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中說課稿范文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指導思想:依據尊重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課程理念。結合學生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通過不同難度欄架的設置,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找到練習的起點。結合分層遞進的方式,使學生掌握連續跨過3~5個低欄練習的同時,建立起自信。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二、學情分析:1、跨欄跑單元教學預計6~7次課,本次課為第4次課。通過前幾次課學習,2/3的同學能較順利地完成跨欄步和起跑跨過第一欄。針對學生完成動作的不同情況,在自選練習起點掌握連續跨過3~5個低欄練習的基礎上,采取分層遞進組織方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練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材內容:連續跨過3~5個低欄 教學重點:跨欄步 教學難點:欄間跑節奏
四、教學目標:在前幾節課學習的基礎上,采取欄架不同難度的設置,通過多種誘導練習,使學生能基本掌握欄間跑的節奏、順利完成50米跨欄跑。具體目標為:
1、在跨欄跑學習過程中,能說出并運用跨欄步和欄間跑的知識要點。建立完整技術概念;
2、結合欄架不同難度的設置,使75%~85%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欄間跑的節奏。
3、在掌握連續跨過3~5個低欄動作的同時,使學生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克服困難不斷向新的目標挑戰的優良品質。
五、教學程序:
1、隊形隊列與準備活動:
⑴隊形隊列:將學生分成四組,跑步——立定練習。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⑵準備活動:將學生分成四組,小組長帶領各組自編徒手操6~8節、柔韌性練習、誘導與模仿練習等。為跨欄跑的學習做好準備。
2、技能學練:
學法:
、挪捎闷鹂缤取[動腿、過欄角以及慢跑過3~5個低欄練習,復習改進跨欄步動作;
⑵通過起跑至第一欄以及跨過3~5個低欄,結合標記,使學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欄與欄間跑結合動作。
組織:
、窃跈诩懿煌y度的A、B、C、D練習區,找到自己的練習起點,采用分層遞進的方式,逐步掌握跨過3~5個低欄的技術。
教法:
⑷以小組學習為基礎,在教師指導下,采用互教互學交流的方法,掌握與改進連續跨過3~5個低欄動作技術上的不足。
⑸結合各組掌握技術較好的學生示范。教師點評分析出動作的改進意見,達到共同完成本課預訂的目標。
、试诳鐧谂芙虒W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尋找與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勇敢頑強、克服困難、不斷進取等優良品質的教育。
3、放松整理與講評:
、欧潘烧恚簩W生放松走成圓形,在教師語言提示下,采用肌肉放松與心理暗示調節情緒的方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瓶偨Y本課的學習情況,點評技術要點,布置課外作業,與學生一起清整場地器材。
六、本課特點:本課試圖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結合學生練習中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通過不同難度欄架的設置,建立A、B、C、D組遞進的方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滿足學生不斷的獲取知識與提高技能的需求,不斷地尋找與把握時機,使學生在掌握連續跨過3~5個低欄練習的同時,建立起自信。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七、效果預計:
75%~85%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欄間跑的節奏。在掌握連續跨過3~5個低欄動作的同時,使學生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克服困難優良品質。
練習密度預計: 30%--35% 生理負荷預計: 135—145次/分
八、對于跨欄跑教材、教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懇請各位領導、專家、同行們提出寶貴意見。
高中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地球與地球儀》復習課。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新的地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變革了原來“學科中心”、“知識本位”式的課程體系,而采用行為目標方式表述內容,以促進學生在各種學習活動中,通過探究和體驗的過程去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和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不再陷入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的泥潭。
2、教學目標
根據地理課標準的要求我設置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復習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和描述地球大小的相關數據;鞏固經線和緯線的概念,掌握經度、緯度的含義;熟悉特殊的經線和緯線;掌握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熟練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學重點: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熟悉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節課是精心設計的信息整合課件,盡可能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探討、合作交流,由淺入、循序漸進,讓學生學會自覓知識,自得方法,使他們樂學,也會學。
2、學法分析: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人人動手動腦,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發揮每個同學的自主性,使得學習的過程很愉快,同時又漸進地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有張有弛,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和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為了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實現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如下:
