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4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年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我從下半年開始,我參加了歷史遠程教育培訓、在學習中,先后聽取了多位專家關于歷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初中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時對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著諸多思考、以下是我對歷史課程的體會和感悟:
1、要確立新觀念、轉化角色、更新觀念、轉化角色、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發展、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發展為中心、以自主學習探索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的創新人才。
2、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于教師要更新觀念,敢于讓學生暢所欲言。
3、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系、傳統的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欲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并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4、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通過半年多的網上緊張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使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以更好的促進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在暑假期間農墾總局組織我們歷史教師在農墾教育學院進行了集中培訓,我有幸參加,感覺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育著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了行動的方向、如果教師說得天花亂墜,而成為行動的矮子,那所說的也無異于對牛彈琴、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樣”意識,榜樣的行動,會讓我們坦然面對每一個學生,更會提升教師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
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通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因為每一天都能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第一學期,我有幸的參加了在河南大學舉辦的“國培計劃”初中歷史班的學習,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歷史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下面對此次學習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于工作在農村中學,對于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過此次學習,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清楚知道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讓我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歷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并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在“國培計劃”的學習中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初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教師自主研修等,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收獲頗豐、
(1)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無論是年青還是年老,身上都有著這樣一些高尚的品質:刻苦鉆研、學識淵博、思想開放,實事求是、對教育事業充滿了務實求真、沉著冷靜、這些專家本身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典范。
(2)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所有專家的講座,都體現一個“真”、作為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盡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的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為指導,盡可能地搜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并引領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做一個不斷學習的歷史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作為一名教師要敢于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立德、立行、立言發展自己。
(4)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做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師、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通過這次學習認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師、名師,相信這將為學習成員帶來強大的優化資源,參加學習學員一定要利用這個平臺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師從教書匠轉化為能師,甚至是名師、所以學習結束后,我們應努力進行課題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通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通過這次學習,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對歷史思想方法的探討,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2)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通過這次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后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在學習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于迎接挑戰,便也敢于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的撲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總之,在學習中,我又學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更明確了我今后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將遵守新課程的精神,踏實、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轉變角色,重新熟悉師生關系,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為學生的成長服務,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到與學生共成長,不斷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新課改在我縣如火如荼的開展五六年了,許多觀念讓我耳目一新,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業務水平獲得了很大發展。在享受課改帶來成功體驗的同時,我對課改的認識也在逐步清晰,深入。在課改中我心中頗多感慨,也頗受啟發,我的教學思想已受到了極大的觸動,現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整理如下:
一、課程改革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地位。
教師從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教師如何更好的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呢?
1、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要讓學生真心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充分的思考、探究、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課文,不能讓自主學習流于形式。那種擔心自主學習占用過多時間,會影響教學進步,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總結是錯誤的。因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會提高自我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對學習的效果也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合理安排學習任務
要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有效的進行,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同時,合作學習的任務應當具有一定的速度,具有進行合作學習的價值。一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有困難的任務課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通過想互配合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容易使學習任務更好的完成。如果學習的任務比較簡單,或者學習的任務,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就完全沒有必要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二、新課程改中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他們更愿意上歷史課了。
