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內容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讀書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讀書手抄報內容】
古代讀書故事(一)
1、鑿壁偷光
西漢時著名的經學家匡衡,幼年時期,家里貧窮,買不起蠟燭,他常常讀書讀到黃昏日暮,才遺憾地收起書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來。睜眼搜尋,他發現原來是自家墻破,鄰家燭光由墻的縫隙中透出。于是他找來鑿子,把墻上的縫隙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來就著光束去看,直讀到鄰家熄燈之后。由于勤學苦讀,匡衡的學問長進很快,后來受到漢元帝賞識,被封為安樂侯,最后當上了宰相。
2、車胤囊螢
我國晉代有個清貧好學的車胤,從小愛讀書,但他家里很窮,點不起燈,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紗布,做了個小口袋,把螢火蟲捉來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閃閃熒光來勤奮讀書。
3、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現代名人讀書法(二2)
世界上許多名人之所以成功,與他們善于讀書有關。讀書有成效,不僅取決于讀什么,而且決定于怎樣讀。以下學習啦小編為您選擇現代名人讀書方法6例,介紹如下:
一、魯迅的“跳讀”法:
魯迅先生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么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于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边@種方法是對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方法的進一步發揮。它的好處是可以由此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二、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笊跫选闶呛脮,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笊跫选袝r候并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三、華羅庚的`“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扎扎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于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這一步以后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并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四、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鉆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對于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系,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白壽彝的“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為,“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為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馮亦代說:“我在看書時,每逢看到好處,不免自己的身心也進入書中的‘角色’。好像演員在舞臺上演戲,演到好處,不由得為所飾劇中人的‘角色’左右”。
六、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于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于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讀書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關于讀書的手抄報內容09-10
讀書的手抄報內容圖片05-18
讀書日手抄報獲獎內容04-06
英文讀書日手抄報內容02-02
關于讀書的手抄報資料內容09-10
讀書手抄報圖片級內容06-19
關于讀書手抄報的圖片內容07-12
關于讀書手抄報內容圖片07-13
小學生讀書手抄報內容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