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不回信息就是沒有修養嗎?

        時間:2020-10-22 11:24:16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不回信息就是沒有修養嗎?

          回別人的信息,或許是一種修養。但不回復信息,也一定和修養有關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不回信息就是沒有修養嗎?

          那天,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問我:你不看微信么?

          我回了一句:“有時候會忽略。”

          她說:“哦,好的。”

          再想和她多說一句時,對話框里已經赫然顯示——你還不是他(她)好友,請先發送好友驗證請求。

          目瞪口呆之余,才發現原來是我在非常忙的時候,忘記回她一周前發來的一條信息。

          而這幾天,朋友圈又被一篇《回復別人的信息,是一種修養》刷屏了,但大家轉發的時候都基本上自行換了個邏輯,變成了:“檢討一下,記得回別人信息,不然很沒修養哦。”

          被刷屏的同時,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那位朋友要刪我——收不到反饋是如此難受;但同時也多了一些委屈——原來別人收不到反饋是會認為我不重視ta的。

          我的觀點是:回別人的信息,或許是一種修養。但不回復信息,卻并不一定和修養有關。

          我曾經歷過以下的情景:

          在翻看信用卡帳單時大妞的微信來了:“我想成為像三毛一樣的人,你說好嗎?”我想了幾分鐘,不知道怎么回,就暫時擱置了。

          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小A發微信問:“我今天聽了你推薦的那首歌,很不錯。你還有什么歌可以推薦嗎?”那天實在是忙,想著晚點再回,結果忘了。

          在海邊玩得高興時玲玲微信問我:為什么跑步能改變人生觀?問題太大,不想敷衍作答,于是又擱置了。

          還在持續十小時的會議里瞄到這樣一條微信:明天我們一起去郊游吧!但是這條信息只能一掃而過,一來我不確定這個會議會不會開到明天,二來再想多望一眼手機便要挨批了,讓我怎么回呢?

          還有一些情形,是我根本就沒有看到信息。

          你能說,我沒有回你,都是我修養不夠,或者不重視你嗎?

          我當然知道,當你動動手指給我發信息的時候,都是希望有反饋的。

          我當然也知道,當你沒有得到這些答案的`時候,可能會有些許的失落。

          但是,請求你不要因此判定我不想回你信息,也不要輕易地給我打操行分。

          我只是:不知道怎么答,沒有時間答,忘記了回答,覺得不回答你也懂。

          抱著“不回復信息就是不重視我,就是沒修養”的觀點,無疑是把對方進行了精神上的綁架,以自己的主觀推斷和絕對化觀點去給別人挖了一個道德之坑與友誼之坑。這種觀點的潛臺詞是:別人必須回復我的信息!

          認為別人必須回復信息的觀點,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文字溝通不同于語言溝通

          從手段上來說,信息(短信、微信等)不同于電話或見面,溝通的強制效力和重要性有限。

          信息不同于電話,它是單向的,既然是單向的,你就無法決定對方是否看到、是否有空處理、是否會回復。信息的發明,除了省錢以外,也起到一個作用——可以讓信息接收者出現信息讀取的延時,不需要在線響應,也就是說信息的發與收,可能存在時間差——就如同寫信與收信一樣,而時間差有可能導致信息的有效性和溝通信減弱。與電話等手段相比,信息溝通會讓人產生該事“不重要也不緊急”的誤判。從重要性來說,它也不如電話和直接見面那般重要。如果真的是有急事要溝通,我建議還是使用電話,或者在信息上加上“重要,請回復”等說明。

          不同時間地點 所處情境不同

          從情境上來說,回復信息并非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當別人與你身處完全不同的情境之時。

          想去流浪的你,無法理解一個正為信用卡還款發愁的我根本沒有心思去思考文青類問題;為跑步尋找著理由的你,會無法理解當時我在海邊的無暇分神;準備點個香薰聽首歌的你,無法理解我正為了PPT而撓破腦袋;滿懷心致去郊游的你,無法想象會議中的我連回個信息都那么不方便。

          在發送微信、短信的時候,我們并不能預知對方正在做什么。人有一種習慣,就是把他人放入自己想象的情境中,例如以為別人和你一樣也是有空的,也是愿意思考哲學問題的,也是對分享歌曲有著熱情的。顯示,這是錯誤的。

          設身處地 少點玻璃心

          從心理上來說,希望別人一定要回信息,本身是一種不合理信念,我們無法控制他人。

          心理學教科書中是這樣說的:“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點,認為某一事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就是一種絕對化的信念。這種信念的特征通常是與“必須”和“應該”這類詞聯系在一起,例如“別人必須友好地對待我。”像這種絕對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別人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而改變。因此,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必須回我們的消息。

          從以上三個方面,你可以看到“你必須回我信息”的信念,是多么的不合理。

          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少一點玻璃心,你就會明白別人的難處,也會明白回不回信息其實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這樣,你也不會因為失落而秒刪掉自己的朋友。

          當你經歷得越多,你就會發現,其實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必須如此”的事,包括回短信。所有的“必須如此”,或由此而生的對他人的判定,都是因為我們陷于自己的、絕對化的小格局里沒有出來。

          當你可以沖出這個小格局,你就會明白:回信息,可能是一種修養;不回信息,也并非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不回信息就是沒有修養嗎?】相關文章:

        沒有檔案能退休嗎03-13

        高中沒有學籍能補辦嗎03-15

        初中沒有畢業有檔案嗎03-13

        沒有檔案能辦退休嗎07-09

        沒有檔案能辦理退休嗎07-09

        沒有工作可以落戶泉州嗎03-18

        你修養的硬盤夠大嗎作文08-24

        沒有公積金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嗎03-10

        以前買房沒有公積金現在能辦理嗎03-15

        沒有社?芙簧绫04-1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