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說課稿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 篇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節內容是在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是計數單位不同,這里以十為單位,例如20+10,計算時想2個十加1個十是3個十,就是30。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教學內容的編排分3個層次,一、實際情境----出示新學期老師給學生發書了,提出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通過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多種不同的算法,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下基礎。教材的編排是有直觀操作等一考實務思考到脫離實務思考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是一、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通過創設“發書”這一具體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我的課堂主要有三大環節,下面我進行具體的說明:
一、預學環節
預學是為本節課做好鋪墊工作,主要有兩步。
1、創境導入,承上啟下
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課始,我創設了三關:(開火車)10以內口算、我會填(數的組成)、我會數(數整十數),來進入課堂。力求達到三個目的:一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二復習已學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三為學習新知等方面作良好的鋪墊,導入新課;
2、學案導學,探究算理
有了方向才不會迷路。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分了二步走:一在學生自主探究階段之前,我先帶領學生一起收集圖片上的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20+10=?);二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探討算法。
二、互學環節
在小組交流討論時,我給他們提供了交流討論的方法;W過程是學生獨立探究,小組交流的過程,老師只是在需要時加以點撥,分為兩步。
1、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小組內成員交流自己探究發現的算法,20+10在這個情境圖中有四種方法來計算。小組四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人重點掌握一種計算的方法,然后和其他組員交流,集集體的智慧。交流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由獨學-對學-群學的探究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而且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我會參與他們的交流,適時的給與指導和提示,并教給他們上臺展示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優秀的展示小組可以給全班同學呈現最好的交流結果,能夠正確的引導其他同學。
2、展示點撥,總結方法
交流的結果要和大家分享。請一個小組上臺交流他們探索的計算方法。第一,根據學生所說,老師隨機在多媒體上播放,數一數、擺一擺、撥一撥、算一算的計算方法。在數一數的時候是按10個10個地數,而不是1個1個地數,強化計數方式的變化。在擺一擺和撥一撥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最后計算的方法,則是由算理突破到算法,得出:相同計數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把整十數加整十數轉換為簡單的10以內的加法進行計算。
在互學環節我設計了兩次小組合作和交流,第一次交流學習整十數加整十數,第二次交流學習整十數減整十數,小組兩次交流: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優勢,為每個孩子提供展示自我,優困生互學互補,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三、評學環節
學以致用,有學有練才有收獲。在鞏固階段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訓練。
1、基本練習,鞏固方法
練習的呈現采取多種方式、由易到難,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訓練和提過,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了學習的樂趣。第一題利用“一圖四式”,學生可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快速計算,教師應該鼓勵和表揚這種方法。第二題通過算式的對比得出結論: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只要把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就可以了,鞏固算法。第三題,是學生特別容易出錯和混淆的題目,這里我設計從珠子的直觀到抽象的算式,有一個緩沖的過程,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可以相加減。因為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有限,所以智慧蘋果樹和找朋友主要目的是用來調節氣氛,再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解決生活問題,提升能力
買衣服這是一個生活實際問題,學生日常生活中肯定經常接觸,現在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這樣做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課內容
河北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課《面對自然災害》。
二、解讀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本單元《農業文明的歷史發展》、以“農業的歷史發展為主線”設計了《我門的衣食之源》、《農業大家庭》、《面對自然災害》、《考察農業的歷史》《蒸蒸日上的新農村》五個主題。第三個主題《面對自然災害》分為三個小的版塊:抗災保生產、草場的悲哀、生靈的吶喊。主要是通過一些資料圖片,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極大破壞和危害,體現人類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才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谶@種認識,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斗爭。
能力:在搜集資料,調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斗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
其中“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斗爭;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斗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是重點,因為只有通過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斗爭,才能懂得尊重勞動者和珍惜勞動成果。才能體會農民的辛勤勞動。而這些僅從書中的幾幅圖去了解是不夠的,必須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然后分析、整理,才能徹底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把“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斗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確定為教學難點。
那么,怎樣組織教學活動,才能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
