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熱門】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小學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
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語文課堂上最基本的形式,讓學生在語言的品味,積累與運用中逐步提升語文素養,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教學的這節課是《可愛的小象》第二課時,課上針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如何識好字,讀好文,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本節課的重點。是漢字的載體,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識好字,先要讀好文。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道出了朗讀的一些要求。新《課標》對此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要求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币虼烁鶕奶攸c及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說課稿: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領下,與文本充分對話,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內容。本課設計,以讀為本,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它的聰明、能干、可愛。重視識字、寫字教學,突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創設情境,加深理解,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京版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在學生學習了三個單元課文,一個單元識字后接觸到的教學內容。課文講述了一件經過馴養的小象幫助主人修好銅壺的事,表現出小象的聰明可愛。課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強。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三、學情分析:
1、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語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能夠比較準確地分析漢字的結構。但學生邊讀邊想象,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情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本課長句較多,對于學生來說也有一定困難。
2、學生本身非常喜歡小動物,這篇又由具體的事來體現小象的可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課上作為教師應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入課文,結合小象的動作、神態體會它的能干、聰明、可愛,進而產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本課生字新詞,學會新字“幫、助”,認識“巾字底”。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小象的聰明可愛。
3、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教學資源:多媒體 文中插圖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我主要采用的是傳統的講解法;練習法;講練結合法;多媒體地運用引讀;范讀等。
2、說學法
朗讀的培養
積累描寫小象動作、神態的詞語
六、設計思路
(一)環節一:復習鞏固,揭示課題
課伊始,我安排了詞語接龍,用所給幾個詞語說一句與小象有關的句子,兩個小環節,緊湊實效。這樣既體現了低年級識字為重點,又有利于學生很快進入情境,走進文本。
。ǘ┉h節二:整體感知,落實隨文識字.
。1)整體感知
在回顧全文前,給學生提出思考題“這篇課文講了誰,怎么樣?”明確學生任務。通過指明閱讀,使學生快速回憶內容,并簡單的歸納內容。
。2)隨文識字:
作為《可愛的小象》的第二課時仍然有幫助學生識寫字的任務。通過抓住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它會幫助主人做家務活兒,可能干啦!”提取關鍵詞語“幫助”從而完成在讀中識字、理解詞義及書寫指導的重要任務。經過學生寫、說理解,進行說話練習時知道“幫助”的情境內容選擇可以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可以互相幫助。
(三)環節三:細讀文本,體會聰明可愛
細讀文本過程中,抓住中的重點句,推敲詞語,悟情品讀,體會理解小象是經過馴養的、懂事、知人意的。
1、結合小象動作體會
在路上,聰聰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銅壺灌滿,然后撲踏撲踏地/向銅匠鋪走去。
重點讓學生體會“小象為什么要吸一次水?” 撲踏撲踏說明走路速度很慢。為什么走得這么慢呢?那就是小象走得穩,怕把壺里的水灑了。聯系上文體會小象的“聰明”。
2、聯系上文加深理解
聰聰來到銅匠面前,用長長的鼻子/高高地舉起銅壺。銅匠看見銅壺還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聰聰的頭,說:“你真聰明!”于是取下銅壺重新把它修好了。
3、結合小象的神態體會小象聰明,進行口語訓練
小象聰聰用長鼻子掛著修好的銅壺,高高興興地往回走。它把銅壺舉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訴路上的行人:“你們瞧,我多有辦法!”
結合插圖讓學生想象聰聰高高興興(得意洋樣)的樣子,引導學生觀察,以學定教,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并在其中設計了“如果你是行人”的角色體驗活動,進行適度的口語訓練。
(四)環節四:回顧全文,于朗讀中升華
在學習完整篇的基礎上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回顧全篇,再度朗讀課文,體會小象的可愛之處,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從課文拓展到生活中的動物,體會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使得以升華。
七、結語
課文讀閱讀及學習是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還必須在閱讀中理解和運用字詞。語言是由詞和句組成的,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讀文,指名讀文,全班朗讀,由字到詞,再到句子,一步一步,扎扎實實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小毛蟲》是意大利的藝術家達芬奇寫的。文章描寫了一只小昆蟲從結繭到破繭羽化的變化過程,從而告訴人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將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課文從一開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小毛蟲的貌不驚人及行動的遲緩;到小毛蟲并不因此而悲觀失望,而是盡心竭力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最后一節作者用欣喜的筆調寫了小毛蟲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二、說學生
本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并不很強,可能是由于女孩多的緣故,
三、說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在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中,還強調了要大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它貫穿于教材的各個部分,也滲透于教學的全過程。課后練習中有“說一說”及“聽說活動”,都集中反應了啟發學生想像的教材編寫意圖。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啟發想像,在表達中加強詞句的理解和積累”,明確這一目標,強化這一意識,是正確把握新教材教學目標,也是積極探索、實踐《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礎。
教學設計說明:
《小毛蟲》是二期課改語文新教材二年級(下)第四單元中的一課。根據教材要求,二年級(下)的教學重心應完成從識字向閱讀的過渡。本單元閱讀的主目標是讀短文理解詞句,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理解有關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學本課時,學習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上,學習邊讀、邊思,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伙伴間的交流從而理解一些關鍵詞、句,增強對文章的感悟。
課文1、2節通過對比學習加深詞句理解。如,通過圖片、音樂的渲染幫助學生理解“歡歌曼舞”的意思、,以歡快、輕松的朗讀體會“各種昆蟲”美好生活。通過對描寫小毛蟲句子的反復朗讀,邊讀邊思:小毛蟲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一點點”、“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小毛蟲的“可憐”,這時,學生內心的感受就會自然體現在低沉、緩慢的朗讀中。
課文3、4、5節是本文的重點段落,文章“道”之所在,也是學生體會的難點。因此,在教學時根據學習實際,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重點句子反復朗讀、體會。通過聽、記、說、二次出現等方法對文章深刻含義有所感悟。
教學反思:
《小毛蟲》是意大利的藝術家達芬奇為小朋友寫的寓言故事。一條可憐而又笨拙的小毛蟲要想脫胎換骨,要想羽化成為美麗的蝴蝶,必須經過自己盡心竭力地“工作”。通過毛蟲的羽化,告訴每個孩子不要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樂觀、充滿信心。惟有這樣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為。
教學過程共設立了六個教學活動板塊,通過課件的演示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我覺得使用得比較滿意的是以下幾個板塊:
第一活動板快:媒體的視聽欣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和欲望。他們仿佛聽到了昆蟲們輕快的歌聲,看到了昆蟲們優美的舞姿,仿佛同樣感受到了昆蟲們的快樂和喜悅。聽,他們的朗讀是那樣富有節奏。瞧,他們臉上的神情是那樣歡快。他們輕而易舉地就理解了“輕歌曼舞”的意思,這還要歸公于課件制作的精美,不僅吸引了同學的耳朵,還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
第三活動板塊:成功地通過讀句子,看錄象,來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如:通過集體觀看小毛蟲的“挪動”,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什么叫“挪動”。在此基礎讓學生們聯系課文說出小毛蟲的笨拙。它的“笨拙”就表現在它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向前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艱難,一點兒也不靈活。學生在朗讀中用他們的語音語調讀出了毛蟲的“笨拙”。
