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小學說課稿

        時間:2021-05-23 17:20:14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三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情惑目標:①初步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從小培養用數學的意識。

          ②使學生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地計算11減幾。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11減幾的計算方法,進而初步感受退位減法的算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小棒11根、圓片11個。

          教學時間:

          1課時

          選擇教法,突出主體:《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結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直觀的教學手段,運用情境教學,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采取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流程: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愉快。本節課通過創設系列童話情境,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二是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體現了計算題與實際應用相融合,給學生以愉悅的情感體驗。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星期天呀,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從美麗的五彩池里釣回了好多金魚,并放在了一個魚缸里。瞧!(出示課件),看著美麗的金魚在魚缸里快樂的玩耍,它們高興極了。Cat說:瞧,我釣的魚多!菲菲搶著說:不!是我釣的魚多!它倆越爭越厲害,cat哥哥說:這里共有11條魚,我釣的是6條花金魚,你釣了幾條黑金魚?看看吧!可是金魚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數花了,也沒有數出來。它無奈的說:小朋友們,用你們的知識幫幫我吧!

          (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使數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兩只小貓的爭論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引導交流,探索算法。

          1、獨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1-6=5,然后引導:你是怎么計算出11-6的?能給菲菲講一講嗎?

          每個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組內討論討論,并用小棒或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一組幫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聯系情境問題的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源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也是課程標準中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新理念的體現。在這里,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2、交流匯報算法

          要求學生上臺匯報并展示自己算法的過程,學生匯報的算法可能有:

          ①10-6=4,1+4=5

          ②6+5=11,11-6=5

          ③11-1=10,10-5=5

          ④11分成10和1,1-6差6個,不夠減,10-5=5

          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方式相結合,使算法更豐富,更自由、更靈活,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使學生充分體會合作意義之所在。在這里,對學生的每一種算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3、嘗試運用,多種擇優。

          師導:菲菲從小朋友這里得到了這么多好方法,解決了cat哥哥的問題,高興極了。它靈機一動,決定考cat哥哥:有11條金魚,我釣了5條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釣了幾條花金魚?誰知cat哥哥馬上計算出11-5=6。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種方法算的這么快呢!

          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結:小朋友們用以上幾種方法都能得到正確答案,計算時你們要向cat學習,在眾多的方法中,選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嘗試練習在生動的情境中自然進行,不僅鞏固了多種算法,同時同時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對比和選擇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練習與交流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沒達到,心里有點不平,拉著cat就來到了河邊,瞧!(出示課件)

          菲菲說:我知道剛才你早就數好了是6條花金魚,那不算,有本事重來!這河里有8只鴨子,岸上有3只,你能寫出一個加法兩道減法算式嗎?(注意還要算出答案)哈哈這回總答不出來了吧!

          cat說:這么簡單的小問題,不如考考我們的小朋友們吧,另忘了,我們還要去買禮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小朋友們,敢接受挑戰嗎?

          讓學生先自己解決,然后小組交流,怎么列算式,怎么算以?

          全班反饋,同時板書:3+8=11 11-8=3 11-3=8

          2、自主練習

          充分表揚小朋友們后又繼續引入:小朋友們真棒,比菲菲可聰明多了,那誰你們能和cat一樣回答得又快又正確嗎?(出示課件)噢?河里發生了什么?(又有一只鴨子從水里上岸了)

          那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說出一個加法兩個減法算式及答復?

          在此環節中,練習鞏固層次分明,在看圖列式說算法中,使學生逐步從多樣化的算法中充分體驗并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并且還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和明確體驗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的優越性。

          3、游戲,找規律,并提示課題。

          師導:小朋友們,花貓cat和貓咪菲菲禮物買得怎么樣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件)

          喲!買了這么漂亮的一個大禮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裝的是啥?

          那得先解開禮盒上的密碼11-( )=( )

          ①學生自己思考。

          ②匯報。

          11-2=9 11-3=8 11-4=7 11-9=2

          ③比較每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提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比較引導說出都是11減幾的計算,從而提示課題,并板書:11減幾。

          ④讓學生在觀察中感知相互之間的聯系,體會用相鄰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數。

          在此,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練習,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其創新意識。在明確算法后,讓學生解開禮物盒上的密碼11-( )=( ),有多種填法,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營造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并從中發現11減幾算式中的規律,從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師:貓咪菲菲他們拿著漂亮的禮物去為小猴過生日了,我們這節課也快結束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收獲?(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充分相信他們,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師出示:12-( )=( ),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方法來解決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交流,把你們的想法告訴花貓cat和貓咪菲菲他們,好嗎?

