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說課稿集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物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與滑輪組的省力情況與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并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杠桿聯系在一起。最后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與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與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與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學生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僦蓝ɑ啞踊喤c滑輪組的作用。
、谀軈^分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贂M裝簡單的滑輪組。
、谂囵B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叟囵B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實驗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谕ㄟ^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與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學生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與看電腦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僖詫W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③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④鞏固與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菥唧w與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與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 輪、動滑輪的用法,學生實驗研究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學生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 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與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 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杠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著提出 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后學生思考并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與動滑輪組合來。然后用課件提出如何連接滑輪組,讓學生在練 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學生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與繩子移動距離與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系。這個實驗有可能出 現偏差,這時可讓學生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①讓學生對照本節知識進行小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谕瓿砂凑毡竟澞繕嗽O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于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持久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
初中物理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材中摩擦力的測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識的具體應用,“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知識的具體應用,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
認知目標:知道摩擦力的種類,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知道摩擦在實際中的意義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辯證關系。
3、重點、難點的確定
重點: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難點:摩擦產生的原因和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對滾動摩擦沒有單獨講述,而是作為減小摩擦的方法來講,這在初中還是適當的。
二、教法和學法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引導轉化作用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簡單的把“啟發式教學”看作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要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去指導教學。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打算采用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和實驗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三、教學程序的設計
依據本節教材編排的順序,依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和相應的具體操作:
(一)創設情境,實驗引入:
今天上課之前,我帶了幾個小玻璃球準備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科學研究。但在來學校的路上,小玻璃球變臟了。老師給他們洗干凈了,F在,請兩個同學把玻璃球請出來。(請兩個同學上臺20秒夾球)
提出問題:玻璃球為什么不好夾?——學生討論回答
你認為摩擦力是一種什么樣的力?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摩擦力。
(二)新課學習
1、認識什么叫摩擦。
先請同學們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來做幾個動手實驗。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進而引入摩擦力的定義及種類。并進一步指出,在靜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中,滑動摩擦是初中學習的重點,自動導入到本節第二個環節“影響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學習。
(三)關于第二個環節的學習,我打算請學生上講臺來完成書本上138頁的“影響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實驗。
一個學生上臺實驗過程中,其它學生仔細觀察,如發現臺上學生操作有誤,即可舉手取而代之。這樣做有幾點好處:
其一、臺上學生得到了動手的機會;
其二、臺下的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也由于有了驅動力,就不僅僅只是看“熱鬧”,而轉為聚精會神看“門道”了,這樣即使他們沒有上臺,但對這個實驗也絕對印象深刻;
其三、實驗是同學動手做的,而不是老師包辦的,故而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
其四、實驗裝置只須一套,對實驗器材簡陋的部分學校,這個方案應該是可取的。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起著從旁引導的作用。一開始提出問題:如果要測一個力,大家首先會想到什么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是測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讓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該讓木塊在長木板上做怎樣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這里運用了什么知識?(二力平衡知識)。這時再讓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的這一實驗,然后再點一位同學上臺操作實驗。完成書本138至139的實驗后,再讓同學開動腦筋想想:如果想通過實驗知道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誰大誰小,可以怎樣來設計一個實驗,誰想到誰就上臺來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四)第三個環節是“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我打算由身邊事例進而總結得出理論。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壓力;(2)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減小摩擦的方法:(1)減小壓力;(2)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用滾動代替滑動;(4)使接觸面脫離。
接著順帶提問:我們觀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車、汽車、火車都裝有輪子,這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減小摩擦?而現在有一種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它是沒有輪子的,但它的時速可達到500公里以上,是當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運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徑來減小摩擦的呢?
(五)以分組搶答形式完成一些課堂反饋題:
1.體操運動員在比賽之前,雙手為什么先要擦上鎂粉?而當他想要做回環動作時,雙手又不能抓得太緊,為什么?