第五教學活動板塊中的“練一練”學件為孩子帶去更多的色彩和圖案,逼真的畫面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展開想象,把句子補充得更完整,更優美。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更好地欣賞、理解、感受文字的優美,加速教學的進程,讓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紅領巾真好》。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習目標、教法與學法、以及教學流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這是課改實驗人教版第三冊第七單元“環!睂n}中的一課。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全詩分三節,結構基本相同,每節都采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敘述。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
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應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從中受到美與家的啟發熏陶,激發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薄⒅R目標:
、僬J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病⒛芰δ繕耍
發展朗讀能力,促進語言積累。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情感目標: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懂得保護鳥類,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教法與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等方法教學,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ㄒ唬┟襟w導課,激發興趣。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只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兒童的特點認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采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因此,一開始就把多媒體設計為:出示課文中的插圖,配上小鳥在天上飛的動畫和小鳥嘰嘰喳喳美妙動聽的叫聲.由師提問,在動畫中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小鳥和少先隊員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螒蚣と、鞏固識字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而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難點。教學中應抓實抓好識字記字的環節,多形式識字記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強調重點字音,組織交流識字記字方法,為學生打好閱讀寫作基礎.因此課上我設計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在認識生字時,通過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等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嶄”是翹舌音,“棱”在“撲棱棱”一詞中變讀為一聲。在讀詞語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出示詞語,并對學生說,看,生字寶寶帶著它們的朋友坐著云彩來了,只要你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和你成為好朋友的.這樣的識字環節不僅富有趣味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后通過游戲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字經驗,說說自己是怎樣認識、記住這些漢字的,輕而易舉地突破了教學重點.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望廬山瀑布》,它是二年級語文第17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課文是精讀課文,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通過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培養語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學習了一些古詩,尤其是對唐詩、對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詩的學習方法,積累了一些古詩詞的知識。
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理解力不能成熟。所以在設計教學時盡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我認為這節課的:
(一)知識與能力是
1、會認“廬、瀑、爐、疑”4生字,會寫“爐、煙、銀、流”4個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是
將學習課文與旅行相融合,通過旅途中的各種活動反復訓練學習課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
在學習中養成讀書、識字、寫字的良好習慣;喜歡學習古詩,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會認“廬、瀑、爐、疑”4生字,會寫“爐、煙、銀、流”4個字;能背誦古詩。是這節課的重點,而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是這節課的難點。所以上課時給學生展示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幫助他們克服這個難點。
我將這節課設計成在去旅游地的車上導游引導游客做各咱競賽活動的過程。將教學內容與活動相機結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本課內容。開展的活動有:談論圖片、我會讀、書法比賽、欣賞歌曲、朗誦比賽、有獎答題、古詩文比賽等。談論圖片通過投影三幅圖片激發學生想要去這個地方旅游的興趣。然后投影火車及老師的圖片將學生帶入到旅游車的情景中,教師變成了導游而學生成和游客。通過列車廣播員的介紹,讓學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廬山及廬山的相關情況。這實際是本節課的導入部分。
因為要去廬山旅游,這時導游也就是老師就要求學生要了解廬山有關的字詞,通過我會讀,一是檢查學生課前對本課生字的預習情況,二是通過教師范讀,小老師領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讓學生學會本節課要認識的字。這是檢查預習部分。
書法比賽,是通過學生讀字/教師在黑板上書寫,學生跟教師書空,邊寫邊說筆畫/學生代表到黑板上書寫,其他同學在田字格本上書寫/組長檢查書寫,寫的好的畫笑臉,寫的不好的畫哭臉等形式讓他們學會本節課要會寫的字。
欣賞歌曲,讓學生在車上休息放松一下的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教師適時介紹這首歌的相關情況,然后引出下一個活動朗誦比賽。
朗誦比賽通過錄音的講解及觀看圖片,讓學生大體了解這首的意思,然后通過學生試讀/聽錄音讀/跟錄音讀/學生齊讀/分小組讀等形式讓學生練習掌握本課,然后小組推選代表參加班內朗誦比賽,教師對優秀者給予表揚和獎勵。這實際是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
有獎問答實際是本節課的當堂達標測試,根據本課內容我設計了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學生通過憑門票參加問答贏取獎品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的內容。
我會讀,是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的字,看拼音寫詞語是本課要求學生會寫的字,第3題是背誦本課,第4題是古詩填空,第5題是運用所學。
最后的古詩文比賽是讓學生在課下收集有關的古詩文,然后進行比賽的活動,這實際上是布置的課后作業。
導入課題和檢查預習是3-4-5教學模式中的課前延伸部分,學寫生字、初步感知課文、學習課文、達標測試是課內探究部分,課后作業就是課后提升部分。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
教材說明: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1課《回聲》。主要講一只小青蛙的叫聲引來了另一只“小青蛙”,還調皮地學他說話。在青蛙媽媽投石擊水,用水波和聲波做比的巧妙指點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聲的道理。這篇科學童話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物理現象——;回聲,捧讀本文,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增加了學生對大自然現象了解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漢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可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關鍵:
熟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說話?”然后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
(聯系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表達愿望,自然引入課文學習。)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板書課題)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那么回聲到底是什么聲音?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讀了課文后就能知道了。
(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了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于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好讀的詞語和句子要多讀幾遍。然后指名讀,隨時糾正錯字。
2、檢查認字情況。(課件演示)
呱呱哩一圈圈波紋碰到返回來
(1)帶拼音讀詞語,重點強調“哩”和“波”的讀音,“哩”是語氣詞,讀輕聲,“波”的韻母是ō,不要讀成ē。
(2)去掉拼音讀詞語,注意帶點的字。
(3)去掉熟字讀生字。
(4)交流識記方法。
(5)用生字組詞。
(識字教學本節課的重點之一,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電腦課件的演示,注意生字的音形義教學,突出了教學重點,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熟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看書上的圖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看屏幕,說一說圖上有什么,像什么?文中的那一段描寫了這座小橋的樣子?(第一自然段)請你讀一讀這一段。(通過這樣的設計,對學生進行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3、橋洞下的小青蛙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小青蛙的心情怎樣?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說的呢?又發生了怎樣有趣的事呢?我們來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1)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聽到的?讀這一段應該用怎樣的語氣?(高興、歡快)誰來讀一讀這一段?
