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依賴現(xiàn)象
在生活中,你有見過共同依賴現(xiàn)象嗎?你知道共同依賴現(xiàn)象是怎么發(fā)生的嗎?共同依賴現(xiàn)象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我們大都會試圖關照有困難的人,但當這種關照變成一種強迫行為時,就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了:一個妻子滿足他酗酒丈夫的任何需要,一個母親為自己逃學的孩子找借口,一個父親托人找關系使自己行為不良的兒子躲過制裁……他們會為維持一段關系,為避免被拋棄的感覺而做任何事情。上文中被幫助的丈夫、孩子和兒子會依賴于幫助他的人,同時他們的妻子、母親和父親,會從自己的“被需要”發(fā)展出一種得到回報和滿足的感覺。以致于,雙方都變得更加依賴這種不健康的“需要和滿足”的關系圈。
共同依賴
(英文“Co-dependency”、日文“共依存など”),又稱“共生”、“交互依賴”、“關懷強迫癥”、“拖累癥”、“關系成癮癥”,意思是“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這樣的人喜歡關懷別人,不去關心別人自己就難受;而且這種關懷、關心還非要別人接受不可,不管別人需不需要。這種關懷,有時是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顧,有時體現(xiàn)為忠告?傊,他們是通過讓別人需要自己,依賴自己,給予別人并不需要的關懷來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獲得心理滿足。
共同依賴是一種習得行為(習得行為是相對于遺傳行為而言的,指并非生來就會的本能,而是后天發(fā)展出來的),能傳遞給下一代人。它是一種情緒現(xiàn)象和行為現(xiàn)象,會影響一個人建立健康的、互相給予滿足感的人際關系的能力。具有共同依賴特征的人,往往建立或長期保持單向的、打擊破壞情緒的、虐待性的人際關系。
誰會得共同依賴癥?
通常來說,酒精或毒品成癮者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同事會得上共同依賴癥。最初,“共同依賴”這個詞匯是用來描述藥物成癮者的伴侶,與有成癮癥狀者共同生活或與其處在某種關系(如親子關系,伴侶關系,同事關系等)中的人。與慢性病人或精神病人處于某種關系中的人也會呈現(xiàn)相似的癥狀。但現(xiàn)在,這個詞匯被廣泛用來描述來自功能異常(dysfunctional)家庭的有共同依賴特質的人。
什么是功能異常家庭?功能異常家庭怎樣導致共同依賴癥?
功能異常家庭指的是,其成員遭受恐懼、憤怒、痛苦或恥辱,但這個家庭卻漠視或拒絕承認這個事實。其中的問題可能包括以下這些:
1、家里有人對藥物、酒精、人際關系、工作、食物、性、賭博成癮。
2、家里存在肉體上的、精神上的虐待或性虐待。
3、家里有人罹患長期的精神疾患或身體疾患。
功能異常家庭認識不到自己存在這樣的問題,其成員對此閉口不提,或者不采取正視的態(tài)度。結果是,家庭成員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情緒,學會了不去考慮自己的需要。他們變成了“survivors”(意即不去積極反抗和爭取,只是消極謀求和維持生存的人。中文沒有確切對應的詞匯)。他們發(fā)展出有助于自己拒絕承認,漠視,或避免自己負面情緒的行為。他們分裂自己,他們不去提,不去碰,不去正視,不去感受,不去相信。功能異常家庭的成員,其自我意識和情緒的成長成熟往往受到阻礙。
這樣的家庭的注意力和能量,都集中在那個有問題或者有成癮癥狀的家庭成員身上。有共同依賴癥狀的家庭成員,典型的行為是為了那個有問題的人而犧牲自己的需要。當他們把別人的健康、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安全(感)置于自己之上,他們就與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自我感受失去了聯(lián)系。
童年、原生家庭與共同依賴癥
弗洛伊德曾經指出,童年成長經歷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成長。事實上,共同依賴癥的產生根源也往往是來自于童年。童年因為缺乏關懷或者遭受某種身體或心理的虐待都會導致共同依賴癥的產生。雖然其表象不太一致,但是卻有共性:對別人的控制欲很強,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的期望值很高……
一個人如果在酒鬼父母的環(huán)境下長大,即使長大后他是成功的人士,是基督教徒,但是他的配偶是酒鬼的概率相當大。這個說法很奇怪,但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確就是這樣的。因為在他們潛意識里很排斥酗酒這類事,但是改造別人的欲望又強烈地驅使著他們,他們試圖通過自身的影響去改變配偶的習慣,達到減輕或者解脫過去傷痛的目的。表象上這是種高尚的行為,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從配偶的痛苦中獲得快感,達到“復仇“的目的,而在快感的背后自己又陷于對過去對現(xiàn)在的痛苦中,并且這種情緒強烈地影響到下一代的家庭成員。一如上文所述,共同依賴癥存在著很大的家庭遺傳性。
而“共同依賴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內心“儲愛槽”的干涸。在幼年時,父母會給孩子的儲愛槽儲存愛,愛越多,孩子的幸福感越強烈,愛自己、愛別人也更多。如果父母給予“儲愛槽”的愛越少,那么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對愛的索求也越多,對別人的期待越多,并且只是追求得到而忽略對等的付出,從而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共同依賴癥狀的人如何行為?
