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音樂的享受。《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誼。
這個音樂游戲的由來是這樣的:我班幼兒很喜歡聽故事,經常要老師講故事給他們聽。有一次在講過《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后,他們對故事中出現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尤其喜歡,第二天就有好多小朋友還纏著我說:“老師,你再講一遍《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于是,我就又講了一邊。過后的幾天里只要是課間一有空,孩子們就要聽這個故事,我就在想他們這么喜歡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不如把這兩個人物形象放進游戲中,他們肯定會很喜歡。因此就有了音樂游戲《高個子和矮個子》,在這個音樂游戲中,我讓幼兒先是觀察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身高,得出高個子和矮個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出現游戲規則,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2、說目標:
(1) 能感知明顯的高音和低音,初步培養幼兒聽覺能力與動作反應能力。
音樂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
(2)在玩的過程中遵守游戲規則。
(3)進行創編游戲:增強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與能力。
皮亞杰指出:在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游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
3、說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對游戲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游戲內容的理解,加強游戲的趣味性,我適當地使用了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圖片各一張。
(2)用紙做高高的帽子和平頂的帽子,每樣都是人數的一半,達到幼兒人手一份。
(3)樂器:沙球和木魚各一個。
(4)大小標記各一個。
4、說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讓幼兒會聽音樂進行高個子和矮個子走路。通過觀察比較、參與體驗、分組游戲、師生交流等,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自始至終能保持愉快的情緒。
活動的難點是遵守游戲規則,讓幼兒知道什么時候高個子走路,什么時候矮個子走路,并進行創編游戲,這時我就利用上數學活動時學過的大小標記,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從而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以示范講解法、游戲法,讓幼兒學會并掌握正確的玩游戲方法;在游戲過程中用引導法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從而獲得游戲帶來的快樂。我還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實踐體驗、大膽探索等學法,在玩中學,學中玩。讓教法與學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讓目標能得以落實。
三、說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并進行創編高個子和矮個子。
出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問:
(1)這是誰呀?(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2)你們看看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樣高嗎?(不一樣)誰高?誰矮呢?(白雪公主高,小矮人矮)
師:我們把比較高的呢叫高個子,比較矮的叫矮個子。
(3)接著問:誰來學一學高個子、矮個子呢?提醒幼兒學高個子時應盡量地踮起腳尖、雙手往上伸;學矮個子時盡可能地往下蹲。最后集體模仿高個子、矮個子。
這一開始部分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啟發想象來進行創編模仿高個子和矮個子,為后面要進行的游戲做好鋪墊。
2、學做游戲《高個子和矮個子》。
(1) 剛才我們學做了高個子和矮個子,現在,我們就來玩一個《高個子和矮個子》的游戲,師出示兩頂帽子,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這兩頂帽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一頂高高的,一頂平平的)
(2)猜猜看,這兩頂帽子給誰戴的呢?
(幼兒自由猜測)師:高帽子給高個子戴,平平的帽子給矮個子戴。
(3)介紹游戲規則:高個子和矮個子不是一起走路的,要聽鋼琴的“命令”——高個子聽到高音走路(教師可在鋼琴的高音區奏和弦),這時矮個子不能走;當矮個子聽到低音時才能走路(教師可在鋼琴的低音區奏和弦),這時高個子不能走。請幼兒仔細聽兩段音高完全不同的和弦,清楚高音時高個子走,低音時矮個子走。(教師可彈奏兩遍音樂)
(4)請兩名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表演:分別戴上高帽子和平頂帽子,扮演高個子和矮個子聽音樂走路,讓全體幼兒進一步熟悉明白游戲的玩法。
(5)全體幼兒分兩組游戲:一半戴上高帽子做高個子,另一半戴上平頂帽子做矮個子。再次強調游戲規則:應按規定的音樂做高個子,矮個子聽音樂走路。
(6)交換角色,再次游戲。
(7)小弟弟戴上高帽子做高個子,小妹妹戴上平頂帽子做矮個子,進行聽音樂走路游戲。
(8)交換角色,再玩一遍游戲。
3、運用樂器游戲:
(1)出示沙球和木魚:
剛才我們的高個子和矮個子聽著鋼琴的命令進行游戲,接下來我們要聽沙球和木魚的命令來做游戲。介紹游戲規則:沙球聲——高個子走路,木魚聲——矮個子走路。幼兒分兩組進行游戲。
(2)交換角色再玩一次。
4、引導幼兒創編游戲:
(1)小朋友剛才的游戲真好玩,看有兩個標記朋友也想來和我們一起玩。(出示大小標記)你們高興嗎?讓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表演,全體幼兒做一遍動作)。
(2)大標記做高個子,小標記做矮個子,等一會聽到高音時大標記走路;聽到低音時小標記走路。(先請兩個幼兒上來進行表演)
(3)全體幼兒分兩組進行游戲:一半做大標記聽高音走路,這時做小標記的不能走路;另一半做小標記的聽到低音走路,做大標記的就不能走路。
(4)交換角色再玩一次游戲。
5、結束部分:
我們班還有好多小朋友呢,他們可都喜歡你們今天做的這個游戲,我們邀請他們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吧!