(2)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感到怎樣?(奇怪)
此時的小青蛙也和你一樣。誰來讀第三自然段?小青蛙的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奇怪)
媽媽的話呢?(親切)
4、面對小青蛙提出的問題,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看屏幕說一說。朗讀第四段,找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跳、撿、扔)
青蛙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1)學生邊讀邊把媽媽說的話劃出來。
屏幕出示媽媽的話,找學生讀一讀。指導朗讀青蛙媽媽的話,青蛙媽媽是在解答孩子的疑問,它的話應該要讀出耐心、親切的語氣,節奏應慢,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2)讀了媽媽的話,你明白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碰
波紋 ))))))))))) 河岸
蕩回來
碰
叫聲)))))))))))石壁
(回聲)返回來
(4)讓學生讀一讀第五自然段,看看小青蛙明白了什么,心情怎樣?小青蛙聽了媽媽的話,恍然大悟,它非常高興,要讀出歡快的語氣,節奏稍慢。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
教師板書:回聲
(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回聲,這一部分的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各種朗讀,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多讀中悟情。同時抓住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等,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頑皮的小青蛙明白了這件事之后,又去干什么呢?齊讀最后一段。
6、分角色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回味欣賞。
1.你學了課文,懂得了什么?
2.說說還在哪些地方可以聽到回聲?是怎樣產生的?
板書設計:
31、回聲
碰
波紋 ))))))))))) 河岸
蕩回來
碰
叫聲)))))))))))石壁
(回聲)返回來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雨后》,本課是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中一首優美的敘事詩。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詩作。這首詩主要描寫一對小兄妹在雨后踩水嬉戲的情景和心理,文筆明快,語言幽默,洋溢著動人的童真與童趣。細細咀嚼、品味,就會感到其中更深遂豐富的內涵。這首詩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然后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后玩耍時的快樂。
在這首詩中,冰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新中國兒童幸福生活的歡樂圖。她寓情于景,寓理于境,通過幾個小小的畫面,創造出了一個既能捉摸,又可感知的生動歡快的藝術境界。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會認綠線中的4個二類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出孩子們在廣場上快樂玩耍的情景。感受文中孩子們玩水的快樂,體驗自己成長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按照老師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體會小哥哥、小妹妹的愉悅心情,讀出感情。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組表演,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法,在教學中讓識字、理解與想象、朗讀、表演互相穿插,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的活力的學習氛圍,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四、教學分析:
由于本文語言淺顯,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要想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還應多讀課文,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就是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課文。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識字、理解與想象穿插其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步: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1、出示[夏天景色]: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
屏幕出現幾個詞語:雨后廣場糟糕……糟糕!
學生活動:根據提示的詞語,想象一段夏天里發生的故事。
[設計意圖]先打開學生思維和想象的大門,引起學習興趣,如果有的學生讀過這首詩歌,按照本詩的內容去講故事,那也很好,順勢引導。我主要是想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對課文的一個初步了解。
2、在學生說完以后,教師進行一個簡短的小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孩子們踩水玩耍的情景,覺得非常有趣,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這時,教師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
第二步: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兒歌,自學不認識的'字。
師巡視參與,表揚查字典的學生、小組合作識字的學生和其他采取新穎有效的學習方式的學生,給其他學生啟示,使學習方式更加多樣,更適合自己。
2、通過學習,你們認識了哪些字?給大家講講吧!
[操作方式]找同學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講給大家聽,教師用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生詞,點同學讀,糾正字音,指出要注意的地方。相機點撥,有重點地指導幾個比較難認的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是已經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想鍛煉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三步:勇闖三關,朗讀課文。
1、勇闖朗讀第一關,朗讀要求:正確
學生活動:自由參賽朗讀,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讀得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朗讀,自由的朗讀形式可調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
[操作方式]學生互評時的標準圍繞“準確”展開:讀音是否準確,有無丟字落字。
2、再闖第二關,朗讀要求:流利
喜歡讀這首兒歌嗎?為什么喜歡呀?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更喜歡了。
屏幕出示兒歌,學生跟著讀,老師也跟著讀。
[操作方式]一節一節的出現,如果一遍讀的不熟練,就再讀一遍,第二遍要求大聲朗讀。
四步: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1、課文都讀熟了,想想都知道了什么?根據學生暢所欲言的發言,教師相機板書“快樂”。
2、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小節,就把這一節好好地讀一讀吧!
3、在學生讀完后,教師和學生重點交流:
。ㄒ唬┦紫雀惺苄「绺缤嫠目鞓贰
1、這時,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玩呢?請大家一邊看圖一邊自由讀第2小節,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哥哥”。
2、教師提出學習要求:這節內容我想讓同學們來演一演,要想演的好,就一定得把這節內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好嗎?
3、在學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上臺表演。表演完后,請學生評一評,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4、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學生自由練習讀,點學生讀,最后男生一齊讀。
5、讀完后,教師相機采訪表演的孩子:“小哥哥,你剛才滑了一跤,覺得怎么樣?心里怎么想的?”學生肯定會說玩水玩得非常高興。
6、這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疑問:老師覺得奇怪,滑了一跤的小男孩,一邊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再次體驗孩子們的快樂。
7、在學生談完體會后,把2、3小節連起來讀,通過表情朗讀來體驗小哥哥的快樂。
。ǘ┙又賮眢w會小妹妹的快樂。
1、小哥哥玩得這么開心,大家看(出示課件),小妹妹也不甘示弱,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4小節,其他學生思考:小妹妹在干什么?在想什么?
2、小妹妹在跑的時候,有幾個動作寫得特別傳神,仔細在文中找,你發現了嗎?
