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9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币虼宋覀儚暮⒆訉嶋H出發,聽到孩子們談論星期天去紅梅公園看梅花,突然意識到現在正值梅花開放季節,由于梅花在我們生活中很少有見過,孩子們更缺乏了解,于是我根據課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梅花,并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梅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學會從觀察中獲得梅花的基本特征。
2.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美,體驗吹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征。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作了如下準備:
黑顏料、紅印泥、白紙、餐巾紙、范例、梅花的課件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采用:
觀察法:通過播放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發揮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范法: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的目的。
另外將提問法、語言激勵法、討論法、貫穿在活動中的每個環節中,以輔助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師出示梅花,引導幼兒觀察梅花的基本特征。
教師:春天來了,梅花露出了美麗的笑臉。你們看梅花漂亮嗎?說一說你看到了那幾種顏色的梅花?說一說梅花的基本特征?
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新的本領,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畫梅花。
二、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
教師出示并分析范例:這張畫上的梅花樹樹干和樹枝是用黑色黑顏料吹出來的,等顏色干后再用手指蘸紅顏色點上梅花。
教師示范講述吹畫梅花方法:先滴幾滴黑顏料在作業紙下部適當位置,對著黑顏料往前吹,并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態。吹好樹枝后稍等一等,待干后用手食指蘸上紅印泥,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畫出梅花。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好后要在餐巾紙把手擦干凈。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在畫面上練習吹畫梅花。幼兒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梅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盡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總體評價,結束活動。
讓每個幼兒把梅花貼在墻上組成梅林,供大家欣賞。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分析
《小花籽找快樂》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等事物以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引導孩子們理解和感受作品。故事中大量的角色對話親切、自然,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孩子們復述和進行角色模仿。是一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好教材,適合在中班進行教學。本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孩子們理解故事情節,知道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大家服務。本活動的難點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讓幼兒感受和懂得幫助別人會獲得快樂的道理,從中受到心靈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教學目標
1、運用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豐富詞匯:快樂。
2、讓幼兒懂得為大家做好事自己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萌發樂于助人的情感。
3、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中班的孩子有意注意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我們老師在活動中要巧妙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課件等多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們。在引導孩子們欣賞、理解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要把握主線,通過講述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來發展孩子們的觀察理解、語言表達等能力,引導孩子們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毒V要》中提出語言學科主要就是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本活動以快樂情感體驗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快樂欣賞故事、快樂參與活動,培養積極的快樂情感。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本活動我主要采用了直觀演示法、情境表演法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和展示,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顒又兄饕\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角色配音,讓故事角色與幼兒產生互動,如:小花籽和小朋友問好以及小花籽感謝的話語和對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等,變教師的引導語為課件中角色來和幼兒對話,產生互動,引起幼兒的傾聽,在這種互動中與幼兒產生了共鳴,幼兒易于理解,善于接受。
情境表演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通過扮演角色表演,讓幼兒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加深幼兒對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兒童愛玩好動的心理特征。表演既可以是分角色的會話表演,也可以是制作簡單道具上臺表演。在本活動的第三個環節,在孩子們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我讓幼兒戴上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等的胸飾進行故事表演,重點練習角色的對話:“快樂、快樂,我給大家**、大家喜歡我”,幼兒通過通過動作和語言的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并能較好的集中幼兒在活動中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環節,設計活動如下所示:
1、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的主題
2、理解故事內容,講述故事的情節
3、進行角色表演,體驗快樂的真諦
。ㄒ唬、導入部分:出示主要角色,激發幼兒興趣
1、《幸福拍手歌》引導幼兒體驗快樂的感覺。
“小朋友,快樂的時候你們會干些什么呢?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表演表演吧”。
2、出示動畫課件“看,這是誰?”用課件錄音告訴幼兒是小花籽。由此引出小花籽也要出去尋找快樂。
。ǘ⒗斫夤适聝热、講述故事主要情節
1、教師有感情地分段講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
講完第一、二段后,提問:
、俟适轮械男』ㄗ褟膵寢尩膽牙锉牧顺鰜,它要去做什么?
、谛』ㄗ言诼飞嫌龅搅苏l?它們是怎么說的?
要求幼兒用作品中的語言連貫地回答,并分別學說角色的對話。
在第三至五段分段講述后,教師采用與第二段相同的方法提問,重點引導幼兒講述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塾懻摚禾枴⑿▲B、蜜蜂、青蛙為什么感到快樂?(在幼兒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配上動畫課件,來激發幼兒看著畫面講述的興趣。)
、苷l能幫助小花籽想辦法,讓它找到快樂。(開放性提問,有助于啟發孩子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幫助小花籽,從而發散幼兒的思維。只要是孩子說的方法可行、適合我們都要加以肯定。討論法,讓幼兒在小組展開充分討論,大家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對自己、對同伴的口語表達、分析判斷、思維能力等也是一個促進和提高)
、萁處熤v述故事最后部分提問:小花籽找到快樂了嗎?它為什么很快樂?