          五、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次說課以最大程度參與為原則,我通過圍繞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創設系列情境,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認知規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逐步引導,體驗新知。教學模式以簡明生動,親和力、感染力極強的兒童語言激發學習興趣,采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過程成為學生發現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輕松快樂起來。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數》第一節《數一數(一)》P19-20頁教學內容,在我校三年級使用。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課教材內容《數一數(一)》,實際上就是對“千“的認識和感受,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來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進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數位間的十進關系,發展學生的數感。這是進一步學習 “萬”及以上數的認識和多位數四則運算的基礎知識,因此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本課內容是普通學校教材,主要針對的是普通學校學生,主要包括了四個知識點,第一個問題由撥計數器的情境出發,從序數的角度,由千以內的數和一千之間的關系引出對“千”的認識。第二個問題結合拼擺小方塊的活動,體會“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關系,直觀感受“千”的大小。第三個問題就是結合數數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意義,掌握三位數的數數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試一試”,集合估計和對比想象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針對普通學生這是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安排解決前三個問題,這對于我們聽障學生來說課時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課只有30分鐘,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數數更是難點,遇到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時的轉化更是難點,所以本節課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并且在教學第一個問題“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的內容,為學生下節課學習數數分散了難點,提前做好了鋪墊。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體會“千”的由來,體會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即“滿十進一”的道理,初步發展位值概念和數感;掌握千以內三位數的組成;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計數器的操作與的直觀演示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擺一擺、涂一涂等方法,使學生充分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形成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以上三個目標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目標的確定適中,符合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

          4、教學重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初步感受“千”的大小及意義;理解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本課緊緊圍繞著重點,通過誘導準備、新知探究、遷移運用三個主要環節,讓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知識。

          5、教學難點:

          計數單位“千”概念的建立與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

          因為“千”是新的計數單位,又比較大,尤其聽障學生在生活中對千以內的數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比較抽象,所以“千”概念的建立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生對幾個幾的理解不夠清楚,表達能力也較差,所以對四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也是本課的難點,不給定義,只需理解就可。

          二、說學生:

          本班共7名學生,年齡在9——15歲之間。整體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都較差,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才能進行。其中A類生4名,有較強的學習意識,B類生3名,需要老師的不斷關注, 1名學生聽力特別好,語言清晰能正常的溝通交流。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本課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誘導啟發法、講解法。

          本課創設了生活圖畫情境與問題情境,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千”概念的建立比較抽象,利用計數器與中方塊動畫的直觀演示,既直觀又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建立概念,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聽障學生理解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很差,課堂上必須通過老師不停的誘導、啟發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二)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體驗樂趣,發展創造性。本課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興趣盎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為此我準備的教具、學具有:多媒體、計數器、方格圖等

          四、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安排了五個環節。1、誘導準備;2、探究新知;3、遷移運用;4、回顧總結;5、拓展延伸。

          (一)、誘導準備:

          首先讓學生看圖讀話,感受生活中的大數,體會數學于生活,以及學習大數的必要性;其次順其自然的揭示出本課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就是9——10, 99——100, 999——1000的變化過程

          本環節借助計數器上的撥珠活動,幫助學生從序數角度體會到“千”的由來,同時也強化了“滿十進一”的道理,這一環節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概念的體會。同時這也是下一步學生具體數三位數時的一個難點,教學中我穿插了其他的幾十九加1、幾百幾十九加1的訓練,為下一步數數分散難點提前做好鋪墊。

          2、探究二:里面有多少個?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猜想,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樣想的,然后進行匯報,最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觀察演示活動,依次得出結論。

          然后讓學生觀察并感受一千個笑臉圖、一千元人民幣、一千米的長度(學生親身跑過)來進一步體會一千的大小以及生活中的應用。

          本環節主要借助展示的數方塊活動讓學生認識“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并在活動中讓學生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為今后學習三位數加減運算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

          (三)、遷移運用:

          主要安排了三道題:看圖說數、用圖擺數和填空題。

          這一環節緊緊圍繞本課重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組成、理解數位間的關系及變化,觀察性、操作性較強,學生比較有興趣,達到了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回顧總結: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本課學到了什么,這既是對本課知識的一個回顧總結,也是發展學生語言表達的極好方式。

          (五)、拓展延伸:

          1、布置拓展延伸題:你能從八百八十七數到一千嗎?