1、新的歷史教材,從外觀看,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深受學生喜愛;從內容上講,降低了難度,淡化了知識體系,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比如歷史文物仿制活動一課要求學生搜集歷史文物圖片,實物或仿古文物,動手制作仿古文物,可小組合作共同制作,互相探討,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2、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轉變,學生學得主動了,變得大膽了。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改變過去學生跟著教師轉的被動局面,學生學得主動而靈活,由過去的苦學變成樂學。由過去的課堂上不愿發言到搶著發言。
3、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沒有了“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已從過去的注重老師教,轉到了注重學生學。師生互動、學生間的互動成為課堂活動的主旋律。教學中我經常會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同學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學習熱情高漲,使學習成為充滿樂趣的事。
4、建立了新型民主的師生關系。新的課程改革中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同樣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教學中師生關系開始變得民主、和諧、平等。在這種關系中,師愛的作用是偉大的。愛是無聲的語言,愛是最美的教育。隨堂潛入課,潤心細無聲。教學中我盡量使用鼓勵性、發展性、啟發性的語言,與學生們平等對話。用真情點擊孩子心靈的鼠標,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尊,促進學生產生最佳學習心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實現自我調控。
三、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中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要做好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在課前、課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課、背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問題,既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準備,也要想好不可預測的應對方法。
2、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還應特別關注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間的學習差異,通過不斷調整教學進程,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卷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來。面對學生有別于他人的探究方式,我們要引發學生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深入思考,順利地進入更高的層次的學習。
3、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松愉悅。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生活的快樂。
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設計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诶眯路f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學生參與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手段展示枯燥、遙遠的歷史。
、蹌撛O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的積極性。
、茏⒁鈱W科間的結合,尤其是文史不分家,正確運用詩詞、俗語、典故、成語等進行教學。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菖ν诰、充分發揮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愿望和動力。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么,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系統等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一切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著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為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释私飧嗾n改的知識,渴望指導,渴望交流,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
以上只是我自己在實踐課改上的一些浮淺認識。在課改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我會經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過程,但是有一點不會改變,那就是:“目標在前方,我在路上”,我將會繼續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對初中歷史課程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歸結起來,就是要通過歷史課程的開展,了解學生的生存現狀,提高他們的生存智慧,幫助他們更好地探索未來;诖,初中歷史課程改革應準確把握學科特點,遵循課程基本理念,認真組織教學活動,讓每一次教學行為都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然而,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實踐中,卻存在著一些與課程改革理念不一致的地方,本文對此略作盤點與分析,以求教于同行。
一、關于歷史學科特點的認識誤區與對策
對一門學科進行準確、全面的認識是開展這門學科教學的前提與基礎。對一門學科進行認識,除了要明確該學科的學習目標、內容和要求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這門學科的基本特點。只有通過對學科特點的分析把握,才能更好地總結出學科教與學的規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歷史學科的特點,廣大教師雖有一些認識,但認識仍是不充分的,甚至存在著一些誤區。主要體現在:第一,對“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這一學科特點的認識不充分。很多教師認識到歷史學科的主觀性,但在教學中卻只關注它的客觀性,而跳不出教材的內容框架進行教學。第二,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彰顯“歷史學科具有探究推理性”這一基本特點。這一學科特點決定了對學生進行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核心,但很多教師僅僅只是要求學生重視聽課、記憶、做筆記、練習等環節。第三,歷史結論的豐富性在教學活動中難以得到彰顯。歷史學科這一特點決定了歷史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對結論的討論應該是靈活的而不是死板的,提供的教學史料應是多樣的而不是單一的。
對歷史學科的認識誤區,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教師沒有認識到歷史學科的主客觀統一性。歷史學科的主客觀統一性決定了歷史課堂必須采用探究式教學,讓歷史課堂教學也能做到主客觀的統一。從教師層面上來說,教師應在遵循歷史客觀性的基礎上,在課堂上通過激發學生的主觀想象力,讓學生開展合理的假設,并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探究,讓學生進入具體的歷史情境之中。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歷史人物或事件是如何影響現代社會的,使學生形成與自己實際年齡相符的歷史發展觀,對歷史問題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形成個人的歷史思維。從學生層面上來說,如果學習歷史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那么將無法認識到歷史的真諦,也無法激起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歷史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能對歷史問題進行解釋,并能從中獲得對現實選擇有參考借鑒作用的知識。凡此種種,均離不開師生們在歷史課堂上的主動探究。
二、關于歷史教材使用的認識誤區與對策
新課改中所使用的初中歷史教材,創新構建了符合初中生素質能力培養需要的知識體系,代表著一種創新的理念和實踐方法。但在很多教師的理念中,傳統教材觀還根深蒂固,他們在教學中基本上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具體體現在:將教材內容等同于教學內容;教學的知識點完全由課本來確定;教材重點就是教學重點;學生只學習課本知識;如果沒有教材,教師就不懂教什么、如何教;教師傳導給學生的歷史都是教科書中的定論、共識內容;等等。傳統的“教教材”觀念之所以未能扭轉,究其根源還在于教師對歷史學科特點的認識不到位。
