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敏感,到底好不好?

        時間:2024-10-04 08:39:2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敏感,到底好不好?

          造成一個人心理不快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項情況常見于咨詢,就是「敏感」。當中更延伸出一個有點爭議的問題:「敏感到底好不好?」

          實際上這個問題之所以引人關注,一個原因在于用「好」或「不好」的字眼很容易模糊了問題,引發爭論,畢竟誰愿意被歸類到不好的那一方呢?因此對于這個問題的問法,我傾向于改成「敏感是否造成了一個人的困擾?」

          另一個原因,其實我們對于敏感往往認知不清。從定義上來說,一般涉及咨詢的敏感,多指的是心理學家Elaine Aron所說的「高度敏感」(Highly Sensitive)[1]。畢竟每個人都敏感,只是程度不同,容易激發感應的目標也不同。

          并且Elaine Aron在著作中也談到,敏感并沒有必然的好或壞,而是端賴我們如何去引導我們的敏感。錯誤的引導,會使我們的敏感帶來自身的痛苦。相反地,正確的引導使敏感成為生活的優勢。

          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困擾」,比起簡單的「好、不好」更容易詮釋敏感帶來的痛苦,因為敏感不該屬于一種道德評價。

          § 兩方面的困擾

          敏感帶來的困擾有方面,一種造成自身的困擾。當自身的敏感,造成了我們內心的某些困擾,這些困擾使得我們心情不好,甚至因為長期的心情不好影響了心理健康。

          另一個角度來說,有時我們心理的困擾,來自他人的敏感。好比伴侶關系,多次聽聞一位男孩子或女孩子跟我抱怨自己的戀人,表示對方身上簡直像是裝了高度敏感的警報器,他只要微信沒有秒回,或是今天穿著有任何變化,對方就會疑神疑鬼,讓他不堪其擾。

          針對敏感,底下整理出四點常見的認知誤區,希望可以幫助受敏感困擾的朋友,反思究竟是敏感使人困擾,還是對敏感的錯誤認知造成了困擾。

          § 敏感的認知誤區

          第一、敏感不等于「內向」

          有系統的針對內向與外向的性格分類,可以追溯到心理學家榮格,他將人分為內外向后,又將其匹配「思考」、「感情」、「感覺」、「直覺」四項,形成「八種性格類型」的理論。

          實則這八種性格,都可以按個別人區分出不同的敏感程度。好比外向思考型的極致類型就是科學家,他們關注外在世界的規律、洞察自然現象的邏輯;內在思考型的代表則是哲學家,他們研究的指向更面對內在世界,通過冥想而非實驗去完成感興趣的課題。

          將內向迭加于敏感的另一種認知誤區,在于混淆了感情表達的方式。一個敏感的人可以是善于對外情感表達的,即使不善,表達的能力也能通過后天的培養增進。又好比積極從事教育與演說的羅賓森爵士,以及默默從事服務的德雷莎修女,他們對人群都具有相當的敏感度,只是因為表達的方式不同,而顯現出外向與內向的特質。

          反之,內向的人不等于是敏感的人,并且內向或外向,有時只是暫時性的狀態,不是永久人格的展現。

          我曾遇過帶孩子來求助的家長,他覺得自己的孩子過份內向,對人很疏遠,可是一個人的時候情緒起伏很大,吃個飯要折騰好久。經過會談,其實這位孩子就測驗的結果來看很正常,他在學校很外向,在家是因為父母鬧矛盾,在面對父母矛盾的困惑中,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父母的矛盾,但這讓孩子內心不舒服,為了減緩不舒服,他只好選擇跟父母保持一段距離。吃飯折騰,算是一個讓父母「言歸于好」的手段,因為只有那樣做,父母才會從彼此矛盾,轉而彼此合作,就為了讓他好好吃飯。