2.某鄉親想清除黃豆中的砂粒,他把黃豆放在傾斜的桌面上,黃豆就順著斜面滾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黃豆密度大B.砂粒比黃豆體積小C.砂粒受到的滑動摩擦比黃豆受到的滾動摩擦大D.砂粒受到的滑動摩擦比黃豆受到的滾動摩擦小
3.一輛重100牛頓的小車,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勻速直線運動,需用推力10牛頓,這小車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4.下列事例各是哪種類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時的摩擦
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的摩擦
行駛中的汽車輪子與地面的摩擦
(六)請一位同學朗讀下面小文章,加深對摩擦力的認識。
初中物理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學生初步認識透鏡的基礎上,感知透鏡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課上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鏡和學習它們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因此本節課是初中物理光學知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光學元件應用的關鍵內容。
(二)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及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分析、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掌握照相機成相的原理,通過實驗演示,了解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照相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參與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對科學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本節課的重點在于通過對照相機成像原理的理解,從而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由于凸透鏡成實像、虛像特征的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因此,本節課的難點在于對凸透鏡成像特征的理解以及凸透鏡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說學情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此前已經對物理的聲、光方面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簡單地接觸了透鏡的一些知識,但對于透鏡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本節課通過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等現實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實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發展,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處于優勢地位,初中學生的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雖然開始占優勢,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他們的邏輯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
三、說教法
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打算采用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和啟發式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四、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身經歷以探究學習為主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法上采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討論法、分析法,來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內容的分析及學生的思維特點及知識掌握情況,從導入、新授、練習、小結、作業這五個環節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輕松導入,激發興趣
在新授課程之前,用輕松的聊天方式,導入本節課的知識。向學生提一個調查,哪些學生有攝影愛好?哪些學生擅長攝影?喜歡攝影的學生知道照相機為什么能照相嗎?它是靠什么原理來記錄美好瞬間的呢?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照相機,可以讓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談話中來,并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新授課程中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觀察分析,動手驗證
向學生出示一款真實的相機,并讓大家觀察,相機都由哪幾部分組成?并讓學生猜想照相機照相的原理。我會先給予學生適當地提醒,照相機前面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學生先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探討,試著去作出遠處物體在照相機中成像的光路圖,根據學生的所得出的結論,給予適當地補充,師生再共同全方面的總結照相機的照相原理。
通過這樣的設計,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并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感受得出最后結論的喜悅。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滿足感。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帶領大家共同動手制作模型照相機。讓學生在硬紙板做兩個粗細相差很少的紙筒,使一個筒能夠套入另一個,在一個紙筒的一端嵌入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半透明紙或塑料薄膜。學生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半透明紙間的距離,從而可以在半透明紙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觀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正立還是倒立?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經過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結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照相機原理的理解,并通過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機,真切地感受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
2. 實驗演示,深入探討
在學生還沉浸在對照相機成像原理的喜悅之中時,將投影儀展示給大家觀察,學生很容易發現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讓學生帶著“像是倒立還是正立?是縮小還是放大?”這樣的疑問觀察教師的演示。教師進行演示:取下平面鏡,放上膠片,調節,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像。讓學生思考如何能將天花板的像,能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呢?如果大家有辦法做到,那是什么原理呢?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并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從而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并讓學生通過實踐、嘗試放置帶有F字樣的投影片,使之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時師生共同討論、動手畫出投影儀成像的平面圖。
3. 手腦并用,引出概念
向學生出示放大鏡,讓學生用放大鏡觀察書上的字,讓學生思考,放大鏡是什么透鏡?描述通過放大鏡觀察的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習的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問題。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放大鏡和照相機、投影儀所成的像,有什么差別?”經過師生共同交流,引出實像和虛像的概念。
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應用透鏡的實物,可以加強學生對凸透鏡的理解,并通過對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各自所成像的觀察,使學生養成對比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鞏固新知,發散思維
根據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先設置了一些基礎填空題,讓學生對本節課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對比進行理解。之后讓學生進行思考,我們所看到的露珠使葉脈變粗的原因。經過這樣的有層次的習題設置,使學生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應用透鏡知識解釋更多生活中的現象。
(四)分析歸納,總結重點
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本節課收獲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小結,教師給予及時地補充。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五)課后思考,拓展應用
讓學生搜集生活中使用透鏡的實例,并思考透鏡都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通過這樣開放性問題,使學生沒有以往做題的壓力感,更有興趣地投入到搜集資料、積極思考當中。
初中物理說課稿4
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分別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本次說課。
一、教材分析
(過渡句:教材是連接師生之間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分析。)
《歐姆定律》選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七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講解了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和單位以及應用。歐姆定律是反映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關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也是初中電學部分重點內容之一。本節課既是對上節實驗探究的一個總結,也為后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過渡句:要上好一堂課,不僅要掌握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所面對的學生。)
對于九年級的學生具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之前已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概念,并通過上節課的實驗探究對這三者關系有了直觀感知,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他們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發展,不能對知識進行有效遷移。因此我會多進行啟發和引導,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歐姆定律,達到掌握和應用。
三、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對教材的把握和對學情的分析,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并會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體會物理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難易程度,確定本節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歐姆定律內容和公式。
【難點】: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五、教學方法
(過渡句: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本節課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實驗法,自主探究法和練習法。
六、教學過程
(過渡句: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理解。教學的一切活動必須以強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理念,我將本課分為新課導入,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等幾個環節。)
1.新課導入
我將會采用創設問題情景的方式進行導入,利用多媒體展示電路短路實驗,學生觀察到導線冒煙,進而提出問題:導線為什么會冒煙呢?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會知道導線冒煙是因為電流過大,并且知道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關。
我會繼續追問: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什么定量的關系呢?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對本節課學習的好奇心,順勢引出本節的課題——歐姆定律。
【設計意圖:用創設情境的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號去學,激發求知欲,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復習上節課所學過的知識,更容易學生在腦中建立知識體系。】
2.新課講授
(過渡句:在成功導入新課以后,是我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新課講授環節)
本節知識點主要分為兩部分:歐姆定律內容和歐姆定律的應用。
首先,我將會根據本節課題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歐姆是誰嗎?引發學生的好奇。然后利用多媒體出示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并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主要貢獻。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拓寬學生視野,為歐姆定律內容的生成做好鋪墊。
接著,通過提問請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實驗探究,回答通過實驗我們得出電流、電阻和電壓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實驗數據,請學生思考,自主得出結論:導體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概括得出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并請學生根據字母,利用公式表示出歐姆定律,得出: I=U/R。