1、開門見山、直入話題
2、溫故知新、知識梳理
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理順學生的學習思路,通過表格填充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和記憶。
3、活學活用、檢測效果
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答,來檢測其對各知識點掌握的情況。
4、課堂練習、我來解答
此環節設計了交織經緯網、合作探究、小試身手三個環節,通過學生完成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能力訓練題,而教師根據課堂反饋及時糾錯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5、分析總結、建立框架
通過階段性的歸納總結,引導學生找出所學的知識規律,以便更好的運用它。
6、學以致用、提高能力
例舉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有關的問題,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7、課堂小結、鞏固效果
一是知識的小結,二是能力要求的總結。
8、布置作業、延外課堂
通過對自主練習與難點突破環節的設計,將學生的的學習與課內延伸至課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高中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一)本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這是高中唯一的戲劇單元,構成本單元的4部劇作兼及古今中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惫时締卧獙W習重點是戲劇沖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解讀名家名劇,步入戲劇殿堂的瑰麗之門。
(二)教材內容
四幕話劇《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更是中國現當代戲劇扛鼎之作!独子辍芬1925年前后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周、魯兩家之間復雜的倫理關系和尖銳的階級矛盾,深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舊中國舊家庭的黑暗現象和地主資產階級的專橫、冷酷與偽善,從而預示了舊制度的崩潰與滅亡。文本節選的是第二幕,共兩場戲:第一場,周樸園同魯侍萍的再次相見,主要寫周、魯的矛盾沖突,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侍萍與周萍相見,寫周樸園與魯大海的矛盾沖突。
(二)教學目標
《雷雨》以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精彩紛呈的戲劇語言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飲譽文壇,是最能體現作者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之作,因此,學習本課應緊扣背景,體味作者是如何通過戲劇語言推動情節發展,從而把握人物性格及表現技巧。據此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戲劇常識、作者及作品梗概,走進作品,走進大師。
2. 理清人物關系,把握其中的矛盾沖突,了解沖突的發展過程。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征及其豐富的潛臺詞。
2. 體會戲劇通過激烈的矛盾沖突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特點,初步培養戲劇意識與鑒賞戲劇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舊家庭的悲劇與罪惡、舊倫理的窒息人性的特征以及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人倫親情。
(三)重難點確立及解決辦法
《雷雨》人物形象是在矛盾沖突中逐漸被推至讀者面前的。因此,將“過程與方法目標2”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劇情發展,把握矛盾沖突,了解劇本中有哪些沖突,主要沖突是什么,實質是什么,為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主題做準備。
《雷雨》的人物語言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經歷、地位與個性,且隱含著豐富的潛臺詞。所以,擬定“過程與方法目標1” 為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人物語言的深層內涵,挖掘其中隱性意義,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走近作者:簡介曹禺與他的《雷雨》。
2、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理解舞臺說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節選)的戲劇沖突,結構布局特點,理清人物關系。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分析第一場矛盾沖突,認識周樸園冷酷、自私與虛偽的本質;侍萍的性格特征。
2.分析第二場矛盾沖突,進一步認識周樸園的殘忍、冷酷與狡猾的本性;了解以魯大海為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反抗精神。
本次說課的內容是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反復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征。
2.揣摩臺詞中的潛臺詞。
教學難點:運用戲劇語言的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學以致用。
說學情
高一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多數具備了最基礎的感知語言、體驗情感等能力。同時,經過高中階段三個模塊的學習,在文學作品閱讀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感性積淀,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閱讀興趣,渴望更多地了解作品本身及其相關的知識。針對這種情況,在充分考慮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注意戲劇文本的文體特點,有層次地朗讀、欣賞、品鑒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和體驗。
教法設想
1.教學方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能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根據本課教學目標、教材特點與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抓住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多給學生實踐的時間、空間,讓學生直接參與,從對文本的解讀中獲得語用經驗、語感體驗,具體方法如下:
⑴設疑研討法
通過有創意的設疑,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研討,拓展思維空間,學會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思考、發現問題,并能準確、恰當地上升為一種人生的經驗。
⑵情境教學法。
利用電影片段,變抽象文字為生動可感的影像,使學生聞其聲、見其人、臨其境,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鞏固。還可采用為影片配音的方式,加深對戲劇語言的體會。在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中,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內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實踐能力。
2.教學器具
本課使用多媒體電腦課件為主要教學手段。把教學設計步驟及內容制成PowerPoint課件,這樣,利于引導學生質疑思考、突破重難點,而且,利用演示課件代替板書,能節省時間,又可補充材料,擴大教學內容,加快教學節奏,體現教改的新理念。
(附:教學過程分三步,共七個環節,點擊圖中右下角樹葉或圖章可進入下一環節。)
說學法
讓學生學會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使之會學,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芍笇W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⑴誦讀品味法
通過個性化誦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反復涵詠朗讀品味,讀出文本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從解讀語言文字入手來感知作品,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訓練學生良好的語感,培養審美鑒賞能力的語言實踐活動之一。
⑵討論探究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進入文本,讀出感受,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⑶遷移應用法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體味到戲劇語言的特點之后,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活動,即對相關素材進行改編,化理論為實踐。既鞏固了課堂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逐步使學生養成隨時將課堂知識付諸實踐的習慣。
說教學過程
為完成教學任務,要因勢利導,抓住學生興趣點,鼓勵他們去表現,進而讓學習成為學生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基于此,教學過程由三步構成,其時間分配為導語2分鐘,文本探究39分鐘,作業布置1分鐘。所余3分鐘作為機動,以備答疑或意外情況出現。
步驟一:導入新課
[設計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愿學、會學、樂學的基礎,激發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這樣設計導語:
(PowerPoint播放“雷雨”畫面及聲音,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聽震撼)
《雷雨》就是一場狂風暴雨,這里有最“雷雨”的女人,也有在歲月中歷練得冷酷但是仍殘存一絲溫情的老人。他們夫妻相見不相認卻相恨;父子相見不相親卻相斗;母子相見不相親卻相怨;兄弟相見不相識卻相仇,共同演繹了一段“最殘酷的愛與最不忍的恨”。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雷雨》中的戲劇沖突、戲劇人物,那么戲劇沖突與人物都要通過什么來表現呢?(學生回答)對,戲劇語言。所以,鑒賞《雷雨》中人物的語言,掌握戲劇語言的特點就是咱們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此環節意在創設一種教學情境,引趣、激情、啟思。同時,也使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避免了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此環節2分鐘。
步驟二:文本探究
環節一:探究人物語言的個性化。
[設計說明]這個環節主要由兩個問題組成,問題1:師生合作朗讀文本相關內容,學生思考:周樸園發現魯侍萍身份之后語氣與之前有什么變化?這和他的性格、身份、地位有什么關系呢?
通過比較語氣變化,讓學生體會到人物語言個性化的特點。而且,師、生的合作也可促進師生關系的融合,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
問題2:欣賞周樸園逼繁漪喝藥的電影片段。思考:周的語言有什么特點?符合他什么樣的性格?
問題2是對問題1的深化,通過影像資料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語言個性化的特點。此環節8分鐘。
環節二,探究人物語言豐富的潛臺詞。
[設計說明]潛臺詞并非戲劇所獨有的,授課時由《林黛玉進賈府》中相關情節引入,溫故引新,激發深入探究的興趣,同時,又使學生對潛臺詞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具體如下:
(過渡)我們了解了戲劇語言個性化的特點,其實戲劇語言還特別講究潛臺詞。
什么是潛臺詞?《林黛玉進賈府》里王熙鳳有句經典臺詞:“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边B問三個問題:年齡、讀書、身體,表面一看,快人快語,對黛玉各方面都十分關心。但,她真是在關心黛玉嗎?當然不是。她的目的是什么呢?接下來的兩個“只管告訴我”,讓我們有些感覺了:賈府中我說了算!聽我的,沒錯?梢,她的“熱情”話語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她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地位明白地告訴黛玉。可她說出來沒有呢?沒有。所以妙就妙在一切盡在言外,這就是潛臺詞。
得出潛臺詞定義后,通過文本中典型例子加以理解,再通過兩個片段進行深化,此環節選取矛盾沖突中的語言作為鑒賞的突破口,通過誦讀、品讀等方式揣摩人物語言的潛臺詞,得出戲劇語言的第二個特點。此環節8分鐘。
環節三,探究人物語言富于動作性的特點。
[設計說明]《雷雨》在舞臺上經久不衰,得益于語言強烈的動作性。劇作中的人物的臺詞往往能加強矛盾沖突,揭示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但學生對于這點的理解可能會出現困難,必須作好鋪墊,所以,用《紅樓夢》第三十九回寫劉姥姥議論賈府吃螃蟹一段引入,同時作這樣的說明:
這里寫她又是擺行論價,又是掰手指頭算賬,又是念佛,活脫脫把一個鄉村窮婆子的驚訝感嘆、絮絮叨叨的情態從語言中反映了出來,口吻逼真,動作、表情、心理躍然紙上,使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為什么?因為這些語言中有“動作”,《雷雨》之所以能笑傲劇壇幾十年,也正是因為其語言具有極其強烈的動作性。
而后由典型的例子加深認識,再通過練習鞏固理解,到此本課重點解決。8分鐘。
環節四:體悟·演繹
[設計說明]特點明確后,為進一步鞏固深化,通過配音形式體會戲劇語言特點。這種遷移運用,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使之參與到課堂中,又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知識來表達自己理解的能力。此環節5分鐘。
環節五:拓展延伸
[設計說明]僅讓學生口頭進行練習是不夠的,還應該訓練動手能力,所以,這樣設計:
影視界有件大事,那就是重拍《紅樓夢》,而且,“紅樓夢中人”的海選更是聲勢浩大。演員準備好了,沒有好劇本亦是枉然,現在大家試著當一回編劇,以《林黛玉進賈府》為腳本,選擇其中一個片段,小組合作,將之改寫成劇本,注意改編后的戲劇語言要有個性化特征,符合原文中人物的身份,然后,為大家表演一下——
此環節打破文體限制,從興趣出發,從藝術相通原則入手,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演,從實踐操作的角度理解戲劇語言,提高審美情趣,培養綜合能力,達到語文教學三境界:掌握一定語文知識──培養相應語文能力──發展個性。這樣延展訓練天地,攻克了難點。此環節10分鐘。
步驟三:作業布置
[設計說明]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因材施教,故本著自主選擇,實現分層次、自主作業,完成彈性作業的原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作業:
1.寫作練習:寫出下列人物不同的語言:
做教師的父親和做生意的媽媽希望你認真讀書,他們分別對你說---
要求:寫一段與父母的對話,語言要有個性、有潛臺詞、要富于動作性,字數不限。
2.找出劇本中你認為最精彩的戲劇語言,談談你的看法,形成一篇小論文。
3.與同學合作,將《林黛玉進賈府》改編成劇本,利用語文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表演。
。ㄒ陨3個題目,題目1為必做題,2、3題根據個人能力、精力及興趣自選一項或兩項都做。)
第一項是基本作業,對一般水平的學生來說是保底作業,也是向二、三項發展的奠基作業。第二題意在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的情感高度融合。對學習基礎好、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群體,引導他們自由組合、嘗試編寫、排練課本劇,在課外活動時展示,使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起大語文的學習觀。此環節1分鐘。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不周之處敬請方家指正,謝謝!
高中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按《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編制將課標轉化為課堂教學可具體實施的內容目標并,體現了課標和高效課堂建設、課程改革精神!镀胀ǜ咧姓n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精選高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教學內容,體現了基礎性。范畫、圖例注重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開拓了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尊重世界多元化。
學情分析。本課的學習對象是普通高中學生和職業高中,他們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書法等基本技能并有一定的文學、歷史知識基礎。
學生分析:美校學生已有一定的美術及文學、歷史基礎,易于接受傳統繪畫藝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讓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山水畫產生、發展的哲學基礎等人文思想。
(2) 欣賞、鑒別中國山水畫。
(3) 學會中國山水畫臨摹技法,認識、掌握基本的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學會運用美術術語表達中國山水畫藝術見解、觀點。
2.過程與方法
過程:(1)創設意境、欣賞引入;(2)分層討論、探究展示;(3)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4) 總結與評價。
方法:(1)講授、提問、讀書指導、輔導、演示、知識遷移、分層探究等為基本教學方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學生合作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獨特魅力,明確中國山水畫藝術中所蘊藏的中國傳統思想及中國傳統美學觀,使學生認識到其實中國山水畫藝術正是中國社會獨有的審美現象。學會分析、評價中國山水畫藝術作品及其他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4.行為與創新
中國山水畫藝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將鑒賞與體驗、鑒賞與藝術實踐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多媒體技術教學設備、書籍和網絡教育資源等的運用以利于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方法并開展學生、教師教學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學生在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注重的中國山水畫藝術學習、實踐與其他課程或活動的結合與聯系。
教學重點:中國山水畫的鑒賞。
教學難點:中國山水畫的臨摹、創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網、美術教室、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課本節課設計為四課時,確保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總結與評價,有效開展與進行。一、二課時以創設意境、欣賞引入;分層討論、探究展示為主要內容。三、四課時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總結與評價為主要內容。
學習活動:
課前檢查:以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為主,突出重點,突出與本節課的知識聯系點。意在讓學生扎實掌握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
學情反饋:總結上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狀態(如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課堂活動是否積極高效?