小班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在這兒分享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次說課我感到非常高興。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顏色》,我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二、說活動目標。三、說活動重難點。四、說活動準備。五、說教法、六、說學法。七、說活動過程。八、說活動反思。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布滿顏色的世界里,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現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彼晕以O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藍綠”。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游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欲。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難點:讓幼兒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磁性教具,這四種顏色的氣球及環境布置,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游戲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游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并盡量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ㄒ唬┱J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色彩鮮艷的氣球”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接著,通過出示磁性教具教幼兒認識顏色,
。ǘ⿲ふ蚁鄬念伾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讓幼兒在教室里找出相對應的顏色,再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說一說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么東西?在這
里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松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相對應的顏色,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
。ㄈ┱翌伾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找氣球,說顏色”的游戲,我先讓幼兒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氣球,然后引導幼兒說出這個氣球的顏色,如果說對了,就把這個氣球將給這個幼兒。在這個環節中我始終是孩子發展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通過讓幼兒在游戲中找一找、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著知識經驗。
我在本活動中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系。
九、說活動反思
1、課前準備還不夠充分,教具不夠新穎。
2、在教幼兒認識顏色時,方法太單一。
3、應變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回答幼兒的臨時性問題。
4、讓幼兒找相對應的顏色時,只把幼兒的思維限制在教室里,不能使幼兒大膽想象,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給幼兒更大的空間,讓幼兒大膽走進生活,勇敢說出生活中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本次活動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球是幼兒比較喜歡玩的運動器械之一,在秋天這一季節,人們應該增強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以防秋天帶來的腹瀉、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里、幼兒園里到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皮球、足球、橄欖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鉛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滾球、投籃、拋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兒雖然知道各種球,但是對球的種類、質地、作用、形狀、特點、玩法等還不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有關球的知識,通過各種球類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心態,體驗合作樂趣,激發幼兒集體榮譽感,增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情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藝術、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A、通過操作摸弄,激發幼兒對球在水中沉浮現象感興趣。B、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C、學習運用三種以上的`油畫棒進行涂色、滾畫,從中感受多種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夾球,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樂一起快樂的游戲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幼兒分組探索,老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分組探索,并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力較弱的幼兒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球滾畫。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互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活動價值,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
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和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運用實物展臺觀看各種球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和區分各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球,讓幼兒對球的種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更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的才襖做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次活動有幾組操作活動:A探索水中的球。B、滾球畫。C給球寶寶設計服裝。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來。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球的外形特征、特性、玩法的多樣性,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記一記、畫一畫、滾一滾、夾一夾中來認識各種類型的球。