同時標注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和公式的變形式: R=U/I、U=IR,強調說明:在歐姆定律中的兩處用到“這段導體”,意思是電流、電壓、電阻對應同一導體,而且具有同時性。
在學生已知道歐姆定律內容之后,還需要通過應用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
接下來我會通過三個例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達成教學目標的知識目標。例題1由老師集中講解,例2和例3由各小組討論后,由學生講解,老師點評補充的方法。充分體現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地位。
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和強調,如:
、買、U、R必須具有同時性和同一性;
、谧⒁鈫挝坏慕y一(都用國際主單位);
③在不同情況下要用角標加以區別;
、茉诮忸}時,一定要注意解題的規范性。
3.鞏固提高
在應用新知環節,我會展示具體例題,如:試電筆內必須有一支很大的電阻,用來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F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教師啟發引導,請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思考作答。
【設計意圖:把知識運動到具體題目,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4.小結作業
對于小結我會采用問答的方式,請學生結合板書談談本節課的收獲。這樣既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回顧和記憶,又鍛煉了他們總結和概括的能力。
之后我會設置不同困難的作業,在完成課后練習題的基礎上,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歐姆定律,下節課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這樣以便照顧到不同的學生,同時也結合生活,發現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符合從生活走向物體,從物體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以上便是我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板書設計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采用提綱式的設計,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歐姆定律的內容。
歐姆定律
一、歐姆定律1、概念2、公式:I=U/R
二、歐姆定律應用推導式:R=U/I U=IR
初中物理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在今天我要說的是_________版_____年級物理_____(上或下)冊第_____章第_____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容。
先說一下我對本節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節中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_______________課(概念課、規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后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__________知識,了解研究物理問題的__________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_____知識解決_____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__________能力。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其中知識與技能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ㄟ@部分目標一般為本節課的知識點)
關于過程與方法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對科學家生平的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是通過學習什么知識,培養學生的什么意識和品質等)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對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對于教法的選擇:
教法一:現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可以發揮明顯的推動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的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本課采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學生的分組實驗,激發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再通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教法二: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采取啟發誘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課采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據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及設想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_____________概念(或規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采用類比法設計復習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密度、壓強、功率的引入要類比速度)
為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導入本節新課時,采取故事導入(或生活現象導入或演示實驗導入)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的學案上的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最基本的自學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的目標,本節課設計的預習題如下:
相關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間問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問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浮力》一節的預習題可設計為: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_______;當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時,物體_______;當它所受的浮力與所受的重力相等時,物體_______在液體中,或_______在液面上。2、一個 50g的雞蛋懸浮在鹽水中不動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g=10N/kg)3、采用_______的辦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現代化得輪船,也保持著這種古老的辦法。4、排水量是1000t的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的貨物共重_______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_______N.船從河水中駛入海水中,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開水的體積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潛水艇靠改變_______實現上浮和下沉的?6、氣球和飛艇能漂浮在空中,氣球和飛艇里充的是_______。)
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后,教師采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的方式順利完成此環節。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后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后本小組講解,其余小組聆聽并發現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節設計的合作探究題和處理的方法為:
(以《浮力》一節為例:
問題(一):把體積相等、質量不等的三個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它們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a、Fb、Fc,則這三個力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球的密度最大。
問題(二):將同一鐵塊分別放入水和水銀中,比較鐵塊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ρ=13.6×103 kg/m3)
A.在水銀中受到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C.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鐵塊形狀,無法確定
問題(一):學生自學時,能夠判斷出三個球受到浮力大小關系,而在解決三個球的密度問題時,找不到問題的切入點。
教師點撥:根據前面學過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在這里三個球的密度沒法比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們都在同一種液體中,只是處于不同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與液體的密度相聯系,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即物體的重力和液體的浮力的關系入手,進而找到密度的關系。
問題(二):學生的在分析物體在液體中最終所處的狀態時,根據生活中的木塊、鐵塊、水的關系,進而去理解其他的物體,找不到解決這類問題的規律。
關于教師點撥:在這個問題中,從力和運動的關系入手,當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時,這時物體就處于靜止的狀態,如果物體受到的力不平衡時,物體將處于運動的狀態,向力大的那個方向運動。在這里我們只要比較物體受到的浮力和物體重力的大小關系(或實心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關系),就可以判斷出物體將處于的狀態。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其中對應本節課的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課的收獲,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獲,然后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也有機體現了學科知識建構的思想。構建體系時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的檢測題后,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的地方,通過兵教兵和師教兵的方式解決。
6.學后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和本節的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的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ㄒ⒁夂诎宕蟛糠质墙o學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師的板書內容不宜過多,基本包括標題和簡單的知識樹即可,并告訴評委這樣設計的道理:以生為本,凸顯學生學的地位等等)
初中物理說課稿6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物理《聲的利用》,我將從教材分析等說起。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聲的利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物理﹙上﹚第一章聲現象的第五節。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在聲現象的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好這節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物理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
學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級新開設的課程,學生對它充滿了好奇、有新鮮感。聲的利用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但缺乏一定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也缺乏對聲現象的尖端應用技術的了解。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競賽、分組討論、觀看動畫等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通過實驗探究和創新了解聲可傳遞能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通過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通過聲的利用和危害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辯證思想。
教學思路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改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將課堂進行了活動化、實踐化
教學重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教學難點
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實驗目標
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
教法
﹙一﹚擂臺賽式游戲活動
考慮到我校八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擂臺賽式的游戲活動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實踐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創新
在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中,采用學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開展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競賽搶答法、分組討論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創新法、總結反思法。
教學程序分析
引入新課
。3分鐘)
采用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由學生與老師一起欣賞動畫《蝙蝠與聲吶系統》,自然將課題導向“聲的利用”【提問】物理知識從實際中來,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你對聲的利用知道多少?
