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們必知的兒童心理健康常識
家長必知的兒童心理健康常識,有些孩子心理出現了問題,但是家長根本沒有發現,問題嚴重了才后悔莫及,這就需要家長知道一些知識,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們必知的兒童心理健康常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長可適度學習兒童心理常識
一、重智輕能:家長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誤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足矣,卻不注意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心理發育的健全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
二、重視不足:家長缺乏兒童心理衛生知識,認為孩子的某些行為、情緒障礙只是孩子不懂事、淘氣,或認為某些表現在孩子長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心理障礙提到治療日程上。
三、怕人歧視: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存在心理問題卻害怕被別人看不起,顧及“面子”而不選擇兒童精神心理衛生專業科室就診。
四、缺乏溝通:生怕老師知道孩子存在問題而不與老師交流。
五、根在父母:家長工作壓力大,回到家后在孩子面前過分放松,一些不良習性一覽無余,孩子耳濡目染學得一些不良習性。
六、因小失大:家長過分強調藥物副作用問題,而不愿讓孩子服藥,但是不服藥所致的后果使病情延誤,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育。
特別提醒父母“幾不要”
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
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的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蟿幽X筋,想象力豐富,善于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并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
2、愛父母,愛老師,愛小朋友。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對人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有同情心,適度怕羞。
3、跌跤或受點輕傷都不哭,游戲輸了不胡鬧。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4、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熱愛勞動,愛惜物品。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游戲,并能從中感到快樂。
5、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具體、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東西。服從約束。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6、與大家在一起時比一個人獨處時愉快,能遵守游戲規則和順序,在玩法上服從大家的意見,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別人的麻煩,肯幫助其他小朋友,能為小朋友取得成績而高興。
7、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過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東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買一些簡單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車輛較多的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獨自行走。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心理
1、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孩子,容易使孩子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3、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4、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5、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6、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過分夸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夸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另外,贊許必須針對具體的事,讓孩子知道自己優點的同時感到你的贊許是真誠的,而不是虛的、哄他的。
9、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家長對待孩子時,如果自己的情緒總是不穩定,喜怒無常,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10、不要在孩子面臨困境時不聞不問,要幫助孩子對目前的困境進行分析,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但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問題發生必須采取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小編給你一些小建議:
1.和孩子保持親密關系
如今不少父母有一個誤區,就是太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卻忘記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
其實,在保持良好關系基礎上的教育才有意義。心理專家主張“關系大于教育,關系先于教育”,如果發現孩子有問題,先改善親子關系。
孩子對父母和自己的親密關系不滿意,所以會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讀書,越說他越不讀。只有和孩子結成彼此非常信賴的共情關系,父母的引導才會順利地實現。
2.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過分攀比
孩子的年齡和心智有其年齡段的特點,不要過分強調一致性,父母和老師不要總拿孩子之間硬性地比較,而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成為他希望成為的人。
3.用“情”打動孩子勝過用“理”
做父母的是將“情”放在第一位,還是將“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應該講“情”而不是只講“理”的地方,特別是對于正處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4.寬容約束要平衡,允許孩子適當犯錯
家長和老師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會陷于溺愛,過分嚴格則破壞親子和師生關系。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寬容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A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強,如果只因為孩子獲得好成績而夸獎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取得好成績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績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來控制的,所以孩子會更容易不安。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獎他做事情的過程,往往會讓孩子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做事。
同時,老師和家長要允許孩子犯每個年齡可以犯的錯誤,這是心理醫生在臨床中慢慢總結出來的,犯這種錯誤的結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來很傻的錯誤是孩子成長的資源,而不是障礙。孩子沒有經歷過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經歷了才能學會管理和釋放情緒。
5.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體察到的。家庭應該是孩子盡情表達自我的地方,家長把表達的機會多留給孩子,讓孩子敞開心扉,盡情表達自己,不做過多評判。當孩子說話時,傾聽是最美好、最溫馨的舉動。
想讓孩子對我們沒有戒備,老師家長平時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嗎?
孩子害怕什么?
我有沒有過度反應?
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嗎?
我有沒有平等地與孩子交流?
......
6.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多參與實踐活動
要鼓勵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放學后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里盡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草地上曬太陽,親近大自然。
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不同的學校角色、家庭角色、社會角色,體驗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常磨練,通過積極克服活動中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培養孩子的完善人格。
【家長們必知的兒童心理健康常識】相關文章:
裝修必知小常識03-25
洗澡必知小常識08-08
法國留學必知的常識10-09
模特必知的禮儀常識03-11
紋眉必知小常識03-18
健康新手必知的常識03-21
日常生活我們必知的心理健康常識03-14
夏季養生必知小常識12-09
國外旅游必知的忌諱常識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