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新詩歌“搖籃”,這首詩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寫出了小寶寶們分別在不同的搖籃里睡著了的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各種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
教師在課前利用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詩歌中所提到的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園,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钡囊螅坝變簣@語言教學的任務,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語言,并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初步感知詩歌中的比擬手法。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圖片和已有經驗進行詩歌仿編。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這是依據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含有豐富的知識性,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兒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進行朗誦。
難點:正確使用動詞,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編。語言教育能激發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情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作為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理解語言、表達語言的基礎,幼兒往往不滿足于對一首詩歌的朗誦,他們有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編的渴望?墒沁@種渴望要變成實踐行動,幼兒靠自己是難以實現的,必須有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視聽結合法和分段跟誦法兩種教學方法。
第一種是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
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松且安靜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了探索性強的的小圖片和形象可愛、顏色鮮艷的大掛圖。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致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究因性和啟發性提問,比如:“誰會是寶寶的搖籃?”“你想想還會有那些寶寶?誰又會是他們的搖籃?”。在教學中為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在示范朗誦時,配上了優美的“夢幻曲”聲情并茂的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幼兒的講述。幼兒通過在游戲中自由結伴講、分組講,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在反復的表達講述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從而能有感情的進行朗誦。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二種方法是分段跟誦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大圖片進行了分段跟誦的方法因為形象的的圖片很容易在幼兒的頭腦中引起對詩歌內容的表象,通過直觀形象的感知獲得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由于這首詩歌描寫了4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于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了詩歌的完整性。所以,選用分段跟誦法,每一段設計幾種不同形式的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詩歌中的語句。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色彩鮮艷的圖片,適合幼兒操作的小圖片和優美的音樂,充分發揮了這兩種教學方法的作用。
三、學法指導
教學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一方面就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誦前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詩歌中說了些什么?”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示范朗誦中借助于想象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為幼兒提供學習朗誦的榜樣,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
第二方面的學法指導是在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嘗試,進行詩歌仿編的方法。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設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時,提供了各種小寶寶的圖片。由這些圖片引起幼兒的思考,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教學的難點。
總之,在學法指導中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遵循了“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边@一認知發展規律。為其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過程
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聽音樂“模仿動作”導入課題,隨著優美的音樂教師說:“白云飄來了!庇變河脛幼鞅憩F出來白云飄,并用語言說:“白云白云飄啊飄,飄到藍天上。”教師再將白云的圖片貼到天空的背景圖上。通過動作模仿來初步理解動詞“飄、吹、翻”,為詩歌的學習做基礎。第二部分展開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語言游戲“送寶寶回家”。
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的家在哪里?”“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呢?怎樣哄?”通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媽媽的懷抱里,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的第四段“媽媽得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即而啟發幼兒想“這些寶寶的家在哪里?”“誰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的游戲空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邊操作邊表達。比如幼兒會說:“星寶寶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寶寶的搖籃,月亮在哄星寶寶睡覺!笨赡苡變旱南敕ê驮姼柚械膬热莶煌墒墙處熞惨浞值目隙ㄓ變旱南胂。因為這個游戲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寫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擴展幼兒的思維。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
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們都舒服的睡著了,仔細聽一聽詩歌里說了些什么?”(教師進行配樂詩朗誦)聽完后啟發性提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為什么?”“誰是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啊?”通過一系列的啟發性提問讓幼兒深入了解詩歌中的白云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環節:分段跟誦。
首先,幼兒自選圖片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起幼兒的感情共鳴,進行有感而發的朗誦。然后教師在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自然地過渡到第四環節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第五環節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
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么?”“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樣哄?”比如這只鳥寶寶,幼兒通過探索思考有可能編出這樣的詩句“大樹是搖籃,搖著鳥寶寶,樹葉沙沙沙,鳥寶寶睡著了!蓖ㄟ^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音樂游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啟發:“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多么美好,寶寶們多么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地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那種仿編詩歌后的成功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后編給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聽好嗎?“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2
一、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為幼兒創造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除此之外,還為了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作品,感知語言的優美、豐富。故設計了這次活動,《野貓的城市》活動是針對5、6歲的大班幼兒,幼兒對于城市的經驗雖然已經逐漸積累起來了,但都是些零碎的經驗。故活動中教師將引導幼兒借助故事嘗試有條理地講述,幫助幼兒整合對于城市的認知經驗,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能整體感知理解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文學作品的幽默,并借助文學作品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即城市);