3、在學生找出動詞以后,請同桌兩個同學一個人旁白一個人表演小妹妹,學生自由表演完以后,教師請一位學生演一演小妹妹,教師相機采訪小妹妹:小妹妹,你一邊跑一邊在想什么呀?學生肯定會回答:我也想痛痛快快地摔一跤。這時,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小妹妹為什么也想摔一跤呢?
4、你曾經有過小妹妹這樣的想法嗎?你們能把小妹妹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學生自由讀完后,點多個學生讀,然后全班女生齊讀。
[設計意圖]我主要是想通過小組表演,同桌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步:朗讀第三關,要求:有感情朗讀
1、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一段兒歌。
其他同學評價老師的朗讀。
2、學生活動:每小組選取其中的一段兒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動有趣。小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學就朗讀哪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表演把課文的情景再現出來,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
3、附加關:背誦
剛才那么精彩的朗讀,讓許多同學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誦兒歌,相信你們一定表現的更棒!試試看吧!
學生活動:背誦兒歌,老師和學生一起試著背誦兒歌,互相鼓勵。
[設計意圖]是學生在熟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第六步:總結全文。
1、現在咱們把課文連起來,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誰最能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2、在學生讀完后,進行一個拓展練習:下雨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快樂?讓學生自由發言:如捉魚蝦,打傘在雨中跑來跑去,看美麗的彩虹等等。
第七步:指導寫字。
寫字一直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我一直非常注重對學生寫字的指導,希望通過兩年的練習,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能寫出一手漂亮的鉛筆字。因為有了一年級寫字的基礎,所以在二年級我主要采用的是“半扶半放”的方法。
首先請學生觀察一下田字格中的生字,哪個字最難寫,最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
學生提出最難寫的“勁”、“妹”、“粗”,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字的寫法,指導學生在書上描紅。
第八步:實踐作業。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媽媽會怎樣做呢?
回家后有聲有色的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許他們會有一些讓你們意想不到的變化……
板書設計:
一群孩子
雨后---快樂小哥哥
小妹妹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蝸牛的獎杯》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第七課的內容。本課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語言淺顯,但描寫傳神精妙,故事性強,充滿童趣,適合兒童閱讀。教材圖文并茂,兩幅插圖中蝸牛的樣子和神情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根據課文的容量,我確定本課的教學時間3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為初讀感知階段,落實識字教學目標,大體感知課文大意,疏通閱讀障礙,激發閱讀期待,為第二課時的深入探究做好知識和情感的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本課是該冊教材第二組課文的第三篇。本組課文為教材的“哲理篇”,意在讓學生讀中領悟一些人生哲理。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第一課時的實際學習狀態,我確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這一教學目標融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于一體。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內涵的方法,又是學生語文學習應該達到的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既是學習本課的顯性知識目標,又是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的要求。
同樣,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本課的價值資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畢竟二年級學生,雖然通過前兩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領悟了發現文本背后蘊意的方法,但他們的整體語文素養決定了他們可能更多地關注于課文的形象,課文的情節,而忽視文本的內涵,忽視形象的寓意。因此,這一點也是學習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诮虒W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因此,本課教學教師力圖實現“平等中的首席”的課堂角色,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討論文本,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直接導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蝸牛的獎杯》,書空課題,齊讀課題。注意生字“獎”,讀課題不要拖長音。直接明了。
(二)檢查字詞:檢測上節課學習的如何,與第一課時形成銜接。
。ㄈ⿲W習第一自然段,感受蝸牛飛翔的快樂。
探究以前的蝸牛的樣子,學生的閱讀期待形成以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朗讀、看圖和感情朗讀中,體會蝸牛自由飛翔的快樂,配合課文思路,為后續閱讀建立線索,為感知寓意埋下伏筆。
。ㄋ模┩ㄟ^現在蝸牛與過去蝸牛的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蝸牛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感知寓意。
1、學習第二自然段: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學習“蝸牛參加飛行比賽獲得冠軍”部分。通過展現課件:飛行比賽場景,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咀嚼,體會蝸牛的心情,既是學習方法的滲透,也是理解課文的必須。
2、學習第三自然段(重點段):感知了蝸牛自由飛翔和奪冠的快樂,它是怎樣做的呢?圍繞重點句子:“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蝸牛得意洋洋后的行為,為討論它的炫耀奠定基礎。背著獎杯,蝸牛還能飛得起來嗎?為什么?使學生在咀嚼語言的過程中,形成文本的立體感知,蝸牛因驕傲而固步自封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整段,讀出蝸牛的得意洋洋和背著獎杯沉重的語氣。語感的培養和情感的滲透融為一體,課堂教學的容量也因此顯得豐滿。
3、學習第四自然段:基于豐滿的文本形象,再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蝸牛最終變成了什么樣?為什么會這樣?原因顯而易見,文本的寓意也呼之欲出。
(四)、拓展說話,加深感悟
通過全文的探究、討論和朗讀,學生的情感之弓已弦滿欲斷,此時鼓勵學生:“你想對蝸牛說些什么?”在說話練習和交流中,使學生的認知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結合低年級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現狀,以讀為主線,以建構形象為渠道,以價值批判為手段,努力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努力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8
說教材
《狼和小羊》是蘇教版語文第三冊第十課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這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著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闭n文通過狼和小羊的神態、對話揭示了角色的本質,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明白對像狼一樣的壞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應該以智取勝。
重點難點
1、朗讀、理解課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兒”。
3、分角色讀課文
說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生動,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悟理的教學方法。
一、讀中品味詞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詞語。在理解“找碴兒”這個詞語時,我充分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景和語言環境中理解“找碴兒”這一詞語的意思。既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滲透其中,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在理解“上游,下游,倒流”這些詞語時,我讓學生上臺貼圖片,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邊來理解,并讓學生講一講為什么要這么貼。體現了新課程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抓住這個重點設計提問:狼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幾次“碴兒”?學生回答三次。圍繞三次“找碴兒”進行本節課的教學。通過狼三次找碴兒的神態各是怎樣的?抓住“氣沖沖、大聲、喊道”等詞進行分析,刻畫狼的兇惡。狼的三次說話中抓住“壞家伙、背地里”等詞句進行講解,來理解狼兇惡,蠻不講理的性格。抓住“吃了一驚、溫和、可憐”等詞細細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為下一步弄懂課文寓意打好基礎。特別是在教學小羊第二次反駁狼說的話時,我通過分析理解,讓學生體會出小羊此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害怕、委屈、難過等。接著我又把這幾個詞語加到課文中去引讀“可憐的小羊害怕的喊道?蓱z的小羊委屈的喊道?蓱z的小羊難過的喊道!弊寣W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小羊的心情。因為新課程提倡個性化的朗讀,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讀出學生自己心里的感受。
二、表演激趣本課具有極強的戲劇沖突
故事形象生動,文中角色性格鮮明,非常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在學完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表演,在學生全體參與的基礎上選出一組上臺表演。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更透徹,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參與性。