3、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
使幼兒獲得探索球的興趣,知道有的球水中會浮上來,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工具會把球夾出來……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有:
1、表達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球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征,然后用語言說一說表達出來,教師再出示準備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探索球的興趣。
2、嘗試法:
《綱要》指出教師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在探索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四組:A玩水中的球、B進行滾球畫、C嘗試用各種工具夾各種類型的球,D給球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通過分組探索,幼兒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有的工具能把球夾起來,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夾出來……。
3、體驗法: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愛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師讓幼兒體驗觀察球在水中的變化,增加幼兒探索球的興趣,同時,讓幼兒在游戲學會自主探索、觀察、合作、分享等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采用了環環相扣的組織程序,活動的流程為:激發興趣、觀看圖片——分組探索——交流探索體驗,展示作品——游戲《大皮球》。
。ㄒ唬┘ぐl興趣、觀看圖片:
《綱要》提出: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教師以球寶寶來班級做客為線索,通過實物展臺觀看球的圖片,讓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征,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分組探索:
當老師帶領幼兒參觀準備的材料時,幼兒對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他們想動手試試看看水中的球是什么樣子的,想用夾子玩玩球會發生什么樣?想把珠子放在盒子里滾一滾會出現什么圖案……,幼兒就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兒不知不覺的在邊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體驗,展示幼兒作品。
《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并發表不同意見,幼兒在分組操作完后,同伴間會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后的感受,因此及時設問:“你在玩時發現了什么,你給球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你用了什么珠子進行滾珠畫……”幼兒通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會浮出來,珠珠球在水中會沉下去,大夾子不能夾起珠珠球,并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從而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老師再通過實驗驗證,讓幼兒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夾子與球的關系,代替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又能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ㄋ模┯螒颉按笃で颉
活動結束,我讓幼兒一起跟著《大皮球》的音樂一起玩游戲。
讓幼兒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還可以通過音樂《大皮球》來游戲,增加幼兒活動的樂趣。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可愛的小豬》是根據年級組課題《幼兒泥工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實踐與研究》,并結合本班幼兒興趣特點及發展水平設計的一個生成活動。通過《可愛的小豬》這個活動,讓幼兒在團一團、搓一搓、壓一壓、捏一捏的過程中,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感受、體驗創造美的快樂和自豪。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年級組課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學重、難點,設置以下的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橡皮泥搓、團、壓等技能表現小豬的基本造型。
2.體驗泥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我把目標中運用捏、搓等技巧做出各種姿態的小豬作為活動的重點。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偏小,小肌肉不發達的特點,我把熟練掌握捏、搓這兩樣技巧作為活動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新《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應以幼兒的自主參與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樂。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棉簽若干。
知識準備:了解小豬的生活習性。
四、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幼兒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地指導。
1.游戲情境法:通過歌表演《小豬睡覺》,萌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引入到活動的氛圍中。
2.教師講解示范法:因為幼兒的操作技能是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雖然幼兒已有一些操作技能,但是要隨心所欲地制作出藝術作品來,還需要教師的指點、講解和啟發。如:師生共同了解對各式服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教師作適當的講解和啟發。