3、讓幼兒大膽、創造性地想象,盡量用規范的普通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情節中的動物圖片(城市、野貓、斑馬、小鹿、花奶牛、大河馬、小鼯鼠、 汽車、小朋友);
2、有關城市的風貌圖片(有斑馬線、有簡單規劃圖、有馬桶及電視、電腦、冰箱、空調、電話等科技產品,還有鮮花、有高樓大廈、有來來往往的汽車、有很多很多的人……);
3、錄音:久石讓著名的鋼琴曲《summer》。
四、活動重難點:
1、重點:大體理解熟悉文學作品的內容,從中獲得啟示,能用規范的普通話約束自己,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難點:可能只顧幽默的故事情節,從逆向思維思考故事中野貓的錯誤還有點難 度,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引導幼兒站在不同角度想想,其實,不止 野貓,小動物們也有錯,在沒有經過考查的情況下,就相信野貓的話也 是不對的);
五、教情學情:
大班幼兒處于5、6歲左右,語言發展還是稍微欠缺,而且過不了多久就得進入學前班或者小學階段。所以,這個階段不僅是語言發展的生理關鍵期,也是知識奠基的重要階段。他們比小班、中班幼兒更主動求知,但知識經驗大都是根據自己的好奇與無數的巧合而獲得的,都是很零碎的。除此之外,在語言表達上還不是很規范,特別是普通話方面才啟蒙不久。理論上說,<4歲的幼兒重在感知語言能力;4-5歲重在感知和理解詞義;5-6歲重在培養講述。所以,通過這次語言活動,要根據大班幼兒在語言方面的缺失、幼兒需要達到的語言目標,建立一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給幼兒一個較為輕松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對語言的表述能力與思維能力,能夠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觀點,并且能在老師引導下,有意識的注意字音的準確性,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規范自己。并借助作品來認識周圍世界(即作品中的城市)
六、教法學法:
1、教法:
、賳l提問法:通過提問(教師需要親切和藹地,主要目的是引出 幼兒不同的想法,千萬不能扼殺幼兒的想象力,無論什么答案總 是有理由的),讓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幼兒與幼兒共同交流來輕 松展開教學,對于幼兒的回答要及時應答,無論對錯,教師都要 積極鼓勵,勇氣可嘉,再注意引導。
②直觀教學法:讓幼兒通過直觀的圖片,直觀的教具來回憶故事的 情節,寓教于樂,觀察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并引導幼兒思考故事 給我們傳達的信息。更加地理解體驗作品給我們帶來的詼諧及真 正含義。
2、學法:
①多感官參與法:"聽"故事,"說"故事,"看"圖片,"想"故事, 還可以做故事里動物做的動作,多感官參與活動,使得活動更有 趣,更輕松、快樂地學習;
、谶w移式指導法:通過認真聽故事,分析故事,將故事中野貓對 城市的講述,遷移到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將自己的真實經驗來反 駁野貓的觀點。
七、教學流程:(分為三個環節:導入、情節發展、結束)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3
一、說教材
燕子 是季節性很強的候鳥,人們稱它為"報春歸來的春燕"、"翩然歸來的報春燕"等.只要見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們:春天來了!古人曾有:"鶯啼燕語報新年"之佳句.人們總是把燕子跟春天聯系起來. 而燕子又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之一,它體型較小,上身為發金屬光輝的黑色,頭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紅色,飛的較低,鳴聲較小,多以居民的室內房梁上和墻角巢穴,最喜接近人類.它那標志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這首兒歌正是抓住了這個特點,整首詩從燕子的尾巴入手, 把小燕子描寫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整首兒歌始終圍繞著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個"剪"字來貫穿,具有奇妙的想象.短小精悍的六句話對小燕子的形態、生活習性、場景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前兩句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間兩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寫了燕子的飛行場景;最后兩句運用聯想的方法描寫了燕子的住所"窩".
大班的孩子對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習性都是孩子們所關注的,這為他們的學習兒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居住在樓房里孩子對燕子又可以說是陌生的,他們很少能有機會近距離地觀看燕子搭窩、覓食和喂哺的情景.因此教師就要為幼兒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使幼兒積累有關的經驗,為幼兒的順利學習打下基礎.
這首兒歌中蘊涵著許多領域的教育價值.科學領域:通過對兒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了解有關燕子的科學知識;社會領域:可以通過對燕子的了解、朗誦兒歌激發幼兒喜愛燕子,喜愛大自然的情感;藝術領域:兒歌的每一句話都可使孩子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在頭腦中產生有關的聯想,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而教育價值最大的則是語言領域,兒歌中的語言比較壓韻、節奏明快,而理解兒歌的內容又需要幼兒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我把這個教材內容放在大班.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大班幼兒知識能力框架的結構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訂了我的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 、感受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 、運用有關的生活經驗創編兒歌的部分詩句.
3 、萌發對燕子、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目標一:感受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社會、認知是密切相關的.我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理解兒歌,在觀察燕子的基礎上描述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 我制訂的重點從目標本身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兒歌為主軸,所以理解兒歌所表達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兒歌后四句的想象是本次活動的重心,所以我把重點定位在此.通過教師逐句的講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新氣象,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部分.
[page_break] 活動的難點則是仿編兒歌.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由于對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還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創編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如果教師能做好幼兒前期的知識、情感的準備工作,讓幼兒對燕子進行資料的查詢,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教師提供必要的圖片或課件,幫助幼兒形成鮮明的表象,我想仿編兒歌也就會有所突破,從而使幼兒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說活動的準備
1 、前期知識準備:請幼兒搜集、觀看有關燕子的書本、圖片或視頻,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
2 、活動中的準備:
( 1 )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課件,內容分別為燕子的外形特寫,燕子在空中飛行、在河面掠過點擊河面后水波蕩漾的畫面、燕子銜茅草、銜泥巴搭窩的畫面.
( 2 )在教師里張貼幼兒收集的關于燕子的圖片.
( 3 )《小燕子》的歌曲磁帶、背景音樂,創編詩歌用的小圖片(如).
五、說活動流程:
共分五個流程:引題——理解內容——朗誦、表演——仿編——延伸
1 、引題部分:播放 《小燕子》的歌曲磁帶,師生共同演唱,激發幼兒的情感,把幼兒帶入到優美、抒情的意境中來.
2 、理解兒歌:
1 )通過提問:"你知道燕子嗎?把你知道的有關燕子的事情告訴大家吧!"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燕子的外形、生活習性、飛行、搭窩、覓食、喂哺以及一些趣事.
(這個環節是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語言運用情景.《綱要》指出,"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幼兒成為積極的語言運用者."鑒于此,教師就要注意激發幼兒的說話愿望,提供幼兒說話的機會,并保護他們說話的積極性.正由于幼兒有了前期的知識準備,使幼兒在活動中能"有話可說",從而體驗到說話的樂趣和成功感.同時,此3環節也為以后的仿編兒歌打下了伏筆,為難點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2 )播放課件兩遍,同時教師配以兒歌的朗誦.
(課件的提供為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把兒歌所表達的內容直觀、鮮明地呈現在幼兒的面前.從而來突破教學的重點.)
3 )提問:為什么說燕子在空中飛行時是"上天剪云朵"? 河面上飛行時怎么會"剪水波"呢?最后兩句說的是燕子的什么事?
小燕子用尾巴剪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小燕子真的剪了嗎?那么兒歌中為什么要用"剪"這個詞呢?
(前一串提問是幫助幼兒逐句分析詩句所包含的含義,而后一串的提問則是讓幼兒理解兒歌所運用的描寫方法,通過比喻,把燕子外形的主要特征和它的生活情景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教師提問:你還有什么不懂或需要幫助的地方嗎?
(這個環節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一個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綱要》中指出:"孩子疑問和質疑類言語行動的不足,有可能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行動造成影響."因此,教師要增加兒童質疑提問的機會.)