          這是把下節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嘗試,為下節課學習做好鋪墊,也是考察學生能否用今天所學知識獨立解決新的問題。

          2、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P16——18頁習題。

          五、說板書設計:

          數一數(一)

          一個一個的數,10個一是一十

          十個十個的數,10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的數,10個一百是一千

          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

          主要展示三種數數方法,體現相鄰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現了“千”概念建立的過程。板書內容色彩分明,重點突出,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符合聾啞兒童以目代耳的認知特點。

        小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游》。

          一.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 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看圖和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采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新詞 (出示:白兔 農田 追逐 一望無邊 郊外等詞)

          讓孩子指讀詞語,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主要是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細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游時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讓孩子自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么樣?如果美,美在什么地方?多讀兩遍感受一下。

          2、師生討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么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云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云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系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3、句式練習,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4、齊讀,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xxJxsj.

          2、學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么地方?

          課文主要通過描寫田野里金黃金黃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雪白的棉花來體現田野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顏色上的美,更代表了豐收。在教學時主要讓孩子抓住描寫顏色的詞通過比較朗讀讓孩子感受到詞語的美,并可以聯系實際,讓孩子照樣子說說還會有哪些豐收。出示相應的句子聯系。

          3、小節: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最后齊讀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游時玩的很開心。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聯系孩子們的實際,來感受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點語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 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在玩些什么?他們表情怎么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

          2、用“有的……有的……”來說說小朋友還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最后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吧。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三篇】相關文章:

        高中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06-11

        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5篇06-10

        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4篇06-04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錦集10篇07-07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06-25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錦集6篇06-02

        有關高中說課稿模板錦集五篇06-17

        【必備】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九篇07-09

        【必備】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3篇07-06

        【實用】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六篇06-2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三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情惑目標:①初步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從小培養用數學的意識。

              ②使學生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地計算11減幾。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11減幾的計算方法,進而初步感受退位減法的算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小棒11根、圓片11個。

              教學時間:

              1課時

              選擇教法,突出主體:《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結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直觀的教學手段,運用情境教學,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采取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流程: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愉快。本節課通過創設系列童話情境,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二是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體現了計算題與實際應用相融合,給學生以愉悅的情感體驗。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星期天呀,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從美麗的五彩池里釣回了好多金魚,并放在了一個魚缸里。瞧!(出示課件),看著美麗的金魚在魚缸里快樂的玩耍,它們高興極了。Cat說:瞧,我釣的魚多!菲菲搶著說:不!是我釣的魚多!它倆越爭越厲害,cat哥哥說:這里共有11條魚,我釣的是6條花金魚,你釣了幾條黑金魚?看看吧!可是金魚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數花了,也沒有數出來。它無奈的說:小朋友們,用你們的知識幫幫我吧!

              (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使數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兩只小貓的爭論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引導交流,探索算法。

              1、獨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1-6=5,然后引導:你是怎么計算出11-6的?能給菲菲講一講嗎?

              每個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組內討論討論,并用小棒或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一組幫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聯系情境問題的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源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也是課程標準中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新理念的體現。在這里,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2、交流匯報算法

              要求學生上臺匯報并展示自己算法的過程,學生匯報的算法可能有:

              ①10-6=4,1+4=5

              ②6+5=11,11-6=5

              ③11-1=10,10-5=5

              ④11分成10和1,1-6差6個,不夠減,10-5=5

              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方式相結合,使算法更豐富,更自由、更靈活,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使學生充分體會合作意義之所在。在這里,對學生的每一種算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3、嘗試運用,多種擇優。

              師導:菲菲從小朋友這里得到了這么多好方法,解決了cat哥哥的問題,高興極了。它靈機一動,決定考cat哥哥:有11條金魚,我釣了5條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釣了幾條花金魚?誰知cat哥哥馬上計算出11-5=6。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種方法算的這么快呢!