3.激趣法;根據幼兒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觀看作品展覽會,從而激發幼兒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求知欲望,使幼兒已有的審美經驗得到擴展、啟發,以最終的藝術創作作好鋪墊。
五、說活動設計特色
1.創設豐富、多元的活動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為幼兒創設的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因此,本次美術活動中融入了很多元素,符合小班幼兒教學本身的需要。
2.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性"。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美術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趣"字。因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逼真的場景,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情境表演、畫面欣賞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3.活動形式凸顯游戲性。
新《綱要》的精神"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年齡越小,游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在小班教學活動中,將適宜的游戲與相應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經驗,感受美術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因此,為完成活動目標,我將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在本次活動中,從導入活動歌表演《小豬睡覺》到傳授泥工技能中游戲兒歌的運用以及活動評價時組織幼兒參觀作品展覽會等游戲的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為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班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表現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注意游戲化、情景化。《綱要》中對教材的選擇有這樣的一段話:教材的內容應源于幼兒現實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而應彩云老師也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辫b于以上種種原由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好聽的聲音》這一題材作為本次活動內容。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幼兒快樂情緒的激發、傾聽感受、操作體驗為主要目的,在活動中滲透多種知識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本次活動目標定為: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于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為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重點: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
難點: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根據以上三條目標定向作如下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PPT。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顒又辛η笮纬伞昂献魈骄渴健暗膸熒印R虼,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秘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后,采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裝一裝,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瓶子發出聲音。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品嘗游戲的環節中,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來猜測軟硬糖果分別能發出大鼓還是小鼓的聲音。
3、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聽聲音,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演示法:通過多媒體,把生活中的聲音放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币虼,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猜猜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對探索用不同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產生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我采用自編的小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讓手中的瓶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3、游戲法: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在吃吃玩玩中感受到硬糖果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軟糖果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采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 “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說教學過程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教學活動,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聽音伴奏——品嘗區分——延伸活動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聲音,讓幼兒用耳朵聽一聽、猜一猜,激發著孩子辨聽來自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2)、動手探索
根據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提供了塑料小瓶,小盆,黃豆若干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松的活動氣氛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搖搖,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3)、聽音伴奏
在自由探索過后,我就采取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4)、品嘗區分