要扭轉傳統的“教教材”的觀念,需要更加理性地審視歷史教材。教師在這過程中必須做到認真品味歷史教材和靈活運用歷史教材。做到認真品味歷史教材,就要充分認識到歷史教材中的史實帶有選擇性。史家、編寫者在專著、課本上呈現的是一種選擇,這并不意味著歷史是相對的、騙人的,選擇的東西只是事實的一部分。因而,教師在利用教材時要特別注意挖掘教材文本中所隱藏的資源。歷史教材的選擇性也正是歷史學科的魅力所在,它能為學生通過教材去挖掘歷史資源創造很多可能。所謂靈活運用歷史教材,就是通過“還原、整合、開發、挖掘”的方式對教材內容加以靈活運用!斑原”即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解難度較大的歷史概念或現象,使用適當的視覺材料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如提供歷史數據或歷史遺址遺跡遺物照片等;“整合”即運用多種手段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補充和開發,從而完善和拓展歷史教學內容體系;“開發”即加強學科間資源的交叉,打破學科界限,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如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地理知識,能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地理解知識;“挖掘”即充分挖掘教材含蘊,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關于歷史課程理念與教學模式的認識誤區與對策
本次課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課程理念,指出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要以開放型的新課程觀來建構現代化課程體系,用民主化思路來建構新型師生關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靜止觀,樹立評價促發展的發展觀。在教學模式上,強調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體現“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然而,在現實中,新的課程理念與教學模式還很難徹底地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傳統課程觀與固化的教學模式還根深蒂固。具體表現在:習慣于將課程等同于學科,學科就是知識;教學就是用簡單說教的方式機械地傳遞知識的過程;畸形的口號式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充斥著歷史課堂;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接受學習是學生生存的基本途徑;學生學習歷史通常就是做筆記、強化記憶,忽視了學生應該通過探索、發現和研究來獲得歷史知識。傳統的課程觀實質上否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不用說學生的參與和自主探究學習,這是由教師缺乏新課程理念造成的。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體現新課程理念,必須正確認識到課程改革中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的'新變化,要能全面把握課程理念的各個要素,促使歷史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首先,要準確地定位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傳統意義上,教師被視為課堂知識的傳授者、管理者,是居高臨下的“神仙”。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使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也要發生相應的轉變。具體地說,在新課程中,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課堂的組織者與促進者,由教學管理者轉化為知識的引導者,由居高臨下的“神仙”轉化為平等的合作者。
其次,要突出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應被視為教學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發現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再次,要把學生學習經驗的獲得作為歷史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獲得積極而有價值的學習經驗,這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與成長提供幫助。因而,要把理解歷史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所謂歷史理解,是指能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合理建構自我認知,把握信息蘊含的意義。例如講解“民主是什么?”時,可從以下教學思路進行歷史理解教學:
1、下定義:民主是一種政府組織形式。
2、解釋:民主政府是如何運轉的?
3、比較:將民主政府與專制(集權)政府進行比較。
4、下結論:對民主政府與專制政府之間的差異做總結。
5、應用:將民主概念運用到某政府中,分析該政府的優點。
6、總結:根據數據、信息概括民主政府的特點。
7、拓展:用學生身邊的例子,拓展民主概念。
最后,要把歷史課程當成是一門生成性課程,要從動態的視角來看歷史課程。對于作為生成性課程,歷史課程的開發與教學要突破對專家學者權威的依賴,要重視學生與學習環境、課程教師、學習伙伴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都應被視為課程開發的主體,他們既是課程的傳遞者與吸收者,同時又是課程的建構者與創造者。
四、關于歷史教學方法改革的認識誤區與對策
教學方法改革是推動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就如何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其指出:歷史課程教學活動的組織要拓寬教學活動的途徑,充分開展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讓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鼓勵教師多開展諸如歷史辯論會、故事會、講座、社會調查、參觀采訪等形式的課內外活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愈發顯得重要,甚至在一些學校直接規定了在課堂上要留出多少時間安排學生活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的確能有效地提升歷史教學效率,但是,當前許多歷史課堂上學生活動形式化、表象化的現象突出,即活動的組織開展缺乏正確的目標引領(如果有,也僅是以知識點識記為目標),這顯然有悖于活動開展要有助于推動學生發展、經驗獲得這一初衷。
要在歷史課堂中有效開展學生活動,就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開展的學生活動,必須有利于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而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將活動的內容、形式都緊扣歷史課程的三大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進行活動設計才能達到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二是在歷史課堂上,活動要緊緊地圍繞拓展學生思維去進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從而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歷史認識。歷史課堂中的學生活動要呈現出特定情境中的歷史細節,營造恰當的歷史感,從而讓學生更客觀地從歷史情境中去看待與評價歷史;活動中史料的提供要生動有趣,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結論的形成要建立在史料研究的基礎上,從而更好地理解歷史。
總之,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的各項要求,糾正課改認識中的誤區,制定出有助于課程改革目標實現的措施,努力使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再出現偏差,從而推進初中歷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6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自2022年4月21日正式發布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它是初中歷史教材編寫、教學活動、考試評價和教學研究遵循的重要依據,必將引導和推動新一輪初中歷史教育教學改革。與《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老課標”)相比,其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強化了歷史課程的育人導向
新課標強調了歷史課程的目標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著力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達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的。
二、明確了歷史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歷史課程目標從老課標“三維目標”發展到新課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反映了新時代新的課程理念。新課標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表述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要素,與《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思路保持一致,有利于加強初、高中學段的銜接,更好地體現學習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三、精選和優化了課程內容
新課標強調了歷史課程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為指導,按照歷史時序,展示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將歷史課程內容分成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跨學科主題學習,共七個板塊。新增了“歷史課程內容結構示意圖”,將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融為一體,值得關注。
課程內容中的前六個板塊是歷史學習的基礎,每個板塊都包括了內容描述、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四方面的內容。值得強調的是,新課標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增加了“跨學科主題學習”,以此來加強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在總課時中專門規劃出10%的課時,設計若干活動,將分散的知識整合,借助不同課程所學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新增了學業質量板塊