新課教學
。35分鐘)
﹙一﹚擂臺賽式游戲活動“聲的利用”(20分鐘)
新課教學中注重了課堂的活動化、實踐化。學生自由組成四個大組,比賽內容是“聲的利用”。分必答題和搶答題。用"正"在黑板上累計得分,獲獎組獎勵小紅旗。
、疟卮痤}在規定的時間內每組說出一個聲的利用的事例,允許討論,不準重復,其他組參與評判。舉出一個正確事例得100分,錯誤不得分,超過時間(30秒)不得分。教師對學生所舉事例作出中肯的評價。最后要求學生歸類。
、。搶答題①教師演示演示水波能傳遞能量的實驗:用木棍劃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實物投影儀投影。
、趯W生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實驗?蛇M行小組討論,正確完成的加200分。③學生進行實驗的創新,換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實驗器材驗證聲可傳遞能量。說出創新實驗的每組加200分。
﹙二﹚播放《聲的利用》課件(10分鐘)
在課件中補充一些利用聲的科技成果。豐富學生的視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噪聲一向為人們所厭惡,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利用噪聲造福人類。超聲波和次聲波對人類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三﹚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5分鐘)
要求學生利用聲的知識進行發明創造,提出有實用價值的發明的小組加上300分
利用雄蚊的聲音來驅趕咬人的雌蚊
利用貓的叫聲來趕走老鼠
歸納小結與評估(3分鐘)
師: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并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
鞏固反饋(4分鐘)
1、課本P3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2、選用課時優化設計,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既可以使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初中物理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壓強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概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都經常用到。這一節內容著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本節共有三個段標,分別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壓強""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獲取相關的知識。在探究活動中允許學生另選器材,給學生的探究活動留有較大的空間,以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時為壓強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鋪墊。"什么叫壓強"是本節的主要知識點,教材根據九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計算能力,編寫了應用壓強的變形公式進行計算的例題,這樣簡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則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了解壓強的應用,教材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討論實例、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最后,用"sts"欄目呈現《貨車超載,國道不堪重負》一文和圖片,旨在教育學生關注社會,同時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一節內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本身特點,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耪J知目標:理解壓力的概念,了解靜置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與物重的關系,掌握壓強的概念,了解壓強的單位。
⑵技能目標: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乔楦心繕耍号囵B學生勇于質疑的科學態度。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固體壓強概念的建立、應用壓強公式或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壓力和重力的區別聯系以及壓強概念的形成。
二、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特點以及初三學生年齡特點,采取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實驗、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過程,學生不但要注重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獲得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參與討論,充分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并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并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內容學習的認知基礎。初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于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四、說課堂教學設計
㈠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小鉤碼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凹凸情況,并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壓力和壓強)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課題,形象直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能激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嬷v授新課
1、通過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壓力的概念。
問題:
(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壓力是否一定由物體的重力產生?壓力的方向是否與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師提供一枚圖釘,請學生設計一個小實驗解決以上第二個問題。
學生操作后得出結論:壓力不一定由重力產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舉出其他例子。通過學生的舉例,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對壓力和重力教師再從三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明確壓力與重力是不同的兩種力,并強調只有在水平面時,壓力大小與重力相等。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b、提出假設:學生進行大膽猜測
c、設計實驗:教師根據教材圖10-3提供的實驗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自選器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該實驗提供的儀器較多,因此設計實驗方案比較復雜,設計方案時要圍繞怎樣改變壓力、怎樣改變受力面積、如何觀察和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形變)等來設計。
d、驗證假設: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并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環節中,要求學生在方框內寫出實驗操作步驟和觀察到的現象等內容。例如:選用小方桌模型、細沙、磚塊進行實驗時,實驗過程應寫出如下內容:
。╝)將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測量;
(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磚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測量;
。╟)將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的深度并測量;
(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與
(b)中同樣的磚塊,觀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測量。
e、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受力面積下,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相同壓力下,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
3、什么叫壓強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么如何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結論: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通過層層深入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可知決定壓強大小的條件?