學習活動方式:多媒體展示檢查內容,抓住學生的薄弱環節,重在落實。
教師活動:
1、書寫標題板書與黑板右上角學習目標:
(1) 讓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山水畫產生、發展的哲學基礎等人文思想。
(2) 欣賞、鑒別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區別。
(3) 學會中國山水畫基本臨摹技法。
(4) 認識、掌握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
2、展示課文中圖例文徵明《滸溪草堂圖》、王翚《桃園漁艇圖》講授畫面情節內容,請同學朗誦所學古文。
3、教師提煉升華學生探究回答問題展示。
學生活動:
1、背誦初、高中語文教材《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歸去來兮》等線相古文、詩詞。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并觀看多媒體教學片《中國山水畫賞析》。
3、學生探究:為什么說山水畫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4、學生探究: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區別?
5、學生探究回答問題展示。
教師活動:
分層討論、分層達標
1、思考、討論的內容:
(1)欣賞本課作品那些中國山水畫作品運用散點透視?過去是否欣賞過其他作品也采用散點構圖形式?舉例說明散點透視構圖優勢在哪里?
(2)從本課提供的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來看,你感覺有哪些不同?
(3)《讀碑窠石圖》有什么獨特之處?你感悟到什么?
2、教師的點評: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時應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在適當的時機參與點評,歸納總結學生進行的綜合評價。
學習活動:
1、問題展示的同學要概括要點,注重歸納和總結,突出重點。運用所學專業的美術術語,表達獨立的或合作學習形成的藝術觀點。能和非展示的同學形成互動。
2、問題展示的同學構圖稿展示畫面整潔、構圖完整、有一定的中國畫藝術氣息。
3、問題點評:
(1)點評的同學要在體態和語言方面力求規范;語言要流暢生動,有文采。
(2)學生點評突出藝術觀點。其他同學可以質疑、探討。點評的同學最終要綜合同學們的意見,把最佳的解釋傳達給同學們。
教師圍繞本節課的中心主題確定問題進行拓展提升。課堂拓展方式:
1、名詞解釋:意在筆先、骨法用筆、逸品、筆墨當隨時代、氣韻生動、人品與畫品、筆墨、潑墨潑彩、黑白虛實、二李畫派、北方山水畫派、南方山水畫派、浙派、南北宗論。
2、填空:
。1)南宋院體山水畫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元四家”。
。3)“明四家”亦稱為____________。 指中國畫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四位明代畫家。
(4)清代繪畫史上的一個繪畫流派“ 四王”是中國清代繪畫史上一個著名的繪畫流派,其成員為 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稱“四王”。
。5)“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在中國畫史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史上名噪一時的繪畫流派,由于畫派成員____________皆為僧侶,故名“四僧”。
3、名詞解釋:意在筆先、骨法用筆、逸品、筆墨當隨時代、氣韻生動、人品與畫品、筆墨、潑墨潑彩、黑白虛實、二李畫派、北方山水畫派、南方山水畫派、浙派、南北宗論。
學習活動
1、播放多媒體教學片《中國山水畫臨摹步驟、知識要點》。
2、教師示范北宋、元代山水畫筆墨技法。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章法、“書畫同源”、“筆墨當隨時代”、“意境”、“不似之似”的意義與價值。
3、教師指導學生臨摹、制作創作草稿。
。1)臨摩范本、筆、墨、紙張的選擇。
。2)以勾、皴、擦、點、染為基本形式的臨摹、寫生、創作步驟。
總結評價: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總結與評價,盡可能地調動小組成員的參與。教師總結歸納:中國山水畫是“以筆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造化入筆端,筆端奪造化!保恍纬伞吧钸_物理、物我交融”達到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也是歷代文人、士流畫家所追求的“師造化、得心緣”的審美原則。請學生以此為內容并運用美術語言進行課堂總結與評價演講。課后作業:請學生自我評價:是否理解中國山水畫家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創作理念,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寫一篇相關分析短文。教學成為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山水畫、感受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獲取欣賞思路的有效活動,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把握對中國山水畫審美內涵的理解,對于各歷史時期、各類型中國山水畫不同的風格進行探究,引發學習興趣。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教學與其他課程或活動的結合。
