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說活動材料
“搖籃曲”和“進行曲”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樂曲,它們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根據中班幼兒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特設計本次活動內容,讓幼兒學習對比性欣賞,并選擇不同的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增強幼兒對樂曲的欣賞水平。
教材選用了勃拉姆斯優美抒情的《搖籃曲》和英國作曲家愛爾加雄壯有力的《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進行對比性欣賞。通過欣賞,讓幼兒了解這兩種不同性質樂曲的特點,以提高幼兒對樂曲的理解和鑒別能力。
近代學習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熟悉程度過低的刺激,不易激發起主動探究、操作的行為。因此,在本次活動的選材和設計上,都努力確保幼兒對樂曲有充分的冗余度(熟悉程度)!稉u籃曲》是幼兒所熟悉的,小班時也欣賞過與本次活動選用的教材所類似的搖籃曲。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68年創作的《搖籃曲》,樂曲采用大調式,3/4拍子,簡單的主題充滿了溫和安詳的情緒,表現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锻L凜凜進行曲》這首進行曲因為它非常形象,非常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采用。樂曲速度較快,是大調式2/4拍。它分三個部分,表現了熱烈歡快的氣氛和輝煌、莊嚴、壯麗的場面!斑M行曲”音樂形象鮮明,節奏明顯,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也有精神飽滿地列隊、踏步、做操、開運動會等的體會,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音樂的經驗,遵循以幼兒經驗為基本出發點。
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音樂欣賞分類目標,以及中班年齡段音樂教學目標,同時注重考慮音樂對幼兒的可感性和可接納性,我制定了本次音樂欣賞活動的具體目標:
(1)通過對比性欣賞《搖籃曲》和《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感受樂曲的不同性質。
(2)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動作來表現,提高音樂的感受能力。
2.活動重點:
通過對比性欣賞《搖籃曲》和《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在傾聽、感受基礎上,了解兩種樂曲的不同特點,并能區別出音樂作品的不同情緒及節奏特點。
[分析]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速度等)而塑造出來的。而音樂又是一門時間藝術,是在時間中流動的,稍不注意就會流失過去。作為樂曲的欣賞,幼兒只能借助于專注的傾聽來理解作品內容。中班幼兒注意力開始發展,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引導幼兒聚精會神地傾聽,正確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才能使幼兒與樂曲產生共鳴。
3.活動難點:
能夠自主、即興地創作與別人不同的表情、動作來表現兩種不同的音樂。
[分析]欣賞音樂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幼兒的認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過理性的特點。因此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產生情感體驗及聯想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性,同時借助于教師的引導幫助,讓幼兒通過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說活動準備
1.軟件上的準備:
教師熟悉兩首對比欣賞的樂曲,了解兩首樂曲的背景、曲作者。制作CAI課件,輔助教學所用。在CAI課件中,抒情柔美的《搖籃曲》配以寧靜、祥和的風光與親情攝影、繪畫作品。節奏堅定的《威風凜凜進行曲》,畫面配以世紀大閱兵隊列行進的圖片,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不同性質。
2.硬件上的準備:
錄音機和兩首樂曲磁帶,森林場景,裝有信和磁帶的信封一個。
說設計特色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聽、視、動相結合的方法。
1.從“聽”入手。
引導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音樂是時間藝術,要想獲得良好的音樂欣賞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決條件,只有認真地去傾聽才能正確地感知作品的旋律、節奏、速度和表達的思想內容。為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指導幫助:
(1)根據新《綱要》中“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活動中特別注意了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比如在導人部分,用動感的多媒體課件“美麗的森林”為背景,運用大型軟積木搭出顏色鮮艷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導幼兒在環境中集中注意力進入美好情境。讓其心情放松,沒有任何壓力地去欣賞。
(2)在重復對比傾聽的時候,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兩首樂曲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聽。
2.從“視”入手。
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怎樣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方法。采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視聽欣賞的形式能調動起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賞過程也在不斷地暗示幼兒,應從哪里人手,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一首音樂作品。
3.從“動”入手。
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感受理解音樂,用此方法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讓動作使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隨音樂作模仿動作,能加深幼兒對音樂的印象。這樣,幼兒初步學習了欣賞的方法,還會激發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作品的興趣,促進了其情感的發展,陶冶了性情。為幼兒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另外,由于幼兒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都有所差異,每個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通過音樂產生的聯想也都不一樣。在學法指導中我注意了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動中獲得自主權。說說自己的感受、聽聽別人的想法,這樣既有利于自我的發展又有利于幼兒間的相互學習;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經驗又賦予音樂作品更豐富的思想內涵。這也符合了《綱要》中“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班的音樂活動《大雨小雨》,下面我將分:說活動背景、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活動背景:
春天不知不覺已來臨,大自然到處洋溢著一片春的氣息,我班也隨著春天的來臨開展了《春天的童話》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個多雨時節,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幼兒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地談論著。我抓住這一季節特征,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了解雨。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培養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因此,我就生成了音樂活動《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著雨滴、踩著水坑等等。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鐘。我們便可利用幼兒這個興趣點,又發生在幼兒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為此,我制定了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
2、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師的眼神和動作的幫助下,不演奏時能控制住鈴鼓,使其不發出聲音。根據活動目標及幼兒實際,我把重點定位于: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難點: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為了使活動能更好地開展,我作了充分的準備:
1、教學掛圖《大雨和小雨》。
2、將座位排成一個圓圈。每人一個鈴鼓。
二、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我精選了以下教法:情境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提問法,結合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觀察,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系,解決難點。示范法,解決難點,用富于情感、較夸張的示范榜樣來誘導幼兒模仿。
本次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活動,精選的學法有:聽唱法,幼兒通過聽來感受樂曲的不同音色和節奏,鍛煉幼兒的自學能力及音樂鑒賞能力。觀察發現法,是解決個別幼兒差異的好方法,讓幼兒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看法,體現《綱要》中創設寬松、自由、愉快環境,激發師幼互動,利于幼兒想象。表演體驗法,幼兒在把握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便于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這些方法我將在說活動過程中詳細體現出來。
三、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針對教學目標,對每個環節作了精心設計,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穿在音樂實踐里。
1.設置談話,回憶導入。
活動一開始,我設置談話引導幼兒回憶有關下雨的經驗。由于幼兒喜歡雨,只有他們感興趣的,才能激發真正的學習動機。因此,我這樣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下雨嗎?大雨是什么樣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歌曲,感受意境。
這是活動的重點,我引導幼兒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節奏后用動作來表現出來:小朋友說得真好,大雨的聲音是大大的,哪個小朋友愿意來用動作來把大雨表現出來?我鼓勵幼兒在欣賞歌曲后和同伴討論并表演出來,幼兒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聲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動作表示。接著用同樣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節奏。
3.視聽結合,學唱歌曲。
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歌詞,我利用圖片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剛才小朋友聽到老師唱了《大雨和小雨》,誰來告訴老師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幼兒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回答:嘩啦――嘩――啦,小雨的聲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幼兒存在個別差異,揮發的話語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勵幼兒說完整話,當幼兒說出一句,我就以夸張的示范節奏朗讀出來,讓幼兒加深印象,從而模仿,等幼兒全部說出后,再完整節奏朗讀。于是,我再引導幼兒:大雨和小雨的聲音不一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我一邊唱一邊請幼兒配上動作。
4.出示鈴鼓,模仿音色。
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鼓勵幼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用鈴鼓來演奏大雨、小雨的聲音。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怎樣演奏它,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呢?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把鈴鼓搖起來,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大雨的聲音了,于是,我讓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演奏大雨的聲音,并提出要求:我們在唱到嘩啦嘩啦時,才用鈴鼓把下大雨的聲音演奏出來,開始兩個小節和最后一小節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探索演奏小雨的聲音。(用手碰鈴鼓,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小雨的聲音)。接著我請幼兒用鈴鼓完整演奏歌曲的節奏。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的更高興趣,我將幼兒分成大雨和小雨組。在老師動作的暗示下,讓幼兒學習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對《大雨小雨》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的內容
如果選用“七說”的說課模式,則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
1、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時確定的本節課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教學目標須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類。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并密切聯系學生情況,同時盡量緊扣現實生活。
2、說教材重點和難點:教材重點是教材內容表現出來的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或本質。教師在教學中應弄清一般教學和重點突出的部分,其確定的依據主要從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來說明。教學難點是由教材內容本身和學生特征所決定的,因此教學難點確定的依據要從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的原因來分析。學生難懂的原因從教材內容來看,一是內容較深、抽象性強,對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偏高;二是綜合性較強,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廣泛;三是分散性較大,對學生的歸納能力要求偏高。從學生來看,一是年齡和心理特征;二是原有知識基礎。