3 、朗誦、表演兒歌
1 )采用整首跟讀的形式讓幼兒在背景音樂的播放中學習朗誦,激發情感的共鳴.
2 )幼兒運用肢體動作邊朗誦邊表演兒歌.(讓幼兒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更有利于學習和兒歌的記憶,同時也使活動做到動靜交替,使孩子更加輕松.)
4 、仿編兒歌:
提問:燕子還會在哪些地方飛行?(如湖面,田野、林間)在那些地方飛行時它會剪些什么呢?它在搭窩時還會用到哪些材料?(樹枝、枯葉、稻草、小石子等)它會把這些材料當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小圖片,,以幫助幼兒的仿編.)
大班幼兒對兒歌的仿編已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會找出相關的字詞來替換兒歌中原有的字詞,從而創編出獨特的兒歌來.考慮到在一個活動中讓幼兒沒有參照物進行創編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提供了小圖片來幫助幼兒的仿編活動,從而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使大多數的幼兒都能體會到仿編帶來的新奇感受.當幼兒對兒歌的結構非常熟悉時,也可以讓幼兒直接地進行創編.
5 、延伸活動:根據幼兒對燕子的了解或兒歌所提供的內容,幼兒自愿選擇有關的內容進行繪畫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六、說教法
多媒體教具的運用:針對幼兒的現有水平和生活經驗,制作了形象、生動的課件.課件的運用讓孩子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珍視幼兒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靈活地利用教具,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領幼兒啟迪聯想……讓幼兒自己對兒歌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灌輸,用幼兒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
視聽講做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聽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致地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講就是幼兒的講述,以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愿望.做就是讓幼兒運用肢體進行表演.視聽講做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
七、說學法
1 、傾聽表述法:
首先,讓幼兒帶著自己對燕子的了解,大家來分享、交流,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種教法,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并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
2 、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設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拓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小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附:兒歌《小燕子》
小燕子,真靈巧,
身上帶把小剪刀;
上天剪云朵,
下河剪水波;
剪根茅草當枕頭,
剪塊泥巴搭窩窩.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4
各位園長、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科學活動《空氣的力量》,它是空氣科學系列活動中的一個子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地球上的人類和一切生物,都離不開空氣,它不僅孕育了生命,而且與人類的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從空氣是什么樣的空氣在哪里到空氣與風空氣的壓力,我們生活中有關空氣的科學現象太豐富了。對大班幼兒而言,在中小班的生活和學習中,已積累了一些有關空氣的知識和體驗,且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在深入分析教材和教育對象后,我選擇了將空氣流動產生風作為本次活動的感知探究點,引導孩子通過探究體驗如何產生風,引發幼兒對空氣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空氣的利用等問題的關注和探究萌芽。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針對我們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挖掘教材的教育價值,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俑兄諝獾拇嬖冢l現空氣流動產生風的現象;
、谶\用所獲得的體驗探索怎樣讓水上的風車轉動起來;
、勰艽竽懕硎鲎约禾骄康倪^程和結果,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3、活動的重難點:
空氣雖無所不在,但它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在感知與發現空氣流動產生風,難點為遷移經驗解決讓水上風車轉動起來的問題。
4、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學活動中材料的結構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關系到能否構成問題情境的探究點,有時甚至影響到活動的成敗。我為活動做了以下的準備:
一是經驗準備:玩過魔術不濕的報紙,開展過與空氣有關的活動。
二是物質準備:
、俅笮、高矮不同的杯子(有洞與沒洞的)
、陲L車(數量為幼兒人數的3倍)
③報紙若干
、懿潦植既耸忠粔K
、菟芰吓4個(四個水盆中水量的放置可分兩種,一種為高水位,水面與杯子的高度一樣,可以發現水泡的現象;另一種是低水位,水面低于杯子,易感知氣流的現象。)
三是空間準備:幼兒半圓型集中;分組操作采用五張桌子,分5組進行操作。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種教法有:操作法、設疑法、經驗遷移法、猜想驗證法。
1、首先是操作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是幼兒建構經驗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共安排了四次操作活動,從而保證了幼兒有充分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孩子們動起來。
2、其次是設疑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通過提問,會提示幼兒探究的線索,引發幼兒的思考,使幼兒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本活動大量運用了設疑法,為什么上次變魔術時紙不會濕,而今天的紙都濕了呢?為什么有孔杯子里的紙會濕,沒孔杯子里的紙不會濕?用什么辦法能讓風車轉起來?一個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支持著幼兒的探究逐步深入。
3、再次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經驗遷移法,經驗遷移能夠幫助幼兒在新經驗與舊經驗間架起橋梁,使新經驗的掌握更容易。我在第一環節、第三環節分別運用了經驗遷移的方法。
4、此外我還將采用猜想驗證法,這是法國做中學教育模式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先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設想解決問題可能的方案,然后實施方案,驗證其可行性。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不僅訓練了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給幼兒一種做事的方法和研究的態度,體現了新《綱要》中終身教育的理念。本活動在解決怎樣讓風車轉起來這一問題中運用了該方法。
三、說學法
我們總是說教學方法,可見學法與教法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營造寬松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試一試等方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感受空氣流動產生風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發展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善于學習同伴經驗的能力。
四、說活動程序
本次活動設計力求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與投入,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習過程成為兒童發現和探究的過程,真正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此,我設計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環節。
1、第一環節:魔術導入,激發興趣以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活動,我將采用問題前幾天我們一起玩了魔術不濕的報紙,誰記得是怎么做的?,引發幼兒回憶變魔術的操作要求。此環節重在激活幼兒有關的經驗和技能儲備,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本環節預計時間為3分鐘?荚嚧笳
2、第二環節:動手探索,感知現象我出示紙杯(杯底有洞),提出要求請你們按上次的方法再變一次魔術,看看把紙放在杯子里是不是一定不會濕,從而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在操作中將發現紙濕了,引發與原有經驗的沖突,產生疑問:為什么上次變魔術時紙不會濕,而今天紙都濕了呢?這時我會適時地引導幼兒將紙杯與上次魔術用的杯子進行比較,發現兩者的不同有孔和沒孔。接著,我將進一步提問:為什么有孔杯子里的紙會濕,沒孔杯子里的紙不會濕?啟發幼兒將兩個杯子倒扣水中,在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下,發現有孔的杯子快速放入水中時,會有氣流從孔里出來,還會冒出氣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為幼兒創設交流的機會,請幼兒表述自己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分享彼此的發現,同時,還要幫助幼兒提升和梳理感知到的經驗,通過是什么從孔里跑出來了?這些氣泡是怎么來的?等問題,讓幼兒明確從孔里出來的是空氣,空氣流動會產生風,從而順利進入下一環節。這是本活動的重點,因此本環節我預計的時間是10分鐘。
3、第三環節:遷移經驗,解決問題科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更應服務于生活,作為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兒童將科學帶到生活中和用科學的意識。
因此,我設置了怎樣讓小風車轉起來這一問題情境,讓幼兒運用感知體驗的科學現象來解決具體問題。教師出示泡沫小風車,鼓勵幼兒猜想:用什么辦法能讓風車轉起來?孩子們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想出的方法可能有用嘴吹、向前跑動、用水流等,個別幼兒會運用空氣流動形成風的原理讓風車轉起來,對于幼兒的猜想,我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動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讓風車轉起來。由于上述活動將使孩子們的操作探索欲望得以調動,玩一玩、試一試,驗證自己的猜想也就會水到渠成。操作之后我將請幼兒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說說是用什么辦法讓風車轉起來的,分享同伴的成功。教師指導的重點是引發幼兒關注用空氣流動產生風的方法讓風車轉起來,鼓勵幼兒選擇大小、高矮不同的有洞紙杯,在水中以振動的方式,使空氣從小孔中擠壓出來產生風,帶動紙杯頂上的風車轉動,從而進一步鞏固獲得的知識經驗。本環節是難點,注重師幼互動,預計時間為12分鐘。