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采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說明1牛/米2的意義。讓學生討論教材中的圖10-4一些物體的壓強,知道帕是一個很小的單位。
4、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進行分析歸納。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
積;⑶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⑶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教材圖10-5,明辨哪些屬于增大壓強,哪些屬于減小壓強,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會認為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
、缧〗Y:
根據板書小結,并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實驗應注重探究過程,而不能注重結果,并明確探究的五個步驟。同時對課堂中學生想法與實驗設計加以肯定和表揚。
㈣布置作業
請學生回去設計與課本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并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后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榘鍟O計
本節板書我采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明確。
初中物理說課稿8
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是xxx版xx年級物理xx(上或下)冊第xx章第xx節《xxxxxxx》內容。
首先說一下我對本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xxxxxx和xxxxxx等知識基礎上引入一節xxxxxx課(概念課、規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xxxx和xxxx等后續知識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重要作用。
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xxxx知識,了解研究物理問題xxxx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xx知識解決xx問題方法,培養學生xxxx能力。
2.教學目標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xxxxxxxxxxxxxxxxx
。ㄟ@部分目標一般為本節課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xxxxxxxxxxxxxxxxx
。ㄟ@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xxxxxxxxxxxxxxxxx
。ㄟ@部分目標一般是通過對科學家生平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精神,激發學習積極性;或者是通過學習什么知識,培養學生什么意識和品質等)
3.教學重點,難點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并結合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xxxxxx,所以本節課重點是xxxxxx;而對xxxxxx知識,限于學生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合理引導,所以xxxxxx定為本節課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教法一:現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學生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學習動機對于學生學習可以發揮明顯推動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本課采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動機,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由學生分組實驗,激發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再通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學生創造性。
教法二: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采取啟發誘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落腳點。因此這節課采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據提取信息能力。
三、教學程序及設想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xxxx概念(或規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基本方法,采用類比法設計復習題:xxxxxxxx?(如密度、壓強、功率引入要類比速度)
為更好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問題,導入本節新課時,采取故事導入(或生活現象導入或演示實驗導入)方式,讓學生產生強烈問題意識,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學案上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培養學生最基本自學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目標,本節課設計預習題如下:
問題1:xxxxxxxxxxxxx
問題2:xxxxxxxxxxxxx
問題3:xxxxxxxxxxxxx
。ㄈ纾骸陡×Α芬还濐A習題可設計為:
1、浸在液體中物體,當它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xxxx;當它所受浮力小于所受重力時,物體xxxx;當它所受浮力與所受重力相等時,物體xxxx在液體中,或xxxx在液面上。
2、一個50g雞蛋懸浮在鹽水中不動時,受到浮力是xxxxN.(g=10N/kg)
3、采用xxxx辦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現代化得輪船,也保持著這種古老辦法。
4、排水量是1000t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貨物共重xxxxN,受到河水浮力是xxxxN.船從河水中駛入海水中,它受到重力大小xxxx,它受到浮力xxxx,它排開水體積xxx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潛水艇靠改變xxxx實現上浮和下沉?
6、氣球和飛艇能漂浮在空中,氣球和飛艇里充是xxxx。)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后,教師采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方式順利完成此環節。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后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后本小組講解,其余小組聆聽并發現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節設計合作探究題和處理方法為:
(以《浮力》一節為例:
問題
。ㄒ唬喊洋w積相等、質量不等三個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后位置如圖所示,它們所受浮力分別為Fa、Fb、Fc,則這三個力大小關系是xxxxx,xxxx球密度最大。
問題
。ǘ簩⑼昏F塊分別放入水和水銀中,比較鐵塊受到浮力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是xxxx(ρ=13.6×103 kg/m3)
A.在水銀中受到浮力大
B.在水中受到浮力大
C.在兩種液體中受到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鐵塊形狀,無法確定
問題
。ㄒ唬簩W生自學時,能夠判斷出三個球受到浮力大小關系,而在解決三個球密度問題時,找不到問題切入點。
教師點撥:根據前面學過質量、體積和密度關系,在這里三個球密度沒法比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們都在同一種液體中,只是處于不同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與液體密度相聯系,找出問題解決辦法,即物體重力和液體浮力關系入手,進而找到密度關系。
問題
。ǘ簩W生在分析物體在液體中最終所處狀態時,根據生活中木塊、鐵塊、水關系,進而去理解其他物體,找不到解決這類問題規律。
教師點撥:在這個問題中,從力和運動關系入手,當物體受到力是平衡力時,這時物體就處于靜止狀態,如果物體受到力不平衡時,物體將處于運動狀態,向力大那個方向運動。在這里我們只要比較物體受到浮力和物體重力大小關系(或實心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關系),就可以判斷出物體將處于狀態。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課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課收獲,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收獲,然后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整體把握,也有機體現了學科知識建構思想。構建體系時以屏幕投影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檢測題后,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地方,通過兵教兵和師教兵方式解決。
6.學后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和本節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本節課板書設計xxxx
初中物理說課稿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簡單電路在生活中的運用實例。
2.會根據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簡單電路的結構。
3.通過簡單電路的設計和線路連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簡單電路設計的思路和具體方法,設計電路是難點,實驗中的難點是如何正確地連接電路。
三、教學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和交流生活中采用簡單電路的實例。
四、教學儀器
天鵝城堡電路模型 學生實驗電路元件(包括兩節電池、兩個單刀開關、一個燈泡和燈座、一個蜂鳴器、六根導線)
五、教學程序設計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聽說過吧?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城堡,這是新天鵝城堡的模型;這么龐大的建筑,要看管起來相當困難。為此,我們今天就來為新天鵝城堡設計一個報警系統。
2.主要內容:報警電路設計和學生連接實驗電路圖
例題:設計報警電路
閉合報警系統的開關S時,指示燈亮,報警鈴不響。當不速之客進入大門時,報警鈴響。
以天鵝城堡報警電路為例,介紹簡單電路設計的步驟分為五步: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電路元件。第二步是分析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三步是判斷開關和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四步是畫出電路圖,再連接電路圖。第五步是對照檢查。
在學生畫出電路圖后,對電路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對稱性和對應性為原則,對學生電路圖進行優選和評價。還應對例題的設計思路重新梳理,彌補學生設計電路時思維和認識上的不足。
在學生實驗前,應先強調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①這是一個蜂鳴器,紅色導線這端是正極;②連線的過程中開關要一直處于斷開狀態;③接線時,先擺位,再順次連接。若遇到并聯時,先連接其中一條支路,要試觸。
在學生實驗中應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可以讓已完成實驗的同學去幫助實驗未完成的同學完成實驗,使學生課堂上的時間能夠充分利用。
3.課堂練習: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
45秒的公益廣告《Heaven can wait, belt up!》講述了安全帶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未系提醒功能電路的原理是:①司機坐在座位上,相當于閉合開關S; ②系好安全帶,相當于閉合開關S1; ③當司機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帶,指示燈亮。若系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請根據以上要求畫出電路圖。
六、小結
對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
七、思考題:
車門未關提醒電路
汽車儀表盤上都有一指示燈,用它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四個車門中只要一個車門沒有關好,該指示燈就會發光,請設計電路圖。
初中物理說課稿10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學會了什么)了解、掌握、認識......