3、說教法:
說教法,是指說教學方法,即說怎樣教的問題。
教法的選用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特征、教學內容的特點等來確定。一節課選用的教法一般以1—2種為主,1—2種為輔。教法不宜過多,否則就成了教法的展示課,同時學生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內也難以適應。
說課時先概括地說教法的類別,再具體闡述選用的理由,然后在說教學程序時穿插進去具體介紹怎樣運用。
4、說學法:
學法是指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方法。說課中說的學法,嚴格意義上講,實際上是指學法的指導,就學習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學習的態度、法則、程序、手段等等。教師可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的實際情況,在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習模式的大前提下具體進行學法指導,并在說課時解釋清楚進行某些學法指導的做法和原因。
5、說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具體選用了哪些教教具,采取了什么樣的組織形式,通過哪些評價方式來激勵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等等。對于選用的教學手段,都需要說清楚其目的性何在。
6、說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應該以激勵為主。教學評價有針對學生群體的評價,也有針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其主要方式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等,最常見的是教師評價。教師評價通常又有語言評價、行為評價、軟件評價、制度評價(操行)等方式。說教學評價時,既要說明采用的何種評價方式,也要簡單介紹其操作辦法,并著重解釋其好處。
7、說精彩教學片段:(在無教學課件的情況下)
所謂精彩教學片段,即是指說課教師就所設想的一節課,將在場的同事當成學生,即興展示自認為設計最精彩的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對精彩教學片段的展示應該以組織性或者敘述性的語言為主,不僅要演示這個片段中的教師活動,更要說清楚學生的活動,同時闡明自己認為這個片段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或著7、說教學程序:(在有教學課件的情況下)即教師利用教學課件或其它輔助教學用具、媒體,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在敘說教學程序時,需將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目的解釋清楚,并說明整體設計的好處和理由是什么。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可愛的小豬》是根據年級組課題《幼兒泥工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實踐與研究》,并結合本班幼兒興趣特點及發展水平設計的一個生成活動。通過《可愛的小豬》這個活動,讓幼兒在團一團、搓一搓、壓一壓、捏一捏的過程中,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感受、體驗創造美的快樂和自豪。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年級組課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學重、難點,設置以下的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橡皮泥搓、團、壓等技能表現小豬的基本造型。
2.體驗泥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我把目標中運用捏、搓等技巧做出各種姿態的小豬作為活動的重點。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偏小,小肌肉不發達的特點,我把熟練掌握捏、搓這兩樣技巧作為活動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新《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應以幼兒的自主參與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樂。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棉簽若干。
知識準備:了解小豬的生活習性。
四、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幼兒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地指導。
1.游戲情境法:通過歌表演《小豬睡覺》,萌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引入到活動的氛圍中。
2.教師講解示范法:因為幼兒的操作技能是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雖然幼兒已有一些操作技能,但是要隨心所欲地制作出藝術作品來,還需要教師的指點、講解和啟發。如:師生共同了解對各式服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教師作適當的講解和啟發。
3.激趣法;根據幼兒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觀看作品展覽會,從而激發幼兒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求知欲望,使幼兒已有的審美經驗得到擴展、啟發,以最終的藝術創作作好鋪墊。
五、說活動設計特色
1.創設豐富、多元的'活動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為幼兒創設的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因此,本次美術活動中融入了很多元素,符合小班幼兒教學本身的需要。
2.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性"。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美術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趣"字。因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逼真的場景,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情境表演、畫面欣賞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3.活動形式凸顯游戲性。
新《綱要》的精神"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年齡越小,游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在小班教學活動中,將適宜的游戲與相應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經驗,感受美術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因此,為完成活動目標,我將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在本次活動中,從導入活動歌表演《小豬睡覺》到傳授泥工技能中游戲兒歌的運用以及活動評價時組織幼兒參觀作品展覽會等游戲的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為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 說活動過程
1.歌表演《小豬睡覺》,導入活動。
(1)播放課件:看,這是誰呀?小豬長什么樣子?