2、完整欣賞動畫課件配上動畫、錄音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給幼兒呈現一個完整的作品,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文學作品的語言美,進一步發展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真正體現一個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教育教學價值。
。ㄈ、進行角色表演,體驗快樂的真諦在幼兒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讓幼兒戴上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等的胸飾進行故事表演,能讓孩子們得到充分的表現的機會。中班孩子好動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行為處在自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好模仿、樂于扮演角色,喜歡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體驗成功,獲得發展。我們教師要在活動中為他們搭建適合他們的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在角色的表演中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快樂,也體驗表演本身所帶給孩子們的快樂。
。ㄋ模⑦w移故事主題,進行思品教育。
通過討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服務的,做個樂于助人的人。可包括三個方面:(1)家庭;(2)幼兒園;(3)社會。進行品德教育。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本活動意在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二)說活動目標: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把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動機和探索的興趣,實現音樂教育對幼兒情感、個性、社會性的發展作用。為此,我為本次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趣,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2、學習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體驗邊玩邊唱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能在歌曲的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活動的難點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開展過游戲活動《小烏龜背東西》,讓幼兒有背東西的經驗。
2、物質準備:歌曲磁帶、錄音機、自制圖譜、烏龜娃娃。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同字形,以利于幼兒進行表演。
(五)說教法:
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游戲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
游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從幼兒認識事物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它以看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更生動活潑,幼兒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提問法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已有經驗和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系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說說、動動的輕松氣氛中運用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歌曲圖譜了解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在此次活動中我提供許多機會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說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熟悉旋律:以烏龜娃娃做客的形式引入,讓幼兒聽著歌曲的旋律學小烏龜背東西,看看說說小烏龜背東西怎么樣?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欣賞歌曲:教師清唱歌曲后提問:你剛才聽到歌里唱了什么?小烏龜背了什么東西?心里怎樣?來引導幼兒說,幼兒回答后,教師要把句子唱出來。(老師要鼓勵幼兒表述完整,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3、觀看圖譜:根據圖譜學習理解歌詞內容,引導幼兒在間奏處不唱歌有節奏做動作。幼兒在學說歌詞的時候,配上此句的琴伴奏,讓幼兒更熟悉這首歌曲的旋律。
4、整首學唱新歌
(1)師生齊唱(師用表情手勢,引導幼兒唱時注意在間奏處停下來做動作。)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個別領唱集體用單音字伴唱、小組、男女分開唱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5、創編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創編間奏處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的動作,并引導幼兒互相學習,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6、延伸活動:幼兒到戶外邊聽歌曲邊和教師一起玩《小烏龜背東西》游戲。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利用游戲結束自然又輕松,可以讓整節課推向高潮,令人意猶未盡。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說教材、說幼兒:
文學作品對幼兒發展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遠遠超過我們已有認識的意義。80年代以來,兒童語言學習系統理論逐漸讓人們明白了一點,兒童語言發展有賴于3種知識的整合習得:社會知識,認知知識和語言知識!断腼w的小象》這個文學作品不僅向幼兒展示了豐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為幼兒提供了這3方面協調擴充經驗的機會。
故事中從小象形象活潑可愛,由于自己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從一開始想學飛,到在學習飛翔的過程當中遇到了麻煩,再到后來與身邊的小動物以及爸爸媽媽交流后,小象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氣大也是一種能夠幫助人的能力,千萬別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構思新穎,易于幼兒理解、接受。有趣的情節畫面能引起幼兒好奇,有利于幼兒拓展自己的思維與經驗進行大膽猜測、想象。同時本內容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現有水平,也就是說這個文學作品接近中班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就是發展幼兒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感受能力,也就是對幼兒進行良好社會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動設計時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則:1、注意兒童獲得經驗的原則。2、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相互滲透的原則。3、教師與兒童相互作用的原則。
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擴展幼兒的詞匯量,培養他們自覺獲取語言材料的能力"、"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等,根據以上綱要精神,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點,圍繞活動的具體內容,程序方法,我對活動目標進行領域間有機的整合,制定了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
2、能力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認知目標: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我將"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將目標三"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讓幼兒通過觀察掛圖結合形象生動的故事講述,以及圍繞故事情節進行回憶、提問、梳理等手段來實現活動的重點。通過出示句型圖譜"我不會……,可是我會……"來鼓勵幼兒用此句型進行完整講述來突破活動的難點。
