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
一、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產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加工生產的需要,對于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證食品供應,繁榮食品市場,滿足人們對食品營養、質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現代食品工業不能沒有食品添加劑。
據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全國食品添加劑產量在71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約11%,產品銷售額約720億元,同比增長12.5%,出口創匯約32億美元。
二、國內外食品添加劑管理情況
目前,國內外均允許使用食品添加劑,建立了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和安全性評價法規制度,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我國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管理措施基本一致,有一套完善的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和安全性評價制度。列入我國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均進行了安全性評價,并經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食品添加劑分委會嚴格審查,公開向社會及各有關部門征求意見,確保其技術必要性和安全性。
三、關于食品添加劑監管職責分工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和部門職責分工,衛生部負責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和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質檢總局負責食品添加劑生產和食品生產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監管;工商部門負責依法加強流通環節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管;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使用食品添加劑監管: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工作:商務部門負責生豬屠宰監管工作:工信部門負責食品添加劑行業管理、制定產業政策和指導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各部門監管職責明確。
四、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的主要監管制度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監管,按照《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9〕89號)和《關于切實加強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的緊急通知》(衛監督發〔2011〕5號)的要求,各部門積極完善食品添加劑相關監管制度。
在安全性評價和標準方面,制定了《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
在生產環節,制定了《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審查通則》。
在流通環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整頓流通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對流通環節食品用香精經營者進行市場檢查的緊急通知》。
在餐飲服務環節,出臺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規范》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人約談制度》,嚴格規范餐飲服務環節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
五、食品添加劑標準
食品添加劑的主要標準包括使用標準和產品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規定了我國食品添加劑的定義、范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使用量和使用原則等,要求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者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攙雜、摻假、偽造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按功能分為23個類別。GB2760包括2400個食品添加劑品種,其中加工助劑158種,食品用香料1853種,膠姆糖基礎劑物質55種,其他類別的食品添加劑334種。此外,我國還制定了《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對食品營養強化劑的定義、使用范圍、用量等內容進行了規定。目前,允許使用的食品營養強化劑約200種。
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鑒別試驗、純度、雜質限量以及相應的檢驗方法。2010年衛生部制定發布了95項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對于尚無產品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根據衛生部、質檢總局等九部門《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9〕89號)規定,其產品質量要求、檢驗方法可以參照國際組織或相關國家的標準,由衛生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定。
六、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指定
衛生部2011年第11公告規定,生產企業建議指定產品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應當屬于已經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或衛生部公告的單一品種食品添加劑(包括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食品用香料,不包括復配食品添加劑)。對于沒有國際標準或國外標準可參考的,擬提出指定標準建議的生產企業應當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提交書面及電子版材料,包括指定標準文本、編制說明及參考的國際組織或相關國家標準。指定標準文本應當包含質量要求、檢驗方法,其格式應當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七、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與工商營業執照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申請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的條件、程序,按照國家有關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規定執行!豆I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九條則規定了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七個條件,其中第一款明確規定申請企業應當有營業執照。質監部門執行時,要進一步確認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應當包括食品添加劑的生產。
八、關于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
《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申請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的條件、程序,按照國家有關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規定執行。
依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取得生產許可,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1、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2、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3、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適應的的生產場所、廠房設施;其衛生管理符合衛生安全要求;4、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適應的生產設備或者設施等生產條件;5、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適應的符合有關要求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6、健全有效地質量管理和責任制度;7、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適應的出廠檢驗能力;產品符合相關標準以及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要求;8、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不存在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資建設的工藝落后、耗能高、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情況;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九、非食用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是嚴重威脅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的犯罪行為,同時也是阻礙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長期以來,一些單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的界限,將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如孔雀石綠、蘇丹紅等)都稱為添加劑,將添加非食用物質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歸結為濫用食品添加劑,加深了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
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頓工作開展以來,衛生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了違法添加“黑名單”制度,共公布了五批共47種“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這47中物質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十、如何加大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案件的查辦和懲治力度
為加大對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法發〔2010〕38號)。衛生部會同公安部等六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案件查辦和移送工作的通知》。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關于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及食品中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質鑒定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