(2)過程與方法:經歷(通過)對......的探究過程,初步學會......,提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學好物理的信心,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新概念的理解及其應用、實驗探究。
難點:新概念的理解、總結實驗規律、各種規律的靈活應用。
3.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常用的導入方法實驗導入、聯系實際導入、直接導入)
采用聯系實際導入法:講述游樂場激流勇進的過程,提出問題:小車沿著軌道下滑的時候,它的速度是怎么變化的?導入新課:用平均速度的知識來解決。
(2)新課講授(知識點條理清晰的呈現)
、俸唵沃v解本節課基礎知識點。
②歸納總結該課題中的重點知識內容。尤其對該注意的一些情況設置易錯點,進行強調。可以設計分組討論環節。
、弁卣寡由,將所學知識拓展延伸到實際題目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在新授課里面一定要表現出講課的大體流程,但是不必太過詳細。
(3)鞏固練習
練習題一
練習題二
(4)小結作業
①請學生代表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诓贾谜n后作業。
4.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說課稿11
一、教學理念
在新時期下,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此時一堂課是否符合新的課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了解科學技術,從而融入到社會中去。所以本堂課要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和全面活動,改進實驗的配置與設計,注重效果反饋,讓自主探究得以堅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一節,同時也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新課標明確要求的,同時回聲現象也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十分感興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素材剛好可以體現出讓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過程。在新課標下聲音處于運動和相互作用這一大部分中,它既屬于一種運動,同時在現象上也有它的獨立性。所以本節課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要求上看都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
三、學生分析
學習本節課的學生首先已經具備了機械運動和力的知識,物理思想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而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細致設計探究與活動過程之后,學生的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
四、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認識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了解回聲測距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能從給定的信息中獲取知識。
2、過程方法: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樹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難點
聲音的傳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回聲上還存在一些難點。
六、教法與學法
對于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與學:
1、對于"振動發聲"采用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于"聲音的傳播",過去學生可能想得較少,所以采用先自讀,再以集體對話討論的形式凸現知識點。
3、對于"回聲問題"學生對現象已經非常熟悉,()關鍵是對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體直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認識。
4、最后要說明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將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將課堂最后時間作為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去了解有關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內容,在體會中華民族古代的燦爛文明同時,進一步將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思考結束本堂課。
七、教學過程
1、引入:播放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引出聲音的重要。
2、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從聲音的產生開始研究:
活動⑴要求學生用手頭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個聲音,再研究發聲的原因。(學生也可用教師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動⑵學生匯報結果,先演示實驗再說結論。
板書:發聲體都在振動
深入研究:敲響的鼓,用手按住。(現象,結論)
4、產生的聲音怎樣到人耳?
活動⑶學生讀教材聲音傳播部分
活動⑷學生提問題(其他學生作適當解釋)
媒體:水波傳遞振動,空氣以聲波的形式傳遞振動
總結:人耳聽到的大多數聲音多數靠空氣傳播的
問:液體和固體可以傳聲嗎?
活動⑸學生舉例
總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板書)解釋介質
問:固、液、氣都可以傳聲有什么不同?
明確:15℃時空氣傳聲速度340m/s
氣體傳聲最慢
問:如果沒有介質聲音會不會傳播?