說準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一下準備:
物質準備:
1、小黑象頭飾一個、活動掛圖六幅(中班幼兒還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生動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掛圖正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
2、"我不會……,可是我會……"句型圖譜(圖譜的出示讓幼兒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結構)。
知識經驗準備: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動物們特有的各項本領。(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的內容。)
說教學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益;
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觀法、提問法、游戲法等。
采用直觀法就是因為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教師結合掛圖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講可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采用提問法就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聽到、看到的故事情節用語言描述出來,就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戲法就是因為游戲就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將習得的句型,貫穿始終。
除了以上教法我還運用了激趣法、賞識鼓勵法等。
學法主要有觀察法、討論談話法、游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為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幼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舞臺,讓幼兒想說、敢說,從而達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圓滿完成本次活動的教學任務。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幼兒將運用觀察法就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談話法就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運用已學的句型句式,進行交流講述,就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
游戲練習法就是幼兒在森林運動會的游戲中,邊游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說教學過程:
。ㄒ唬⿲牖顒,創設語言環境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便創設了一個寬松的語言環境,由教師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請孩子們應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觀察法,猜猜由哪些動物分別獲得了森林運動會的冠軍,孩子們想說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發了出來。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猜想這只想學飛的小象,能學會飛這個本領嗎?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門,興趣持續高漲。
。ǘ┬『谙笾v述故事——《想飛的小象》
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自己的故事演講,引導幼兒帶著 "故事里的小象就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象,它為什么想飛" 這個問題,認真傾聽故事,尋求答案。 并在故事演講后,通過提問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傾向如:小象為什么想飛?故事里還有些什么小動物呢?他們對小象說了些什么?幼兒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出示掛圖,自然過渡到第二次講述。
。ㄈ┙處熃Y合活動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教師運用直觀法,結合掛圖二次講述故事,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幫助幼兒深入體驗作品內涵,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同樣運用了提問法并在幼兒討論后對答案進行總結,梳理。如:小象看見天上的小鳥,它想什么?蛇會飛嗎?它會什么本領?蛇是怎樣對小象說的?獅子和老虎又是怎樣說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領?它最后還想飛嗎?為什么?
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ㄋ模┱勗捇顒"我的本領"
本環節,結合當代幼兒語言教育的整合觀念,在幫助幼兒理解體驗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把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借此了解幼兒的情感發展現狀。通過談話法,鼓勵幼兒大膽地,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本領,并引導幼兒明白雖然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年紀小,但是千萬可別小看自己。老師也知道你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本事呢?能告訴大家嗎?"
當幼兒對文學作品本身的學習、理解和體驗已經達到了較好的程度時,教師還應進一步創設機會,讓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引導幼兒根據句型圖譜創造性地進行用"我不會……,可是我會……"的進行語言表述。并在幼兒取得成功時,運用賞識鼓勵法,予以肯定。
。ㄎ澹┗顒友由
我們一起去參加森林運動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成網絡狀的活動群,這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增長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使他們的語言得到發展。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5
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空氣是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機都是因為有空氣的的存在,,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現問題。使幼兒變被動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說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說活動重點:
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興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學啟蒙的關鍵,它將使幼兒永遠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我把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做為重點,精心的呵護和培植。
說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老師的示范操作實驗,從中找到空氣,我班幼兒年受其原有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影響,對事物及其關系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說教具和學具:皮球、透明玻璃杯、粉筆、透明盛水容器、蠟燭、打火機、碎紙屑、卡紙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將運用啟發提問法、觀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實驗操作法等,使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
2、學法: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通過猜謎,實驗操作、觀察獲得認知能力的。
說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猜謎語,引出課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猜猜它是誰?