三、展開討論,課外拓展,安全教育
1、設計問題: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講道理,為什么狼還往小羊身上撲去?小羊該怎樣做才不會被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羊,你遇到了這只狼,你會和它講道理嗎?你有什么好辦法對付它?學生會回答:“因為狼的本性是兇惡的,所以跟它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應該想辦法叫獵人來打死它!薄靶⊙蛴檬^砸死它!薄靶⊙蚪欣侨バ∠词郑缓蟀阉七M小溪,自己再逃走!钡鹊。
2、課外拓展,聯系生活,安全教育:對于蠻不講理的壞人是無理可講的,只有通過用智慧才能戰勝他。接著,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樣的壞人該怎樣做,如果有時間可假擬事件進行討論,如何保護好自己。這樣,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他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最后,讓學生續編故事
小羊的命運到底會怎么樣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說小羊想辦法逃走了等。孩子的思維永遠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不管他們如何回答都是經過思考后說出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
不足之處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本節課的一些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享受森林》是第四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寫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精心護理小樟樹苗,并和小樹苗一起長大的事。
文中的主人公櫻櫻是個富于幻想的小姑娘,她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到森林里去玩。爸爸告訴她一片小樟樹苗長大以后就會成為一片森林,櫻櫻聽了爸爸的話后精心護理樟樹苗。小樹苗伴隨櫻櫻一起成長,櫻櫻終于在她的小樹下享受到她的森林了。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但教學中不可忽視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學,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重點反饋。學生的朗讀能力相對比較稚嫩,教學中應采取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感悟中有感情朗讀。教師還可以通過范讀幫助學生情感體驗。本階段學生自主積累和應用語言的能力不強,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可以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如想象、游戲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語言、應用語言。
三、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享受森林》: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用科學的方法識記“櫻、樟、雜、鋪、繁、丫、陰、嘻”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
字詞教學仍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本篇課文中有8個生字,其中“樟”是翹舌音,“雜”是平舌音,“櫻”是后鼻音,“陰”既是前鼻音又是一個整體認讀音節。教學時要特別注意,讓學生拼一拼、讀一讀!胺、櫻”字雖不要求書寫,但它筆畫很多,所以可以板書示范一下。
目標二:通過朗讀,感受樟樹的勃勃生機,并積累描寫樹木的詞句。
本課語言兒童話,通俗易懂。有一句描寫樟樹的句子,值得學生積累。文中還有較多描寫樹木的詞語,比如“茂盛、繁密、朝氣蓬勃”。這幾個詞語說明了在櫻櫻的精心護理下,小樟樹苗長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理解了這些詞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當然,詞語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詞語解釋,只有在語境中理解,才能更好地運用。
目標三: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櫻櫻如何照顧樟樹,享受她的森林,感受櫻櫻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這是課文學習的的情誼目標,是學生在學完課文之后所能感受到的。初始時的情景創設,幾次想象說話訓練,都能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最后他們也完全能通過自己的讀和說把這樣的情感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投入地朗讀,能夠讀有所獲,積累語言。
四、教學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后,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注意語言的積累,在語言實踐中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再實踐
1、詞句的積累。
“茂盛、繁密、朝氣蓬勃”這些描寫樹木的詞語是要重點積累的。積累首先就要理解,理解并不等于解釋,理解應是明白作者用詞的意圖,用詞的方法。教學中,先讓學生給“茂盛、繁密”找找近義詞,通過補充詞語“枝繁葉茂、枝葉繁茂”結合理解。接著再通過媒體的演示,從視覺感官上形象地感受到,這“茂盛、繁密”的樟樹就是朝氣蓬勃的,就是充滿生機的。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能讀好句子,讀出氣勢了。
文章是由句子組成,要求學生積累的句子必定是在文章中比較關鍵的。教師不是把要求學生積累的語句直接從文中呈現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圈劃出關鍵的句子。經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說話的訓練。
當學生能把生活中的畫面轉換成語言時,就學會了“使用”語言。在課堂中應多給學生創設情景,給予他們語言訓練的空間和時間。因此在教學開始,我讓學生借助媒體,先說說自己描述一下森林,初步感受森林與人之間的關系。話不求多,一句兩句即可,但務必要求語句完整、通順。了解了櫻櫻對森林精心護理,借助板書自己來說說看?梢杂米约旱脑挘部梢杂梦闹械脑~句。最后拓展想象,讓學生根據說說人們會在櫻櫻“森林”里做些什么。這樣通過說話練習,或應用文章語言,或自己發散思維,從而完成語言積累中高
層次的目標。
二、在讀中感受情感,學習語文知識。
朗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之一,本篇課文的教學也體現了以讀為本的精神。文中,語言兒童化,通俗易懂,且耐人尋味。特別是描寫樟樹朝氣蓬勃的句子,既要學生通過朗讀積累,又要學生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情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中教師適當的朗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習語文知識。在描寫櫻櫻精心護理小樹苗時,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描寫,分別是“泥土干了”、“長出了雜草”、“刮大風了”、“寒流來了”這四種情況,中間使用了“分號”。我們可以通過引讀點撥,讓學生認識分號,初步了解分號的作用。
三、培養質疑意識,解決課文難點。
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他們自己經歷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有疑問,就會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會很快地關注到相關的內容,反復閱讀,所以質疑意識的開啟、質疑能力的培養對閱讀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這篇課文比較通俗易懂,老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一句話——櫻櫻笑嘻嘻地說:“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進行質疑,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簡單,這是符合二年級的特點的,孩子們關注到的是為什么櫻櫻說她在享受她的森林?從而引出了本課的一個難點。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仔細讀文思考,從而讀懂櫻櫻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了自己的森林,也享受了自己的森林。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假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這一課需要用兩個課時完成。
二、說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說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六、說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
二年級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教師應選用孩子們喜愛的方式出現文本,讓他們樂于接受。師描述: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有一天,他得到一枝神筆,他用神筆畫了一頭大黃牛,幫助農民耕地,畫了一架大水車,幫助鄉親們灌溉農田,還用神筆懲罰了那個貪官!吧窆P”可謂神來之筆,它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又可貫穿全文始終,因此,上課伊始,我便用《神筆馬良》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既為口語交際和朗讀做準備,又奠定了學生的情感基石。
1、過渡:“有了神筆多好啊,能為鄉親們做那么多的事情,有個小女孩也想像馬良一樣,有一枝神筆,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假如》。”(出示課題的課件)師順勢而引,將文本自然呈現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2、齊讀課題(帶著深情的祝愿讀)。
二、聽讀課文,訓練說話
1、師配樂朗誦全詩新課標注重培養孩子聽的能力,而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經典,它融音樂、美術、文學于一體,以精粹的語言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教學初始,讓學生聽配樂朗讀,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將學生帶入文本,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反饋!澳懵牭搅耸裁?”(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自讀課文,檢查生字詞
過渡:“你也想學著老師的樣子和著音樂動情地朗誦這首詩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讀好這首詩歌。要想讀好這首詩,首先要把它讀通順,讀正確,現在就請你翻到108頁,開始讀吧!”