。2)我們一起來表演可愛的小豬。
2. 教師出示范作,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探討小豬的制作方法。
這是什么?怎樣才能變成可愛的小豬?
3. 教師教幼兒做小豬
A、分泥:從面泥媽 媽身上分出一個大面泥娃娃、四個小面泥娃娃。
B、拿起大面泥娃娃,邊唱歌謠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大皮球。問:我團的皮球圓又圓,你團的皮球圓不圓?團成皮球以后,接著唱歌謠:搓搓搓,搓搓搓,皮球變成圓雞蛋。做出小豬的身子。
C、換一塊小面泥繼續邊念歌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小圓球;搓一搓,壓一壓,圓球變成葵花籽;豎著貼,往下彎,變出小豬的大耳朵。同上,做出兩個豬耳朵。
D、做小豬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塊小面泥: 團團團,團成球;壓一壓,變出小豬的大鼻子,小棉簽,來幫忙,鉆出兩個大鼻孔。再拿起一塊小面泥:搓一搓,打個圈,變出小豬小尾巴。
E、用小棉簽在小豬的臉部點出兩個眼睛,小豬制作成功。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制作小豬的耳朵。
5. 評價幼兒的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邊念兒歌,邊走圓圈參觀,評選出最可愛的小豬。
附:兒歌《小小豬》
小小豬,胖乎乎,
耳朵大,腿兒粗。
走路搖搖小尾巴,
唱起歌來呼嚕嚕。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幼兒園《黃豆的故事》。
1、活動目標
2、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3、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區分豆制品。
之所以確定這樣的活動目標,首先是以《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的目標為依據,以中班幼兒年齡特征為出發點來設計,是基于豆制品對人體的營養價值而定的。在目標里,我把培養孩子情感、態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力求通過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在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探索求知欲望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知識和技能。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我認為教材重點是:幫助幼兒了解黃豆及其制品具有豐富營養,有益人體健康。
教材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制品。
根據幼兒認識事物的規律,這一活動,我設計了三個部分。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它與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語文活動共同構成"五指活動",互相連接成一個整體。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
幼兒美術是根據幼兒教育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各種美術活動來感染幼兒,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創造,并體驗美術過程帶來的快樂,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習與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能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創造性地發展幼兒智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美術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章的總目標,確定本課題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通過了解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掌握幼兒美術教育方法,初步嘗試不同美術工具與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針對實踐教學可以靈活運用。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與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線條、形體、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愛周圍環境與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與內容美。
情感目標: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與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與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制定重點的依據是:學生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認知特點理解有限,所以只有了解幼兒繪畫的年齡特點及特殊表現,才能進行美術指導。
四、教學難點
本節的教學難點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常用方法;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系,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制定難點的依據是:我認為美術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所以如何巧妙的把情感教育與單調的技能技巧相融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難題。
五、教學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與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有兩個方面。
1 .生活經驗準備:讓學生觀察3~6歲幼兒如何進行繪畫的
2 .教材教具準備:兩組美術作品
有關3~6歲幼兒繪畫作品
繪畫工具與材料
六、教法與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與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造精神的培養;并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與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在美術學習方法中采用了"示范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后與操作之前,提供給學生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討論,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與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教學程序
(一)以繪畫作品導入課題,引導學生細致觀察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展示出兩組作品,請學生仔細觀察,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 《人投鳥一石子》。我先簡單介紹畫家的情況后,請學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么,有意識地將有關顏色與線條等造型元素的探討引入學生的視線,讓他們說說對畫中一些顏色 與線條的感受。這時,我啟發學生了解畫家運用的是一種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并請學生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這兩幅畫的整體感受,同時引出美術的相關基礎知識。
。ǘ┱故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分析掌握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這個環節為本節重點,我采取的突破策略是:
通過學生收集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先作出比較,得出最初結果。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用色,筆調方面比較凌亂、抽象;把從外面看不到的而里面有的東西也畫出來;有的畫桌子把四條腿都畫上而且一樣長;給花畫上眼睛;人的胳膊會很長很長等等。學生往往嘲笑幼兒的涂鴉作品。老師再展示相關圖片,與學生一起再進行綜合探討分析,幼兒由于年齡、心理、情感、經驗的原因其繪畫一般都非常簡單、抽象,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技能的提高,幼兒繪畫上的抽象性會逐漸減弱,他們會畫的愈來愈具體、生動、形象。探討中不僅要開闊他們的思維,還要幫助他們歸納找出最主要的、最貼近主題的內容。
在探討中主要通過啟發性提問歸納結論:
3~6歲幼兒的年齡、心理發育都要什么樣的特點?
