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優質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優質,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優質1
我剛接觸自閉癥兒童,沒有相關的經驗,如何使他們的情況得到改善成為困擾我的問題。這次我有幸參加由著名的特殊教育研究者楊宗仁教授主講的“自閉癥兒童游戲與文化介入”講座,真是獲益良多。經過三天的課程,我獲得很多自閉癥兒童游戲與文化介入的觀點和策略,使我獲得在自閉癥兒童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上的啟示和指導。
楊宗仁教授以大量的視頻實例解說了游戲與文化介入的相關觀點和策略:社會性趨向、社會性參照、游戲、分享式注意力等都與文化學習有關;強調從游戲與日常生活進行介入,讓自閉癥兒童從中自然地學會各種文化學習能力;在介入時特別注重兒童的興趣與主動性。
這次的講座,留給我最深刻的有三點:
第一、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享有游戲的權利,而且特殊兒童更需要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介入;
第二、特殊兒童的康復策略與普通兒童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融會貫通;
第三、對特殊兒童的干預應重視過程而非目的。
喜歡玩游戲,是所有兒童的天性。雖然特殊兒童在某些方面與普通兒童不一樣,但我們不應該就此認為他沒有這個能力或不適宜玩游戲,特殊兒童同樣享有游戲的權利,而且游戲是自閉癥康復最需要的一種廣泛性介入策略。特殊兒童能從游戲中提升雙向的社會互動、想象力、心智理論、情緒調控、思維彈性、五官知覺、社會溝通等。游戲的種類很多,一個游戲可以同時訓練或干預特殊兒童的多個方面,訓練或干預特殊兒童的某一個方面可以通過多個不同的游戲,因此,應根據特殊兒童的發展情況和能力水平選擇有針對性的游戲。相對于普通兒童的游戲,特殊兒童的游戲更需要貼近社會生活的情境,需要看準時機變化玩法,沒有固定的游戲目標。游戲旨在讓特殊兒童愉快、自然地學習普通的生活模式。
楊教授的自閉癥兒童教學方法與普通幼兒園的教學方法相對比,我感到二者有一定的相同之處:游戲是兒童最佳的學習方法,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都能從游戲中自然地提升各種能力,同時能獲得愉快的正向情緒;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是兒童最易于接受的,普通兒童能從具體生活中獲得抽象知識,而特殊兒童能學會各種各樣的生活模式、生活經驗,使他們進一步靠近社會;動機和主動性是學習的關鍵,普通幼兒園通過形形色色的活動激起兒童的學習主動性,而特殊兒童更需要學習動機和主動性,當特殊兒童的主動性被激發起來,其學習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特殊兒童的康復工作是長期的,我們不能期望他們在短時間內獲得很大的改善,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干預應重視過程而非目的。每個特殊兒童的情況都不同,他們的康復進度自然也不一樣。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的孩子正在一點一點地進步,我們應該為此而感到欣喜。所以我們不應該定下任何具體的干預目標,而是在干預的過程中靈活地引導他們進步。
在楊教授的演講中,大量的視頻和成功個案都是一對一的干預。而在我們學校是采用集體教學形式,那么楊教授的方法是否適用呢?我想,有一些方法還是可以使用的,如非口語訓練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而游戲更應該運用到集體教學中,使特殊兒童在有趣的課堂上提高認知、理解等能力。然而模仿、主題游戲、劇本游戲等則較適用于個別訓練中。
總的來說,這次的講座使我加深了對自閉癥的理解,學會了自閉癥兒童游戲與文化介入的特殊教育方法。我認為,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都需要一個快樂的童年,都希望每天都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新的本領。因此,在自閉癥兒童孤獨的世界里,即使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是一片漆黑,我們也要勇往直前去尋找哪怕是螢火蟲那樣丁點的光芒。
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優質2
我在讓孩子走進社會,融合教育是必須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于融合教育的優勢,以及對于孤獨癥兒童康復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認,融合教育在當下,是很難實施的。
這其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原因,讓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1、來自校方
眾所周知,我們講“融合教育”,所在的場所就是幼兒園、學校等。但是,能夠接受孤獨癥兒童的場所,少之又少。只有觀念特別包容的學校,才會接受“特殊”的孩子,但這樣的學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里面的普通老師居多,專業單一,對特殊教育經驗甚少,也許無法成功面對孤獨癥兒童。而特殊教育教師一來稀缺,學校中不一定配備,二來特教老師雖然有著專業的干預技巧,但相對的面對正常孩子的發展規律也許缺乏足夠的認識,這在他們的工作中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而對于有著特殊教育的場所,通常成本較高。教育經費的不足,也是融合場所難以開設的原因之一。