              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結:小朋友們用以上幾種方法都能得到正確答案,計算時你們要向cat學習,在眾多的方法中,選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嘗試練習在生動的情境中自然進行,不僅鞏固了多種算法,同時同時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對比和選擇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練習與交流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沒達到,心里有點不平,拉著cat就來到了河邊,瞧!(出示課件)

              菲菲說:我知道剛才你早就數好了是6條花金魚,那不算,有本事重來!這河里有8只鴨子,岸上有3只,你能寫出一個加法兩道減法算式嗎?(注意還要算出答案)哈哈這回總答不出來了吧!

              cat說:這么簡單的小問題,不如考考我們的小朋友們吧,另忘了,我們還要去買禮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小朋友們,敢接受挑戰嗎?

              讓學生先自己解決,然后小組交流,怎么列算式,怎么算以?

              全班反饋,同時板書:3+8=11 11-8=3 11-3=8

              2、自主練習

              充分表揚小朋友們后又繼續引入:小朋友們真棒,比菲菲可聰明多了,那誰你們能和cat一樣回答得又快又正確嗎?(出示課件)噢?河里發生了什么?(又有一只鴨子從水里上岸了)

              那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說出一個加法兩個減法算式及答復?

              在此環節中,練習鞏固層次分明,在看圖列式說算法中,使學生逐步從多樣化的算法中充分體驗并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并且還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和明確體驗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的優越性。

              3、游戲,找規律,并提示課題。

              師導:小朋友們,花貓cat和貓咪菲菲禮物買得怎么樣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件)

              喲!買了這么漂亮的一個大禮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裝的是啥?

              那得先解開禮盒上的密碼11-( )=( )

              ①學生自己思考。

              ②匯報。

              11-2=9 11-3=8 11-4=7 11-9=2

              ③比較每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提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比較引導說出都是11減幾的計算,從而提示課題,并板書:11減幾。

              ④讓學生在觀察中感知相互之間的聯系,體會用相鄰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數。

              在此,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練習,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其創新意識。在明確算法后,讓學生解開禮物盒上的密碼11-( )=( ),有多種填法,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營造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并從中發現11減幾算式中的規律,從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師:貓咪菲菲他們拿著漂亮的禮物去為小猴過生日了,我們這節課也快結束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收獲?(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充分相信他們,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師出示:12-( )=( ),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方法來解決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交流,把你們的想法告訴花貓cat和貓咪菲菲他們,好嗎?

              五、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次說課以最大程度參與為原則,我通過圍繞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創設系列情境,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認知規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逐步引導,體驗新知。教學模式以簡明生動,親和力、感染力極強的兒童語言激發學習興趣,采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過程成為學生發現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輕松快樂起來。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數》第一節《數一數(一)》P19-20頁教學內容,在我校三年級使用。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課教材內容《數一數(一)》,實際上就是對“千“的認識和感受,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來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進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數位間的十進關系,發展學生的數感。這是進一步學習 “萬”及以上數的認識和多位數四則運算的基礎知識,因此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本課內容是普通學校教材,主要針對的是普通學校學生,主要包括了四個知識點,第一個問題由撥計數器的情境出發,從序數的角度,由千以內的數和一千之間的關系引出對“千”的認識。第二個問題結合拼擺小方塊的活動,體會“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關系,直觀感受“千”的大小。第三個問題就是結合數數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意義,掌握三位數的數數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試一試”,集合估計和對比想象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針對普通學生這是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安排解決前三個問題,這對于我們聽障學生來說課時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課只有30分鐘,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數數更是難點,遇到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時的轉化更是難點,所以本節課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并且在教學第一個問題“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的內容,為學生下節課學習數數分散了難點,提前做好了鋪墊。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體會“千”的由來,體會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即“滿十進一”的道理,初步發展位值概念和數感;掌握千以內三位數的組成;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計數器的操作與的直觀演示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擺一擺、涂一涂等方法,使學生充分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形成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以上三個目標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目標的確定適中,符合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