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我就請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5)、延伸活動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附: 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一)、生活中的聲音
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ǘ⒆屝∑堪l出聲音,為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里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這里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
3、(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4、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ㄈ⒂變和ㄟ^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ㄋ模、為“大鼓小鼓”唱歌,邊搖瓶子配樂曲邊唱歌。
五、活動延伸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小班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中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故事教學《方臉和圓臉》。
一、分析活動教材
語言故事《方臉和圓臉》選自小班第二學期的主題活動。這則故事雖然是老教材,但蘊含著諸多的教育價值。所以我從以下四方面對教材進行了分析。
1、故事的情節:故事從老公公老婆婆因分家引出矛盾,在分家中發現生活中的物品有圓有方不能分開。故事情節幽默有趣,從一開始分家里的物品到后來分凳子、被子、房子時發現東西不能分開,最后發現臉上的五官也有圓有方不能分開?吹竭@里時,我們都會為此啞然失笑。老公公老婆婆的情感也從分家時的氣憤到最后的兩人相視一笑,說不分了不分了的喜劇結束。讓整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情感也隨之不斷變化。整個故事富有懸念,結局又在預料之中,充分表達了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2、故事的內涵:整個故事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生活當中,方形和圓形是相互聯系的,各有各的用處是不能分開的,同時也升華為人與人之間不分開的美好情感。故事不僅有欣賞性,又有科學知識滲透其中,還有社會情感潛移默化,多方面的有機結合,能讓一個活動體現多領域的發展。
3、故事的語言:整個故事運用了大量的對話,體現了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很好的描述了吵架、分家的過程。小班幼兒是語言發展敏感期,這則語言以短句為主,通俗易懂,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理解。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感受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最后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2、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形狀,初步了解物體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的形狀特征。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感受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最后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活動難點:初步了解物體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的形狀特征。
三、活動準備
背景圖片、貼圖教具、PPT
四、活動流程
《指南》: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我把活動的主線通過幼兒的已有經驗——欣賞理解故事——發現故事矛盾——建構新的經驗——生活延伸進行開展本次活動。
主要環節
主要策略
設計意圖
一、經驗回顧
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通過談話,回顧生活中圓形的東西,方形的東西。
二、分段講述理解故事內容
對比老公公老婆婆的臉型,區分圖中物體的形狀。請幼兒游戲操作對比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進一步感知與發現圓形物體與方形物體的主要特征。通過分家游戲引出學習的矛盾,認識到有的物體是圓形和方形不能分開的。
三、完整欣賞故事
加深理解故事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四、經驗延伸
提升原有經驗
觀看討論PPT
認識生活中圓形和方形共同存在的東西,明白有的時候方形和圓形是各有各的用處不能分開的道理。
五、我的重難點突破
1、前期準備工作
對故事進行改編,更適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征。比如故事中:椽子幼兒在生活中沒有見過,沒有經驗。我就用圓圓的窗戶來代替。故事中的褂子,還有走路用方步。離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遠,我就省略了這些內容。在故事當中,有的語言比較書面化,我進行了改編,讓語言更易于幼兒理解。比如說,吵了嘴。我就用吵架了代替。這樣的改編更容易讓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幫助突破活動的重點。
2、教學準備的重難點突破
重點的突破——教具:貼圖教具具有靈活性的特點,便于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邊講故事邊操作,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
難點的突破——活動教具、PPT:通過活動教具演示和多媒體的形式,直觀形象的讓幼兒了解物體中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的形狀特征。
3、教學環節的重難點突破
。1)經驗回顧
幼兒對于方形和圓形的理解來自于生活,而我把這種生活經驗直接引入到故事當中,為后面的學習不僅引發了興趣而且奠定了知識經驗的基礎。同時將難點前置。
。2)分段講述理解故事內容,將故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初步理解故事:我將故事從頭講述至——分家吧,講述兩遍。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初步理解分家的含義。
第二部分設置故事懸念,由分家引發矛盾,發現故事當中有的東西是不能分的。
第三部分引發故事高潮,引導幼兒觀察老公公老婆婆的臉型發現有的東西有圓有方不可分的道理,并且感受老公公老婆婆在一起的美好情感。
(3)難點突破:在活動分段講述的第二和第三部分,通過圖片操作結合故事講述,直觀的看到物體有圓有方是不能分的。
在最后經驗延伸活動當中,出示實物圖片,更加深層次的幫助幼兒理解物體方中有圓,圓中有方,不可或缺的道理。
活動的反思:在本次活動中,我發現有少數幼兒的積極性還不夠,需要加強調動,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
小班說課稿 篇7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于鞋子的反正總有不少幼兒分不清楚,每次午睡起床后老師總是一個個幫他們糾正,但效果不很理想,總有不少幼兒還是穿不對。為了讓小班幼兒能很快并正確地分清反正,學會自己穿鞋。我設計了“小腳找朋友”這一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區分鞋子的反正,并能自己穿鞋。
