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迷茫心理問題
大學生普遍存在迷茫心理,大學生本身、校園文化、社會大環境等一些問題原因則是導致迷茫的主要原因。我們要對這個問題表示關注,并采取可實施的行動來化解大學生的迷茫心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的人才重建工作可謂辦得蒸蒸日上。大批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甚至更高學歷的人才被運輸到社會各個崗位,為我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少貢獻。大學生,在人們眼中是多么有未來、多么崇高的字眼,它意味著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棟梁,它也意味著這些知識分子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有著不錯的工作、體面的生活。隨著高考錄取率越來越高,大學生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于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擴大招生、高額學費、就業難、考研、出國……一系列無法躲避的問題砸得大學生們暈頭轉向。有的學生自制力強,能保持頭腦的清醒,合理把握四年的大學時光;有的個性張揚,打破傳統模式,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有的則在潮流的沉浮中失去了自我,一味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結果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甚至,馬加爵殺死同窗、北大博士生跳樓、清華學子惡意傷熊、藥家鑫殺人事件……一系列駭人聽聞的事件,都發生在大學生——這些人們印象中的高素質人群身上,不能不引起世人嘩然。社會不斷被這些事情震驚著,一方面對這些大學生扼腕嘆息,大好年華就這樣隕落,另一方面又產生種種疑問,社會花大量的精力培養大學生,為什么會導致如今的慘狀?而大學生自身,又何嘗不對自己發生種種質疑。
迷茫,成為了如今大學生們的普遍心理狀態。
從考學、選專業、學習到就業,大學生們大都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選專業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要么只選熱門專業,要么一切聽從父母,從不過問;大學學習只是為了能“過”,應付考試,逃課成為家常便飯;有些學生談戀愛的時間遠遠大于學習時間,甚至不是抱以真心帶對待感情;考研是為了躲避現實,不愿面對社會上殘酷的競爭……種種現象,都表現了大學生的迷茫與困惑。大學生開始懷疑自身價值。
為什么迷茫會成為大學生的普遍心理呢?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如今的大學生缺乏遠大理想。“ ‘小學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中學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大學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評論是大學生缺乏遠大理想的現實寫真。過去對宏大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對更加現實、更加具體、更能體現個性的目標的選擇。這樣雖有其得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得減輕心理壓力等積極的一面,但其生活缺少動力、格調不高、得過且過等消極因素影響也不可掉以輕心。我校一部分大學生參加活動不是以鍛煉能力為目的,僅僅是為了綜合測評加分;由于缺乏明確的目標,理論功底不強,不明白人生真諦,一部分同學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處在一種茫然混沌的狀態中!贝髮W生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幸福感不斷降低!白鳛橐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學生們正處在社會要求高、家長期望大、成才欲望強的敏感時期,而其心里大多尚未成熟,面對日趨激烈的學習及就業競爭,許多學生由于心理脆弱,適應能力差,時常出現情緒不穩或心理失衡的現象! 尤其是如今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上嬌生慣養,很少受挫折,缺乏溝通能力,一丁點兒不如意,郁積于胸久而久之極易釀成心理疾病,導致一些不正常不健康行為的發生,這也是近年來大學生退學休學人數增多,自殺或傷害別人的行為不時見諸報端的原因之一。
其次,校園文化因素。怎樣才能算是好的大學?“專科學校升科為本科學校、某某學院升格為某某大學,再進一步,幾所普通大學合并成一所超級大學,這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我國高教界,已經司空見慣!笨墒菍W校行政級別的提高、改一改學校的名稱,就一定代表大學的教學水平也隨之提升了嗎?顯然不是。一所好的大學在于它擁有堅實的大學理念,獨特的大學精神,并且這種理念和精神會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而這種理念從何而來?這和大學擁有一流的師資、良好的學風是分不開的。現在大學校園中,浮躁風氣彌漫,教授和學生不是為真正的學術而學術,很多教師的學術修養不夠,甚至出現了“學術fu敗現象”。想想看,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如何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堅定自己的道路。他們看的的只是各種fu敗生性,似乎只要有關系,大學之路就暢通無阻。當來到大學校園,真正的求學目的忘記了,而這又是學校引導的,學生因此而迷茫。此外,目前的大學不注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學校對一些大學生輕生、傷害他人的行為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的管理沒有針對學生的新特點去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法,仍然利用學校的兩個法寶:考試和紀律,去一味地管、卡、壓。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強調教書育人。但如何教好書、育好人,卻是一直沒有解決好的問題。” 目前大學實行的管理章程,往往忽略了大學生成長期中積壓的消極情緒和接受的精神垃圾,忽略了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內心需要發泄傾訴的請求,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缺乏必要的關注,導致某些大學生悲劇的發生。
