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數學復習課的聽課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堂數學復習課的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楊老師在執教總復習的第一節課時,就能正確把握了復習課的特點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相當實用。盡管知識點繁多,但楊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相當清晰有序。在回顧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整理和建立知識網狀結構,從而借助這個網狀結構再次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節課下來,在寬松而嚴謹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教師點評精煉到位,給我們再做的聽課教師深刻的啟發。
一般來說,很少教師會選擇復習課或者練習課作為教學比賽的公開課,一來在情境創設上面缺乏新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學習氛圍可能顯得相對沉悶。二來,總復習涉及的知識點繁多,一節課下來容易成為知識的堆砌展示,無法針對某個知識點深入展開研究,難以出現精彩的對話和環節。三來,單個學生無法全部回憶起該次課的所有知識點,需要老師不斷的提示,容易造成老師發言較多,造成“一言堂”的錯覺。
而且整理是復習課的重點,需要通過復習和整理,使學生原有分散學習的知識點得以梳理,由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數學認知結構,增進持久記憶。而這就需要老師具備比較高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能夠針對學生的生成資源現場及時跟進點評或者組織討論。楊老師敢于挑戰傳統的教學禁區,我在佩服她的勇氣的同時,也就重點觀察她是怎樣突破上面幾個難點的。
一、情境創設另辟蹊徑,讓人眼前一亮。
拋棄了大家慣常使用的生活數學實例,而是從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說起。引導大家用心體會讀書“從厚到薄”的過程與方法,自然而然地引出總復習這個課題。這樣的開頭既深深地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和上課的主旨緊密結合,真的好巧妙好有新意,不禁為楊老師叫好。
二、課前復習和課堂復習緊密結合,注重學生的自我再建構:
楊老師上課前就安排學生根據復習提綱用心回憶,細心整理,周密組織,在回答老師作業紙上的相關問題的基礎上形成小學階段數系的知識網絡圖,提倡學生自我建構。這么一來,上課的時候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把學習的主動權和發言權完全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成為了學生才華和創造性展示舞臺?吹綄W生們創造出那么多別出心裁的結構圖,我們聽課的老師不住贊嘆。我們明白,楊老師課前肯定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發動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和課后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去搜集和整理與數系有關的資料。要是沒有老師精心的指導和跟進,我們今天肯定看不到這么多和這么精彩的學生作品。功夫在課外。≌n堂是的四十分鐘其實更多地成為了學生課外準備的匯報機會。
三、重視學生的課堂生成資源,教師展示出容錯的.心胸和教學技巧。
在我們聽課老師看來,有的數系結構圖確實存在一些邏輯上問題。但是楊老師并沒有在這個上面糾纏,而是著力表揚了學生的努力和獨創性。楊老師還引導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去分析每一個數系結構圖的優點和部分合理性,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對比研究完整的正確的數系結構圖。從這一點來看,楊老師深深地明白難得糊涂的真諦了呢。
總體來說,本節課楊老師通過溝通數概念之間的聯系來編織數概念的知識網絡,整理的清晰而又全面。但是,由于前面整理階段用時較多,本次課就沒有預留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練習。在我看來,練習應用是復習和整理的有效補充和深入,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至少應該占據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吧。我建議,時間安排上面再緊湊一點,(比如,在展示學生作品的時候可以有側重點,不用面面俱到,選取三兩個典型的方面展開就可以了),以便留有充足的時間給學生練習鞏固。以上想法不知妥當與否,請同行指正
【一堂數學復習課的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一堂生動的歷史復習課論文08-11
九年級數學中考復習研討課聽課反思07-12
一堂民主而高效的數學課教育論文08-13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篇)01-12
小學數學應用題復習課11-29
中考數學把握好三課的復習07-13
聽課評課學習總結12-23
一堂有趣的作文課01-13
考研數學及專業課復習技巧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