共同依賴癥狀的人自我評價低,他們從自身之外尋找一切事物來讓自己好受一點。
他們發(fā)現(xiàn)“做自己”很難。有些人試圖通過酒精、藥物、尼古丁讓自己好受一些,結果成癮。
還有人會發(fā)展出強迫性的行為,如工作狂,賭博,或濫性。
共同依賴癥狀的人總會有良好的用心,他們會試圖關照有困難的人,想替別人扛起責任--包括別人的感覺,想法,行動,選擇,需求,幸福以及人生目標。只有在“給予”時,他們心中才覺得舒坦;受到別人的恩惠時,反而充滿負疚與不安。因此,他們常會尋覓需要自己的人,以使他們覺得有價值。
他們往往會扮演一個“殉道者”的角色,專門去滿足那個“需要他”的人。他們設想別人需要自己,當付出得不到回報時,他們通常會怒氣叢生;而當別人有問題時,他們也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焦慮與負疚。
問題是,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試圖去挽救和幫助那個有需要的人,這使得那個人陷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從而變得更加依賴這種不健康的需要滿足。隨著這種依賴的增長,有共同依賴癥狀的人從自己的“被需要”發(fā)展出一種得到回報和滿足的感覺。當關照變成了強迫性的,有共同依賴癥狀的人會在這個人際關系里感到別無選擇,感到無助,但卻無力去擺脫帶來這些感覺的行為循環(huán)。有共同依賴癥狀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還會被戀愛關系和朋友關系中他人的弱勢感所吸引。
共同依賴癥狀者的特點
1、共同依賴癥者會受一種或一種以上不可抗拒的強迫行為的驅使。
——在生活中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有沒有什么習慣或者重復性的模式主宰了你的生活?
2、共同依賴癥者受縛于原生家庭而倍感痛苦。過去的種種經歷,緊緊抓住了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影響有時弱,有時大;有些有益,有些可能毀掉其生活。
——今天在你的心中還常聽到父母責備的聲音嗎? 聲音大嗎? 頻繁嗎? 像“你什么事都做不好!”這樣的話是否;厥幵谀愕男念^?
3、共同依賴癥者的自我評價和成熟度通常很低。常常是混亂的、破碎的,經常處于兩個極端。
——你對自己滿意嗎?面對不公正的批評你會為自己辯護嗎?你是否覺得自己似乎沒有朋友?這對你的自我評價有什么影響?
4、共同依賴癥者認定自己的快樂取決于他人。
5、共同依賴癥者對他人有過度的責任感。
——對他人(并非不能獨立的孩子)有過度的責任感,強烈地認為:我應該為每個人的快樂、情緒、想法、行為負責?
6、共同依賴癥者處理依賴與獨立的關系時,表現(xiàn)得不穩(wěn)定、缺乏平衡,這種處理方法極大地破壞了他們與伴侶或親友之間的關系。
共同依賴癥的反面(正常且健康的狀態(tài))是互相扶持。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建立一個正常的人際關系的需要。健康的能夠互相扶持的人,一方面可以完全信任他人,對他人敞開胸懷;雖容易因此受傷,但另一方面,因為他們有完整的自我形象,所以無須他人的幫助,受傷后也能自我復原。
7、共同依賴癥者善于否認和壓抑。
共同依賴癥源于第一代問題家庭,但他們會真誠地為原生家庭辯解。如果共同依賴癥者回憶起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通常是些支離破碎或無關緊要的事情,或者是已經被他們美化和修飾過的。他們看事情一向不客觀,無視情況的惡化,即使最糟糕的情況也能假裝什么都沒發(fā)生。
8、共同依賴癥者對于他們無法改變的事情憂心忡忡,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改變它。他們試圖控制那些超過他們控制之外的人、事、物,因此永遠都有挫折感。他們常有失敗的預期心理,潛意識里相信自己是個失敗者,當他們展望未來的時候,只看到失望和挫敗;如果不幸印證,只會更加深他們的自卑感。
9、最重要的是,共同依賴癥者的生活非常極端。而缺乏自我肯定是他們在生活和態(tài)度上兩極化表現(xiàn)的另一個原因。
10、共同依賴癥者無法放棄不斷尋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東西的愿望。
總之,對共同依賴癥狀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他會因為太受另一個人的羈絆,以至于他的自我、個人價值嚴重地受到鉗制,甚至可能因為他人的個性和問題,而把自我完全抹殺了。而以上十個特征,在三方面影響著共同依賴癥者的每日生活:
1、我們的家庭觀及成人觀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我們注定回重演記憶中的家庭經歷。
2、除了重演童年經歷以外,這些經歷影響著我們成年后大部分的決定,包括我們對事物的認知。
3、邏輯和理性思考在上述兩種狀況面前軟弱無力。
共同依賴癥狀的程度
共同依賴有不同的程度,癥狀的密集程度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下面的問題能為我們進行判別提供參考。
1、你會不會用沉默來避免爭執(zhí)?