          第二、敏感不等于「有洞察力」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有四個條目最重要:智慧、公義、勇敢、節制。其中「智慧」排第一。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智慧是依靠后天養成的,必須經過適當的教育。這個概念到今天仍是教育體制的核心觀念,只是逐漸從只看IQ智力的角度,走向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論。一個人的成功不再只跟智力掛勾,一個人的情商、社交能力等等,都成了我們理解與判斷一個人的依據,而這個依據也讓我們的教育更便于因材施教,不以一種標準打翻一船孩子的未來。

          高度敏感的人,他們某些對于內在,某些對于外在有更多的注意力。但注意力只是一種方向性,就像在大海灑了好大一張網,可以網到許多魚,但對于這些魚的處理,也就是信息內容的分析是兩個不同的認知階段。

          敏感的人能夠網到很多信息,但不表示他有充分的智能去處理這些信息。所以有時一個敏感的人,他能夠覺察到旁人些微的情感變化,可是如果沒有充分對這些情感的解讀能力,就容易使他揣揣不安?墒侨绻涍^充分的學習,好比一位高度敏感的人,通過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訓練,通過理解力的提升,他的敏感就不再淪為一連串的猜疑與揣測,一張沒有篩選能力的網。

          這也說明有些高敏感者為何特別憂慮,或者造成他人的困擾。一方面,猜疑和揣測使自己不安。另一方面,空有敏感而缺乏對于事件分析解讀,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很可能進一步造成他人的困擾。

          更重要地,敏感能夠培養,并非特定人終身的專利。好比在老人服務機構任職的社工師,通過后天經驗擴大對老人生理與心理的敏感度。

          第三、敏感不等于「有同理心」

          承接第二點,將敏感與「同理心」做連結,顯然也是一種認知上的刻板印象。確實當我們悶悶不樂的時候,有一個人能夠察覺到我們隱而未發的不滿,會讓我們感覺「被看見了」,獲得存在感而萌生對那個「看見我們的人」的好感。

          可是同理心不等于同情心,同理心是建構在能夠「換位思考」的前提上。敏感只是看見了,不等于換位思考。

          好比心理咨詢和一般人聊天有什么不同?差別就在于咨詢師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梢哉f,有些人的敏感并沒有和對他人的體察進行結合。

          譬如有一位大叔,他特別喜好打抱不平,在辦公室只要有人貌似做了可能讓同事不開心的舉動,他就會以一個長輩的身份,約那個人出來談談,「提點」他做人做事的道理?墒菦]有人感激他,甚至越來越多人疏遠他。

          大叔問我為什么,晤談中發現,大叔介入這些沖突,但他對沖突雙方一無所知,也沒有真正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他的介入更多的是滿足自身的正義感,站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看他人。

          大叔告訴我:「我沒有辦法坐視不管!箍墒俏钫勚,他也發現有些同事間縱使有爭執,過了一陣子他們自然也會言歸于好,不需要他大事小事都插手。

          從生命史回溯,我們談到大叔的童年。大叔的父母很忙,所以很多年他一直代替父母管教弟弟、妹妹,他很早就發現自己對大人察言觀色的敏感度,但他為了滿足大人稱贊他「懂事」、「成熟」,實則失職的一面,把自身需要被關愛的需求壓抑下來。

          長大后,大叔希望得到父母關愛的需求始終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所以衍生為人際群體中「尋求滿足」,也就是尋求被稱贊「懂事」、「成熟」的行動。但他已經不是孩子了,是一位中年人,故他從同事,甚至年輕人身上要尋求本來應該從父母身上得到的認同,就反而造成許多人際方面的不快。因為他并沒有真正去傾聽與理解他人,他的動機跟目的是在求父母對孩子的認同。

          第四、敏感不等于「悲觀」

          從第三點推演,我們就發現,敏感與悲觀并不是必然的結合。Elaine Aron在《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談到環境對于敏感者的重要,自體心理學談一個人人格對他人的影響,勝于一個人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都在說明今天一個人盡管具備高度敏感的特質,但這個特質能夠隨著環境,隨著他人的引導走向樂觀與悲觀,走向積極外向的生活,或是內向但不至于鉆牛角尖的思維方式。

          § 結語:適得其所,而非適得其反

          我們該如何導引我們的敏感,使敏感不至于造成我們自身的困擾,或是造成他人的困擾?