這一板塊包含學業質量內涵和學業質量描述兩部分內容。新課標將7-9年級作為一個學段,研制了相應的學業質量標準,從“掌握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聯系”“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大趨勢”三個方面來整體把握學業質量的評價,可以引導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的深度與廣度,進行更加符合學情的教學設計。
五、課程實施的要求更加具體、針對性更強
在教學建議中,新課標特別強調了課程實施中要突出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教學評價中,強調了“教—學—評”一致性。同時,特別強調了“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彌補了老課標在這一部分內容的缺失。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命題工作的重視,與近期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精神高度一致。
新課標特別增加了“教師研究和教師培訓”的要求。從培訓內容到培訓實施都給予了詳細的闡述,旨在強調提升教師培訓的質量,讓教師樂于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以提升教學能力,解決教師“怎么教”的問題。同時,新課標還從區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兩個方面明確了教學研究的方向,目的是不斷促進教師個性化、精準化的專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7
任教九年來,經歷的培訓不少,可這次縣初中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已過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因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類型的亮點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這里,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主要指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向馬玉梅老師學習,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于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在暑假期間農墾總局組織我們歷史教師在農墾教育學院進行了集中培訓,我有幸參加,感覺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育著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了行動的方向。如果教師說得天花亂墜,而成為行動的矮子,那所說的也無異于對牛彈琴。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榜樣”意識,榜樣的行動,會讓我們坦然面對每一個學生,更會提升教師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
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通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因為每一天都能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9
到華南師大參加學習培訓,盡管非常累,但是收獲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給大家共同來分享。
一、提高了參加培訓的認識。
我們參加的此次培訓是一種脫崗培訓,而不同于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在華南師大搭建了一個難得的教育空間,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我們除了能接受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一些名師、專家的授課,觀摩各種類型的優質示范課,還可以通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學習,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
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不但可以集中學習,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所以說通過培訓進行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如果我們教師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談不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地得到調整和改善,F代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快,舊知識迅速老化,新知識飛速生成。假如我們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觀念,不愿意學習,勢必跟不上形勢,因而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落實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要求。
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歷史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這也是我們的課題研究中圍繞的中心話題。
四、轉變理念、勇于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五、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專業能力,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同時,也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我有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到華南師大參加學習培訓,盡管非常累,但是收獲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給大家共同來分享。
一、提高了參加培訓的認識、
我們參加的此次培訓是一種脫崗培訓,而不同于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在華南師大搭建了一個難得的教育空間,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我們除了能接受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一些名師、專家的授課,觀摩各種類型的優質示范課,還可以通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學習,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
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不但可以集中學習,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所以說通過培訓進行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如果我們教師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談不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地得到調整和改善、現代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快,舊知識迅速老化,新知識飛速生成、假如我們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觀念,不愿意學習,勢必跟不上形勢,因而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落實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要求、
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歷史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這也是我們的課題研究中圍繞的中心話題。
四、轉變理念、勇于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五、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專業能力,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同時,也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我有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今年我參加德陽市中學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通過培訓學習,讓我在教學理論知識上已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老師精彩的講座和耐心的講解,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變得深入淺出,而通過學員相互的交流,能讓我更多的吸取各種工作中的實踐經驗,以達到自我提高。
一、深刻理解歷史遠程培訓的目的,明確歷史課程改革方向,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長期以來,在我國中學教學占主導地位的傳統教學觀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評價學生,就是看其考試的成績,而通過培訓,我了解了評價還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不能簡單的以分論英雄。作為一線教師,我首先要正確把握培訓的精神,要有清晰明確的意識理念,用正確的指導思想指導教學工作,有效地運用新理念于課堂教學中。
二、認真鉆研教學方法,科學整合教材
