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說課稿《海燕》
一、教材分析:
《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詩,強調朗讀,注重聯想與想象,學習抒情性語言,自然這也是順應新課標“閱讀”部分的要求,這篇課文它寫于俄國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時期,高爾基以他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創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用它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多層次、多形式朗讀課文,從整體上去領會課文的深刻內涵。
2、了解相關文學常識及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義。
3、了解烘托、對比、象征等表現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和其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課前搜集與海燕、高爾基、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了解相關聯文學常識。
2、以朗讀為主線,設計精巧的微型話題,通過多層次誦讀,探究課文的深刻內涵。
3、通過猜謎語、當翻譯的活動感受象征手法,理解課文的深層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那種勇敢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勇敢面對生活暴風雨的樂觀、戰斗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根據《海燕》的本身特點和語文課的要求,“讀”歷來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象征、對比和烘托的寫作手法是必須掌握的知識;體會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則是作者的初衷,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是我們現在教育的人文目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的設計意圖:
1、“美文需要美教”,本設計力求通過多層次誦讀、多角度發現、個性化體驗、藝術性創編等一系列課堂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并在讀、說、寫的層進訓練中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2、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課文材料,給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的理念。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圈點批注、仿句說話練習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所以我采取以朗讀為主線,通過設計精巧的微型話題,在學生與文本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架起和諧的橋梁,進行平等式對話教學。
五、課時安排:
課前預習階段要求學生搜集資料,掌握字詞。課文閱讀教學兩課時。第二課時主要教學任務是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探究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完成作業。以下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
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自然地導入新課。
導語:如果在一個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你們喜歡呆在哪里呢?
但是有一種鳥卻總是很勇敢的在這樣的天氣里,在濁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飛舞。這種鳥叫什么名字呢?(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海燕”的資料)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高爾基唱給“海燕”的頌歌。(板書課題、作者)
(學生介紹作者)
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新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查找課文有關資料的工作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提高了學生能力。
(二)、多層誦讀——感知課文內容(24分鐘)
1、播放錄音聽讀。
要求學生凝神靜聽,用概括性語言說說你聽后的感受或描述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
這一環節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從而奠定本文的朗讀基調,營造出一種激昂熱烈的課堂氣氛。說感受和說畫面的環節是學生通過聽讀之后再創作的過程。
2、分組合作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
(2)、全班分成三組,分別完成如下任務:
A、用——畫出描寫風云雷電的詞句,找出暴風雨的變化,并按照“暴風雨”的格式起小標題。
B、身處這樣的險惡環境,海燕的表現怎樣呢?請同學們用~~~~~畫出直接描寫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選擇你喜歡的讀一讀。并補充題目“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鳥面對暴風雨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讀一讀相關的段落,圈畫出關鍵詞。并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用“面對暴風雨,心想:。”的句式說話。
這是課文研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里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起標題、補標題和揣摩心理的方法有利于打開學生閱讀的思路。當學生找出合適的詞句的時候,其實對課文細節的把握已經有了一定深度。
3、指導揣摩精讀。
(1)、驗收分組學習效果,指導朗讀。完成部分板書。
(2)、《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響樂,共分三個樂章。你能劃分出來嗎?
(3)、思考:暴風雨漸次逼近的險惡環境對于表現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體會寫其他海鳥對于表現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這一教學環節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通過指導朗讀、賞析、討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在感悟散文詩的優美意境的同時體會海燕英勇無畏、愈戰愈勇的英姿,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和對比反襯的寫法。
4、角色對抗演讀。(暴風雨vs海燕vs海鳥們)
起立誦讀的形式,甚有氣勢,符合本文朗讀要求,也是提高朗讀效果的創造性方式。依據上一環節的分組,動員學生結合三個場景分三部分演讀,體會語氣、節奏和情感上的變化。
(三)、難點突破——感受象征手法(10分鐘)
1、任何文學作品都有時代的烙印,《海燕》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寫成的?
(1)、學生介紹課前搜集到的背景資料。
(2)、教師補充講述發表過程中的小故事。
應該說時過境遷,學生對詩中“海燕”象征意義的理解頗有難度,而本詩教學時必須得讓學生結合寫作背景才能理解“海燕”的意義。在處于困惑不解之時呈現“寫作背景”,能幫助學生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順利地理解了海燕的象征意義。
2、作者僅僅是在描繪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場景嗎?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寫到的一些具體事物都代表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把它當謎語來猜猜。
學生發言,教師相機板書,總結:實際上這里面正是運用了一種文學表現手法,那就是——象征。
3、從剛才的猜謎語活動中大家能發現“象征”是怎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點嗎?
(象征是一種文學表現手法,它往往著眼全篇用具體事物表現抽象的意義。)
對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機械的講解,而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探究活動中水到渠成的理解。
4、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下一個活動:當翻譯!把本文的文學語言譯成直白的語言。這樣更好地理解課文含義和象征手法。
(1)、老師作示范:“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象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可譯成:“在大革命風暴來臨之前,人民群眾還沒有覺醒,反動勢力喧囂一時。革命先驅在頑強自信的奔走呼號,宣傳革命……”
(2)、請同學們選擇其他相應的語句進行翻譯。
極富創意的“當翻譯”活動,把復雜的枯燥的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行為變成了一個充滿趣味的活動,使學生在趣味無窮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探究過程。
(四)、拓展延伸,體驗升華
轉瞬間,一百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俄國的革命形勢與百年前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就連國家名稱也真是風云變幻、世事滄桑!但是,高爾基筆下的海燕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讓海燕的積極、勇敢、樂觀的戰斗精神在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中發揮作用。1、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下面請大家以“暴風雨”為話題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遭遇過怎樣的“暴風雨”經歷,然后又是如何去戰勝暴風雨并獲得怎樣的人生啟示的。在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后,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教學環節中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的教學理念,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2、自主創編——仿句說話: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生命本身不同尋常,所以不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陽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我將對()說(),因為()。
啟發學生可以對課文中的對象說,也可以對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搏擊長空的雄鷹對屋檐下的燕子、青海玉樹地震中救援人員對壓在廢墟下的待救女孩……)
在處理練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課內教學走向課外,讓課本教育走向現實教育。
【初中語文說課稿《海燕》】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海燕》說課稿07-20
《海燕》初中語文說課稿07-18
《海燕》說課稿(精選11篇)12-26
初中語文的說課稿11-06
初中語文《狼》說課稿12-25
初中語文《老王》說課稿12-25
初中語文《背影》說課稿06-26
初中語文《散步》說課稿07-28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11-05
初中語文優秀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