2、來自專業普及和認知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幼兒園或學校接受了孤獨癥兒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獨癥兒童和正常孩子依舊是兩個群體。而融合,并不只是單純地、物理的將兩個群體的孩子放在一個教室里那么簡單。
對于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對于孤獨癥兒童的干預,如何在教育內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從而不會讓兩個群體產生互相制約(不讓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緩,也不讓孤獨癥兒童干預受限),這其實頗有難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獨癥兒童的幼兒園,采用的是“蒙氏教育”,里面的內容相對有融合的特質。
3、來自教師
普通幼教和教師,處于對工作的責任感,通常是不會完全接納孤獨癥兒童。因為他們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耽誤孩子的干預最佳時間。
而特教老師,特別是成熟的、收過職業培訓的特教,他們通常對融合抱有異議。我所認識的特教老師通常不推薦融合教育,他們認為密集的干預訓練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這一基礎再送入幼兒園進行融合才是。
對于這一點,我認同一半。特教老師的想法是讓孩子有了完備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認為孩子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進行融合,在融合中繼續增長,并在課后繼續干預訓練。
目前,國內融合幼兒園和融合學校十分少,在融合領域中也沒有形成一套專業并可復制的教學體系。普通教師很難接觸到融合的專業培訓,而特教老師則難以進入幼兒園或學校。
4、來自同學和家長
社會公眾對于孤獨癥的看法,即便到了現在也是十分不統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們天生善良,也許對于接納孤獨癥兒童沒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覺這個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負她一下。但是,對于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長,則并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長不會對孤獨癥有深入了解,憑借他們在網上看到的片面知識,他們會本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為有孤獨癥兒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群體,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安全隱患,并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倘若孤獨癥兒童在融合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不可控行為,例如傷人,那么我想如果面對正常兒童,大家的態度應該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對孤獨癥兒童,則是嚴厲的。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全體家長一直要求孤獨癥兒童退學或轉班。這也是現實。
5、來自自身
我們講融合教育,家長應該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長則是把孩子直接就放進幼兒園,不管不顧。融合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單純的“托管”。
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發現融合教育過程中孤獨癥兒童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而加以迅速干預,那么,融合教育是失敗的。
也不乏家長雖然與校方溝通良好,但缺乏與其他家長溝通交流。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誰也不愿意讓別人帶著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出現一定問題,其他家長察覺出來并頻頻反應的時候,我們不禁需要考慮:是否提前溝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由此可見,融合教育能夠有效地,成系統的進行下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我們需要國家對社會進行孤獨癥的知識普及,需要社會對融合教育的支持與資助,需要足夠的師資力量,需要社會人士的寬容、理解和幫助。
我期待會有這么一天,孤獨癥兒童能夠像正常兒童一樣,快樂的上幼兒園,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順利的接受義務教育,長大成人!
【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優質】相關文章:
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11-25
自閉癥培訓心得體會01-17
培訓心得體會優質范文11-02
培訓心得體會優質范文11-11
優質拓展培訓心得體會11-07
自閉癥兒童心理培訓心得體會06-12
優質服務培訓心得體會12-11
優質服務培訓心得體會09-21
優質文明服務培訓心得體會11-16
護士優質護理培訓心得體會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