最后,社會大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為什么校園環境變得浮躁、功利?這和當今社會現狀息息相關。當升學率成為衡量當地教育水平的工具,一味的追求升學率,只關注分數,不注重想像、自由與創新,造成如今大學生被動讀書、不會創新、自理能力差的問題。大一開學當天,出現一大群親戚陪同一個大學生來報到的的現象屢屢發生;學生在大學變得不會學習,不會自理,甚至導致退學;高中過度緊張,來到大學過度放松甚至放縱,耽誤學業……這些與社會的浮躁功利是分不開的。此外,政府和有關部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事物流入大學,不管好的壞的,面對各種誘惑,一些自控力差的大學生變沉緬其中,荒廢學習。社會貧富差距加大也是很關鍵的一點。貧困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就普遍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上大學是他們認為可以改變生活的唯一方式,可是社會沒有給貧困大學生足夠的保護,導致他們對現狀的不滿、自卑和對未來的迷茫。還有的女大學生被b養、當小三,卻被認為是正常的。大學生思想變化如此之大不得不說是社會的過錯。
大學生迷茫,但是大學生們卻是中國的未來,大學生迷茫了中國的未來難道也要迷茫下去嗎?時代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著改變,大學生已不再是受人羨慕的高材生。如何幫助大學生擺脫迷茫,找到未來的方向,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幫助!皩τ诖髮W生備受迷茫困擾這一問題,教育科學學院的李老師給出以下建議:‘首先,許多學生認為大學到了人生的收獲期,理所當然地享受生活、虛度光陰,結果他們會覺得更加空虛無助、碌碌無為。這是因為大多數學生缺乏原則沒有建立一個正確的判斷體系。建議大學生要靜下心來多讀一些書,尤其是古代圣賢的書,并從中感悟道理,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學后就應該確立好目標,想想自己到底缺少哪方面的能力?大學里到底能學什么?有了目標就會有奮斗的方向。閱讀名人傳記,看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怎么做的,借鑒那些成功人士經驗。這會讓大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寬廣! 關于大學校園,要解決“學術fu敗”的問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整治浮躁的學風,只有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之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大學人才。學校方面也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綜合素質,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走向,灌輸給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社會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社會秩序的管理,對社會整個的道德精神引導方向,要正確培養大眾良好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念。不要一味的追求升學率,只抓數量不抓質量。如今大學生就業率情況普遍不樂觀,專業與就業不對口。雖然大學生自身眼高手低,專業基礎不扎實是一方面,但是社會方面應該盡量合理調配社會資源,多多提供就業崗位,為大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社會大環境。對于已經發生的一些悲劇,社會則應多給一些寬容,并從這些事件上吸取教訓,以防悲劇再次上演。
大學生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到國內文化、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迷茫心理,如果加以正確的向導,是不會永遠存在的。大學生在困惑與思考中會逐漸走向成熟,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有希望越來越多,國家的發展才得以更加壯大。
迷茫是暫時的,未來卻是光明的。大學生是,國家也是。
【大學生迷茫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問題08-12
困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8-12
盤點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08-24
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08-24
關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8-20
女大學生精神心理問題10-24
失業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07-20
失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7-20
關于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07-30
大學生四個心理問題08-24