教學反思: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階段美術科目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美術素養包括專業技法、理論的學習、訓練,對美術規律和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包括整體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觀及對現實生活的體驗。通過教師向學生介紹中國山水畫藝術學生在美術鑒賞、技法練習和創作實踐中,運用中國山水畫藝術術語思考、交流、討論,加深對中國山水畫藝術術語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考察實踐,在關注當今中國山水畫藝術的發展提高構思、創意的能力及認識理解中國山水畫藝術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意義。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用有關的古文朗誦、詩詞閱讀欣賞等方式創設情境,加深對文化、歷史以及美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通過學習學生明確中國山水畫中所蘊藏的中國傳統思想及中國傳統美學觀,對中國山水畫鑒賞、理論、技法、形式諸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的同時考慮到其形成、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使學生認識到其實中國山水畫正是中國社會獨有的審美現象。它一方面重視造型的象征作用,一方面通過果筆法、墨法等具體手段說明問題。學生通過學習、理解中國山水畫知識與技能,運用直覺、想象、思維以及中國山水畫藝術知識與技能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探索表現技巧;學會分析、評價中國山水畫作品及其他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理解美術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并將美術語言運用于研究性學習之中;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說課稿 篇5
學生情況分析
本單元的設計與實施是建立在學生經過高一上半學期新教材學習基礎之上。學生已經逐步的適應了在活動與任務中學習英語以及如何處理語言知識與活動開展的關系。并且,他們也已經形成并培養了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單元話題
本單元的材料編排以健康飲食為核心話題,圍繞這一話題主要談論了4個次話題。各個話題之間銜接十分符合認知規律。如圖所示:首先定性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垃圾食品,接著談論不當的飲食對身體的影響,身體不佳就得看醫生,那么看病的時候如何用英語與醫生交流。大家都不想因為不良飲食而生病,于是接著從多個角度探討我們平時的食物偏愛與營養結構,讓我們進一步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同時也談論了我們實際飲食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小吃以及如何寫食譜,自己動手制作來解讒。
語言技能分布 當我們沉浸在第一單元五顏六色的美味佳中的時候,我們除了流口水之外,英語語言的各項技能----聽說讀寫也不知不覺的被品味被消化。
教學理念
本單元在授課模式上嘗試采用TBL任務型教學模式,其實用step 1.2..也沒什么兩樣,問題是無論是那種形式,都要圍繞所要達成的既定目標而設置任務或步驟,在實質上力爭達到形散而神不散。
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多層次多形式的對話,根據教育心理學家Kolb的體驗式學習理論,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日益增強,同時具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和知識基礎。體驗式學習更能達成有效的知識遷移。
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進行對話的時候,嘗試著關注以下三方面:師生對話中關注班級中最薄弱的那個學生。生生對話中關注團隊協作互助的精神。通過這兩點,試圖促進知識的落實。
書本與生活的對話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注重學習的績效分享,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分享形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等。
以上所涉及的教學理念并非非用不可,或是最先進的。本人覺得在這個話題下可以嘗試著滲透一些。
操作理念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例如在warming-up部分,讓學生界定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的概念,完全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界定標準,我們英語課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著招數,騙學生開口說話。我們是英語教師,畢竟不是營養學家。
類似情況如在閱讀模塊中的問題討論部分。
大部分學校外語教學,不,英語教學是大班教學,學生層次不齊,因此任務的設置要有層次性,難問題碰到薄弱生,老師學生一起生氣,容易題碰到好學生,老師學生都不過癮。最后只好說,這書沒法教了,不過想想一家老少。當然更要給不同的學生搭建達成目標的平臺。
每一個任務的展開都設法先給予足夠但不過量的輸入,力爭環環相扣,用我們在座的一位學長的話說:打假,不自己騙自己。
第三方面:在資料搜集時,不讓可憐的英語老師一人都挑,學生老師一起動手,開學初,將各個單元的資料搜集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在相應單元開工前上交。開展一些評比活動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請大家自己看,限時20秒。教材上沒有課外學習任務,但我覺得這個內容可以嘗試。
Warming-up
由于昨天有些老師沒有教材,特提一下教材內容:
1) 教材給出了一些食物圖片,要求界定垃圾食品還是健康食品
2)給出一個空白飲食調查表
教學建議:
1、由于學生剛過完春節回校,添一下嘴唇,還很能回味到過年時的美味佳肴,因此何不充分利用這一事實。實現學生從壓迫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激發他們交談的興趣,不僅實現了良好的過渡,而且借機呈現大量有關食物和飲料的詞匯,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Brainstorm 是方法之一。
2、在回味美食的同時,引出話題healthy food,junk food,由學生給出不同的定義。允許眾說紛紜,但盡量讓英語作為課堂工作語言。
3、課堂上的學生飲食調查可作為更廣泛的家庭飲食情況調查的鋪墊 ,擬增加健康狀況一覽,使學生能直觀的發現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為后來的健康食譜的制定提供依據。
Listening
1.教材分析:
聽力材料分為兩部分:
1)母親與Mike關于Mike胃痛與他一天飲食情況的對話
2)Mike前去就醫與醫生的對話
2、教學建議:
1、建議在聽力開始前做pre-listening.