活動目標:
1、認識鞋有反正,學會區分鞋的反正并自己穿鞋。
2、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擬人化鞋樣兩雙(分別是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剪好的鞋樣及畫好的鞋印若干,配樂兒歌《小鞋朋友》,鋪有地毯的場面以備游戲用。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對笑嘻嘻的小鞋,一對生氣的小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它們怎么了?你們知道它們為什么不高興?為什么高興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一雙鞋穿對了,小鞋高興;一雙鞋穿反了,小鞋不高興,教師并啟發幼兒說出小鞋穿對了時是碰碰頭,小鞋穿反了時歪歪頭不高興。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現在我們聽一聽小鞋朋友是怎樣說的,進一步鞏固對鞋子反正的認識。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幼兒聽配樂兒歌《小腳找朋友》(兩只小鞋,一對朋友。穿對高興,微笑碰頭。穿錯生氣,噘嘴歪頭。)使幼兒明確判斷小鞋穿對穿錯的辦法是看看小鞋是碰頭還是歪頭。
3、游戲:給鞋樣配對
教師將不同顏色大小的鞋樣擺放在一起,請幼兒從中找出一雙鞋樣進行操作,教師適時引導,用兒歌的關鍵話語“噘嘴歪頭,微笑碰頭”來幫助幼兒學會分辨鞋樣的正確擺放方法。教師將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幫助鼓勵。
4、游戲:找鞋穿鞋
幼兒脫下自己的鞋,教師將幼兒的鞋打亂用布蓋上。
師:你們的小鞋朋友跑到布下面藏起來了,快把他們找出來,然后擺成好朋友,教師邊朗誦兒歌邊指導幼兒按兒歌的提示將鞋擺好,然后鼓勵他們自己穿鞋,對個別幼兒加以幫助和指導。幼兒穿上鞋子到戶外做游戲,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鞋樣、鞋印、娃娃和玩具鞋,幼兒可練習拼擺和給娃娃穿鞋。
評析:小班幼兒年齡小,本活動教師通過擬人化的小腳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又泻唵蚊髁说膬焊瑁層變汉苋菀桌斫,小鞋穿對碰頭,穿錯歪頭,進一步鞏固小鞋的反正,并通過游戲“給鞋樣配對”“找鞋穿鞋”讓幼兒通過“做中學”的理念,真正分清反正。整個活動以游戲為主,設計非常自然順暢,著眼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而大大地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班說課稿 篇8
選自《中國幼兒百科畫冊》下學期,我之所以選擇此次活動,是由于按物體輪廓涂色是小班繪畫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種表現技法。對發展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群、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在汽車的輪廓內能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正確使用油畫棒,并在此過程中能分辨幾種基本的顏色。
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涂色。
2、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涂色。
本次活動的重點:認識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涂色。難點: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涂
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愉快的進行活動,積極投入活動中,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磁帶、錄音機等,還有印有汽車輪廓的紙。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三部進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美妙的汽車展的情境,引起
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第二,采用講解演示法,通過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會涂色。第三,首尾響應,以汽車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解。
。ㄒ唬┣榫硨。
"今天,我們小二班要開一個汽車展覽會,你們想開嗎?"這樣的問話一定能讓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興致勃勃地參與涂色活動。師幼一起聽音樂,做開汽車動作。開到目的地,"。∵@里的汽車真多呀"然后,讓幼兒看看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顏色的汽車呀,在這里教師可適當提醒幼兒不知道可以問老師,或者問知道的小朋友。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很強,他們能夠正確地辨別多的顏色,但都不能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種顏色,不加選擇地進行涂色活動,也不知道換顏色,有的一種顏色一直用到結束。于是在活動中,通過提問:"在小樹下的汽本是什么顏色的?小狗開的汽車又是什么顏色的呢?"觀察了這么多汽車以后,教師可以以提問方式讓幼兒參與涂色活動"你們想不想也把你們的汽車拿到汽車展上去展覽呢?"這時幼兒一般都想親身體驗活動的樂趣。
。ǘ┲v解法深入掌握。
運用講解法讓幼兒掌握涂色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著重體現以幼兒為中心教師為輔的教育思想。首先我請個別幼兒在其他幼兒面前嘗試涂色活動,在他涂色的過程中進行鼓勵、幫助,并作簡單的點評,讓
幼兒更理解涂色的每一個細節。如果讓這個幼兒涂完整輛汽車,顯示時間不允許,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他孩子也會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涂完一小塊面積后,就可以由教師來完成了。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要求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來回反復地涂,盡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輪廓線外,能使用不同顏色涂色。在幼兒涂色過程中,教師邊看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坐姿等。完成涂色活動后,教師可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ㄈ┳髌贩治觥
教師可選擇涂的較好的作品開始講解,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均勻度上自由評說,當然,除了對幼兒作品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橫向比較外,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個別幼兒的縱向比較,讓他們知道色彩豐富、涂色均勻的作品才好,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從活動中獲得成功、快樂的體驗。
活動廷伸:
小朋友們畫了這么多漂亮的汽車,是不是也畫一些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一些呢?