謎語:
看不見、摸不著,不香不臭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空氣)出示皮球,讓幼兒說出皮球為什么會鼓起來?誰住在皮球里?(空氣)
(二)提出問題,幼兒猜想。
1、尋找空氣: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一起來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氣?出示皮球,讓幼兒說出誰住在皮球里?(空氣)
2、幼兒討論后回答,教師點評。
。ㄈ⿲嶒灢僮,探索活動。
1、身體里的空氣請幼兒伸出一只手,嘴對著手用力吹氣,感知身體里空氣的存在;蛴檬帜笞”亲娱]上嘴巴,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2、粉筆里的空氣。
以小組的形式,幼兒分別把粉筆頭放入盛水容器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并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說出來。
。ㄋ模┳鰧嶒,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游戲(師示范)。
。ㄎ澹┑共怀鰜淼乃。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給玻璃杯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后把杯子倒過來。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來嗎?成功的和失敗的一名代表來演示。通過對比,幼兒知道只有使杯內無氣泡(杯內無空氣),才能將杯子倒過來。幼兒再次進行試驗,直到獲得成功。
2.是誰在幫忙。為什么杯子里沒有空氣,水才不會倒出來?究竟是誰在幫忙?誰那么有力量?引導幼兒交流:杯子里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不讓水從杯子里流出來。
3、將蠟燭點燃請一幼兒用玻璃杯罩住,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幼兒作答,把碎紙屑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用手在周圍煽動,觀察紙屑的變化。讓幼兒感受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空氣,只是我們看不見它。反思:本活動讓幼兒對實驗中發生的現象產生興趣,在實驗中讓幼兒反復玩,使幼兒在操作;探索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玻璃杯中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把水壓入杯中卡紙就被吸住,水不會倒出來。同時我在這課添加了用杯子去蓋點燃的蠟燭,一下蠟燭就滅了?諝饪梢灾С秩紵。這樣吸引幼兒的注意,目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建立一個探索、嘗試與交流的平臺。,幼兒容易理解。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觀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實驗操作法。幼兒通過猜謎語--尋找空氣--試驗操作的教學環節,讓抽象的自然想象變得具體化了,課堂氣氛很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通過科學探索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簡單的科學實驗使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也是這次活動的亮點,讓幼兒理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空氣無處不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空氣。也培養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6
一、設計意圖:
秋天是蘿卜豐收的季節,在農村蘿卜隨處可見,取材方便。它是我園“農村綜合主題教育”這一園本課程中的一個鄉土資源。蘿卜的品種豐富,有長長的白蘿卜,有桔黃色的胡蘿卜,有圓的紅色的卞蘿卜,還有綠綠的水蘿卜等。平時,孩子們雖然都認識了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不太注意;對其營養也不甚了解;好多孩子不太喜歡吃蘿卜,針對這些問題,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看看、摸摸、比比中感受蘿卜的特征;分一分蘿卜,表達分類的過程;演一演,體驗蘿卜生長的快樂;嘗一嘗,感知蘿卜的味道和用途。通過小兔請大家看蘿卜、分蘿卜、吃蘿卜等情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獲得新的感悟。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在感知蘿卜的基礎上能表述蘿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蘿卜的特征進行分類。
2、在游戲中了解蘿卜的生長過程,體驗蘿卜生長的快樂。
3、幼兒樂于探索,能大膽表達,在活動中感受蘿卜的有趣,從而產生愛蘿卜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信號音樂;小兔
哦中班綜合活動《有趣的蘿卜》說課稿絨玩具一只;實物蘿卜、空籃子、蘿卜食品每桌一份;教師小結用的蘿卜一份;課件“蘿卜的生長過程”;蘿卜食品每桌一套,蘿卜小制作2—3件。
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
對《粉刷匠》旋律有所熟悉。
空間準備:
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操作臺呈半圓形放置于幼兒視線前面。
四、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游戲體驗→品嘗交流→審美延伸
。ㄒ唬┘ぐl興趣(情境:小兔帶來蘿卜豐收的喜訊)
1、師利用小兔絨玩具宣布小兔帶來的喜訊。
2、簡單介紹觀察蘿卜的要求
(二)自由探索(情節:看小兔的蘿卜)
1、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蘿卜的特征。
2、圍繞問題交流發現:你看到的蘿卜長得是怎樣的呢?
3、拓展幼兒對品種的認識。
4、利用準備好的各種蘿卜小結蘿卜的有趣。
。ㄈ┎僮鞣诸悾ㄇ楣潱簬托⊥梅痔}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蘿卜,想請小朋友幫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蘿卜的特征來分一分、說一說)。
2、操作指導:允許幼兒嘗試錯誤,自覺糾正,并用語言表達分的`過程。
3、評價:小組代表介紹,集體評價,然后把蘿卜送到小兔家。
(四)游戲體驗(情節:幼兒扮演蘿卜生長)
1、商量討論:蘿卜是怎么長大的呢?