針對第一部分對話,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詢問一日三餐以及點心等。因為聽力一是母親與兒子有關一天飲食的詢問式對話。
2、針對第二部分對話,由于就醫問診是大家共有的體驗,讓學生進行pair-work,根據以有的就醫經歷和聽力一所獲得的信息,假象Mike與醫生的對話和醫生可能給出的建議.比一比猜中率。
3、1&2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聽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時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鋪墊,從而能在聽的過程中準確定位,捕捉到問題所需的信息點。
4、聽力任務完成后建議復聽,嘗試再現聽力中的情景(多種形式,如表演,單句復述,take notes然后完整復述或spot dictation等),為下一步的speaking做好務實而有效的準備。
Speaking
1.教材分析:
教材給出三種就醫情景,和一個范例。目的是使學生能在常見的就醫場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尤其是常用的表達方式。
2、教學建議:
1. 前面聽力模塊中通過聽力訓練得到了相關表達方式的輸入,同時在最后的鞏固性復述中對就醫情
景作了充分的鋪墊,在這里speaking模塊開始前讓學生精彩回放Mike的就醫情景。為接下來的情景會話熱身。
2、然后分別羅列病人和醫生的常用的表達方式。 3、在有了熱身對話和常用表達方式的支持,可以鼓勵小組活動,創設更多的情景進行會話表演,讓學生接觸更多有關疾病的詞匯(無意識的在情景中接受了詞匯擴充)。
4、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嘗試:A.: 聽力再現。B:范例復述或表演 5、時間允許,還可將對話落實到筆頭。(供選擇)
Reading閱讀部分
1、教材分析:
教材在讀前給出了4個有關飲食習慣的常識性調查問題,閱讀材料是有關飲食習慣的議
論文體的文章,讀后給出了5個拓展性的問題。
2、教學建議:
1、建議閱讀部分的教學側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結構把握,培養他們的閱讀技能。利用本文可突出學生3個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設及高考題中作者意圖推測,標題選擇,段落大意確定。
B:信息歸類,尋找規律:Eg.不同食物----不同的營養,給出未提及的食物作營養成分推測
C: 生詞猜測。Eg.organic,eco-foods,supplement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以上3方面的技能訓練,我個人不主張讓學生對本文進行課前的預習。
2. 也在進行讀前問答的時候,不僅關注他們的回答內容還可引出課文中或相關的新詞,尤其是營養成分類的詞匯以掃清文化背景障礙和語言障礙。
3、讀后的發散性問題,如果時間緊迫,建議學生以小組任選一話題討論,由小組發言人做匯報。建議敢于大膽取舍,調整教材,那出一點大家風范來,畢竟我們至少讀了4年大學,在一線拼了那么多年。再說有新大綱明文規定,支持我們。
4、其它的語言難點可隨機處理,若時間來不及,也可放到language study 模塊中處理。
Language study
1.教材分析:
這一部分包括單詞釋意,had better,should and ought to表示給出建議的用法。教材給出單句補全,和根據2個情景給建議兩種訓練方式。這是本單元主要語法點。
2、教學建議:
1、在學生掌握情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可將word study大膽修改成:聽教師讀解釋,學生寫單詞,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搭配,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同學提前完成了,因此就需要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內容或變換檢測角度。
2、如果前面閱讀模塊中仍有部分語言問題未解決,可在這里彌補。畢竟語法和句型仍是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說實在的,考試分數就是我們飯碗中的大米飯的顆粒數,領導可知道,我的碗中飯,粒粒皆辛苦。
3、澄清這些Modal Verbs 的否定形式。可以將SEFC II中first aid一課中提及的各種急救場景做為情景,訓練學生運用這些Modal Verbs給建議。(供程度較好學生)分成dos and don’ts 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本單元所學的情態動詞來給出建議。不僅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體會了這些語法項目的功能,同時也學會了一些生存技能。
4. 根據所給情景寫出可能性的建議這一任務中,可以創造性地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編寫更多的情景,然后相互交換,針對情景給建議。以便進一步發掘教材的內在價值。
Integrating Skills
1.教材分析:
提出了snacks這個話題,同時給出了兩個snacks的recipes,要求學生能模仿寫recipe.教材也給出了4條writing tips.