小班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紙朋友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們寫寫畫畫也離不開它。隨著幼兒活動的豐富,幼兒接觸到更多的紙。在水墨畫活動中小朋友提出:宣紙為什么特別軟?在手工活動中提出;卡紙為什么這么硬?的疑問。
〈〈綱要〉〉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方式表達、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的目標。認識〈〈紙〉〉是選自大班領域或毆打能夠科學領域的內容,它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而且在探索的過程中能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了達到此目的,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其中〈〈神奇的紙世界〉〉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紙的種類、特征和用途。因此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了解不同紙的特點,難點是通過記錄的方法比較紙的不同特征,為解決這些問題,制定的目標如下:
1、通過動手動腦的活動了解幾種紙的特征及用途。
2、學習記錄、比較的方法。
3、教育幼兒愛惜用紙。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順利的開展活動,我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的紙和紙的資料,在本活動中主要有:幼教
1、用各種紙布置的“神奇的紙世界”
2、各種紙、顏料、記錄表、筆等。
三、說教學方法:
1、情境激趣法:
教師設計了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以神奇的世界為題讓幼兒到其中去探索。再以神奇博士的測試為題,引導幼兒用比較記錄的方式尋找紙的秘密,保持幼兒活動的習慣,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
2、自主探索法:
幼教歡迎您活動安排了三次的探索,三次探索活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又是層層遞進的。第一次到神奇世界中尋找秘密,是讓幼兒發現不同種類的紙;第二次游戲是為了尋找出紙的特種,發現紙可以撕、揉、折等特征;第三次探索為神奇博士解迷,是讓幼兒比較發現不同的紙軟硬、吸水性也各不相同。
3、記錄表訴法:
活動中在每次的探索后都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幼兒還可以邊說邊演示,讓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發現。在第三次的探索中,讓幼兒運用表格繪畫記錄的方式,比較紙的異同,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4、情景演示法:
教師在活動的最后,以實驗的方法演示燃燒的紙的過程,讓幼兒了解紙具有可燃性的特點。讓幼兒已經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過來,給幼兒深刻的印象,并借此機會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四、說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紙的種類。
活動一開始就以帶幼兒到神奇的世界參觀,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用手摸摸、看看、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不同類型的紙,讓幼兒療饑餓紙的種類。
2、通過自由游戲,發現紙的特征:
本環節請幼兒自由的取紙,玩紙,并跟其他人說說自己是怎么玩的,教師適當的提示幼兒:“你把紙揉揉看看有什么感覺?”“你用這種紙折一折?”讓幼兒發現可以撕、揉、折的特點,并通過活動后的提問引起下一環節的重點:哪些紙硬?哪些紙軟?哪些會吸水?哪些不會?
3、操作記錄,比較紙的異同:
第三次活動,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請小朋友比比紙的軟硬,吸水性,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并介紹自己的發現,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小結紙的不同,進一步讓幼兒了解紙的特征。
4、實驗演示:
活動結束前,通過教師的實驗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真實的情境讓幼兒清楚的了解紙的可燃性,并借此契機來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5、活動延伸:
教師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來完成這一主題,其中包括:看錄象、做實驗、紙藝制作等,因此我們在區角中準備了更多的紙和其他的材料,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紙的特點。
小班說課稿 篇10
一、說設計意圖
洞洞隨處可見,家里,學校,馬路上,公園,自己身上通過這個活動讓小班的孩子們用眼睛多觀察自己周圍的一些東西,引起他對周圍現象的興趣,幫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這些洞洞,雖然大小,形狀不同,但是都是有用處的。這個環節活動是一個探索,螞蟻的洞,老虎的洞,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洞,有一種趣味在里面,然后進行一個探索。
二、說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講講自己發現的各種洞洞,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找洞的樂趣。
2.培養思維的發散能力。
3.初步嘗試能夠合作解決問題。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于:認識身邊的洞洞。為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襪子,皮球、紙、剪刀。
三、說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痹诒敬位顒又,我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
通過小魔術,讓幼兒通過老師剪刀的簡單的操作直觀的感受洞洞。
2、發現探究法
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我安排了兩次嘗試,第一次讓幼兒尋找,那些地方有洞洞,培養幼兒的觀察習慣;第二次超級變變變,讓幼兒想辦法讓小球鉆過,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3、游戲法
小班的幼兒精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好動是他們的突出特點,通過超級變變變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快樂。
四、說學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讓幼兒不斷的觀察發現,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此同時讓幼兒學會與小伙伴們合作。
五、教學過程
我采用了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導入活動——發現身邊的洞洞——和洞洞做游戲。
1.導入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活動的最開始我使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東東的興趣,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并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通過自主探索,說一說,主要認識身體讓的各種洞洞,簡單了解每個洞洞都有自己的作用。
3、游戲活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痹诔壸冏冏冎校層變阂贿呌螒,一邊利用自己身體變化出各種洞洞。
六、說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洞洞來進行。本次活動,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洞洞的樂趣。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07-20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十篇06-15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總九篇06-09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06-19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十篇06-04
實用的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07-07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06-05
有關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集錦5篇06-08
有關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九篇07-24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