實驗:真空鈴
5、媒體:回聲現象
媒體動畫:展示聲音反射的過程。
通過問題提出聽到回聲的條件
問題:船測水深
6、媒體展示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內容,對其中原因的思考作為課后作業。
初中物理說課稿12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溫度計》。下而,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包括:教材地位及作用、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四個方面
。ㄒ唬┙滩牡匚患白饔
《溫度計》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皽囟取笔潜菊轮R結構的核心,“溫度”和“溫度計”不僅僅是本章的預備知識,更重要的是物態變化是圍繞“溫度是否變化”進行的。學生對溫度這個詞是非常熟悉的,但對于它的含義的理解卻不準確。因此,教材通過圖4.1—1的“想想做做”,意在通過實驗發現,生活中的對溫度的感覺是靠不住的,引導學生關注溫度的科學內涵。溫度計是學生真正認識的第一個測量工具,溫度的測量作為預備性知識和學生學習本章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是本節的重點內容。
。ǘ⿲W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求知欲強,但動手能力較弱,加上剛接觸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缺少認識,也缺乏必要的邏輯知識。因此,我以學生常見的現象進行引入,以便使學生能逐步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溫度計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記住一些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能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學會使用體溫計。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ㄋ模┙虒W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節內容和現在甲流感較為嚴重的實際情況,我擬訂本課的重難點為:
1、重點: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和學會使用體溫計
2、難點:攝氏溫度的理解和體溫計的工作原理
二、教法分析
結合本人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我選擇了如下的教法:在感覺水溫的高低與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中我用實驗法,在自制溫度計中用到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三、學法分析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通過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首先來我用多媒體幻燈片展示教科書章首圖——霧凇,從這幅自然景觀,引入學生面對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觀,它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在別的的地方沒有這種景觀?樹上的白色物質是什么?它是怎樣變成這樣的?再舉例子:冬天從房子把一杯水拿到外邊會變成冰,說明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也說明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幾種狀態之間轉化。
要想弄清楚剛才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就得先弄清楚物質有幾種狀態,它們之間是怎樣相互轉化的,所以就導入探究的主題第四章:物態變化。由剛才所提出的霧凇,水變成冰的原因是什么呢?都與溫度有關,這一章的探究就從學生所熟悉的溫度和溫度計開始。
。ǘ、探索新知
1、溫度
讓學生舉例日常生活中身邊的哪些物體溫度高?哪些物體溫度低?從例子中分析溫度高的是我們感覺它熱,溫度低的物體是我們感覺它冷。從而可以看出用溫度可以表物體的冷熱程度。
2、攝氏溫度
我再讓學生能否舉出某個物體具體的溫度,比如某個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是什么溫度。然后叫學生上黑板寫出他所舉的例子并讀出來。從學生寫的某物體的溫度中分析數值和單位引入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在0℃和100℃之間有100個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通過舉例早晨看到固原日報中說今天最低氣溫—8℃,寫到黑板上引導學生如何讀這個溫度。說明有比0℃低的溫度,所以就讀作零下××℃。再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了解自然界千差萬別的物體的溫度。
從這個表中可知自然界各種物體的溫度,可是這是怎樣得到呢?難到是只憑感覺判斷的嗎?憑感覺判斷溫度可靠與準確嗎。詢問學生冬天用手摸戶外的鐵塊與木塊感覺一樣冷嗎?學生有一點感冒能否知道自己是否發燒到多少度嗎?并且現場叫學生體驗課本中4.1—1實驗說明要準確判斷和測量物理的溫度,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3、溫度計工作原理
從我和學生一起設計的溫度計開始,先用它比較兩個燒杯水溫的不同,能比較出來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但是我們還不能滿意,如何改進能測出水溫的值?細管上加刻度,關鍵是怎么加刻度,結合前面攝氏溫度的規定,在這兒得到了應用,并講述分度值和量程。
4、溫度計結構與種類
從我們自己設計的溫度計與現實物各種溫度計觀察,并結合多媒體圖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具體的認識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構造。
5、溫度計的使用
在此環節,我首先讓學生通過討論課本的兩個想想議議了解在使用溫度計前要注意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的方法。
6、體溫計
由于今年的甲流感,所以學生對體溫計也有一定的認識,讓學生通過觀察體溫計,更加深刻地了解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基本性能和使用須知,并比較體溫計與實驗用的溫度計的異同,讓學生學會使用體溫計。
。ㄈ、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最后從小資料中知道有些物體的溫度可達幾千攝氏度,那么可以用這些溫度計測出來嗎?不行,今天所學的是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所以不行。為了測量它們,科學家們又發明了其它的一些溫度計,讓學生下去閱讀科學世界進行了解。
。ㄋ模、布置作業
為了將知識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必須設計相應的作業。因此,我設計的作業是“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練習題及閱讀“科學世界”的內容。
各位評委、老師,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初中物理說課稿1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電阻》。在教學設計的指導下,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教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電阻》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的內容。電阻是電學中一個重要的物理量,與電流、電壓構成初中電學的三大基石。對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學習變阻器、歐姆定律、電功率等相關內容的必要基礎。因此,電阻的學習將在物理電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根據本節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參照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阻的定義、符號、單位及單位間的換算,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2)理解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
。3)知道控制變量法在物理學中的運用;
。4)了解半導體及超導現象。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阻概念的建立;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難點:認清電阻是導體自身的性質。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上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而且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將逐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理性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科學探究的方法,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借助形象直觀的實驗操作,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實踐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學要貼近生活實際,新課程標準還要求物理課堂注重科學探究,提倡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因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采用小組的合作討論探究、教師的啟發引導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學,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動腦做實驗,在觀察,實驗和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互學互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應用演示實驗,將相同長度和相同粗細的銅絲和鎳鉻合金絲分別接入同一電路,閉合開關后,讓同學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小燈泡的亮度明顯不同。
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的燈泡亮度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問題:為什么同一電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屬絲,燈泡的亮度會有變化呢?從而引出新課——《電阻》。
2、巧引啟思,突破難點
通過演示實驗,小燈泡的亮度的變化是因為通過燈絲的電流大小發生變化,而電流發生變化是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此時教師應該強調導體與絕緣體是根據物體是否容易導電來劃分的,導體對電流都有阻礙作用,從而提出電阻的概念。
由于電阻的概念較為抽象,教師可以與河床對水流的阻礙或者道路對車流的阻礙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與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相對比,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電阻的概念。
新概念的得出后,順其自然會介紹新概念在物理中的符號、單位及各單位間的換算,并將其板書在黑板上。教師向學生介紹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電阻,讓學生了解電阻單位的大小。
教師介紹在電路圖中電阻的表示符號。
3、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科學探究活動——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在前面的演示實驗中,相同長度和相同粗細的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卻不同。這說明導體電阻的大小跟材料有關。教師提問: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除了材料還有那些?