2.檢查生字詞。
。1)出示詞組“紅紅的太陽、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體,這三個詞語為一組,語調都較高昂。
。2)寒冷的北風、遙遠的地方、不幸的朋友,這三個詞語為第二組。
(3)先發現,指出這些都是帶”的“的詞組;指導朗讀(引:陳老師告訴大家一個把這類詞讀好的小秘密,就是把前兩個字和后兩個字都讀重一點,的字讀輕一點,這樣就好聽了)。
3.出示詞組”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指導朗讀。過渡:”讀得真不錯,相信你們也能把這些詞語讀好!爸该x,(縮用動作加以理解,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會感情,指導朗讀)指導好詞語的朗讀,將奠定后來課文朗讀的基調。
四、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一)教學第一段
過渡:”我用馬良的神筆讓窗前的小樹不再……縮……我還用馬良的神筆讓樹上的小鳥不再……苦……
2.師:“多美好的心愿啊,這就是小女孩的第一個愿望,(一邊說一邊出示第一節),自己試著讀一讀,請一個小朋友讀,(相機出現分隔線)
3.生讀,師相機指導,請生學習老師吸氣的方法,并不是很夸張的吸氣,而是稍作停頓。
4.過渡:”就這么一個紅紅的太陽,能給小樹帶來什么呢?“生交流。
5.師生配合讀。過渡:”是的,紅紅的太陽就像一件溫暖的衣服,讓小樹不會在……生: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點紅重讀的詞,如果我們不只注意有節奏的朗讀,還注意這些詞,你一定讀得更動聽,齊讀
6.指導有表情地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本環節設計中,我力求體現這一理念,通過創設情境讀、展示讀、評讀、激讀、賽讀的方式,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過程也是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的過程。閱讀亦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在此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
1、有節奏地讀
2、有節奏又有重音地讀
3、帶上表情美美地讀。層層遞進,讓學生感受詩歌的美感。
。ǘ┙虒W第二段
1.過渡:“學會了這一段的朗讀,你一定也能讀好第二個愿望,拿出筆,邊讀邊學著老師的樣兒,在停頓的地方劃上斜線,在一些能更好的幫助你朗讀的詞語下面加上小點。
2.檢查:找一個做范本,展示臺展示,現在請你根據你做的讀書記號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相信其他的小朋友也學會了這種朗讀詩歌的方法,生范讀3.生練讀,課件出示分隔線及重點詞語。當學生在第一段學習中,看了老師的方法后,已基本掌握,因此,第二段的教學可以放一手扶一手,讓學生將方法遷移,去自讀自悟。
。ㄈ┙虒W第三段
1.出示第三段,請生讀。
2.其他小朋友都是小評委,聽完后幫他點評,讀完第一句,請生評價: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或哪些地方還能怎樣讀的更好,評完后接著讀第二句,讀完后,再評。在這一段的教學中,教師已放手,而采取合作探究這一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學生不僅有所發現,而且,合作精神、協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孩子有事可做,才不會讓他出現走神的機會,在聽的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都擔任評委的角色,既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對他的檢測,檢測他對上面所學的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四)連讀全文
五、拓展,說話
師:”故事還沒完呢,那么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干些什么呢?“練習說話。
2.師巡視,找出說的較好的幾位,請上講臺,把他們說的連成一首新的《假如》。將朗讀與寫話相結合,讓感悟的情感及時留于筆端,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生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時,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睍x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在本課中,我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說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就此一節適時點撥引導,而后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小組讀,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總之,整個設計,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以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讓學生學有所得,在輕松、愉快中體會情感,發展語言。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麻雀》是新課程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選讀課文,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兇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后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繼續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的偉大。
2、學習作者具體描敘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讀課文。
。ǘ┠芰δ繕耍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ㄈ┑掠繕耍
懂得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那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ㄋ模┙虒W重點:
1、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進一步感受愛是一種的強大力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ㄎ澹┙虒W難點:
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六)教學準備:
動畫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改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提出兩個問題:“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覺特別緊張、扣人心弦,甚至讓你喘不過來?”“課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體會?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合作探究,采取“讀——找、寫——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并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語感,積累詞匯。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耄ǔ鍪菊n題)
。、聽錄音(鳥的叫聲。)
。病⒄f說平常所看到的鳥有哪一些?說說最常見到的有是什么鳥?