              4、教學重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初步感受“千”的大小及意義;理解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本課緊緊圍繞著重點,通過誘導準備、新知探究、遷移運用三個主要環節,讓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知識。

              5、教學難點:

              計數單位“千”概念的建立與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

              因為“千”是新的計數單位,又比較大,尤其聽障學生在生活中對千以內的數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比較抽象,所以“千”概念的建立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生對幾個幾的理解不夠清楚,表達能力也較差,所以對四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也是本課的難點,不給定義,只需理解就可。

              二、說學生:

              本班共7名學生,年齡在9——15歲之間。整體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都較差,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才能進行。其中A類生4名,有較強的學習意識,B類生3名,需要老師的不斷關注, 1名學生聽力特別好,語言清晰能正常的溝通交流。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本課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誘導啟發法、講解法。

              本課創設了生活圖畫情境與問題情境,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千”概念的建立比較抽象,利用計數器與中方塊動畫的直觀演示,既直觀又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建立概念,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聽障學生理解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很差,課堂上必須通過老師不停的誘導、啟發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二)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體驗樂趣,發展創造性。本課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興趣盎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為此我準備的教具、學具有:多媒體、計數器、方格圖等

              四、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安排了五個環節。1、誘導準備;2、探究新知;3、遷移運用;4、回顧總結;5、拓展延伸。

              (一)、誘導準備:

              首先讓學生看圖讀話,感受生活中的大數,體會數學于生活,以及學習大數的必要性;其次順其自然的揭示出本課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就是9——10, 99——100, 999——1000的變化過程

              本環節借助計數器上的撥珠活動,幫助學生從序數角度體會到“千”的由來,同時也強化了“滿十進一”的道理,這一環節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概念的體會。同時這也是下一步學生具體數三位數時的一個難點,教學中我穿插了其他的幾十九加1、幾百幾十九加1的訓練,為下一步數數分散難點提前做好鋪墊。

              2、探究二:里面有多少個?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猜想,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樣想的,然后進行匯報,最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觀察演示活動,依次得出結論。

              然后讓學生觀察并感受一千個笑臉圖、一千元人民幣、一千米的長度(學生親身跑過)來進一步體會一千的大小以及生活中的應用。

              本環節主要借助展示的數方塊活動讓學生認識“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并在活動中讓學生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為今后學習三位數加減運算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

              (三)、遷移運用:

              主要安排了三道題:看圖說數、用圖擺數和填空題。

              這一環節緊緊圍繞本課重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組成、理解數位間的關系及變化,觀察性、操作性較強,學生比較有興趣,達到了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回顧總結: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本課學到了什么,這既是對本課知識的一個回顧總結,也是發展學生語言表達的極好方式。

              (五)、拓展延伸:

              1、布置拓展延伸題:你能從八百八十七數到一千嗎?

              這是把下節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嘗試,為下節課學習做好鋪墊,也是考察學生能否用今天所學知識獨立解決新的問題。

              2、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P16——18頁習題。

              五、說板書設計:

              數一數(一)

              一個一個的數,10個一是一十

              十個十個的數,10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的數,10個一百是一千

              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

              主要展示三種數數方法,體現相鄰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現了“千”概念建立的過程。板書內容色彩分明,重點突出,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符合聾啞兒童以目代耳的認知特點。

            小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游》。

              一.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 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看圖和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采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新詞 (出示:白兔 農田 追逐 一望無邊 郊外等詞)

              讓孩子指讀詞語,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主要是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細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游時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讓孩子自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么樣?如果美,美在什么地方?多讀兩遍感受一下。

              2、師生討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么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云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云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系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3、句式練習,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4、齊讀,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xxJxsj.

              2、學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么地方?

              課文主要通過描寫田野里金黃金黃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雪白的棉花來體現田野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顏色上的美,更代表了豐收。在教學時主要讓孩子抓住描寫顏色的詞通過比較朗讀讓孩子感受到詞語的美,并可以聯系實際,讓孩子照樣子說說還會有哪些豐收。出示相應的句子聯系。

              3、小節: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最后齊讀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游時玩的很開心。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聯系孩子們的實際,來感受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點語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 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在玩些什么?他們表情怎么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

              2、用“有的……有的……”來說說小朋友還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最后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