作品都有怎樣的特征?
每個年齡段都有怎樣的變化?
總之,逐步加深學生對幼兒繪畫特點的理解。
。ㄈ┩ㄟ^講述法對繪畫所需材料、形式及種類這些基本常識進行講解。
結合繪畫工具與使用的材料講述正確的使用方法,對繪畫的形式與種類進行簡單的了解。
(四)幼兒美術教育常用的方法
這個環節為本節難點,我采取的突破策略是:
采用示范講解法對每一種方法的基本要點展開說明,然后鼓勵學生自己體驗,這樣每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老師作為引導者,如果學生發生困難,有作不下去的情況,可根據作品稍加啟發與提示。在學習繪畫方法中老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老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繪畫作品的不同。
如,學習觀察法,我引導學生對范畫的色彩、線條、造型、大小進行深入的有意識的觀察。讓學生學會從無目的,無順序,片面的觀察到有目的,有序的,全面的多角度觀察。繪畫的手段也采取開放式的:可以采用動物羽毛,貝殼,植物的葉與果實,廢棄物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操作中學生可以選擇身邊的材料:同學,窗外的景物,最熟悉的事物等,進行先觀察——繪畫——再觀察——再繪畫。
另外,如何使單調的學習方法被幼兒接受呢?我們可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力求繪畫活動游戲化。
如,吹畫游戲,吹畫即把顏色滴到紙面上,讓幼兒用嘴把水滴吹散或流淌,根據偶然效果,產生奇特的圖案,然后再讓幼兒添畫。這樣,每個幼兒的作品就各具特色,極富創造性。再如,實物拓印,許多物品的剖面都有有趣的形狀,用這些物品蘸顏色壓印在紙面上,別有一番意味,如玩具小車的齒輪,可以滾印出各種圖案,也可以用海綿、瓶蓋、玻璃球、樹葉蘸顏色拓印在紙面上,這些材料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圖案世界。
(五)教學延伸
將學生作品貼于展板,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畫完畫后的感受,同時利用這些作品回顧復習所學的知識。
請同學們感受周圍的藝術、文化氣氛,參觀博物館、參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現代建筑、家鄉風貌等,在生活中學會用美的眼光欣賞一切,感受生活與勞動傳達出來的強烈的、炙熱的感情。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自我介紹: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常德師范附屬小學的龍愛紅 。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各式各樣的水果》。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出自人教版第2冊的13課《各式各樣的水果》, 本課教材屬于“造型,表現”的領域。其主要內容是利用彩泥表現各種水果的造型,讓學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表達情感和思想。
水果是孩子們熟悉的東西,經常能夠接觸到它,對于它們的形狀、顏色也有大概的了解,但是我們在平時并不會特別刻意去觀察,對水果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所以本節課以引導學生通過眼睛觀察來進一步認識各種水果的形狀,色彩。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水果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造。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學生分析:
針對一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更要強調學生的感受、體驗和游戲性,把看、畫、做、玩融為一體。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分析情況,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各種水果造型,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創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3、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助的精神。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簡單團、搓、壓、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突破水果常規的造型和色彩。
