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順序大小比較》說課稿
下面是關于《數的順序大小比較》的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
我給大家說課的題目是《數的順序及比較大小》,我從教材、教學流程、教法、學法、板書設計、學習評價四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三課時“數的順序及比較大小”。
2、教材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20以內各數的認識及比較大小,這為過度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38頁百數表格圖有助于學生形成初步的數感,“做一做”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及數的順序。
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比較。
二、教學流程
(一)復習
首先進行讀數和寫數的復習,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有更好的認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鋪墊。
(二)教授新知
復習完以后我就開始進入新課,利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百數圖,讓學生按照數的順序逐行獨立完成。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為后面學習比較數的大小做了準備(板書課題:數的順序)。之后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筆來完成例七中的第1題: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學生在涂色活動中加深對數位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之后的第2題,讓學生進一步探索百數圖的排列順序,找出圖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和十位數字都相同;從右上到左下一樣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減小到1。對于這樣的回答我會給以肯定,表揚學生觀察仔細,積極動腦。
講完數的順序后我開始引導學生: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數的順序了,想不想比較一下他們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用課件出示例八,先讓學生利用實物的多少比較相應數的大小,接著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較數的大小。兩人小組進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學生的不同比法。比較學生的各種比法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沒有圖,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個較方便的比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計數器表示的兩個數比較大小的問題。用計數器擺出例八左圖中的兩個數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樣比,就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再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右圖中比較32和30的大小的.數學。聽了學生比較的方法后引導學生歸納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這個過程體現兒童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特點,便于學生掌握比較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是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認識100以內數的數的順序,我讓學生拿出彩色筆親自動手操作體驗來完成百數格子圖,對數的順序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實物來比較,引申到用計數器,最后總結歸納出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方法。這種教法一改過去的例題——示范——講解——練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的觀察、探索的活動中,真正體現了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計
數的順序及比較大小
38?45
五、學習評價
教學中我采用了師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以此來發揮評價的作用。
【《數的順序大小比較》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億以上數》12-01
遮瑕膏的使用順序10-10
論文寫作順序08-03
淺談JavaScript的執行順序06-19
學習速錄的練習順序08-19
插花的順序和步驟10-09
秘書公文處理的順序10-07
學術論文的寫作順序09-25
畢業論文的寫作順序08-04
SAT考試內容的順序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