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其特點是內容精煉、跳躍性強、思維層次高,適合探究性教學的開展。但同時也存在時序性和整體性較差、知識系統破碎的弱點,給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進行靈活整合、合理取舍以強化主干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有兩種現象:一種是本本主義,嚴守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種是將教材邊緣化,教學遠離教材。這兩種現象都沒有擺正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既然是一種重要資源,就不可丟之一邊;但又只是一種重要資源,就不可視為圣經,不僅要使用,而且要優化。對教師來說,用教材進行教學是其職責,完善教材以利教學也是其職責。對教材的合理整合與優化,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的、適于學生發展的知識體系,刻不容緩。被動地圍著教材轉,唯教材而教學,是不適應教育新理念的,因此,整合教材勢在必行。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面對信息化的社會,教育必須做出一種選擇,做出相應的變革,教育要由原來的“受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從而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掌握最適宜的知識。終身學習觀念的提出,也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技巧,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律、教方法。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歷史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治史的相關理論: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史學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從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成果的形成等過程,培養學生讀史治史的.能力。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注重的是過程,歷史結論的形成過程,而不是結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歷史的社會功能在于能以古鑒今,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歷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根據本校具體教學設備,提高適應能力,用好教材。
1、必須在培養學生能力、新的學習觀和學習習慣上下工夫,盡快適應新課程教學。
2、設法增大學習信息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音像等,加強對某一階段史實、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直接解讀。比如:抗日戰爭這節課可以給學生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片,講新航路開辟時用幻燈片展示動畫路線圖,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可以截取《百年中國》有關片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印象。
3、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閱讀課外書籍、上網、聯系課本知識,以便理解,進而在學生之間組織和開展合作式探究學習,在探究中引導學生掌握歷史,搜集更多史實依據作為學生課前準備的內容,使學生得出論從史出的結論和認識,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
五、通過培訓,我還得到以下認識
1、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作為學校的一線老師,我要貫徹這次培訓的內容,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和學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學相長。2、以往的教學主要強調個人在教師指導下自由學習,而忽略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事實上,我們這個社會的生存離不開團結合作,合作可以讓我們用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效率來完成各種任務。學生學習也非常需要合作精神,他們需要共同研究,互相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過程、體驗、感受,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學會分工、協作,培養團隊精神,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基礎,促進社會發展
3、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有關歷史課程的各種資源進行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文本、聲像、網絡、報刊等),從中找出有利于自己進行課堂教學的各種資料,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好的教學方式。
4、歷史學科命題趨勢多會涉及學術前沿問題,反映主流的史學理論、史學觀點和現代意識。概括地說分為兩方面,即多種史學視角、多重史學領域。
5、觀念比能力重要!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落后是觀念落后,貧窮是腦袋貧窮。許多人,不是沒有好機會,而是沒有好觀念。不是不接受新觀念,而是不愿拋棄舊觀念。
6、高中歷史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而舊教材只強調了知識與能力這方面。所以我們在進行新課程的教學時,更多的應該考慮通過樣的什么過程和方法把知識與能力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歷史老師在過程與方法上多下功夫。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2014年,我終于考上了齊河縣教師編制,正式進入教師行業。上崗之前,齊河縣教育局對我們新聘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集中培訓,通過全面而深刻的培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本次培訓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樣,我們新聘教師與各位專家、名師積極互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訓內容包括:如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專業素養發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概述,教學常規問題等諸多方面的深入學習。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想做一名好教師,首先要“做好人”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承擔著國家下一代的希望,承載著祖國與人民的囑托,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的時候,應當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自己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談何再去要求自己的學生去做呢。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二、要做一名有愛心的教師
把每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關心呵護,善于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同時也要把自己當成孩子,有顆童心,有一種陽光的心態,用以感染每個孩子。對于后進生要有耐心,要細心觀察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以此激勵后進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也應當教育孩子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三、要做一名正直的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要敢做當,而不是遇到問題選擇逃避責任。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不是對領導溜須拍馬。
四、要勤學習、多讀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應當擁有淵博的知識,并不局限于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其他的學科也應當涉及到。
進入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驚人,以往有些的知識放到現在已經沒有什么說服力和意義了。作為教師,也應到順應時代,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知識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對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信手拈來,是多么愜意的事情。所以,教師應勤學習,多讀書。讀書的時候,要做個有心人,多思考,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成功是與自己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最后,要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在教學中,要善于動腦,記住每一位學生的名字,這樣就能讓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對待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要善于觀察學生,對于學生犯下的過錯,不輕易下結論。對學生的愛,不是過分的遷就,而是善意的引導。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找到歸屬感,不偏袒優等生,不打擊后進生,給孩子們一個相對民主自由的氛圍。