。ǘ┱w感知
1、讀課文,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根據板書再說課文內容。
3、師引導重點段落。(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新課標極力強調的。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又提出讀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要開動腦筋。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記、邊讀邊學,邊讀邊畫,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提問:讀了課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邊讀邊把感覺寫在句子的旁邊。
3、反饋交流。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這是在接受式課堂里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本環節教學,教師著力抓兩點,一是抓重點句子,品重點字詞;二是抓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分別從:“獵狗慢慢地走過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薄袄下槿赣米约旱纳碥|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钡日Z句去體會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勇敢、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母愛等。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認識課文。
5、深化主題。
教師通過引讀第五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力量。再引導學生想象:“你從老麻雀的表現中想到了什么?”進行發散思維練習。這一步能開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發展智力,激活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通過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教師先從閱讀方法和文章寫法兩方面進行簡短的小結,幫學生梳理和概括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然后,教師再運用煽情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地強調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任何動物身上均有體現,都值得歌頌和贊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阿德的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充滿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時代意義。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敘了阿德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夢境。本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以“夢”為載體,以阿德乘飛船去火星旅行,與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通電話為線索,描繪了幻想中的神奇的太空世界。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生動活潑,內容簡單,易于理解,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激發學生進行想象的好篇章。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略讀課文提出的要求,設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檢查指導學生認識“德、段、婆”等12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中列舉的新科技產物,知道課文的大意;
3、有科學幻想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教學課文的中堅問題,是教師課堂是否有效的直接反應。為此,特根據教材進行分析,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檢查學生識字,默讀課文,了解文意。
難點:了解新科技產物,激發熱愛科學的科學意識。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略讀課文的特殊性及本文的教學需求,特綜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閱讀法、嘗試教學法等,引導學生圖文結合,讀思結合,自主探究,獲取知識。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創境:【課件出示】夜深人靜,星月當空,蛙叫蛐鳴之景象;
2、談話:由情境中的“夜”談及“阿德的夢”,板書并齊讀課題;
3、過渡。引導學生質疑課題,引入第二個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由動畫課件創設的夜境,極大的促發了學生探究下一知識的欲望,同時,由于創設的情境中,所出示的圖片有高遠的星空,有飄渺的月亮,這對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起到了一個暗示的作用。而教師的談話則力求簡潔明了,直入主題,為后續環節節省了時間。
(二)、學習課文
1、生默讀課文,師巡視輔導。
2、認讀生字詞:
【設計意圖】遵循課程標準對二年級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學生在默讀中獲得知識的體驗。而教師則發揮個引導者、輔導者的作用。
3、過渡談話(由學字詞轉入學課文的話題:攻破了詞語這關,下面讓我們再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阿德做了一場什么“夢”?)
4、再次默課文。
5、課件出示課文七幅插圖,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夢境,然后談一談。
6、學生匯報
。ㄔ趨R報中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并利用課件,相機引導學生了解“載人飛船”、“可視電話”、“無污染的太陽能汽車”等高科技產物。)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孩子們掌握自學的基本方法。教師呢,則根據學生自主探究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焦點問題與中心問題等進行歸納小結,促進學生學習由“分散”向“集中”靠攏,真正獲取知識。
。ㄈ、激發科學幻想
主要是讓學生伴隨音樂,觀看動畫圖片,展開想象然后談談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在此基礎上,寫一寫或畫一畫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并展示成果。
【設計意圖】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難點,開啟學生想象的大門,打開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遨游于未來的世界當中。采取說、寫、畫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示自己的特長,把知識的學習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極大興趣。
。ㄋ模⒆鳂I: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美化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
【設計意圖】擴寬學生想象空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想象余地。
六、說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板書能起到歸納、總結的良好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便只把幾種科技產物歸納出來,讓學生形成學習的知識系統,使板更為簡潔明了。
七、說教學效果
縱觀整個教學流程,個人認為,本課的教學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的目標要求,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與展開想象兩個地方,極大地促發了學生的情感,是教學的亮點;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最大的遺憾是指導學生“根據連環畫找到相應內容進行學習”這一教學環節引導不夠到位,因而,一些預設的效果在教學中沒有生成,造成了預設與生成的不平衡。因此,對教學細節的處理,對過渡語言的提煉,這些都是我今后應該努力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3
《鄉下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4課,這首詩歌描寫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游戲、勞動等生活情境,反映了他們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作者以鄉下孩子從幼年到漸漸長大的時間推移為“經”,以鄉下孩子從媽媽懷里,爸爸背上到廣闊田野的空間轉移為“緯”,交織成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鮮活畫面,同時融進作者向往之意,贊賞之情。
全詩語言洗練而有童趣,所創造的意境清新活潑,我所執教的對象是城市孩子,大多學生對鄉下生活了解不多,但他們思維活躍,善于發表個人觀點,敢于創新、想象豐富。因此,在熟讀成誦、積累語言的基礎上,側重學生感悟、體驗,開拓視野,發展想象力是我教學的重中之重。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我教學理念的靈魂。其次,轉變教師角色,和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權,在合作中學習,是我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有豐富的想象,有表達的自信心,培養創新能力,是我教學的又一理念。 語文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課標還要求“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此,我的教學流程設計是這樣的:
《鄉下孩子》一課,反映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那么,如何使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同時,又感悟到這一點,既而轉化為對農村,對大自然的熱愛呢?在教學流程中,我采用了“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作為鄉下孩子的客人去體驗、去感悟鄉下生活,進一步想象,鄉下孩子還會干些什么?同時,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聲情并茂的動畫素材,再現農村生活,使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所以,教學的主線是“以說為入、以讀為主、以悟為神”。
一、 情境導課,激發興趣。
在導課的環節中,我先出示了一幅農村生活畫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畫了哪些景物?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通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飛舞的蝴蝶,游動的小魚和漂亮的白鵝,可愛的花狗,美麗的公雞,饞嘴的貓咪,,憨厚的胖豬,清澈見底的溪水,盛開的野花等景物,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鄉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我接著問:誰會在這里生活呢?當學生說道鄉下孩子時,我又巧設過渡:“今天,就有一位熱情好客的鄉下姑娘邀請我們到她的家鄉去做客,她的名字叫‘大眼睛妞妞’。她悄悄地告訴老師,她生活得特別快樂,所以專門做了一首詩歌送給大家,你們想知道嗎?”這種導課方式,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看看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三讀課文,劃出小節。想想每小節都寫了鄉下孩子什么有趣的事?