2、教學建議:
1)、建議從常規的三餐或我們實際的飲食習慣導入snacks時,進行頭腦風暴,呈現我們國家豐富的小吃文化。通過文章的閱讀和前面所學的知識,對所羅列的小吃進行判斷(bad---good---better---best)簡要說明理由,這個建議的設計其實是針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小吃一文中提到了幾種食物,并且作了優劣判斷,那么可以利用這一素材培養學生的歸類,推理能力,這也是學生在考試中主要的失分點。
例如:文章信息:orange>bread>chocolate,我們可推出strawberry>dumpling>icecream
2)、建議不同小組寫不同的recipe, 在模仿范文寫recipe之前,須經過討論,用豐富的體態語言表演制作過程。通過活動的形式熟悉這些有關烹飪的詞匯。因為本文中出現了大量的烹飪有關的詞匯。
例如:A學生做一個動作,B學生說出對應的單詞;蛘弑硌菀环NSNACK的制作過程,有另一學生描述。
3)最后的recipe進行展示共享。有實物投影的可書面讓學生和老師點評,沒有的話,可口頭表達點評。
課后整理配上圖片更佳,全班展示分享。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節內容.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學習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學習了力的圖示和三種基本性質力,這些都對本節內容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本節內容進一步介紹矢量運算普遍遵守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這是矢量運算的工具,同樣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和工具。后續課的學習中,對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平衡、動量定理的理解和應用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這節課前接三種常見的力,后啟力的分解和力學的一些重要定律的應用,因此這節課在物理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
2.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會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
B、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培養探求知識的能力。樹立等效觀點,形成等效思想,這是非常重要的處理問題的思想。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設疑、解疑、探求規律,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3、教學重點: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合力與分力的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探究實驗得到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它們之間所遵循的運算規律。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平行四邊形定則是矢量合成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能接受平行四邊形定則就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探究、去得出結論,這是突破難點和重點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節課選擇以探究實驗法為主進行教學,同時輔以啟發式教學。
學法:學生以實驗為載體,主動探究,互相協作,分析討論,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三、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思路為: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尋找等效力——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分成幾個層次:
用簡單的生活實例為引入,分析斜拉索與橋墩都可以起到承擔橋梁重量的作用。一個大人與兩個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這里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近而得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要用一個力替代幾個力,如何替代。作用效果相同是關鍵,把同學們的精力集中到尋找等效力,看合力與分力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
探究實驗與提水桶緊密結合!肮潭ㄏ鹌l的一端,這橡皮筋就相當于那水桶;讓它沿一個方向形變,就相當于提起水桶;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套就相當于兩小孩提水桶;再換用一個測力計拉動就相當于一個力提水桶。要讓這一個力去替那兩個力,就要使它們作用效果相同,也就要使橡皮筋向同一個方向形變相同!蓖ㄟ^這樣引導,進行對照,學生們通過對熟知的提水桶聯系到我們要探究的合力與分力的關系上,目標明確,知道自己干什么,思維清晰,步驟清楚。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老師巡視給予指導,發現共性問題時集中分析討論。
學生探究成果初步形成,進一步提出問題:“建議同學們把合力的箭頭端分別與兩個分力的箭頭端做連接,組成了一個四邊形,這個四邊形有什么樣的特點?”絕大多數組的同學說是平行四邊形。為了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又提出:量量兩組對邊,檢驗是否是平行四邊形。通過連接圖形,學生在實驗中從感性直覺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同學們的數據匯報,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到平行四邊形定則。
【【精華】高中說課稿范文6篇】相關文章:
【精華】高中說課稿范文五篇06-11
【精華】高中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07-05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10篇07-21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07-15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5篇06-23
【精華】高中體育說課稿3篇06-23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07-31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7篇07-30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07-28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10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