雖然培訓只有短短的3天,對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讓我們每一位新教師對教育事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下一步走進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最后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一句:我能行!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八月一日,我有幸參加了青島市舉辦的“中小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論壇”主題繼續教育培訓會,兩天的培訓日程讓我深刻感受到當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性,學習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并初步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F談談我對“核心素養”理念學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1、“素質”與“素養”的區別。
褚教授首先闡述了“素質”與“素養”不同概念,提出“素養”主要是要回答“培養出來的人究竟是什么樣”,而“素質”則側重于“學校提供什么方式來塑造人”,兩者的立足點、出發點不一樣,兩個問題到底誰更重要些,顯然培養怎樣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問題,這讓我體會到我們總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樣的手段來激發學生興趣,總想著我們能給學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學生受教育后會變成怎樣的人,能力上會表現出什么,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避免把學生變成知識的“存儲器”,避免把學生培養成“高分低能”,21世紀需要綜合能力更強、創新能力更強的智慧型人才。
2、核心素養的概念。
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適合學生主動發展、創造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提供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需要的教育,為學生的健康與幸福成長固本強基,讓學生終身受益。褚教授強調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從學習中感受到,核心素養就是在推動個性化教育,實現教育理念從傳統知識和技能評價標準向個體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反映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育理念由“結果”向“過程”的轉變,由“知識教育”向“人的教育”轉變,為此,教師的教學也要跳出單一學科或者單一情境的限制,以適應社會的跨學科、跨情境的教育為出發點,關注教育從“育才”到“育人”轉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3、創新與合作是核心素養的'關鍵。
褚教授在分析我國國民素質的短板問題時利用中日獲得諾貝爾獎人數的對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國國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很差,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決定著民族的未來,那么基礎教育的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當前我們的基礎教育評價體系落后,教育質量等于分數第一的評價方式很濃厚,中小學學生合作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不足,長此以往,我們的教育就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當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創新的緊迫性。
4、作為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的問題
褚教授幫我們指出了幾個方向:
第一、中小學要圍繞“核心素養”開發課程體系。
第二、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更新理念。
第三、教師素質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知識體系。
第四、采用科學的教育評價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評價環境。
作為教師具體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師應該不斷保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積極參加學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在教研過程中更加關注對學生學情情況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的營造快樂、平等的教學環境。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借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習作熱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待于我們去實踐和研究。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并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6月16日以來的在線培訓,我對課程標準、課程設置、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就本次參加遠程教育培訓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正確把握新課標規定的學習版塊,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
新課標規定高中歷史必修分三個學習模塊,四個學習主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共計25項學習內容。通過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選修分為六個學習模塊(六個獨立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涉及:重大改革(9個)、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7個)、20世紀戰爭與和平(6個)、中外歷史人物評論(6個)共30個學習內容、探索歷史的奧秘(1個)、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
二、轉變教師、學生角色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所以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上課先由學生閱讀,各個小組之間可以就課文內容互相提問,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對于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手查找資料,制作資料冊或小報,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傊,教師的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置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中。
三、要認真鉆研課標,重新審視教材,研究教材教法。
以往的歷史課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只有全國統一的一本歷史教材,教師上課只需要一本書而已。而新課改中,我們實行的是一標多材,共有四個版本的教材,且每種教材的內容會有些許的不同,而高考卻是依據課標而非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牢牢樹立一個觀點:歷史的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是講授增減的唯一依據。在備課中,應深入研究課標內涵,把握課標的各項具體要求,針對課標的不同要求制定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決定每節課之前,將課標內容首先在黑板上標出,讓學生第一時間去把握課標,從而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從備課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時時處處將課標理念貫徹進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四、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克服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倡導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
五、教育資源、課程資源的整合
歷史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實現的各種因素的總和。這其中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內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傳統的教科書、圖書資料,也包括現代網絡、科技成果。認識并開發這些資源,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通過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作為教師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同樣就選擇了付出奉獻,更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我們更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05-24
高中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0-18
2021初中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3-22
2024中歷史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23篇)08-26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6-25
(精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7-19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7-11
新課標培訓的心得體會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