三、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小學生,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好奇、好問,喜歡直接有趣的故事,并且樂于參與教學,樂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聯系現實生活,通過收集資料、觀察圖片、體驗交流等環節,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讓他們在體驗中感知人類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才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苯虒W中我們要作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的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充分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基于這一基本理念,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教學中,我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情境體驗法,我不僅用好書上的文字和圖片,還補充了一些音頻、視頻材料,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以得到在情景中悟理,在情境中陶冶情操的教學境界。其次輔以合作、交流討論法,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孩子。在學習方法上,我主要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凸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開始”。上課開始,我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時欣賞美麗的田野風光引入課題:如此優美的風景,大家喜歡嗎?此時話題一轉,讓學生觀看受災后的圖片,這樣形成強烈的對比,把學生引入研究自然災害的課題中從而激發了興趣。
自主探究——循序漸進、激發情感
在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下,我讓孩子們聯系課本結合資料,進行研究討論,自然災害有哪些,危害有多大,如何預防?學生自主學習后,我相機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通過視頻、圖片,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對農業造成的巨大破壞。然后,我再引導:“孩子們這些災害都是自然形成的.嗎?還是有人為因素呢?”讓孩子們明白:由于人類的破壞,使生態失去平衡,大自然正用自己方式向人類報復。最后讓孩子們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才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的認識由理性提升到感性,形成了課堂教學的主線。
教學延伸——強化情感體驗
給學生播放有關自然災害的影片或幻燈片出示各種自然災害圖片,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究自然災害自己得到的收獲。接著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面對自然災害我們該怎么辦?讓學生知道在災害來臨時,我們不應躲避,應積極面對,進行抗災、救災。因為我們有堅強的后盾——國家、 人民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重要性。
激勵踐行——升華道德情感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不止是讓學生了解‘是什么’,明白‘為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觀點指導行動’,實現從明理到導行的順利過渡,實現知情意行的有機結合”。所以在全班同學了解了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后,我引導孩子們開展防災宣傳活動。通過形式多樣化,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得到和諧統一,最終完成《品德與社會》教學“導行”的目標。
這節課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模式下,從嘗試中學,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并對他們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另外,在現存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活化教材,發掘各種內在因素,這些都有利于品德與社會學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小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來自開縣漢豐五校。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只有一個地球》,具體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鑒于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了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處理網絡信息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選讀探究——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激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痹谟^看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拍攝的地球美景時,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么?”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ǘ┻x讀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采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后進入相關的網頁,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網絡信息,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當選擇這一部分學習時,引導他們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接著,讓孩子們相互交流課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資料,再推薦相關網站讓他們上網查閱,然后引導下載別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有關資料。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
。ㄈ┥A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并通過網絡在“小論壇”中發表。這樣,情感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ㄋ模┩卣惯w移
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制作環保網頁,有的發出環保倡議等,并且通過網絡發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小學說課稿 篇4
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長春版教材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跌倒》,這是一首詩歌,只有12行,分為2個小節,以詩歌特有的節奏感營造出一個深邃的思維空間,耐人尋味。根據本首詩歌特點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詩歌節奏。
2.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本詩優美語言。
重點為: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難在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更好地落實重點分散難點,我采用自學感悟、小組交流、有感情讀等方式來完成本節教學的。
整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ㄒ唬、談話導入,走進課堂 以理解“跌倒”的含義入手,讓學生討論說一說什么時候跌倒過,在學生介紹基礎上進入課文,使學生走進課堂。
。ǘ⒄w感知,融入課堂 在理解詩歌內容過程中,我采用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方式來完成。首先,我打亂課文定式,讓學生從讀中收獲了什么來說一說自己的收獲,無論學生從哪一個知識點入手,都順勢來理解課文。 但在教學過程中收放有度,在理解過程中適時知道感情朗讀,并在讀中試著背誦。
。ㄈ⒖偨Y收獲,走出課堂 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再讀課文,從中你有什么收獲?來總結全文,再次認知全文。 以上是對本節初步設想,望各位指出寶貴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
1、《好日子》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第四冊第八版塊中的課文。這版塊的主題是勞動能創造美好的生活,包括一首古詩《四時田園雜興》,一篇童話故事《好日子》,一則寓言故事《蜻蜓和螞蟻》,《好日子》這篇童話是我國著名童話作家楊紅櫻的作品,主要講的是三只老鼠春天辛勤勞動,秋天收獲果實,從此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的故事。在勞動過程中,三只老鼠體會到了勞動的幸福和創造的快樂。同時也告訴我們,只有靠勞動才能過上好日子,只有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會更加美好。這篇童話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明快,富有豐富的哲理,耐人尋味。