材料準備:學生準備橡皮泥、小盤子
教師準備課件、、示范作品
教法:
1、游戲、結合引導學生動手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學法:
主動學習法:舉出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啟發學生回憶自己喜歡的水果造型與色彩,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老師示范做水果,學生仔細觀察制作過程,引導學生討論制作方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歡的水果。
三.運用水果變變,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做出有趣的水果,放入盤中,展示作品。并可以通過“選購最喜歡的水果”對作品進行評價。
一、課前延伸,溝通交流
穩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課件播放:故事導入,王母娘娘讓孫悟空尋找香甜的水果參加藩桃大會,孫悟空為了選到最好的水果,特意設了四個關,闖過四個關的才會被選上。孫悟空來到了我們這兒,看看有沒 有闖關的小勇士,能不能找到香甜的水果。
(板書)香甜的水果 老師問:想不想闖關?想不想做闖關的小勇士?想不想自己的水果被選上?看大家都這么有信心,那我們就闖關開始。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帶入故事情節,激發興趣,進入闖關行動有趣味性和競爭性,使學生能在學中樂,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出示課件:第一關:夸的香又甜,就會過這關。
師:看來這第一關是讓咱們夸夸自己吃過的,見過的水果。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水果,
[教師有意識強調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并參與其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角色變為和學生相同的參與者] 學生夸夸,讓同學和老師猜。
[本環節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三、第二關:(出示課件)都來變水果,誰的方法多
(1)橡皮泥變水果,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比一比,看誰變的快!
聽口令,拿出橡皮泥,團成球(象什么?西瓜、山楂)----搓成條----壓成餅(葉子)----捏成點 [設計意圖:采用教師與學生 比賽的方式,實質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讓學生 在賽中學,賽中樂,體會成功的樂趣]
(3)欣賞制作的范作與課本上的作品(討論怎么做的,怎么會這么象怎樣才能感覺“香甜”)
(4) 學生制作。
[設計意圖:本次練習從欣賞入手,在欣賞中發現問題,找到美感所在。評價環節注重水果的形狀、顏色,評價中注意讓學生從別人作品中發現優點,也能提出建議,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學習的能力。本環節側重技能的訓練與寫實性的水果造型。]
(1)看了大家做的水果非常高興,可是總感覺少點什么,這時候有個小神仙給悟空送來了這樣一些水果,悟空頓時眉開眼笑,‘對對對,我要的就是這樣的水果’,你們想知道小神仙到底給悟空送來了什么樣的水果嗎?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 [利用擬人化的手法初步感受水果的變化,繼而進行想象]
(2)小神仙可以做的水果我們一樣可以做對不對??
師:先來看看老師把手中的水果搖身一變成什么奇妙的樣子呢? 與我們前面做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你們也想做小神仙嗎?那我們看看哪個小神仙的本領最大,變得水果最奇特。
(3)學生暢想并開始創作
(4)評價展示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想象能力。有意識的強化欣賞,加大欣賞力度。由前一環節的寫實造型過渡到寫意造型]
五、第四關:水果大聚會,一起進拼盤
(1)教師說明意圖,將最有趣的水果放入小組的大盤子中。
(3)小組進行合理分工
[有意識的引導合作,教會學生怎樣合作效果更佳]
(4)制作開始,強調團結合作,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闖關。
[教師與學生共同闖關,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會更高。這一環節是前兩個環節的綜合運用,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六:評價展示
孫悟空看得眼花繚亂,真不知道該選哪盤好?