4、第四環節:引發新的探究點,延伸探究活動的最后,讓幼兒自由地圍在我的身邊,拋出問題:剛才你們都用不同大小的杯子試過了嗎?有什么感覺?那杯子的大小和風車轉得快慢有沒有關系呢?我們下次再試試吧。我預計這個環節時間為5分鐘。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5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是有現實和深遠意義的。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通過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
一、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愿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2.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兩段錄像短片(整潔和臟亂小區的環境錄像、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三、說活動過程
1、第一環節:了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像(錄像內容:整潔美麗的小區.又臟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提問:“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么?”“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
讓幼兒了解滿地的垃圾是因為人們不講衛生,隨意丟棄雜物而造成的。骯臟的環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歲危害,使幼兒產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2、第二環節: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提問:“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通過短片讓幼兒了解垃圾的種類及不同的處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對人體有害,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影響,從而產生分類丟垃圾的意識。
3、第三環節:送垃圾“回家”
幼兒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提問:“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顏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認識環保垃圾筒,了解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戲中,能正確分類投放,幫助幼兒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第四環節:設計“環保標志”。幼兒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志”。提問:“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么?”
鼓勵幼兒為環;顒幼隽λ芗暗氖拢瑺幾觥靶⌒…h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志”,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4、活動延伸: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
四、說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學法: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游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置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并在活動中,以游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真正發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6
一、設計思路:
《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與我們以前聽過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蘊涵了很多中國的習俗。
二、分析作品:
我覺得故事的核心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從而喜歡自己”。
三、說準備:
1、圖書ppt,太陽、云、風、墻、老鼠、貓的圖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系,也就是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節)2。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揚長補短的漢字。(更好地認識到事物最強的地方)
1、體驗童話故事書傳達的濃濃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環往復的有趣現象。(難點)
2、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長處,真誠地欣賞同伴的長處。(重點)
三、說過程:
故事一開始就是一首比較有中國民族風俗特點的歌曲《喜洋洋》來吸引幼兒,因為故事比較長,所以將故事分成三段式來演繹:
一、激趣導入
1、欣賞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大家在干什么?(喜洋洋的音樂)2、引發對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樂導入(出現且伴有一段喜慶的民間音樂旨在讓孩子初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
二、欣賞理解
1、邊欣賞ppt邊聽故事。
2、理解討論:你認為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
講故事以問題來穿情節,通過看看、聽聽、講講幫助幼兒理解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內容。(難點的突破)
三、遷移感受
1、自己最強的長處
2、記住朋友的長處。
3、讓自己變得更強。
4、回歸故事。
5、玩游戲“抬花轎”展開討論,最后村長女兒嫁給誰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最后,在喜慶的民間音樂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賞童謠,詣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最后一個環節的抬花轎恰好能釋放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可以說,活動最后的安排的游戲既緊扣本次活動目標又尊重了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7
一、說教材
1、說教材數學活動《按物體的差異性排序》選自兒童之家出版社的數學潛能大班教材中的一個排序活動,要求幼兒觀察物體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擾根據差異性進行排序。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按規律排序:家里人的服裝可以大小排序、環境裝飾上的規律排序、物品包裝上的規律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美的感受。
2、設計意圖找規律的教學內容其實從小班就開始學習了,但基本上都是兩個維度的有規律排序,而本次數學活動是三個維度的排序。大班年齡段的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規律排序的現象,有時也在美術活動中表現這種美,可是小朋友還不善于發現它們到底有什么規律,如何來表現這種規律。于是我選擇了這個活動設計成小朋友喜歡的探險情境,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規律的秩序感與美感。
二、說目標
1、說目標。根據《綱要》精神并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我確立了如下認知目標:觀察物體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擾根據差異性進行排序。
能力目標:學習發現物體的序列關系。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秩序感,喜歡并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2、教學目標分析
找規律的內容其實從小班就開始學習了。大班的孩子已經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喜歡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善于找出事物的細微差別。但在物體出現第二特征時,欠缺對同類特征的事物歸類、排序的能力。此外,對于兩兩物體特征的分類,大班的孩子基本上是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稍加梳理就可以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了解,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
3、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排除第第二特征的干擾,懂得發現物體量的差異性,如;由多到少,由粗到細,由高到矮,由大到小,由長到短的規律特征進行排序。而教學難點是讓幼兒自己發現學具中的差異性規律進行排序,并進行創意建溝。
三、說教學準備:
課件、地墊20個、數字1-10兩套、各類特征的學具20套、工作毯20塊、照相機。
四、說教法和學法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課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
課堂通過“探險”的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顒又型ㄟ^給智慧大門鑲嵌寶石以及給迷宮修路這兩個環節,引導幼兒發現物體差異性的規律,建構知識系統。
2、游戲法幼兒在初步了解排序規律后,通過1-10數字兩種不同的排序游戲,讓幼兒在活動的同時再一次感知數字的差異性排序規律。
3、自主探索法:
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多方位的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物體差異性排序的規律。
五、說教學流程
整體思路意圖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的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
首先我根據學習內容,把活動內容融入故事情境,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在幼兒學習按規律排序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整節課教學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情境為主線、活動為中心”的原則,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音樂谷”“智慧大門鑲寶石”“走迷宮”“智慧果排隊”“自主操作”等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故事情境中設計了以下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教學過程)
1、以“去探險”情境引入,在“魔法手號變變變”的歌曲中,初步感受音的高低,手位的高低。此時歌曲導入即使活躍課堂氣氛,也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啟。