[通過三次不同要求的讀,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逐步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三、 創設意境,讀中感悟
在學生對詩歌內容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我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用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尋找自己興趣相投,關系親密的小伙伴,就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小組內大膽質疑,積極發言,展示自己,在合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產生新問題。這時,我就作為小組的成員,深入到各小組,與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一方面,可以了解他們的學習主題,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學生遇到的困難,以便在小組匯報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匯報第一小節時,有一位同學提出為什么說他是“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我讓學生說一說,小時候躺在媽媽懷里會覺得怎么樣?爬在爸爸背上會干些什么?由此喚起學生得到父母愛撫時那種溫暖幸福的情感體驗,回憶起當時歡樂愉快的心情,體會到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就像“歡唱的黃鸝”,父母看到天真活潑的孩子就像“盛開的野菊” 。
[讓學生明白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兩個比喻。把鄉下孩子小時候在媽媽懷里“撒嬌”、“淘氣”,在爸爸背上“頑皮”“任性”的特點表現了出來。學生體會后,心靈碰撞、真情感悟,深情地讀出那份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的愉悅之情。]
又如:學生朗讀第二小節后,我覺得他們讀得不到位,就出示課件,讓學生邊讀邊觀察畫面,引導學生進入鄉下孩子的生活情境去想象:鄉下孩子是怎么捉蝴蝶,會編個什么樣的故事?(美麗的童話故事)他選用什么樣的草葉,會吹出什么動聽的曲子?體驗鄉下孩子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嬉戲時的活潑愉快,學生進入情境后,指導學生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小節。
小組匯報完后我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描述,導讀各個小節,配以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到鄉下孩子童年的意境,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鄉下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勤勞能干的性格特點,同時,感受鄉下孩子在如此環境中是幸?鞓返摹<て饘W生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四、啟發想象,遷移練習。
對課文進行朗讀、背誦后,我對學生說,假如你到了妞妞的家鄉,你會干些什么?你能像妞妞一樣也編個詩歌嗎?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較淺,讓他們言之無境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首先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情境,出示了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依托,圖上有小狗、公雞、小貓、小魚、小豬、鵝等學生喜愛的動物,學生們見了個個神采飛揚,見物欲言。紛紛舉手發言:“拾一把稻穗,樂壞了驕傲的公雞!薄案钜换@青草,饞得小羊咩咩叫。”“捉幾條小蟲,撐圓了公雞的肚皮。”“撿幾根肉骨頭,樂得小狗直搖尾巴。”這樣,“一石擊起千層浪”,孩子們爭先恐后,思維活躍,不僅能夠準確地運用課文上的句式,而且還能夠聯系實際,說出生活中喜愛的小動物、吃的食物及相關的一些事情。這時,我又引導學生:你們都是城市孩子,能把自己的城市生活再現成詩歌,說給“大眼睛妞妞”聽嗎?學生憑借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大膽地去想象,去創新,在嘗試中體現我能行的快樂,做出了一句句,一首首天真、稚嫩、充滿童趣的小詩。比如:“曾是媽媽懷里/可愛的小豬。曾是爸爸背上/頑皮的猴子。彈一首歌曲/能喚起美好的回憶,打一次籃球/鍛煉鍛煉自己的身體!彪m然不夠完美,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遷移練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拓展,去創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通過《鄉下孩子》的教學,以創設情境、趣味閱讀、感悟運用為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同時,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藍色的樹葉》。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翻開小學語文(人教版)國標本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課文,《藍色的樹葉》躍入我的眼簾。咦,樹葉為什么會是藍色的呢?我認真地讀了下去:這篇課文位于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薄端{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小學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處于自我意識發展階段,也是社會意識初始建立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學會了漢語拼音,具備了借助漢語拼音學漢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首要目標也是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同學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難點目標。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四、說教法
《現代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因為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為,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基礎的學習情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盡量使課堂充滿吸引力。
五 說資源 課件 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啟發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樹葉,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紅的、黃的、淺綠的、深綠的……
1) 提問:(出示藍色的樹葉)老師這兒有一片特殊的葉子,你們在大自然中見過這種樹葉嗎?對于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嗎?
2) 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齊讀課題)
二、 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范讀課文。
要求:
(1)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邊讀邊想課文中誰和誰發生了什么事?
3)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生評價。
4)林園園做得對嗎?如果是你該怎么做?
(二)學習生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向小朋友們展示一下?
(2)齊讀生字、詞語,小組讀,開火車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種方法識記。
(4)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重點指導難寫字“筆、鉛”
2、生字描紅、正確書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读崃岬漠嫛分v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節課我確定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是教學的重點,理解爸爸說的話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過程
。ㄒ唬⒆ブ骶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淺顯,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該如何下手?通過考慮,我決定以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滿意(畫好作品)--著急、傷心(弄臟作品)--滿意、喜悅(畫更漂亮)為本文的主要線索展開教學。在復習完生字詞后,讓學生自讀課文,再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畫出能表現玲玲心情變化的有關詞語,理清了玲玲從"滿意"到"哭了起來"再到"滿意"的情感變化。同時借助課文中提到的兩幅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而形成了"以心情變化為主線","以畫為輔助"的兩條線索。這兩條主線相互交錯,相輔相成,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ǘ⒆x中體會悟中朗讀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著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采用自讀、接讀、范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我始終牢牢抓住那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畫好了畫,滿意地端詳自己的畫時,就引導學生從表演者的表情中去體會,讀出玲玲的"滿意";在爸爸催促玲玲快去睡覺時,就引導學生聯系自己作業做晚了,爸爸媽媽怎么催促自己時的語氣來讀爸爸的話;在爸爸問玲玲"怎么了,孩子"時,就做了引讀處理,讓全班同學也一起問問玲玲;在玲玲哭了起來時,就指導學生想想,哭著說話時該怎么說,從而讀出玲玲著急、傷心的語氣;在指導讀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從"滿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興的心情,從而讀出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從讀中來,到讀中去"讓學生從讀中去體驗,從讀中去換位思考,從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學生就從讀中得到了心靈的意會,體驗在讀中就得到了升華,理解從讀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讀中也得到了熏陶。
(三)、抓字詞積累語言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之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根據詞語的一定情境展開想象,通過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詞語內在的含義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課文中的兩個詞語進行訓練。一個是"端詳",另一個是"懶洋洋"。針對學生對兩個詞語的感知程度,我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學生對"端詳"比較陌生,教師進行空洞的解釋無助于學生真正地掌握這個詞,而如果采用表演這種外在的形式,讓學生看表演說意思并用詞語說話,學生就對"端詳"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懶洋洋"這個詞比較常見,但在這里特別提出來,讓學生說說句子用上"懶洋洋"好在哪里,學生就對譴詞造句的妙處有了更深的體會,為以后的寫作積淀了語言,使學生的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04-26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11-18
小學二年級語文《稱贊》說課稿11-26
小學二年級語文《寒號鳥》說課稿10-28
小學二年級語文《泉水》說課稿10-28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畫風》12-20
小學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說課稿12-22
小學語文二年級守株待兔說課稿06-10
小學二年級語文守株待兔說課稿08-19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