(1)自愿報名當孫悟空選水果,說出選這件作品的理由。
[學生角色的轉變會更具趣味性,評價的更用心,同時可以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評價過程]
。3)教師評優點,指出缺點。
七:總結
孫悟空帶著同學們做的水果到天宮給王母娘娘匯報,并且把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都告訴了天宮里的各路神仙們,玉皇大帝非常高興地說:那就請一(1)班的小朋友也來參加今年的蟠桃會吧!大家想去嗎?那就趕緊收拾好桌子上的東西并且把身邊的垃圾快速撿趕緊我們就準
備出發了。
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做到了形象直觀、條理清楚,便于學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指導!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瓶子,以廢舊的瓶子作為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既能發展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又可以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能滿足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參與中,培養起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钡侵挥薪處熿`活掌握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和幼兒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系,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大班的身體發展水平,幼兒已經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的發展幼兒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為:發展幼兒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并腿跳的基本動作。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并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所以為了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品質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
1.激發幼兒探索瓶子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協同能力。
【說活動準備】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讓材料促使幼兒動起來,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連貫性,達到活動目標。在考慮到幼兒已具備的關于瓶子的生活經驗和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準備:1.經過裝飾的瓶子若干,兔媽媽頭飾一個,小白兔、小黑兔頭飾若干,錄音機一臺;2.幼兒已經會做瓶子操;3.用粉筆畫出頂瓶走,繞瓶跑,夾瓶跳所在的區域。這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重難點】
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動作訓練,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幼兒體質,通過游戲可以讓幼兒帶著興趣完成所要求的體育練習,要求幼兒在游戲的競爭氛圍里,靈活的、協調的掌握新的動作要求。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并腿跳的基本動作要點大班幼兒正處于培養自制力、堅持性的關鍵時期,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制約自己、勸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進行規則游戲時,大班幼兒集體榮譽感增強,追求比賽結果,難免會出現破壞游戲規則的行為。規則意識的建立不是靠說教和硬性規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養,需要我們在活動中的堅持、提醒。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比賽中自覺的遵守游戲規則。
【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是幼兒的支持者、活動者、引導者。所以此次體育活動中,我克服了傳統的教授形式,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自主表達,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根據各個環節的要求和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教法:
1.講解示范法:對于體育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幼兒較快的掌握動作要領,游戲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兒因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等意外發生。但是,對于這一教法,我只是在開展游戲的環節適當的采用,因為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主的探索。
2.語言提示法: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某些具體動作要點、規則的不能完全領會。所以,我采用語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動中簡潔、明確的提示、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3.情感滲透法:情感滲透對幼兒活動中實現的情感目標的重要形式。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給予幼兒激勵和表揚,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兒獲得鼓勵的同時有助于目標的達成。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并且幫助其達到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使他們感受體育活動的過程,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練習法:幼兒對動作的練習有利于幼兒較好的掌握動作。所以在幼兒自主探索后,教師進行個別示范,再提供機會給幼兒自由分散練習也有利于后面游戲環節的開展。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小番茄也是小朋友們早已認識并喜愛的水果。我還采用了鹽用輔助材料,讓幼兒觀察物體在清水和鹽水兩種不同狀態的奇妙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小番茄在清水和鹽水的不同的奇特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還為幼兒提供了簡單而可操作的材料,用小番茄做兩個不同的實驗,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仔細觀察運用實驗得真知的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番茄在鹽水中能浮起來。
(2)、學習用猜測、實驗、觀察、比較的方法進行驗證,進一步感知番茄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看見的東西。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小番茄在兩種水里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蔽易隽巳缦聹蕚洌
透明塑料瓶(紅色、藍色)、番茄、鹽、記錄表
二、說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于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并未見過,因此,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了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小番茄在兩種水里的秘密。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實驗帶來的樂趣!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為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
“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我這里有一個番茄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番茄放在水里,番茄會怎樣?”
(出示實驗的材料,直接揭示課題并質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兒的興趣,他們眾說紛紜,表達自己的觀點。)
2、記錄活動
介紹表格“小問號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
探索記錄方法“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記錄下來”
“請你們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藍色瓶子的旁邊。再把動手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小手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里。”
3、操作活動
“請你們去做實驗,仔細觀察一下小番茄放在清水里會怎么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有趣、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導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實驗結果,既提高了幼兒間的交流,又提升了幼兒在實驗中興趣。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將你們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實驗結果!
引導幼兒用“我發現小番茄在清水里會沉到水底”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
通過比較讓幼兒明白猜想和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4、猜測活動
“現在再給你們一杯清水,還有一小杯鹽,怎樣讓清水變成鹽水呢?”