2、設計“給智慧大門鑲寶石”的活動,是作為主導作用的老師和主體地位的學生,雙邊互動的一個教學過程。大班孩子對于兩兩物體的物體特征都能清楚表述,當出現第二特征干擾時就不能準確的尋找到序的規律。這時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種類數量形狀都不同的寶石,并采取依照幼兒已有知識經驗,讓幼兒在不經意中,把已有的經驗加以梳理形成新的知識點。這一環節是在學生已有基礎上的提高。
3、設計“修路走迷宮”的環節,是把孩子視覺感受的差異排序規律的經驗,通過整理鋪路材料讓孩子自己探索尋找的過程,直觀感受物體的差異性,并利用物體的差異性進行建構游戲擺迷宮、走迷宮,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尋找差異規律的樂趣。
4、設計“尋找智慧果,給數字寶寶排隊”的游戲,是在充分利用修路的材料的同時,讓孩子感知他們很熟悉的數字寶寶。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的排列關系,也是一個遞增或遞減的差異性排序。
5、設計自主操作過程,目的在于給幼兒提供不同種類的學具,讓幼兒發現其中的規律,并按規律建構出各種圖案。讓幼兒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建構的圖案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通過操作,幼兒對學具差異性排序有了認識,培養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的知識,還會培養了幼兒創新的能力!懊墒稀敝芯陀校何衣牭搅耍蜁;我看到了,就學會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從這段話不難理解,操作是多么的至關重要。
六、教學反思:
經過周密嚴謹的教學活動的制定,我的這次活動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仍存在一些遺憾:
我的活動材料準備的很豐富,孩子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目標都已達到。但由于沒有啟發到位,孩子們沒有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如果幼兒學會用數學的語言清楚的表達,這樣便于教師知道每一位幼兒對數學領域的學習情況,能關注到個體,不至于“拔苗助長”。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8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里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娚罨⒂螒蚧呀洺蔀闃嫿〝祵W課程最基本的原則。
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學習5以內的加減運算;
2、初步了解加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實際意義。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5以內得加減法。難點:學會用算算式表達。
在教法上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里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于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在“猜猜5元可以買哪兩樣”時,孩子知道兩樣加起來是5就對了,孩子的答案較多。在“我們來做營業員”時,讓幼兒用5元錢買一樣東西,應該找多少錢?幼兒非常感興趣,在購物、付款的過程中感知到了加減法的有用性,知道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5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要求掌握了數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是后面學習加減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最后,“去超市購物”,要求幼兒一次只能買兩樣,加起來不能超過5元,由于答案的多樣性,好多孩子就不知道該買哪兩樣,也就不會列式了,主要原因是本次的操作答案多種多樣對能力弱一點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我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孩子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孩子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初步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運算方法都是孩子根據自己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盡管效果不是很好,但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9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F在正值春天,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我們江南春天的天氣,就如娃娃的臉說變就變。白天的氣溫很高,到了晚上卻會突然刮起大風來,氣溫也驟降。在幼兒園,會聽到大班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奧秘”的活動。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于客觀事實,而不是教師的頭腦之中。
說目標:
考慮幼兒對風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制訂了以下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現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并著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請家長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與“生氣”的臉譜圖各一張。
3、環境資源的準備:
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設計思路:
教師在幼兒探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于風,幼兒無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來證明風的存在,通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大小、判斷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著用常見的工具制造風,使孩子真正接觸自然,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在這個活動中,遵循幼兒自主探索的原則,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幼兒自主地收集信息(書、網絡、實驗或詢問家長),讓幼兒在動眼看、動嘴說、、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擴展有關“風”的經驗,并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習得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然導入,激發興趣(5分鐘)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出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和關心天氣情況。那么,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師:“偏北風2—3級”,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你怎么知道有風?(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感受)我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回憶以往的經驗會說“國旗、樹葉……”這時孩子的討論中對風的感受肯定還不充分,適時地帶孩子到戶外去感受風的存在,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風來的時候自然界有著各種奇妙的變化:花瓣迎風飛舞,池中的水會泛起波紋,彩旗會迎風招展。
二、感受發現風力(6分鐘)師: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讓幼兒用圖畫形式記錄下來,并向大家說說)(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后再分類。
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后的探索活動,在中級風、大風到來時,讓他們自發地到戶外去感受,然后將自己的體驗與發現用圖畫、表格的形式記錄并分類。
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斷風向(10分鐘)師:天氣預報說今天是北風,這是什么意思?(北風就是從北邊來)(是風向)“用什么方法判斷?”用這樣的話題引發孩子的小組討論,然后到戶外活動,引導孩子用他們的方法證明風來的方向。如:觀察旗桿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讓孩子通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
了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征后,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就方法讓孩子展開討論: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四、嘗試制造風的方法(10分鐘)師:(拿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孩子們肯定會疑惑地說“怎么玩,沒有風!”我就一句話燃燒孩子制造風的熱情:“沒有風不可以制造點兒風啊?”怎樣制造風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材料,如吹風機、電風扇、扇子、氣球打氣筒……孩子們可以用紙板、扇子扇,把氣球吹鼓后撒氣……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嘗試制造風。雖然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風的形成過程,但是我想這些生動有趣的探索活動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將具有深遠意義。
活動延伸:(3分鐘)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課后通過孩子自己不斷地收集信息與資料,讓孩子逐步發現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想,了解風的利與弊有助于孩子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0
活動名稱:水的秘密
活動領域:科學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教師:通榆縣幼兒園王廣源
一、說設計意圖
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是生命之源,世間萬物都離不開水,因此在《大自然探秘》這一主題活動中,根據一級主題“河流湖泊”生成了本次科學活動“水的秘密”,水是幼兒最熟悉的東西,幾乎每個幼兒都玩過水,水的流動性,透明感都會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發現的樂趣。因此我從幼兒的身邊事物入手,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對本次活動預設了以下兩個目標:
1.了解水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的特點。
2.知道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預設目標,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經驗準備:了解相關水的知識。
物質準備: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黑白棋子若干個,多種漏水的容器。
四,說教法