          方法一、嘗試寫作。

          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具體化能夠讓我們更清晰的看見問題,進而更便于處理問題。敘事治療一部分的基礎就在這個思維下展開,通過寫作將「內在思維外在化」。

          因此,當我們感受到某些事件,使我們內心不安時,我們可以試著把我們看到的情況,內在的感受寫下來。然后我們去檢視自己寫了什么,這一方面可以延長我們反應的時間,避免在不了解完整情況的時候,采取了不恰當的反應。長期搜集的寫作紀錄,還能夠幫助我們檢視思維模式,了解我們是不是對特定的某些事物或他人的情緒特別敏感,好找出其可能原因,并謀求一個應對的方法。

          方法二、多提問、多對話。

          社會學家Alfred Schutz為了驗證真理的存在,闡釋了「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觀念。當我們在理解一件事,過份主觀,或過份依賴客觀都沒有辦法正中我們所要理解的對象。而是我們必須在主觀與客觀間不斷交換,并且能夠深入到我們所要探討的對象,其當時身處的時境與情境,以產生一種共同的,以及共享的意義。

          舉例來說,當你今天感覺大家都不喜歡你,那可能是聚光燈效應。其實大家對你并沒有什么不同,可是這份羞恥感的背后,需要客觀的驗證才能成立。如果是前面提到大叔遇到的情況,要達成最大的理解,需要最大程度的「還原」當時情況。否則只是拿自己的想法摻進事件里,所探討的只是自身想法的延伸,偏離事實。

          所以要檢視今天敏感的想法與行動是否合宜,在下判斷之前,多多提問,盡可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有助于我們給予我們的敏感一個理性的回復,通過理性的回復,對情況的通盤理解,舒緩我們的不安。

          簡言之,今天一個發于敏感的行為,無論你動機多么良善,如果「既不了解事情的過程」,事后對事件中「參與者的認識」也沒有增加,唯一有變動的就是你個人的正義感,甚至虛榮心,別人「不受教」,你還因此憤慨,那么這個貌似理直氣壯的行動基本上是可議的。

          方法三、讓敏感隨著人格成長而成長。

          使自身「淪為敏感的工具,任憑敏感操控情緒和想法,引發不安與焦慮,喪失生活的快樂,人際關系的和諧」,那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尤其如果你還拿「天性」敏感當成自己不幸的借口,可能低估了改變命運的能力。

          學者Rachael G. Grazioplene, Colin G. DeYoung, Fred A. Rogosch, Dante Cicchetti研究發現[2],盡管一個人的天生敏感由先天基因的特質決定,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社會環境仍是決定一個人因為敏感,而對外在事物是顯得好奇,還是容易焦慮的決定因素之一。

          因此敏感雖具有先天因素[3],但就像高智商也具有先天因素,但有人拿高智商搞金融詐騙,有人用于造福社會。敏感是成為我們心理的困擾,還是體察生活多元美好的能力,就要看我們能否讓我們的天賦隨著人格成長,也跟著成熟。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后記寫道:

          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比較了「有精神的人」(精力旺盛、主動、容易不耐煩),跟他自己比較喜歡的另一種「有智慧的人」(敏感、有想象力、憂郁)。

          如叔本華所說,成為有智慧的敏感者,而不是盲目的敏感者,更不是自我中心的敏感者。敏感能成就為人為己的內在動力,只要我們避免將敏感標簽化,或將其簡化為一種單一、不變的特質,實則敏感如同人格的其他部份,還是可以通過后天養成,使其健全發展。

        【敏感,到底好不好?】相關文章:

        喝咖啡到底好不好05-23

        立頓紅茶到底好不好09-26

        啤酒澆花到底好不好09-19

        DIY法國留學到底好不好06-13

        2016去美國留學到底好不好07-01

        馬來西亞留學到底好不好08-03

        成人高考到底好不好考06-29

        洗牙到底好不好-洗牙的好處和壞處09-03

        去新加坡留學業余時間打工到底好不好09-2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