(教師示范制作鹽水,這里沒有直接出示鹽水,而讓幼兒自己來制作鹽水,給幼兒一個運用生活經驗的機會,并且可以觀察到鹽溶解的過程。)
“請你們猜猜看將小番茄放在鹽水將會怎么樣,將你們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5、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先將清水變成鹽水。
“請你們去做實驗,然后把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
6、交流總結活動
總結實驗的結論:小番茄在清水里會沉到水底,小番茄在鹽水里會浮在水面上。
7、總結,遷移
出示兩瓶水:一瓶鹽水,一瓶清水
猜猜看哪瓶是鹽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
8、延伸活動
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鹽水里卻會浮起來?請你們回家后試一試,再把你發現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在這里,活動還沒有結束更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著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并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細細的沙子》是小班下學期的一節科學活動,幼兒園說課稿——細細的沙子。教學大綱中要求小班幼兒樂意參加科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常見的個別無生命物質的特征,初步了解它們與人、環境的關系,幼兒能夠觀察并獲得粗淺的科學經驗等等。本活動中主要材料——沙子,在幼兒活動的周圍經常見到,它是自然界中較典型的無生命的物質,也非常受小班幼兒的喜歡。通過本節課引導幼兒感知沙的特性,激發其探索沙的興趣。可以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讓幼兒進一步熱愛周圍環境,熱愛生活。
本活動的重點為: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和指導幼兒的三次大的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沙的特性,激發其探索沙的興趣。小班幼兒的感知是較分散的、感性的,需要教師及時、恰當的引導,調動幼兒各個感官的參與。因此,這是整個活動的中心。
本活動的難點為:知道沙是無生命的物質。幼兒已經知道周圍的許許多多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讓幼兒理解沙子是無生命的,這對幼兒來說有點難。教師通過多次帶領幼兒觀察沙和土中植物的生長情況,來讓幼兒通過具體的實驗來明白此道理,幼教之友《幼兒園說課稿——細細的沙子》。
二、說幼兒:
小班幼兒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對周圍世界充滿了驚奇,不僅喜歡觸摸、擺弄、操作,還會提出種種問題,表現他們的渴望認識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需要;顒忧,幼兒以有了一些對沙的了解,但了解的較膚淺,不全面,較分散。
三、教法與手段:
本活動中將采用比較豐富多樣的方式來幫助幼兒學習內容。在活動中,教師的關鍵在于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有步驟的指導幼兒探索過程。教師不把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操作。將根據幼兒自己的獨特的認知特點,采用讓幼兒看看、走走、摸摸等的方法,讓幼兒通過切身的體驗來了解沙的特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四、過程設計:
1、導入:
將桌子上的東西都蓋住,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吸引幼兒注意。
大約需要二分鐘。
2、組織幼兒觀察沙,進行第一次嘗試。
教師引出課題,組織幼兒觀察沙,,“誰知到桌上方的是什么?”“用手抓一抓沙,看看手上怎么樣?”“仔細看手上的沙是什么樣的?”“抓一把沙,從高出往下飄,有什么現象?”“用最吹吹沙,沙會怎么樣?”“我們用點水澆在沙灘上看看有什么變化?再用手抓潮的沙,能發現什么?”
在幼兒操作后,教師引導幼兒小節:松、散、細細的,在沙灘走感覺很松軟,倒水的地方會凹陷下去,潮的沙有粘性,能粘在手上。
大約需要十分鐘。
3、做試驗,說明沙里不能種莊稼,進行第二次嘗試。
“小朋友,你們知道沙有用嗎?”“沙子里能種東西嗎?”做實驗沙和土都種秧,看看最后長成什么樣?教師在平時帶領幼兒給生長在沙土中的植物澆水,過一段時間后,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沙和土中植物的生長情況。
教師小節:沙里不能種莊稼。
這一部分課上進行不完,需要在課后繼續進行觀察。課上這部分需要五分鐘。
4、組織幼兒玩沙,進行第三次嘗試。
帶幼兒拿工具到沙坑玩沙,并制作作品。
大約需要五分鐘。
5、教師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大約需要二分鐘。
【幼兒園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07-27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范文集錦九篇08-07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08-03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范文集錦7篇07-08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范文集錦五篇07-02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范文集錦六篇06-15
幼兒園說課稿集錦4篇06-15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范文集錦7篇08-10
有關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范文集錦6篇08-08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范文集錦五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