本節活動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直接切入法:活動開始部分直接切入主題。
2.總結歸納法:在幼兒每次觀察實驗后,我都進行簡明的小結。
3.媒體演示法:在活動最后一環節出示缺水的圖片等。
五,說學法
大班年齡段的孩子表現欲望強烈,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本節活動中我設計了討論交流法和實驗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實驗自主發現水的特點。
六,活動流程:根據本節活動內容的需要,以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主要設計了以下無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激趣導入活動
首先,我出示裝水的杯子,讓小朋友猜猜杯子里是誰?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觀察活動。
第二環節:觀察對比得出結論
接下來我同時出示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讓幼兒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得出結論水是無色,無味的,這一環節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教師小結略)
第三環節:分析討論大膽表述
我分別將黑白棋子放到水和牛奶中,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為什么看不到牛奶中的棋子,卻能看到水中的棋子?通過兩個物體鮮明的對比,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一名引領者。(教師小結略)。
第四環節:幼兒操作探索解決
在幼兒了解了水無色、無味、透明的特點后,我設計本次操作環節,這一環節也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因此我準備了多種漏水的容器還有清水,安排了大部分時間讓幼兒在盛水,玩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流動性,在幼兒操作體驗得出結論后,教師通過再次驗證,及時的總結,歸納給幼兒以正確的認知和導向。提高科學活動的嚴謹性.(教師小結略)
第五環節:觀看圖片引發思考
幼兒憑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水的的用途后,請幼兒觀看一組圖片,干裂的土地,污水河里的死魚等等,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節約用水,保護水之源的重要性。(教師小結略)
七.說活動延伸:
本節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在手工區投放多種材料,與幼兒一起制作宣傳節約用水的圖片,增強幼兒節約用水意識。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1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講到5-6歲的幼兒樂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別人介紹所發現的美的事物,為此,我選擇了《打開的窗戶》這樣一次活動,讓幼兒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美,自由表現出來。
一、說目標
這次活動我預設了兩個目標:
1、運用已有的活動經驗,用“近大遠小”的方法畫出窗外的景物
2、培養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說準備
為了豐富幼兒的經驗知識,我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圖片,供他們欣賞,從中發現美、感受美。
三、說過程
1、先讓幼兒看看活動室窗外的景色,認識到這是春季,發現春天的特點,接著出示幾幅不同的圖畫,讓幼兒從中發現美。
2、讓幼兒討論自己想通過窗口表現什么,重點提示幼兒怎樣表現景物“遠小近大”的方法。
3、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作畫的層次處理。
4、鼓勵幼兒積極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2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___好。ㄔ浻型瑢W對我的名字這樣解釋道:“樹林里有香水”,我覺得樹林里應該是有花香的味道才對—鳥語花香,玉樹瓊林。xxx就是我,我的名字就叫xxx。)我來自教育科學系的一個讓我們回歸快樂童年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秘》。我將從以下七個板塊來分析此次
說課的內容:
一、說設計意圖 二、說活動目標 三、說活動重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五、說活動準備 六、說活動過程 七、說活動延伸
(下面我來具體分析,首先看第一板塊-)
一、說設計意圖:(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說設計意圖-第一,第二,)
。ㄊ紫任覀儊砜矗
。ㄒ唬┱f教材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
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興趣,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是科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教育要求。
(二)說幼兒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
行科學學習,再結合著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其心理發展特點,所以我設計的是幼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秘》,通過讓孩子親身體驗,親自觀察探索,對風有初步的了解和認并嘗試制造風,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并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分享。(以上是我對設計意圖的分析,闡明了設計意圖,接下來根據設計意圖來看第二個板塊—說活動目標)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結合著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其心理發展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ǚ謩e從情感,認知技能,社會性出發)
1、 試著感受風的大小、探索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制造風。
(根據《綱要》,以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為幼兒提供觀察、
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2、 初步了解風的利與弊,辯證地看待問題以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
。ǜ鶕毒V要》,以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其認識能力。)
3、 學會與同伴合作,并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ǜ鶕蟀嗪⒆拥哪挲g特征及其心理發展特點,這個時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即與人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識。)
(有了目標便有了前進的方向,下面來我們來看第三個板塊—說活動重難點)
三、說活動重難點
重點:(重點的依據是只有初步的了解才能嘗試著去做,才能理解和掌握。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所以重點是)對風的初步的了解與認識,嘗試制造風,以培養認識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難點的依據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孩子沒有基礎知識,對一些抽象的東西無法理解。所以難點是)初步了解風的利弊,在合作中進行交流學習。
。ê⒆邮腔顒拥闹黧w,如果想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提升,那么就要有一個正確的適合孩子的方法,所以我們來看第四個板塊—)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根據《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動手動腦主動探究的過程,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提問法:通過提問引起孩子的思考然后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孩子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去探索,激發孩子的探究欲望。
3、集體討論法:針對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孩子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
二)說學法:(根據《綱要》指導要點,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教師要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所以活動中涉及的主要的學法是:
1、觀察法: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2、實驗法:通過實驗,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3、討論法:培養孩子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從小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ㄇ懊嫖蚁氪蠹曳治隽嘶顒拥脑O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的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接下來似乎該進入活動的過程了,但是,如果想要活動能更順利的進行,必須要先有充分的活動準備。所以接下來是第五個板塊—)
五、說活動準備
。ㄊ紫,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認識自然環境,初步了解自然與自己的關系,所以首先是)
1、 知識經驗準備:1)孩子每天記錄天氣狀況并著重關注與風有關的內容;
2)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風力的風進行記錄;
3)請家長配合,事先收集一些與風有關的資料。
。热皇翘剿髂敲淳蜕俨涣颂剿鞯墓ぞ撸裕
2、 物質材料準備:1)吹風機、打氣筒、氣球、羽毛、扇子、紙板、風車等;
2)分類板、記錄筆若干;
3、自然環境準備:既然是探索風的奧秘就要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ɑ顒拥'目標是通過活動的過程來實現的,過程是一個活動的存在方式和展開形式,下面我要具體來說第六個板塊—)
六、說活動過程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要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在這個活動中我突出重點,把握難點,最大限度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探究欲望。所以活動過程我講從以下三塊來說:(一)說活動導入,(二)說活動展開,(三)說活動總結
(我們來看 –首先-)
。ㄒ唬┱f活動導入
根據《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采用的是自然導入法,以激發孩子對接下來活動的興趣。
例如,老師:“孩子們,過幾天我們就要出去旅游了,大家都應該非常關心天氣情況,那么誰最勇敢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近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進行設問。例如,老師:“南風2—3級,我們是怎么知道有風的呢?”