2、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只有勞動才能幸?鞓,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從而增強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感悟文本積累好詞好句。
。2)、讓學生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二、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學生對感悟知識感興趣。我班的孩子在過去的學習中積累到很多識字方法,如猜字謎、編順口溜,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數筆畫等不同的方法,并能在課前熟讀課文,圈畫生字,課上能在教師創設情境中經歷識字,體驗感受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對老鼠這種動物提出疑問:他們生活得越好,老鼠越多,給人們帶來的災害越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有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能幸福美好。
三、教法
隨文自主識字法
識字教學是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學習,體驗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年級的孩子對感悟知識有興趣,因此把課文作為一個識字的載體,在語言情境中識字,字的音形義能緊密結合起來,讀說寫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量和質量,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發展,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分析的能力,為升入高年級分析課文打好堅實的基礎。本文題目是《好日子》,但“好日子”這個詞語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現問題,教學時要結合日常生活和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里的“好日子”指的是“美好的生活”。好日子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物對“好日子”的標準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要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中的“好日子”是對老鼠而言的。但是不管是老鼠也好,是人類也好,只有靠勞動才能過上好日子,只有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會更加美好。抓住契機,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不能依靠父母,只有靠自己努力的去勞動,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四、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構建開發有活力的課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學習過程中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使學生學會讀書。本文在寫作上多處采用了排比句式,用詞上采用了許多疊詞,因此在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變化。并重點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通過朗讀體會三只老鼠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創造了瓜車后的喜悅和幸福;以及三只老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五、教學流程
本課共分2課時教學,重點說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播放動畫片課件,《貓和老鼠》。你喜歡誰?小老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課前談話激發學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學生較易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播放可見,以動畫片作為畫外音,將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由讀文,老師有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暢。
2、請幾位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三只老鼠的什么故事?師引導學生隨文正音。(在兩次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感知,這也是隨文學習生字的第一步即隨文正音。)
三、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逐段學習課文
在此環節里為學生創設識字的語言環境,以學生為主體,小組合作交流匯報,在此基礎上,對南瓜花、絲瓜花、冬瓜花采用某課件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體驗語文學習歷程是美麗而豐富的。
2、以讀為本,采用齊讀、男生讀、師生讀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語感,在讀中積累好詞好句,體會勞動才會過上幸福日子。
3、重點研討:三只老鼠過上了好日子,這里的“好日子”是指什么樣的日子?他們是怎么過上好日子的?想象一下,更美更甜的日子是怎樣的日子?
四、開闊思維,發展語言
1、你喜歡這三只老鼠嗎?為什么?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這三只小老鼠,你會對它們說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老鼠,你又會怎么說呢
小學說課稿 篇6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節課正是基于這樣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師結合本課要求,設計了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結合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相關,遷移新知識點的聯系任務,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現知識遷移,活學活用。在活動中,教師能組織好學生并做好點拔,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獲得一種展示自我的成功體驗。
本課要求學生掌握數字單詞twentu~~fifty,而one~~twenty是以前學過的,所以采用熱身來激活記憶,復習原有的知識,讓新課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對教學非常有利。在新課呈現部分,以實物進行數數,把教學內容直接形象地傳授給學生;根據單詞發音的比較,幫助學生找到共同點及區別,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操練過程中,利用"誰翻得快"的競賽游戲,使學生進入緊張,興奮的狀態,集中注意力,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數字的表達法,也訓練了學生的聽力。
在句型的教學中,教師以衣服和多媒體為工具,訓練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為部分程度較好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在鞏固過程中,安排了說唱歌謠的環節,讓學生強化記憶,還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歌謠進行改編,讓他們在自編過程中,不知不覺鞏固了所學知識。
在有了足夠的語言積累后,教師又安排了一個拓展性練習,要求學生分組算一算。這個活動體現了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既讓學生復習和強化了所學知識,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精品】小學說課稿模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精品】說課稿初中模板集合四篇06-06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07-12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06-16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集合5篇06-22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06-18
【精品】說課稿初中模板五篇06-22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模板12-17
小學體育《跳繩》說課稿模板12-27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06-16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