2、你是否總是擔心別人怎么看你?
3、你有沒有和酒精或藥物成癮者共同生活過?
4、你有沒有和打你或輕侮你的人共同生活過?
5、別人的意見是不是比你的更重要?
6、你適應工作或家里的變化有沒有困難?
7、當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把時間與他的朋友而不是你共度時,你會不會有被拒絕的感覺?
8、你會不會懷疑自己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能力?
9、你向別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有沒有困難?
10、你有沒有無力感(inadequate,在精神病學里的意思是沒有什么明顯的生理上的或精神上的問題,但是不能有效地對情緒、社交、智力或生理上的需要做出反應,自己無力滿足自己的這些需求)?
11、當你做錯了事,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
12、接受別人的贊揚或禮物你會不會覺得困難?
13、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伴侶做了錯事,你會不會覺得非常的失望傷心?
14、你會不會覺得你生活中的其他人如果沒有你不聽的幫助就會走下坡路?
15、你會不會經常希望會有人來幫你把事情做好?
16、你是否對有權威的人談話有困難,比如警察或者老板?
17、你是否困惑自己是誰或者你將在人生道路走向何處?
18、在被人求助時,你是否有困難說”不”?
19、你是否有困難向人開口求助?
20、你是否有很多事同時要做,卻難以確定主次關系,所以你無法適當處理其中任何一件?
如果確定自己有這些癥狀中的幾個,并且對自己或自己的人際關系不滿意,應該考慮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共同依賴癥如何治療?
由于共同依賴通常是根源于一個人的童年,治療經常涉及到探查早期童年期的問題,以及它們與現(xiàn)在破壞性的行為模式的關系。治療手段包括教育,控制組試驗,個人和小組療法。通過這些治療手段,共同依賴癥患者能夠重新發(fā)覺他們自己,找到他們給自己造成困擾和阻礙的行為模式。治療手段還包括重點幫助患者與他們從童年期起就被埋沒的感覺重新建立聯(lián)系,或者幫助他們重建健康的家庭關系。治療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重新感覺到自己全部的感受。
共同依賴癥的一種心理治療手段叫做“內在孩童療法(Inner Child Therapy)”。該療法認為,“內在孩童”就是我們的“核心”本質,它是一個象征,代表我們內心的存在。但是這個“內在孩童”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因為家庭、學校、規(guī)條、社會的關系而受到傷害。這個受傷害的“內在孩童”已經失去了對他自己和對這個世界的信任,也失去了他對自己的愛。理想狀態(tài)下,“內在孩童”應該可以呈現(xiàn)出我們的天真無邪、我們的脆弱、我們的信任、我們的生命力、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的自發(fā)性等特質,但現(xiàn)在這些特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被壓抑掉了, 然后我們就把這個受傷被壓抑的“內在孩童”帶入我們的關系里面去。恐懼、害怕被遺棄、驚嚇,還有害怕被侵犯,都是“內在孩童”的基本恐懼,這些恐懼影響我們的關系和我們的生活。通常這些恐懼都在無意識世界里,所以我們沒有覺知到這個受傷的“內在孩童”,以致于我們都是無意識地在反應,并在這關系當中一再重復同樣的模式,犯同樣的錯誤,然后一再地受苦。即使我們在身體上是成人,我們有工作,我們有家人,我們有孩子,但是當障礙來到我們的關系當中,“內在孩童”就開始出來,他所有的恐懼就開始浮到表面上來。因此,治療的目的是治愈這個內在受傷的小孩,再度發(fā)現(xiàn)我們的本質,如愛、自發(fā)性、生命力、天真無邪和信任。
當共同依賴發(fā)生在家里該怎么辦?
改變不健康行為方式的第一步是理解它。有共同依賴癥狀的人,和他們的家庭成員首先要了解成癮的過程和惡性循環(huán)是怎么回事,以及它是怎么影響他們的關系的。這非常重要。共同依賴癥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有必要作出很多的改變和成長,家里任何助長成癮或虐待的關照行為都應該被認識到和停下來。有共同依賴癥狀的人必須認識到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敞開心懷接受它們。這包括學會說”不”,愛別人但該強硬的時候也強硬,學會依靠自己等。人們會在自我發(fā)現(xiàn)中找到自由、愛、和安寧。
【共同依賴現(xiàn)象】相關文章:
手機依賴心理01-29
Centreon的依賴安裝10-12
績效管理不能依賴表格09-25
測試你是否喜歡依賴別人05-19
績效管理不能完全依賴“表格”09-29
共同海損屬于什么損失-共同海損怎么處理11-11
青少年心理問題導致的依賴08-12
衛(wèi)生資格考點:精神依賴性10-18
分析考研怪現(xiàn)象08-23
于丹現(xiàn)象”探微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