。ê⒆涌赡軙鶕酝慕涷炚f: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舞等。為了讓孩子證明自己的說法,剛好帶孩子去戶外進行觀察探索)(所以接下來重點說第二塊活動展開”)
(二)說活動展開(我主要從以下三點來說活動展開)
1、探索并感受風
《綱要》要求,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并學會跟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所以接下來我采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寶寶,你們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讓幼兒用圖畫或者幼兒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分類板上,進行集體討論后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體現了本活動的活動目標。
。ㄔ趯ξL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們對風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根據《綱要》并結合活動目標,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2、探索判斷風向
首先我將采用教法一提問法引導孩子到戶外進行觀察探究以證明前面討論的結果。例如,
。ɡ蠋煟骸疤鞖忸A報說今天是南風!巷L’這是什么意思呢?”(南風就是從南邊吹來的風)“那我
們是怎么來判斷風向的呢?”······)
然后采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帶孩子到戶外可以觀察也可以動手操作。例如,
觀察:柳條擺動、紅旗飄揚; 動手:讓把孩子羽毛或氣球放在地上,讓其隨風飄動。
(在對風做了初步的了解后,鼓勵孩子在經過討論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風的方向)
。ǜ鶕毒V要》指導要點:學習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并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并積學會交流與分享。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3、嘗試制造風(我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首先要激起孩子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所以我將采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說呀他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大家看看他是誰呢?dadadada(拿出風車)咦!好好的風車為什么轉不起來呢?”
。ê⒆觽兝弥暗慕涷灴隙〞f“沒有風!”)
老師:“沒有風,那我們能不能制造點風呢?”“那我們怎么制造風呢?”
(2) 根據《綱要》指導要點,接下來帶孩子去活動區,開始讓孩子自己動手尋找制造風的材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靈活的動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也很好地體現了活動目標。
(3) 采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鼓勵孩子主動探究,用各種方法嘗試制造風,例如,有的孩子用扇子扇,有的孩子用吹風機吹,等等
(4) 經過操作試驗之后,讓孩子與大家分享各自采用的制造風的方法。
(依據:活動過程是一個完整活動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進一步鞏固活動的內容,突出活動重難點,所以要對活動過程進行一個總結。下面我來說第三塊—)
。ㄈ┱f活動總結
主要是與孩子一起回顧活動的內容及過程,加深孩子對活動的印象。例如,
“我們已經知道風是存在的,那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以孩子集體回答為主,加深孩子對風的了解與認識。)
“哦,剛才我們在操場上看到: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揚,?(與小朋友一起回顧,讓孩子對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小朋友剛才還嘗試了許多制造風的方法,有:用扇子扇,用吹風機吹?(與小朋友一起回顧,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制造風的方法。)(以上這是我對活動過程的分析,最后我們來看第七個板塊--)
七、說活動延伸
根據《綱要》的教育要求,要鼓勵孩子表達發現的愉快并與他人分享,也為了把握好活動的難點,結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及其心理特點,我設計的活動延伸是:
探討風的利弊
老師對孩子的表現先進行簡單的總結評價,然后引出討論話題。例如,
老師:“今天你們呀想出了很多制造風的方法,有的用紙板扇,有的用吹風機吹等等,你們的小腦袋真聰明!”“那,小朋友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呢?”(集體討論交流)
。ㄒ欢ㄊ怯械男∨笥严矚g有的不喜歡,讓孩子們討論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通過與伙伴的交流分享了解風的利與弊,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好,這是我對活動延伸的簡單介紹。)
以上這七大板塊就是我對本次說課課題(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秘》)的分析。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3
折紙是利用雙手的活動將紙折疊成立體的形象的活動,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活動之一。折紙的特點是利用幾何形造型。通過折紙不僅可以鍛煉幼兒手的動作的靈活性,還可培養他們的目測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和對圖形變換的思維能力。
現在是寒冷的冬季,所以準備了紙工活動:棉襖。在活動開始前,我以季節冷,想送大家棉襖,請小朋友幫忙做導入,很自然,瞬間引起學生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將正方形紙角對角折成小正方形,但還是有些幼兒折的角不夠正,于是課堂上我采用逐步顯示折法,并讓幼兒和我一起折,直到所有幼兒完成,同步出示演示步驟,直至最后大家都折成。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對紙工活動是比較感興趣的,而且孩子通過學習,折出來的棉襖還是比較好看的。由于折紙的特點是容易忘記,因而,在教孩子逐步折時,不僅隨機展示折紙步驟圖,而且之后,我又給每個孩子發一張折紙自己再折一邊,加深印象。活動的結尾,安排了拓展:棉襖還可以變成什么?(褲子、燈籠)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折棉襖的過程的強化和鞏固,而且更鍛煉了學生思維,使所學的折紙活動更豐富、充實。另外,還可以激發幼兒愛思考,愛動腦的學習習慣。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老師首先要引導孩子學習折紙的基本術語,如邊、角、中心線、中心點、對邊折、對角折等,以便孩子在學習時能理解老師的指導。此次圖示是事先將折好貼在黑板上給幼兒看的,原以為能讓幼兒看得清楚,可是坐后面的幼兒不能夠看清圖示的最后幾步,這是我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在今后的折紙活動中,示意圖展示可以通過幻燈片分步放大,讓幼兒都能看清圖示,便于幼兒觀察、理解圖意。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發現,其實幼兒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采用引導幼兒觀察圖示,探索、發現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不能解決的,老師進行解釋,然后引導幼兒理解圖示自己來學折紙,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識圖示能力,又為他們自己獨立進行折紙活動打下基礎。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4
一、教材分析(設計意圖)
班上有一位孩子帶來了一張碟片,上面都是一些皮影戲,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于是,我緊緊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這一事情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導入,在循序漸進地深入,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而且《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這是我選擇了“影子”這一現象作為科學教育的內容的又一依據。在活動中,我利用實驗比較、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
二、目標確定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征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秘,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綱要》指出:科學教育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科學教育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征,知道影子的存在。
2、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并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的位置的關系。
3、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欲望,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合作、判斷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難點: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2、重點: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四、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和《綱要》中指出的,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我做了以下準備:
1、選擇陽光燦爛的日子進行教學活動
2、把多功能廳布置成一個光影實驗室、投影儀
五、教法與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根據教學目標,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我主要運用了: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時間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并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六、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
1、玩手影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尋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3、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4、延伸活動。
(一)、玩手影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設計了玩手影游戲,如:孔雀、小鳥、狐貍、小狗等手影。
(讓幼兒也自由操作玩玩感受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愿望激發出來)
這時我可以這樣的指導語: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呢?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自由玩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
(二)、尋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帶領孩子到室外去,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幼兒尋找影子?匆豢从白邮窃趺磥淼哪?通過實驗觀察讓幼兒了解:太陽光照在自己的身體上,身體擋住了太陽光就產生了影子。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陽光燦爛的自然環境,引導幼兒進行探究,提高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后面的探索積累了經驗,也為后面的活動提供了依據。)
(三)、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為什么會有影子的呢?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做另一個實驗:發現沒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會有影子。
這時我就可以用這樣的指導語: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嗎?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引導幼兒帶著另外兩個問題回到草場上,你發現你的影子的光源是什么?你的影子是在太陽的另一邊嗎?(幼兒自由交流講述)得到: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
。ㄟ@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探索發現影子與光源的位置關系,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知道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在此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采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方法。)
(四)、活動的延伸
1、在玩踩影子的游戲中,孩子們能充分體驗到其中的樂趣,真的是其樂無窮。讓幼兒帶著有趣的問題在意猶未盡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ㄟ@一環節調動了幼兒身體的各個部分,充分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天性)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現象,除了太陽光能產生影子以外,還有什么也會產生影子?
。ㄔ谶@里,其實活動還沒結束,我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進一步探索影子的有趣現象。)(殷菊華)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5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談話;秋天多么好。談話活動是培養幼兒學習在一定范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在這個教材中要求教師引導幼兒圍繞秋天的天氣、景色、動植物的變化、人們在大自然界中的活動等,把自身觀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幼兒要有豐富的有關知識經驗,因此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是:秋天的氣候和花草樹木的變化、幾種農作物的豐收和小動物的活動、人們的服裝變化等主要特征。為此,在課前采用多種形式如家長帶幼兒到郊外去秋游,日常生活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等。讓幼兒觀察到、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豐富有關的知識經驗。另外再啟發幼兒一同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探索大自然的奧妙,搜集具有秋天特征的圖片等。引起幼兒進行談話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一知識點在整個知識結構中占基礎地位,也是整個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
綱要所提出的要讓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能注意傾聽他人講話,能清楚的說出自身想說的事。為此制訂三了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圍繞主題大膽回答與交流,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3、豐富詞匯:秋高氣爽、凋謝。
重點:圍繞談話主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回答、交流。重點制定的依據是:綱要中也提出要讓幼想說、敢說。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的教育重點并不是教幼兒記憶大量的詞匯,而是讓幼兒能樂意與人交流,能大膽在眾人面前連貫表達自身的想法。另外,作為大班幼兒思維已經由直覺行動性向具體形象性過度,形象思維已經迅速發展,加上不時的實踐學習,已普遍能組織簡單的句子,具有能與同伴進行交談的能力。
難點:較連貫的表述將話內容。談話需要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圍繞一個主題談出自身的見解和感受。幼兒受思維和語言發展的影響,要布置好內容的順序,組織簡單的語句,較連貫的進行談話,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幼兒又具有善于挑戰的心理,這就象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果實,因此經過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所以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談話法和游戲法。
第一種談話法,談話法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是談話課必需的教學方法。首先,我運用了啟發聯想式的提問和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談話。比方:秋天到底是什么樣?秋天里的天氣有什么變化?等激發幼兒對已有的知識經驗的表象。其次,運用了自由結伴等形式進行個別談話,并啟發幼兒將零散的知識經驗進行歸納,能教連貫的表述出來。另外,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所提到:幼兒的語言是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因此我的談話就力求從普通話的運用、詞匯的運用和語速、語態、語音等方面,給幼兒一個良好的典范。
第二種方法游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游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么游戲法恰恰能完成綱要的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首先,在教學中創設游戲的情景,安排美麗的秋天環境,將有關秋天的特征的圖片和實物展示給幼兒,讓幼兒在富有游戲的情景之中學習。其次,在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性談話的時候我設計了游戲,照下金色的好秋天,請幼兒把自身對秋天印象最深的景色和事物挑出來,進行自由的拼圖引導幼兒之間互相交談,游戲給幼兒充沛發揮的空間,在自由的空間中幼兒獨立考慮,互相討論,自由結合,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的指導。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的培養,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幼兒大班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大班說課稿范文11-26
幼兒大班背太陽說課稿09-02
幼兒大班彩色雨說課稿08-19
幼兒園大班的說課稿11-0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1-14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04-23
幼兒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04-28
大班幼兒園說課稿04-27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6-09
大班幼兒彩虹說課稿范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