深的打上了滿人的烙印。大家如果不相信,去問問語言學家就知道了。孫中山恨滿人統治者,曾想用廣東話(古漢語)作為國語(普通話),但沒有成功。因為滿清官話勢力太強了。
后來民國政府投票。普通話比四川話多了一票成為了國語。其實四川話和普通話是同一種語系的語言,只是腔調不同而已,能聽懂普通話的人也能聽懂四川話。
北京話,明朝的時候是吳語,后來和滿清官話(即普通話)相互的影響,逐漸接近。所以北京話和普通話極其相似,但是不會完全相似。他們只是相互靠近的關系。
胡適在教育部第三屆國語講習班、南開學校、南開大學、教育部第四屆國語講習所講授《國語文學史》。1927年4月北京文化學社以南開油印本講義作底本出版《國語文學史》。胡適說“我以為中國將來應該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單音太多,決不能變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需先用白話文字來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話的文字變成拼音的文字”。胡適1918年寫《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將文學革命的目標歸結到“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十個大字,又加以解釋曰:“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國語。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發達!薄罢嬲泄πв袆萘Φ膰Z教科書便是國語的文學,便是國語的小說詩文劇本!袊鴮淼男挛膶W用的國語,就是將來的標準國語。這就是說:我們下手的方法,只有用全力用白話創造文學。白話文學的真美被社會公認之時,標準化的國語自然成立了!薄督逃苛畹诎颂枴吠钚W讀本“宜取普通語體文,避用土語,并注重語法之程式!北本┐髮W國文系以胡適、周作人、余平伯的散文以及徐志摩的詩歌為教材,極大的推動了新文學運動。到了"五四"運動以后,文學革命和國語運動的髙潮掀起,北京教育部也竭力提倡國語,白話語體徹底占領了小學教育的陣地。
1924年北京臨時政府成立,章士釗任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反對國語運動和新文學,與以南京東南大學為中心的學衡派形成夾擊國語運動與新文學運動的聲勢。錢玄同的學生魏建功在《國語周刊》上發表《打倒國語運動的攔路虎》一文。
1928年錢玄同提出“請組織《國音字典》增修委員會案”。7月12日,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成立“國音字典增修委員會”,王璞、趙元任、錢玄同、黎錦熙、汪怡、白鎮瀛等六人為起草委員,逐字審改《國音字典》,正式采用北平地方音編成《國音常用字匯》取代《國音字典》。后來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國音就被修改為京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纂的《國音常用字匯》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匯》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即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1935年,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改組為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進行國語的全面普及和推廣教育工作。1932年之後的國語廣播,都采取了以《國音常用字匯》為標準的形式。1937年,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辭典《國語辭典》由黎錦熙、錢玄同主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出版。
建國后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焙髞眦那锇椎纫苍岢觥捌胀ㄔ挕钡恼f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于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并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并鞏固下來。
1950年8月,國家出版總署組建新華辭書社,著手編寫《新華字典》,由錢玄同的學生、北大中文系主任魏建功主編。1953年出版的《新華字典》的注音體系和《國音字典》是一致的,在文白異讀上,較《國音字典》來說更注重口語音。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后,在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期間,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并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范化而努力》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
1955年11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向全軍發出了《關于在軍隊中推行漢字簡化、推廣普通話和實現語言規范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發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和各級師范學校大力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边@個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捌胀ㄔ挕敝械摹捌胀ā倍钟小捌毡椤焙汀肮餐ā钡暮x,不采取國語這個叫法則是為了顯示出對少數民族語言的尊重。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總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普通話的作用
普通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從語言文字同社會的關系上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會形態,而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信息載體,它無處不在,隨時隨地為社會服務。因此,一方面,社會上語言文字的應用水平受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約,另一方面,語言文字的應用水平又對社會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或牽扯、促退作用。拿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工作來說,它是社會變革的反映,又是社會前進和發展的基礎工程和先導工程,對各社會形態都能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政令暢通;在經濟上,有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消除方言隔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不斷完善、繁榮;在文化上,有利于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進了計算機、通訊等信息產業的發展,并影響到其他一切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在教育上,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所以,語言文字工作不僅應該跟社會發展同步,而且更應先行。
其次,從我國解放以來的.實踐及當今的建設任務和宏偉目標來看。解放以來,我國的推廣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和簡化漢字的工作大大促進了全國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教育提高,也為中文信息處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推廣作了前瞻性準備。特別是漢語拼音的推廣使用,大大提前了人們開始閱讀文章的年齡段,這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有力舉措。如今,十六大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體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商品交換需要人員大范圍流動,這樣,人們就自覺要求學習和使用普通話。為了獲得經濟效益,人們自覺要求使用各種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對計算機處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又都需要人們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方面的素質。當勞動者提高了包括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能力在內的素質要求,就能在市場經濟的風浪中沉穩應戰,開拓前進。
再次,從中國文化對世界的重要性來看。中國是文明古國,又對當今世界的和平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漢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聯合國文件的中文文本用的是包括簡化字在內的規范漢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斷擴展和增多,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因此,促進漢語漢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提高它們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普通話的由來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但并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普通話并不等于北京話,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話。
就詞匯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范;“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推廣普通話宣傳標語
說好普通話,用好規范字是任何一個小學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我們可能知道,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語言政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學校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師生的語言素質和綜合人文素質刻不容緩!
寫好規范字、講好普通話
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創新風尚
普通話,通天下
美麗青春、魅力語言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積極普及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普通話,使你我靠得更近
普通話——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并肩
寫好規范字、講好普通話
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創新風尚
普通話,通天下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積極普及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詳細普通話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普通話手抄報的內容06-25
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6-26
普通話手抄報精選內容07-07
普通話手抄報內容:普通話的由來09-11
請說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6-25
說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6-25
講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6-25
普通話手抄報內容大全06-25
請講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