2、結合課件:“蘿卜的生長過程”,讓幼兒了解蘿卜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
3、利用《粉刷匠》旋律,欣賞編好的《蘿卜歌》,再通過唱一唱、演一演體驗蘿卜生長的樂趣,用身體的形態、動作創造一個個可愛的蘿卜形象。
。ㄎ澹┢穱L交流(情節:小兔請大家吃蘿卜食品)
1、聯系實際商量講講蘿卜的用途(吃法及營養)。
2、幼兒品嘗蘿卜食品: 邊吃邊講蘿卜的味道及加工法等。
。┗顒友由欤ㄇ榫常嚎刺}卜制成的玩具)
用蘿卜制成的玩具使幼兒產生審美愉悅,激發幼兒動手嘗試制作的愿望。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活動教材:
在主題活動“故事”中,我們從陪伴幼兒聆聽故事開始,接著尋找故事,探究故事世界里各種好聽好玩的事情。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著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培養愛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學到的好思想見諸于行動。
《小紅帽》是一篇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淺顯而富有意義的故事。它的故事情節性教強,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像空間。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再來學習這首融于故事情景的兒歌,幼兒一聽就明白,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解釋,這樣孩子在接受它時可以不用去記憶就能背誦下來。孩子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習自然有了積極性。這樣的學習形式易被低幼兒童所接受,讓幼兒在欣賞、理解、體會兒歌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紤]到幼兒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和童話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綱要》精神:“發展幼兒語言的匯總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拓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币蚨,本次活動通過為幼兒創設的學習情景,嘗試將故事與表演相結合,使幼兒多通道參與并自發地投入到兒歌的學習中來。因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目標: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故事中各個角色人物的心理特征。
2.能力目標:根據對故事的理解進行詩歌創編。
3.情感目標:愿意大膽地參加集體游戲,體驗表演故事帶來的快樂,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為理解故事內容并感受故事中各個角色人物的心理特征。難點為根據對故事的理解進行詩歌創編,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8
一、設計意圖:
各位評委,上午好!我進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繪畫活動《花孔雀》?兹甘呛⒆由钪休^為熟悉的一種鳥類,它充滿了豐富的藝術美感,又易于孩子觀察、體驗、創作和欣賞,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為此,我設計了這節裝飾畫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與發現,在探索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基于以上設計意圖以及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將這節活動能夠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動目標為:
1、學會用各種線條、形狀、圖案對孔雀的尾部進行對稱、有規律地分割和裝飾。
2、能大膽表現作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3、能夠耐心細致地作畫,養成清潔整潔的作畫習慣。
三、重點和難點:
分析教材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在能力目標上,就是要求通過教師的范畫,學會用各種線條、形狀、圖案對孔雀的尾部進行對稱、有規律的分割和裝飾。難點是在于幼兒在欣賞范畫的基礎上,能夠有自己獨立創新的作品。
三、教學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背景范畫:三只不同裝飾方法的孔雀在森林里。
2、幼兒人手一張印有未經裝飾的孔雀輪廓圖。
3、勾線筆人手一支。
4、《快樂的小孔雀》音樂伴奏四、活動過程:
有了以上的分析與準備,活動程序也就一目了然了,活動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激發興趣--引導觀察--鼓勵創作--相互欣賞“四個部分。
1、一開始,教師因勢利導,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在活動中,注意給幼兒表達和相互交流的機會。
2、通過教師示范、講解讓幼兒了解和嘗試新的繪畫技能。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創作的樂趣。
4、老師關注幼兒的操作過程,適時的加以指導。例如操作時的衛生要求等。這些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都蘊藏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5、展示作品,教師創設森林里花孔雀的情景,引導幼兒將自己畫好的孔雀粘貼在森林里,通過自評、互評來交流”哪只孔雀最漂亮?“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游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6、最后,加上一段活潑的孔雀舞蹈,讓幼兒在舞蹈中盡情地展現孔雀的美。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9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誘發孩子們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根據目標,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為。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沒涂色)梯形的圖畫若干張、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餅干若干。
三.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活動流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課前我給每位小朋友發了一張含有幾何圖形的圖畫,讓幼兒把圖中自己不認識的圖形涂上顏色。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中間距離是一樣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通過比較,簡單的告知幼兒: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直角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等腰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節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動室來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嗎?教師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兒從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3)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4)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梯形娃娃,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節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5)讓幼兒找一找畫冊8頁中的梯形寶寶,指一指,并說一說。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我注重“四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最大的延伸(學習生活兩結合)。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課,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五、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幼兒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
失敗之處:在找圖形之后,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折剪,而是讓他們在梯形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尋找生活中的梯形,應該和長方形、正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征,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9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四篇06-07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集合10篇07-24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集合五篇07-14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范文集合六篇06-19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匯總8篇06-17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匯編6篇06-14
有關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錦10篇06-11
【實用】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8篇07-11
【精選】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集合9篇07-02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