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提出猜想,例如長度、粗細、溫度、體積、顏色等,教師對學生進行誘導,例如,與車流對比,像道路的結構、道路的長度,道路的寬度都會影響車流的速度;高壓輸電所用電線又粗又直,而電爐絲卻不是。讓學生對猜想進行篩選,去偽存真,逐漸趨于合理,明確探究方向。
設計并進行實驗: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后,教師簡單介紹實驗器材,由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因素去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正確選擇實驗器材,經歷實驗的探究過程,并記錄實驗數據,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交流與總結;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實驗結果,最后由教師得出結論: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為了更好理解影響電阻的因素,可以將高中所學的公式告訴學生,并對公式進行簡單闡述。
教師對探究實驗中所用的方法進行講解,得出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控制變量法,強調該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物理專業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 》我將從教材分析與處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生的學法,小結,板書,作業來談談對本課的構思過程,下面就我在實施本課時的教學思想,進行簡單闡述。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使用
這節課選自xxx版,年級物理xx冊第x章第x節的內容,在教學中這一課叫“ ”教學對象為初中x年級學生,本課針對初中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到物理,從自然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驗和活動,從被動到主動,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了解科技發展,從而融入到現代社會中。所以本課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主動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為學生學習后續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本著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為宗旨,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僦R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
②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動手實踐的能力及總結歸納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主要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積極主動學生的思想,樹立將來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3、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4、教學與學具
。1)電教器材:
。2)教師演示用:
。3)學生每組器材:
二、教學方法
基于本課內容的特點,本課主要采“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分組實驗”,“自主學習能力“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對學習對象迅速產生親近感,變被動為主動,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
三、學法指導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皬纳钭呦蛭锢,從物理走向社會”,力求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規律。
本課通過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等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從學生的學法來說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
慮到整個班級水平有差異,分成幾個小組,在每組中設一位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本組的一切事務,學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組的紀律等,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
五、教學過程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采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的概念。
設計意圖:將以“認識新朋友”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學習對象孫速產生產新近感,課堂教學在氣氛中展開。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的學案上的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最基本的自學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的目標,本節課設計的預習題如下:問題1、
問題2、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后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后本小組講解,其余小組聆聽并發現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六、小結、按學生先總結,然后老師在總結,這樣有助于學生更易記憶。
七、板書
八、作業
我的說課稿講完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物理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xxxxxxx》,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xxxxxx知識后進一步展開對xxxxxx的學習,是對xxxxxx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也是學習等后續知識的鋪墊,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①宏觀分析一:本章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是否重點、幾個重要概念和規律、前后聯系及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情況)。
②宏觀分析二:本章的特點(如綜合性強、與實際結合緊密……)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物理:
初二學生正處于發育、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但是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并且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九年級物理:
初三學生是初中的畢業年級,心智較為成熟,通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加強。
三.教學目標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xxxxxxxxx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xxxxxx,難點是xxxxxx
五.教學方法
為使學生順利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創設法:通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合作探究法:通過合作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實現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
3.交流討論法: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思維產生碰撞,拓展思維空間,培養思維能力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歌德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為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在第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設計的內容?)
這樣的導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體現物理的生活化,同時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為了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體作用,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以下三步:
第1步小組討論,初步解決………?
(讓學生討論什么問題?)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參與到學生當中來,及時地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
第2步個別匯報,提出質疑
選出小組代表來匯報小組的探索結果,提出質疑:如你認為他的方法對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組織全班學生匯報探索結果。而我則對學生的匯報及時的評價與鼓勵,通過學生的質疑解答,揭示xxxxxx(所討論問題的答案)
第3步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的問題,并指導xx書寫格式(單位啊,計算題,或解題思路)
第三環節強化訓練,鞏固提高
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成功的喜悅,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基礎練習通過讓個別學生到黑板演練,其他學生獨立完成課本動手動腦學物理第題,使學生(掌握)xxxxxxxxxxxx
第二拓展練習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解決課本動手動腦學物理第題,讓學生:或:(進一步加深對xxxxxx這節課的理解)或:在xx的基礎上能夠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第四環節全面總結,反思提高
對物理學習的總結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反思性方式進行總結,通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并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形成系統的認識,鞏固所學知識
七.板書設計
最后我說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為了使學生對xxxxxxxx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
這樣的板書設計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一目了然,便于整理
我的說課完畢,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說課稿04-29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12-02
初中物理說課稿06-26
初中物理浮力說課稿11-03
初中物理說課稿《密度》11-06
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11-17
初中物理獲獎說課稿11-30
初中物理力的說課稿11-30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11-15
初中物理《杠杠》的說課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